I型超敏反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两种受体:FCεRI,FCεRII。
FCεRI是高亲和力受体, FCεRII是低亲和 力受体。 FCεRI主要参与I型超敏反应。
3、Fcε R
1) FcεRⅠ(高亲和力):
分子结构:右图
表达: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
作用:结合IgE,机体被致敏
2) FcεRⅡ(低亲和力,CD23):
表达:B、活化T、Mo、FDC等
4、参与细胞 嗜酸粒细胞
嗜碱粒细胞
肥大细胞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来源:髓样干细胞前体 分布: 肥大细胞主要分布:结缔组织和粘膜 嗜碱性粒细胞分布:外周血 细胞生物学特征: 1)表面均表达高亲和力FcεRⅠ; 2)胞质内含大量颗粒,储存生物活 性介质; 3)FcεR与IgE特异性结合,可介导 脱颗粒反应,释放活性介质。
(三)药物防治: 1. 抑制活性介质合成和释放: ⑴ 阿司匹林:环氧合酶抑制剂,抑制前列腺素
合成
⑵ 色甘酸二钠:稳定胞膜,阻止脱颗粒
⑶ 升高胞内cAMP阻止脱颗粒:
① 增加合成: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 前列腺素E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② 抑制降解:氨茶碱能抑制磷酸二酯酶
2. 活性介质拮抗剂:
⑴ 竞争组胺受体:如苯海拉明、扑 尔敏、 异丙嗪等 ⑵ 阿司匹林:拮抗缓激肽
细胞毒型(IgG,IgM)
免疫复合物型(IgG)
III型 ---IV型
Robin Coombs 1921--
----
迟发型( TDTH ,CTL)
其中:前三型由体液免疫介导 第IV型由细胞免疫介导
Ⅰ型超敏反应
历史沿革: 1873年,Charles Blackley证明,置入鼻 腔的花粉能引发鼻炎。同时证明,花粉提 取物能使枯草热病人产生风团和潮红皮肤 反应。 1921年,P-K试验(Kustner-Prauznitz) 1967年,Ishizaka及同事发现IgE
I 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避免接触 变应原
消 化 道 皮 肤 呼 吸 道 变应原皮 肤试验
阿司 肾上 色甘酸 匹林 腺素 二钠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 成和释放的药物 支气管痉挛、 黏液分泌 、 平滑肌收缩
组胺 缓激肽 白三烯 PAF PGE2
改善效 应器官 的药物
IgE
生物活 性介质 拮抗药
血管扩 张水肿 肾上 腺素
变应原 IgE FceRI
脱颗粒 炎症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
分布: 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粘膜组织
生物学特征: 1)不表达高亲和性FcεRⅠ; 2)IL-3、IL-5、GM-CSF、PAF刺激 FcεRⅠ、FcγR、CR1表达↑ 脱颗粒阈值↓ 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
(二)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和发生机制
3.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
⑴ 肾上腺素: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收缩毛细血 管
升压,抢救过敏休克常用 ⑵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皮肤粘膜炎症反应: 如葡萄糖酸钙、氯化钙、维生素C等
(四)免疫新疗法
1. 促Th2型→Th1型应答转换抑制IgE产生: 如:Il-12+变应原共同使用 2. 诱导Th1型免疫应答: 如:变应原重组DNA疫苗
花粉 尘螨或其排泄物 真菌或其孢子 动物皮屑或羽毛
药物
青霉素 磺胺 普鲁卡因 有机碘化物
食入性变应原
2、抗体(变应素)--IgE
NH3+
VH
CH1
CL
Hinge region
VL
Fab
CH2
CH3
Fc
CH4
COO–
存在部位:鼻咽、扁桃体、气管、支气管
及胃肠道等粘膜固有层中的B细胞合成。
IgE的产生依赖于IL-4。
皮肤注射 脱敏疗法
葡萄糖
1、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及分型
2、掌握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及机制
3、掌握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4、熟悉I型超敏反应的常见疾病
主要特点:
由IgE抗体介导 反应发生快,消退亦快 通常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性,几乎不发生严 重组织细胞损伤 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一、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 主要成分和细胞
1、抗原——变应原:
能够选择性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IgE 抗体,引起速发型变态反应的抗原性物 质。
一些酶类
接触性变应原
吸入性变应原
组胺 PAF PGD2 LTC4
血管扩张、 通透性增 加 支气管 收 缩 肠能动
性增强
TNF、PGD2、 PAF、 LTC4 炎 症
组 织

ຫໍສະໝຸດ Baidu
重 构
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 过程和发生机制
产生IgE
变应原
APC Th2
致敏肥大细胞
脱颗粒
临床症状 平滑肌细胞
Fce R
IL-4 BCR IgE 肥大 细胞 肥大 细胞
- 促进腺体分泌增加
3、效应阶段
即刻/早期相
发生于接触变应原几分钟之内。变 应原在局部组织中激活致敏的肥大细胞, 使其迅速脱颗粒,释放其中贮存的炎症 介质(尤以组织胺为主),造成血管通 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
晚期相
发生于接触变应原之后的几个小时之 后。被激活的细胞合成新的炎症介质(如 PAF,LTs等)并释放于组织中,造成炎症 细胞的继续浸润。
(一)变应原检测:查明 皮内试验 点刺试验 斑贴试验
避免接触
(二)脱敏治疗:
1. 异种免疫血清脱敏治疗:
小剂量、短间隔、多次注射,使体内致
敏靶细胞分期分批直至完全脱敏 ,但此种
脱敏是暂时的
2. 特异性变应原脱敏治疗
小剂量、长间隔、反复多次皮下注射
机制:(1)诱导IgG类抗体产生
(2)产生的 IgG封闭相应Ag表位, 影响或阻断变应原与相应致敏靶细胞上IgE 的结合。
释 放 介 质
小血管 粘膜下腺
血小板 神经 末梢
三、临床常见疾病
1. 过敏性休克
(1)药物过敏性休克;
(2)血清过敏性休克; 2.呼吸道过敏反应: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 3.消化道过敏反应 4. 皮肤过敏反应
(四)I型超敏反应防治原则
★ 变应原皮肤试验
★ 脱敏治疗 ★ 药物防治
◆抑制生物活性介质合成与释放的药物; ◆生物活性介质拮抗剂; ◆改善效应器官反应性的药物。
释放的活性介质: * 预先储备的介质:组胺、激肽原酶等; * 新合成的介质:白三烯(Leucotrienes,LTs) 、 前列腺素D2(PGD2) 、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细胞因子(IL-4、IL-13)等。 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 - 气管、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 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
(hypersensitivity)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是指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 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 免疫应答,又称变态反应。
Gell and Coombs Classification
I型
II型
-------
速发型 (IgE)
致敏阶段
激发阶段
效应阶段
1.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次进入机体
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
IgE Fc段与肥大细胞、 嗜碱粒细胞表面FcεRⅠ结合 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2、激发阶段
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
与致敏细胞表面两个以上相 邻的IgE结合,使FceRI交联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脱颗粒 释放生物活性介质
激发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