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德育课程化行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德育课程化行动研究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要强,德育必须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基于学生成长需要而存在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网络化、虚拟化、碎片化、个性化,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等方式全面介入教育工作,给学校德育工作也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学校德育工作已经系列化,模式化,每一个时间段、每一个时间节点,进行相应的主题教育已经是一种固定的程式。例如纪律教育、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书香校园活动、雏鹰争章活动……这些活动,从内容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的确是经过了考虑,也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必要。但是为什么年年提出年年教育但是依然效果不明显呢?“我说你听”的说教式德育、“评比式”的應付式德育,不但使德育的主旨没有直达学生的心灵,反而使学生产生各种抵触情绪,老师也感觉疲于应付,产生倦怠。当然,这里面除了教育方法的是否科学多样,教师能力的水平不同等因素以外。德育教育的视角点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也有很大的关系。缺少了基于学生立场,学生思维与行动的参与和支持必然兴趣大减。如何实现“要我学”
变成“我要学”,如何在追求德育的意义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相应的体验与感受。做到知行合一。
二、研究的背景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力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对世界文明影响最为深远的大趋势之一。新世纪以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景观。还没有一项技术像信息技术这样,对全人类产生如此广泛而快速的影响。
农林下路小学从2010年开始,参与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当年的研究项目是《传统与传承——粤曲唱响校园》项目,通过跨学科的整合,联合了肇庆、中山三地的学校通过互联网进行项目研究。这是我们首次接触项目式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现在,项目式学习已经在农林下路小学全学科铺开。我们对项目式学习的定义是:以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以完成项目作品为目的,在真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相互关联着的问题的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到:“要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
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课标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给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理论的支持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
布鲁纳认为:教学不应使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他提出六步教学步骤:(1)呈现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2)让学生体验问题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3)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4)协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5)组织学生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6)引导学生验证结论,最终解决问题。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主观性的一面。有五个环节组成:(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合作学习;(5)效果评价。
四、行动的研究
德育课程化就是学校德育的有效实施,是借鉴学科教育之长,按照课程的要求对德育进行设计、组织、实施、评价,以期增强德育教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农林下路小学是中国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实验基地,如何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财经素养教育,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下面以《我的压岁钱我做主》为例,阐述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德育课程化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以上流程设计,可以看到老师在实施德育课程化的过程中,关注了学生情感,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了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每一个学习环节,学生都参与其中,信息技术的支持,使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同时,道德体验也在潜移默化中滋润了心灵。
五、行动的反思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德育课程校本化研究,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整合课程资源,以其突破时空、图文并茂、形声交融、视听并举的优势和特点,充分运用教育资源与时空,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德育体验,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传递正向价值。信息技术的全面介入,大量的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感悟和情感认同,从而实现从知识化、认知化到重视情感体验。从而解决单线的“要我学”变为双向的“我要学”。无论是对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对学校的办学品质提升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大家都在不同方面得到了成长。
德育课程化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观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能够自主、自信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质疑能力提高了;学生逐步掌握了学习方法、路径,学习变得更高效率了。
德育课程化促进了教师观念和行为的变化。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更多的是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引导探索,鼓励作品创作。老师们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知识的获取不再是单纯的灌输,
而是在实践中得到感悟。而且老师们的关注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只关注内容的讲授到更关注目标的达成、从只关注知识点到更关注学科素养、从只关注统一答案到更关注个性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