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积极参与“丁戊奇荒”赈灾。在他看来,赈灾是手段,传教才是最终

目的。他提出根除灾荒的开矿、修路等理念,实质是传播西方文明。他的赈灾行为,直接使灾民受益,赢

得了灾民的尊敬。他亲临实地的灾情报告警醒了《申报》,在《申报》的报道中,李提摩太等西方人成为

赈灾的榜样。他救灾的善举得到了清朝官员的承认与支持。日后李提摩太之所以能够广泛涉足中国政治,

与他赈灾获得的社会声望密切相关。

关键词:李提摩太;丁戊奇荒;赈灾;《申报》

中图分类号:K256;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06)11-0132-07

作者简介:高鹏程,南通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江苏 南通 226019);池子华,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

授 (江苏 苏州 215006)

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创了基督教在华传教的新纪元,西方传教士纷至沓来。英国浸礼会的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1870年来华传教,赈济灾民、交通大吏、主笔《申报》、接手广学会、参与维新,身影频繁活跃于近代社会舞台,其作用之显著,影响之广泛不容忽视。即便是对李提摩太本人持彻底批判观点的学者也承认他是“朝野瞩目的‘红人’”①。

国内现有对李提摩太的研究,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是站在揭批帝国主义侵略立场上。尽管不乏真知灼见,但时代的烙印鲜明,且史料较为单薄。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集中在李提摩太对西学及社会改革思想传播的研究上,而对他的赈济活动及相关影响的研究较为欠缺。有鉴于此,本文从李提摩太本人、灾民、《申报》、清政府多视角考察其赈灾行为及影响,以期弥补相关研究的不足。

赈灾不是李提摩太来华的原因,传教才是他来华的初始动机。

19世纪海外传教事业的迅速发展使新教真正成为世界性的宗教②。长期受神学教育的李提摩太深受感染,上书浸会布道会,要求到中国北方传道。他认为中国在未基督化国家中文明程度最高,有利于基督教的推广③。1869年11月17日,年仅24岁的李提摩太从利物浦起程,次年2月12日到达上海,不久乘船抵达山东烟台,开始传教生涯。由于同伴的病故,他事实上成为当时英国浸礼会在山东的唯一代表。

李提摩太在“丁戊奇荒”时期的赈灾活动高鹏程 池子华

收稿日期:2006-09-08

① 丁则良编著:《李提摩太——一个典型的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传教士》,《抗美援朝知识丛刊》,开明书店1951年版, 第3页。② [美]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1991年版,第631页。

③ [英]苏特尔:《李提摩太传》,上海广学会1924年版,第2页。

“山东人性格善良,尚礼而虚假,好奇,但有些贪婪。”这是1860年韦廉臣(A Williamson)游历山东时的观感①。民风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同样是西方人的李提摩太亦有同感。他传教的最初努力成效不大,甚至典屋居住也因当地人的反对而未能如愿。他在苦苦“寻求对传教最有效的方式”②。19世纪北方的大旱灾使他的传教生涯出现了转机。

1876-1879年,华北地区惨遭饥荒肆虐,饿殍上千万,史称“丁戊奇荒”。李提摩太相时而动,将传教与赈灾等活动穿插、交织,有机地结合起来。1876年春,山东大旱,青州的官民纷纷祈神求雨。迁居青州的李提摩太在城门张贴布告,宣称求雨“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弃对偶像崇拜,皈依上帝,向它祈祷并遵循它的法则和生活方式”。面对日益恶化的灾情,李提摩太没有抛弃他欲教化的灾民,而是主动救济。1877年,李提摩太又接受了山西救灾的任务。在他看来,这是深入中国内地传教的契机,“中国人也许不会接受基督教真理的书面证明,但在他们危难之中给予的帮助,会提供有关信仰动机的无须回答的证据”③。李提摩太致力于赈灾,也是他神学观点的实践。他相信神的国度不仅建在人的心里,也建在世上一切机构里;神的国度与人类日常生活是不可分的,那些尽力改善世俗世界的人,配得将来永远的祝福④。

散发赈款而非赈灾物资,是李提摩太赈灾的主要方式。究其原因,一方面灾区广、灾民多;一方面人手少、交通不便。在山东,李提摩太将银子交给青州一家有涉外业务的大型当铺兑换成铜钱后,由当铺用独轮车成批运往施赈地。在山西灾区,由于不便兑换,他干脆让铁匠现场将募捐来的银锭分割成小块发放灾民⑤。发赈方法主要有三种:其一,自己站在一条长的窄巷尽头,让灾民排队从他身边经过领取赈款,同时在他们手上盖上油墨印,以防重复领取;其二,受圣经中基督分饼的启发,他让灾民分行坐下依次分发;其三,散赈前先派人到一些村庄仔细记录下最穷困人的姓名,给予他们赈灾券,然后在安排好的日子里,由灾民凭票到指定地点领赈。前两种方法过于理想化,即便在特定场合能够实行,也不具备推广意义,因为想让灾民总是心平气和、秩序井然地领赈,并不符合实际。第三种方法是他通常的做法。尽管有时遭遇危险⑥。据《申报》报道说:“闻其(李提摩太)初次往赈携资不多,而饥民麇集,不能遍及,以致有得者有未得者。未得者谓其辱己,怒而殴之,(李)身受重伤。”⑦

赈灾有着非常现实的条件,即赈款。为此,李提摩太奔走呼吁,多方筹措。

早在1876年夏初,李提摩太即写信给上海的友人,描述灾区的惨状,建议灾情见诸上海英文报端“劝捐”⑧。烟台的友人读到他的信后,决定将信寄往上海的《每日新闻》(Daily News),并翻译成中文刊登在1877年4月3日出版的《申报》上,题为《西教士劝捐书》(署名“英国教士李提摩太”)。《劝捐书》详细介绍灾情,号召人们伸出援手,捐款助赈。

李提摩太的努力收到了预期效果。很快各口岸赈灾委员会建立起来,赈款源源不断。1877年3月,由传教士和外国商人组成的山东赈灾委员会在上海成立,首次募集3000两银子,同年秋又陆续在上海和海外募得3万余两银子,汇给李提摩太⑨。一位素昧平生的南京小官吏读了《劝捐

① 张玉法认为,证之地方志记载,韦氏的观察大体不差。见张玉法:《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山东省,1860-1916》上册,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3),第136页。

② 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Ltd.1916,p.26.

③ 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Ltd.1916,pp.98,125.

④ 参见林治平《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127页。

⑤ 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Ltd.1916,pp.120,142.

⑥ 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Ltd.1916,pp.101-110.

⑦ 《论山东山西两省灾实相同赈则各异事》,《申报》1877年7月4日。

⑧ Timothy Richard:Forty-five Years In China, London, T .Fisher Unwin Ltd.1916,p.109.

⑨ 《北华捷报》1877年3月15日、8月14日、11月5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