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人社会责任比较探讨

最新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人社会责任比较探讨
最新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人社会责任比较探讨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人社会责任比较探讨

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人社会责任比较探讨(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随着国内关于企业伦理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和普遍的价值追求。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源起与发展,并采各家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做了合理界定。同时,从我国企业发展现状出发,对商人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做了比较,认为商人社会责任的概念更适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更具可行性。

关键词:企业;商人;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

1 企业社会责任的兴起与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是上个世纪以来凸现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构建企业或公司与其各种相关者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关系的一种基本思想。它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其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商人在社区压力下追求社会利益的行为,延及于中世纪的商人在教会的压

力下遵守商业道德,照顾同行成员和关心其所在社区利益的行为。此后,在重商主义年代,商人们通过从外国赚取利润以增加国库储备来实现当时以丰盈国家财富为内容的社会责任。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商人们开始奉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准则,对于社会责任熟视无睹。经济主体只要在符合法律、伦理的最低要求下实现最大利润,即算尽到了社会责任;到了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权利也进一步扩张,企业侵犯社会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社会上强烈要求并呼吁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反对污染,反对垄断,希望通过立法建立消费者权益和环境保护组织,迫使企业尊重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权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面对来自社会的压力,一些有远见的公司开始重视这些社会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回应:一是一些富有的实业家和大公司的领导人做出慈善捐助;二是企业行为的社会服务。这在西方被称为“社会良心运动”。

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在公众推动、立法以及商业企业的响应作用下,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得以传播开来。受环保主义、消费者权益运动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现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它包括环保、劳工和人权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导致消费者的关注点由单一关心产品质量,转向关心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和劳动保障等多个方面。一些涉及绿色和平、环保、社会责任和人权等的非政府组织以及舆论也不断呼吁,要求社会责任与贸易挂钩。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具有历史创

新意义的文章《商业公司社会责任》,该文为此后的公司社会责任运

动的发展奠定了基调。迫于日益增大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很多

欧美跨国企业纷纷制定对社会做出必要承诺的责任守则(包括社会责任),或通过环境、职业健康、社会责任认证应对不同利益团体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开始进入条例化阶段。

2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随着学者们对社会责任问题研究的深入,企业社会责任的定

义也逐渐地从模糊含混到不断清晰,尤其是逐渐地凸现出企业社会责

任的伦理内涵。本人觉得企业社会责任应是相对于企业本身对自己

应有的责任——实现利润最大化而言的,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

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即: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

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员工的

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等。企业社会

责任一般由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生产经营责任(经济责任):企业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为消费

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

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利润目标,推动

经济发展。

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法律责任):企业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规章,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要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公平竞争,诚实守信。要自觉维护知识产权,不搞假冒伪劣,尊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责任(维护责任):企业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生产的产品要符合国家的环保标准,不违法排放污染物,保护生态环境。企业要改革粗放式经营,走集约式经营的道路,减少对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大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建设节约型社会。

参与社区建设的责任(社区责任):企业与社区有着天然的联系,良好的社区环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要为社区建设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与社区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增强企业与社区的凝聚力和互动效应,推动社区的发展。

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的责任(慈善责任):企业要通过参与慈善公益事业,来提升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公众形象。企业通过扶贫济困和志愿服务,可以减轻贫富两极分化,缓解社会矛盾,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样是企业发展必然的要求。

综上所述,六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

一至第四方面表现为企业的“法律责任”,这是企业的立身之本,是

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带有“刚”性的。第五至第六方面,表现

为企业的“道德责任”,或可视为“志愿责任”,这是企业的形象之树,是提升企业社会价值的重要载体。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实现经济效益,更懂得回馈社会,当然,这是“柔”性的。

企业社会责任有几个基本特征:第一是一种关系责任,即一

个主体基于与其他主体的某种关系而具有的责任;第二是公司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的统一;第三是公司本质属性——营利性与社会性有机统一的体现,CSR是股东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第四是法律和

制度要求的强制性的社会责任,往往是通过相应法律、法规、行业标准等制度的制定来强制执行的;第五是道德和价值观念要求的自发社会责任,建立在企业文化中对人、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认可上,体

现了企业家自身的人文素质与价值观念。

3 商人社会责任概念分析——与企业社会责任的比较

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是在欧美发达国家首先提出并不断

发展完善的,是适合欧美国家企业现实状况的。虽然我国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十分重视,但我国企业和国外的的企业毕竟存在很大的区别:(1)我国企业的股权高度集中在业主及其家族成员手中;(2)其管

理权(主要是私营企业)也主要集中在企业主及家族成员手中。企业

所有权和管理权合二为一,这就决定了适合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不一定适合我国企业。因此,我们在讨论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我国企业的特征,借鉴西方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发展历史和理论,提出适合于我国经济和企业具体特征的概念来。和企业社会责任相比,商人社会责任的概念有独特的特征和优点。

3.1 两种社会责任概念的异同之处

(1)二者中包含的责任对象、责任范围和责任的社会性是相同的。

其责任的对象皆为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和股东,对企业外部的消费者和环境、政府等;其责任范围都包括对企业员工的安全、培训责任、保证股东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赢利性的责任,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即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责任,以及照章纳税,保障社会的良好运

转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责任等。从而无论是商人社会责任还是企业

社会责任,其所包含的责任都具有很强的社会性,这些责任都会对个

人工作、生活、消费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2)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行使责任的主体不同。

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其执行主体是企业,而没有落实到个人的头上,这样就有可能使责任的执行落空。因为企业是一个有众人组成的社会经济的组织,把一种责任加到一个集体的头上,而没有明确各

个人的责任,最后的结果很可能是这种责任被忽视,成为空空无物的

口号。而商人社会责任概念,这就十分明确责任承担主体是商人或企业的所有者,他们应该对与其企业有关系的各个利益相关者承担责任,这使得责任主体和责任承担者都很明确。

3.2 商人社会责任概念的优点

(1)符合我国企业的特征。

西方国家的企业由于股权相当的分散,股东一般不参与企业的日常运营和管理,由职业经理人来负责企业的事物,因此企业社会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38?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 Journal of Harbi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频繁 出现于国外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作为极富创造性的理论思想,一直活跃于理论界的前沿,虽然其一直备受传统理论支持者的责难,但仍有众多有识之士一直不遗余力地倡导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此过程中人们也开始逐渐认同与接纳它。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起源与历史沿革 社会责任的萌芽虽然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多年商业优先发展的古希腊,但现代企业社会的理论却形成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源于美国,1924年学者Oliver Sheldon经过潜心研究形成较完整体系[1]。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与盛行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的:企业的发展为美国的政府创造了巨额税收,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活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是与此同时,企业给美国也造成了数不尽的社会问题。因为任意所有权社会化理论认为,基于人类本性,所有权应该完全属于个人拥有,在奉行经济放任主义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由于强调所有权绝对理论损害了社会交易的安全,阻碍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又忽视了对社会弱者的保护,使得经济生活中某些方面极为不和谐。基于社会本位的权利思想,理应对所有权的享有和行使加以限制,若个人行使所有权,必须不与社会公共利益相悖。然而有实务研究者立即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出发进行反驳,强调过于重视社会效益,最终可能引发类似于经济内战的问题或社会财富再分配[2]。从此之后,理论界开始关注新概念“企业社会责任”,各种研究理论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从各种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目前能为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提议是,企业在现代社会中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必然结果[3]。[收稿日期]2012-02-20 [作者简介]陈茜(1985-),女,法律硕士在读,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法学、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D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2)02—0038—02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 陈 茜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2) 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谋取利润,还要对自身以外的相关利益体负责,负有维系和改进各类主体 之间利益关系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虽然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已为我们熟知,但要想用于指导实践,必须上升到法律化程度,才能达到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责任走向法律化是值得广大法律和经济学者们严肃而深入地研究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责任;法律化 二、企业社会责任及其法律化的基本涵义之界定美国相关学者认为企业在追求企业盈利最大化的同时,除了应对股东负责和创造财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还应维护非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保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并对促进社会均衡发展承担相应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专家、佐治亚大学教授阿尔奇?卡罗尔对企业社会责任给出了具有代表性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意指某一特定时期社会对组织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 望。[4]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是指道德调整杠杆和法律调整杠杆经过博弈,道德调整杠杆的控制范围稍让位于法律调整杠杆,增大法律调节的筹码,改变侵犯他人利益者仅仅得到道义或名誉上的谴责的状况,增加物质或其它更为严厉的惩戒,使其不敢再犯;反之亦然,给予遵纪守法者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鼓励和肯定。 [5]三、企业社会责任之利害关系人 其是指该企业行动产生的影响所涉及到的一些人、群体或组织,或者是有可能要直接承担这些影响的后果的那些群体,企业做出的决策对他们有一种形成责任的“利害关系”。笔者选几种微作论述。(一)对职员的责任 企业是广大职员的利益载体,员工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种种需求,为企业劳作,作为回报,给予职员相应的报酬和保障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对职员的责任是多方面的,既包括保证职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等基础法律义务,还有一些根据企业实力所能提供给员工的其他更高层次的保障。因为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人类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企业应充分考虑到。这样会激励员工为企业贡献更多的力量,促进企业发展。(二)对消费者的责任

从公司社会责任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2009年第8卷第2期(总第107期) 作者简介:冯炜娟(1978年—),女,陕西安康人,青海民族大学2007级经济法专业研究生,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 冯炜娟 (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青海西宁810007;安康学院经济管理系,陕西安康725000) 从公司社会责任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摘要:社会责任体现了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的博弈,本文通过对二者利益关系的分析,针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建议,以实现二者利益的共赢。 关键词:社会责任;政府公共利益;企业利益;共赢 中图分类号:F1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089(2009)02-0089-01 公司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应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利益相关群体的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负有一定的责任,即公司有责任维护债权人、雇员、供应商、用户、消费者、当地居民的利益以及政府代表的税收利益和环保利益等[1]。 一、政府与企业利益关系分析 社会责任涉及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和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 由于利益相关者处于弱势地位,因此笔者认为,企业是否履行社会责任,在何种程度上、用何种方式履行社会责任,就要看企业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博弈的结果了。 1、企业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的协调一致。就企业自身而言,良好的社会责任行为提升了员工的士气和组织的凝聚力[2],提高了企业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声誉,有利于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对政府来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降低了政府监管成本,促进了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因此,“利益相关者法代表了努力寻求弥 补提高社会福祉与最大化公司利益之间鸿沟的尝试。 [3] ”可见,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必然导致企业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的冲突。 2、企业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的冲突矛盾。企业存在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企业在此过程中会尽量减少社会责任成本支出。企业不良好履行或不履行社会责任,与政府维护公共利益的目的不符,加大了政府监管成本,而由此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却往往由政府承担。以三鹿事件为例,严重打击了消费者对奶制品安全的信心,导致奶制品库存积压,奶农缩减产量,政府要花更多的精力维护市场稳定;同时患儿不仅可以获得企业赔偿还可以获得政府补偿。这样一来,企业违法而政府买单,最终还是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受损。 二、政府与企业利益实现共赢的途径 从上述分析看,企业利益与政府公共利益冲突并非不可调和,要实现二者共赢,就需要企业与政府共同努力。 1、政府方面。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不仅是监管者,还是服务者。2008年,国资委明确要求国企在2009年尽力做到不裁员。金融危机形势下,企业生存是最大问题,一味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不合理的。因此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出通知,采取缓缴社会保险费等五大举措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如果这些措施落实到位,可在确保参保 人员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为企业减负上千亿元,稳定上千万个职工就业岗位。医改新方案中,国家规定对于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所需资金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允许税前列支。从以上措施看,政府给企业提供了优惠政策,缓解了企业压力,企业保障了就业稳定,可谓是双赢。 但是,强调服务并不意味着放松管治,企业规避法律、逃避社会责任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要加大对违规企业的管理和处罚力度,进行有效监管。其一,在《公司法》中明确规定公司承担哪些社会责任,结合劳动法、环境法、刑法等追究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其二,纳入征信系统,将不履行或不良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记录在案,供社会各界查阅。其三,通过专家库、信息化、电子化等途径降低监管成本,建立全方位多渠道的综合监管体系,以实现监管的低成本和高效率[4]。其四,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评估的标准化。 2、企业方面。从长远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履行社会责任,应成为一种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接受。首先,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利益和政府公共利益的平衡,企业遵守法律法规,也就达到了政府、公众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其次,树立塑造企业形象的意识。企业形象往往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程度呈正比,企业为政府公共利益作的贡献越大,企业形象越好,越有利于保持长期竞争优势。汶川地震后,王老吉(加多宝集团)以一亿元人民币的捐款,成功树立了“中国饮料第一罐”的良好形象。第三,强化企业家个人伦理道德修养。全国人大代表张剑星表示, 企业家在经营活动中所秉持的信念和道德底线、价值选择、责任意识是必须增补的伦理道德重要一课。参考文献: [1]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与公司的社会责任.法学研究,1998;(5) [2]Solomon R ,Hanson K .It ’s Good Business [M].NewYork :Atheneum ,1985 [3]DAVIDS R S .Constituency statutes :an appropriate vehicle for addressing t ransition costs [J].Colum .J .L .&Soc .Probs ,1995.28 [4]林鸿熙.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政府监管的博弈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8;(3) 89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探析

★★★文档资源★★★ 内容摘要:以往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探讨,常常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混为一谈,并以后者代替前者。本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无论是以营利策略、法律法规,还是以慈善事业的形式体现,都涉及企业这一特定组织与社会整体的利益关系,因而可以对之进行道德评价,在本质上都属于道德责任。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本质表现形式道德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理解,导致学术界的争论不断。本文在梳理和评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揭示出企业社会责任实质上是一个道德范畴。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观点 在认可“企业社会责任”这种提法的前提下,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理解,往往蕴含在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界说之中。本文概括出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几种立场。 策略论。这种立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或应对外部压力而采取的一种策略。由于履行社会责任会获得政府的支持、消费者的信任、投资者的青睐,从而提高企业的美誉度,获得良好的广告效应。所以,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开明的利己主义”或“明智的投资”。 奉献论。这种立场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基于道义感而对社会做出的无偿奉献。它的特点就是经济上的牺牲,而不应该有任何自身利益的考虑。如有人提出,惟有本着提升公共福利之主观愿望而牺牲经济利益者,才能归入企业社会责任的范畴。甚至可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必须是完全自愿性的,而不能是由法律或者外部经济压力强加的。 综合论。这一立场拓宽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形式或外延,其代表性观点有两种。一是以美国佐治亚大学教授Carroll为代表,认为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另一种则把经济责任清除出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由其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构成;或认为它包括“强制性表现形式”(法律责任)、“自觉性表现形式”(道德责任)、“诱导性表现形式”(受利益诱导机制采取的通过利他而利己的策略)。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本质的探讨之所以难以取得一致意见,原因是它们都犯了同一个错误: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和表现形式混为一谈,并以后者代替前者。实际上,企业无论是把社会责任当作它的获利策略、道德义务、法律义务,还是这几者的混合,都只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形式差别,而非实质差异。 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道德责任 奉献论是一种狭义的、有着严格****的道德责任概念,即要求动机必须是道德的。综合论所说的道德责任外延稍广,但也只是指未上升为法律、但必须履行的责任。与二者不同,这里所说的道德责任是一种更为广义的概念,它是指属于道德范畴的责任,即对履行它与否可以进行道德评价的责任。这种基于学科属性理解的道德责任概念,能使我们在理论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归属进行正确的判定。 以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可知其本质是道德责任。本文不同意把经济责任(追求利润最大化)归入企业社会责任。因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初衷,就是要探讨和强调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之外所负的义务。把经济责任置于社会责任之中,改变了企业社会责任应有的和本来的意义,背离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建构的初衷,模糊甚至掩盖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的冲突,也使解决这种冲突的努力可以轻易被忽略。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责任应被视为两个全异关系的概念。如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企业社会责任所要求实现的是企业自身经济功能之外更广泛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期望和要求,就是对企业的道德期望和要求。 以策略形式体现的社会责任是道德责任。正如企业履行其经济职责可以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和手段一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也不是单一的。从动机角度来界定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首先不具有操作性,因为无法了解每个企业的真实动机。其次,如果A、B两个企业对社会事业做出了同样的贡献,则A由于出于道德动机,B实际上履行的只是其经济责任,无所谓道德。这既导致了对企业评价的不公正,也造成了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狭隘理解。最后,这与强调企业社会责任的初衷相违背。强调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增进社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感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摘要: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作为一种被大家所普遍认同的理念,随着我国改的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企业的社会责任已经可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人方面,于此同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也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快速发展,而身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也随之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明确企业社会责任感,提升企业的社会的责任已势在必行。 关键字: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 (一)何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1)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社会责任是一个国家中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同样作为企业,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是义不容辞的,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也变的非常重要的。所谓企业社会责任, 就是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 要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首先,企业社会责任仅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的统一体,其次企业社会责任具有自愿性,同时也需要政府的引导、需要与政府合作,最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是要求企业避免社会问题。 同人一样,企业在与社会中也同样享有权利与义务,企业的社会责任则是作为企业所必须要遵守的守则,一个企业只要在遵守社会的前提下才能回更好的进步与发展。 (2)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 对于社会责任,是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的,同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也是多个方面的,企业所要面对的社会责任范围也是很广泛的。 首先,企业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经济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基石。经济效益好的的企业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发展,并保持较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的社会责任综合包含了销售收入、净利润等经济指标,也就是企业的经济责任,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最核心、最基础的层面,没有经济责任作为基石,企业社会责任也变是虚无缥缈的。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案例分析——宝钢集团 一、宝钢集团背景介绍 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宝钢)是以宝山钢铁(集团)公司为主体,联合重组上海冶金控股(集团)公司和上海梅山(集团)公司,于1998年11月17日成立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宝钢注册资本458亿元。截止2003年底,拥有全资子公司22家(其中境外子公司9家),控股子公司14家(其中境外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24家。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中,钢铁业子公司11家,金融业子公司2家,贸易业子公司8家。 宝钢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年产钢能力2000万吨左右,赢利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2003年10月,“标准普尔”公布了对宝钢的外币信用最新评级,从BBB-提升为BBB,前景展望为稳定。2004年7月,宝钢被《财富》杂志评为2003年度世界500强企业第372位,成为中国竞争性行业和制造业中首批跻身世界500强的企业。 宝钢注重环境保护,推行清洁生产,着力打造绿色宝钢。宝钢股份公司是中国冶金系统第一家通过ISO-14001环境认证的企业,厂区绿化率达42.71%,厂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风景区标准,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工业旅游景区。 二、宝钢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 宝钢热心回报社会,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先后设立了宝钢艺术奖、宝钢教育奖,一大批优秀文艺工作者和优秀教师、学生获得了奖励;宝钢为“希望工程”捐资近九百万元,用于建设25所希望小学和1所中学。 (1)健康与安全

宝钢认为安全和健康管理是钢铁生产工业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宝钢在每一个钢铁生产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和监督各个方面的安全和健康管理工作,对管理者安全绩效进行考核。宝钢在每一个钢铁生产企业都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行使宝钢安全 生产和职业健康监督、管理职能。 (2)安全 在《宝钢年度经营纲要》中,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作为公司的考核目标之一,与各级管理者签订涵盖安全和健康考核指标的《绩效目标责任书》。我们还根据各分公司、子公司生产规模的大小和危险程度的高低,分三类进行考核。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承诺”活动,制定安全生产准则和本岗位安全守则,告知本岗位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和事故防范意识,每一位员工都以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高度负责的精神来兑现自己的承诺。注重生产现场的本质化安全,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严格审查,对系统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建设工程中的劳动安全健康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投产职业安全健康体系(OHSMS)建设在宝钢以及所属分公司、子公司得到大力推进,通过作业危险性评价,辨识出各类危险源,发现事故隐患和潜在职业危害,提出改善措施,形成了从《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补充程序文件》到《作业指导书》的四级文件体系。注重员工安全培训,在宝钢教育培训中心开设多种形式安全教育培训班,主要有:各级管理者安全培训,管理层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新进人员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转岗、复岗人员安全培训,以及其他人员安全培训。 (3)健康 宝钢疾病控制中心承担着宝钢职业卫生专业技术管理工作。以建造“清洁、健康的工作场所,提高员工职业生活质量”为目标,履行《职业病防治法》等有关法

企业社会责任知识讲解

第三章 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一节 对社会责任的基本认识 一、社会责任的概念 1、社会责任(07年概念) 斯蒂芬﹒P .罗宾斯认为,社会责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义务,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社会责任以企业承担社会义务为前提,是比社会义务更高的道德标准,是一种比社会响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 社会义务(social obligation )是工商企业参与社会的基础,一个企业在履行其经济和法律责任时,已履行社会义务。企业成立、经营要遵守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比如经营合法产品、要依法纳税、要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尊重人权等一般认为企业按所在国法律法规进行经营时,就履行了企业所要承担的社会义务。 社会响应(social responsiveness )是指一个企业适应变化的社会状况的能力,是由社会道德理论标准引导的,能够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意义的指导。社会责任是比社会相应更长远的道德标准。 ◆社会责任和社会响应,前者要求企业决定什么是正确或错误的,并寻求基本道德真理;后者则由社会准则引导。 2、相关概念 ◆社会契约(social contract )作为一种社会规范随人类社会形态发展自然产生,分为经济层面社会契约和社会伦理层面社会契约,随人类社会发展,社会契约不断演进。在劳动者充当社会资料时期,由于互利需要,人们之间产生互信、互助行为规则,产生对人的伦理进行规范的社会契约。随技术发展和工业文明到来,产生企业社会契约,核心内容是基于企业伦理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内部社会契约(员 工、管理者)和外部社会契约(对其他企业、消费者和公众、政府)。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 ),又称利益攸关者,是指那些与特定组 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有关者,其利益得失与组织的存在有关。即是在一定 环境中,受组织决策和政策影响的任何有关者。企业必须对受企业行为影 响的诸多群体的生活质量负责,相关利益团体包括组成企业环境的各个方 面包括内部利益相关者(员工、股东、业主)、外部利益相关者(顾客、 供应商、政府、行业协会)。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活动中获取收益,且是 平等的,没有任何利益优先于其他利益。 【最早由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1965)在《公司战略》提出——后弗瑞曼(Freeman,1984)《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方式》广泛应用——普瑞斯顿(Preston,1995)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全面阐述】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企业对社会责任进行的回顾,其宗旨是确保能够更全面、更广泛地了解和掌握受企业活动直接影响的企业责任目标和实践,以便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调整过去的相关目标,确定新的目标,社会审计的内容包括:(1)社会责任的种类;(2)企业应对社会问题的方式;(3)社会问题本身。 3、社会责任的基本要素 ①市场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是企业通过竞争的市场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并处于社会责任的支配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要在竞争市场中实现。企业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最能检验企业社会责任的是市场行为。 ②监督行为要素 社会责任的监督行为是指企业的经营行为必须符合政府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社会契约的规定。 ③自愿行为要素 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超越法律的要求,如通用排气标准达美国标准并达其他国家严格要求;第二、社会舆论的要求。对社会责任起到监督作用,如捐款。 二、企业社会责任演变趋势 企业社会责任的提出及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社会化大生产、工业化进程有密切关系。在来自环境、法律、道德压力下,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经历了从被迫到自觉,从被动到主动,从慈善捐款、解决环境污染和种族歧视等具体问题到对社会压力做出积极反应,直至将社会责任问题制度化、程序化并作为企业战略确定下来。 ⑴在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时代转向垄断竞争时代过程中,与之相伴的是对自然资源掠夺开发及工人剥削,产生工人不满和罢工,西方政府通过立法形式限制企业经营行为。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凯恩斯主义和福利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和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得到全方位强化,政府要求企业约束经营行为及为员工提供适当社会保障和服务。2)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现代工业迅速发展,生态污染加剧、企业丑闻曝光,消比较项目 社会责任 社会响应 主要考虑对象 道德的 实际的 焦点 结果 手段 强调 义务 响应 决策框架 长期 中、短期

论企业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最新会计专业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2 某大学贷款的风险及成因分析 3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改善对策 4 某生物科技公司流动资产的优化管理 5 制造业存货管理水平提升途径的研究——以某集团为例 6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招商银行为例 7 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绩效管理与薪酬激励的相关性探讨——以xx为例 8 基于敏感性因素分析法的xx公司利润最大化研究 9 企业横向并购的价值效应分析——以美的并购小天鹅为例 10 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研究 11 网络交易税收问题的研究 12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战略探讨 13 企业合并所得税税收筹划 14 国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15 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探讨 16 企业并购中的绩效与风险研究 17 谈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 18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改进研究 19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存在的问题与选择途径 20 某建筑工程公司营运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1 经济危机背景下汽车行业盈利能力评析 22 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23 房地产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24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5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附注披露问题的研究 26 论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7 公允价值计量的不利经济后果研究 28 某公司会计造假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29 对建立担保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探讨 30 新会计准则的特点及影响 31 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 32 企业并购对财务状况变化的影响 33 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 34 论我国代理记账业务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35 企业产品成本控制的研究—以某公司为例 36 万达集团财务战略管理的研究 37 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评述 38 我国家电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 39 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xx建筑安装公司应用研究 40 某公司人力资本投资及其风险防范研究 41 xx集团财务分析 42 消费型增值税对纺织企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_董进才

收稿日期:2010-06-15 作者简介:董进才(1967-),男,河北石家庄人,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黄玮(1987-),男,浙江温州人,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生。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 董进才1,黄 玮2 (1.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2.浙江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 的探讨与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外50年来发表的一部分重要相关文献的归纳和整理,旨在 理清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发展脉络,重点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理论模型进行 梳理,概括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特点,并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研究;模型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892(2011)01-0112-05 尽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便开始涌现出大量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 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的文献,但直到1953年美国学者Bo wen 首次给出商人社会责任的明确定义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才逐渐规范起来[1] 。特别是20世纪中后期,伴随北美新大陆经济的急速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本单一追求利润的商人和企业家开始逐渐关注公共利益和社会弱势群体[2],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也因此开始走向繁荣。目前,学者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内涵、分类、产生机理及其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等都有过充分的研究,并建立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体系。 本文的主要任务是对50多年以来发表在国际顶尖期刊上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模型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的过程,提出未来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方向。一、文献期刊选择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期刊文献的选择采用的是卢昌崇(2010)所提出的用来筛选国外理论研 究综述作为翻译对象的/五条选择标准0[3]。 1.与专题(主题)的相关性。本文所采用的国外期刊文献的标准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及模型研究有一定贡献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文献,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模型,少数实证研究也是对企业社会责任定义和模型的改进和完善有突出贡献的文献。此外,对于20世纪70年代之后产生的与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相关的文献(如企业社会绩效、组织公民行为等),本文仅选择其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有重要影响的一部分论文进行介绍和分析。 2.刊发期刊的影响因子。本文采用的期刊可以分为两个来源:一是国际顶尖经济管理研究杂志,如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 w (AMR)、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C MR )等;二是国际顶尖企业伦理研究杂志,如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B EQ)、Journal of Business E thics (JBE)等。相比同类期刊来说,所选期刊影响因子都是比较大的,# 112#第1期(总第156期) 2011年1月财 经 论 丛Collected Essays on Finance and Econom ics No.1(General,No.156)J an.2011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构建诚信和谐品牌 有限公司 集团始创于19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企业竞争力5强、中国信息化5强企业、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集团总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现有总资产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1亿元,拥有5个高科技产业加工基地,19个子公司,拥有省级技术中心,主要产业涵盖等多个领域。是一个跨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国家大型企业,属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司连续届被消费者满意单位评审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被评为“诚信企业”;被评为“AAA”信誉企业;连续年被评为“文明单位”。 多年来,集团切实履行着社会责任,一直在做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把共同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企业精神,把发展经济和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起来,把承担相应的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作为自觉行为,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提高竞争力的基础,赢得了各级政府、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具体做法如下: 一、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构建社会责任体系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可提高企业效益;赢得声誉,树立良好形象;体现企业文化取向和价值观;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提高大众生活质量;有利于实现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最大化;成为提升实力、增强竞争的基础,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就目前国际国内形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起完善的

社会责任体系,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集团公司大力宣传社会责任体系,转变思想观念,使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的观念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环节中去,推动了社会责任体系的建立和企业自身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经济,缓解就业压力 集团现有职工560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69人。面对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按照“设备现代化、产业规模化、产品高档次”的目标,投资111亿元,建成了年生产能力0万吨的生产基地。2年创利税1亿元。 目前,发展了地方经济,解决了部分就业压力,减少了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尽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强化科学管理,注重保护环境 公司相继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对周边环境、职工的健康安全等各方面的保护,更多地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自建立该体系以来,公司未发生任何生产事故、设备事故、未接到任何环境投诉等。公司产品通过了国家强制性产品3C认证,进一步提升了电气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化生产。 公司于2000年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于同年七月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自体系运行以来,我公司以让用户满意为宗旨,确保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98%以上,确保用户满意率为98%以上,确保用户回访答复满意率为98%以上。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感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感 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细胞——企业,其行为已经可以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这一背景下,“企业社会责任感”也随之成为当下备受关注的话题。为此明确何为企业社会责任感。了解企业社会现状,认清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知道提升企业家社会责任感的基本举措已势在必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讲的就是每个人都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有一种责任感。作为社会的一员,如果责任意识能深扎我们心中,经济才会迅猛发展,军队才会成为最具战斗力的组织,国家、民族才会更具凝聚力,更加团结。而身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只有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才会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和影响力。而何谓社会企业责任感,目前并没有对它的统一定义。从它的表面意思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感是指企业对待社会的一种责任态度,是指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一个企业的存在,绝不能仅仅以赚钱为唯一目标。除了赚钱之外,企业还应服务社会,创造文化,提供就业机会,捐款资助贫困地区和灾区。在一点上国外的某些大企业管理者做得比较好,如: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和“股神”巴菲特,他们并没有只是追本逐利唯利是图,而是在各国纷纷建立基金会,将自己从社会中赚来点钱回馈社会,造福人类。再看国内的某些企业大亨,他们已从人民手中赚足了资本,然而他们依旧贪得无厌,利用拖欠民工工资,加长工作时间,偷工减料,制假卖假获取高额利润,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这些差距背后究竟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导致了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 纵观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现状,虽然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有了很大改观,然而又有市场自身的缺陷性,许多问题也如雨后春笋般暴露出来,尤其是作为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不讲道德,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事件频频曝光。回顾这几年发生的大事件,企业责任缺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有些企业对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很不重视,尤其是采矿业、建筑业等生产企业,火灾、爆炸肢体外伤等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工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2)在商业经营中违背诚信的非道德行为。其业务为了赢本逐利,做出危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主要涉及产品质量和广告宣传问题,如苏丹红、三聚氰胺、激素门、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和利用虚假广告、明星效应欺骗误导消费者。(3)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企业不按要求处理三废,思议掠取、开采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短缺、地面沉陷等问题。(4)社会保障问题。这种种问题,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匮乏有关。而对于正处于和谐社会的中国,要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到集约型转变,推动当代中国诚信社会进程,减少由于诚信缺失导致的负面影响,任务还非常艰巨。 那么导致中国一些企业责任缺失的原因何在?其实归结起来无非有三个方面的原因:政府、企业和消费者。 (一)、政府方面。政府往往追求企业的利润和税收,而忽略对企业守法行为的监督力度,从而是企业逃避社会责任有了可乘之机。再就是,我国还未成立正式的企业社会责任组织,而且企业责任制度不完善,政府推动力度不足,使得企业更加缺乏责任意识。 (二)、企业自身。○1社会责任淡薄,过于追求利益最大化。○2民营企业比起国营企业资源相对匮乏,资金短缺,生存成为他们的第一要务。 (三)、消费者。许多消费者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对企业欺骗行为忍气吞声,不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心水企业生存的根本,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缺乏责任感的企业,终究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面对种种社会现状和经济问题,我们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加强对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导,积极开展各种社会责任教育活动,建立有效、健全的约束机制和完善的监督机制来规范监督企业的行为。对企业本身而言,管理者应该勤于监督,加强宣传,将员工责任感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培养加强员工的团队精神,使得员工真正融入集体,与企业共命运。而消费者应该提高维权意识,用正

企业社会责任经典案例

企业社会责任经典案例 2014-01-10 08:56:37 文_赵梓亦 原标题:CSR也需要经营 年度品牌三星 获奖理由:关注社会责任,关注青少年成长,鼓励社会创新。 作为一个主营电子产品的企业,创新是三星得以不断持续发展并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星的创新又不仅仅体现在产品上,在三星(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至今的18年间,中国三星一直进行着教育支援、残疾人支援等公益活动,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做社会公益、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中国三星也在不断探索新路径。 2013年被中国三星定位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经营元年。这一年里,中国三星按照计划从共享企业社会责任资源和力量、摸索投资与社会责任并重的崭新的产业投资模式、全方位扩大社会公益事业以及用开放的心态积极与社会沟通等四方面全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不仅要创新,还要有自己的特色。中国三星坚持自己的公益要与其他企业有差别,金钱的、物质的支援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可以很容易做到的,在硬件支援中要添加软件支援的部分。中国三星的公益活动不是简单的捐钱捐物,而是坚持员工亲自参与的原则。从多年的公益实践中三星发现,组织员工参与公益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受益者,还能够让员工获得成就感,从而对企业产生认同,更具凝聚力。中国三星认为,企业的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而是有目的的活动,公益活动要能提高企业形象,构建人脉关系,效果极大化。 在CSR经营元年实施各项活动的过程中,三星与社会各界进行了非常深入的沟通,展示了三星在CSR方面的策略和措施,使三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 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2013年《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评价了国企100强、民企100强和外企100强共300家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现状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中国三星凭借在CSR元年进行的各项工作,登上外资企业榜首,总排名升至第21位。 分享式公益 2013年9月,中国三星与陕西省政府合作"社会责任示范区"项目。中国三星认为自己应该从过去的,投资局限在厂房建设、提供就业岗位、扩大税收、配套产业入驻等经济层面的传统模式中跳出来,通过向地区社会普及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创造共同参与的平台等措施,寻找一条崭新的经济投资与社会责任齐头并进的发展之路。 并希望通过陕西省政府的合作,使作为三星最尖端的半导体工厂和研究所等重点投资区域的陕西省在CSR领域也能成为一个模范典型。中国三星承诺在未来五年之内,通过多种多样的社会公益活动,促进陕西省的经济与社会公益事业的共同发展。在原有的CSR活动

信用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运行基础

信用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的运行基础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化/信用机制 内容提要: 我国公司立法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落实的保障措施。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化意义深远,但更需要付诸实施。在目前的情况下,信用机制的运行可以有效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落实,并且能够积极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由此,亟需加速我国信用法制建设。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 2005年我国修改《公司法》时,在第5条加入明确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解读这一条文,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前置词是“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即可以理解为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定的假定条件是从事经营活动,而经营活动之外的企业乐善好施等行为并不属于法律强制性要求。同时,企业从事经营活动要“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即这种社会责任已经构成了法律规定的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这种社会责任不包括“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等内容,因为在《公司法》第5条中,“承担社会责任”的前面已经以列举的方式着重强调了这些内容。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承担社会责任”属于兜底条款,是指包括前述内容在内的,以及没有提及

的一切企业应当履行的义务,均属于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刻的背景,其产生的经济根源是生产社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社会分工更加细密,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在合作中,无论如何精巧的制度设计都不可能严密到无懈可击,都会出现相对的重叠或空白,需要合作者主动承担协调或弥补的责任。由此就产生了由具体到抽象的社会责任形式和理念。同时,社会责任产生的社会根源是贫富差别。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不仅威胁着社会稳定,而且危害着市场经济机制本身的正常运行,需要社会各界以社会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为重,通过承担部分社会责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迭起,世界范围内生产者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时空距离进一步拉近,市场交易等行为已不再纯粹属于个人私权领域的活动,而是社会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亟需协调的重叠和亟待弥补的空白,需要社会成员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承担法律上和道义上的社会责任。 毋庸讳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和发展。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企业的规模和作用有限,企业以为出资人谋取最大化利益作为经营目标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日益成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主导,并且具有了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或实力,由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也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应当有所侧重,不可能千篇一律或一成不变。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性质问题,尤其是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到底属于法律责任、

浅析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法学研究

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司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之外还应当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第一种观点实质上是将公司的营利性置于公司的社会责任之后,当公众需要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时候,公司应以社会责任为先而放弃营利的目的;第二种观点则将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置于同等的地位,公司不仅仅要为股东利益着想,同时也要最大限度的满足股东之外的其他群体的利益;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与公司的社会责任相比,公司的营利性为先,而将公司的社会责任视为公司营利性的限制和补充。对公司社会责任含义的界定,我国著名学者刘俊海博士的观点更接近于前两种含义的概括,他认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营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利益包括雇员(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2]6-7。他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对公司绝对营利性的一种修正,因此公司的社会责任也可以被称为公司的社会性或公司营利本质的相对性。 笔者认为,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被创设的,其存在的价值和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股东的利润最大化。如果过于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而忽略公司的营利性特征,那么股东的利益就无法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这将导致股东经营积极性的丧失,而公司也将走上破产消亡的道路。因此,笔者赞同上述第三种观点,在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 三、从公司的营利性看公司的社会责任 公司的营利性特征决定了公司开展经营活动的目的和动机,股东利益的最大化是公司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者,其投资活动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利润的获得,股权的实现。因此,我们只有在优先考虑公司营利性的基础上,谈公司的社会责任才有意义。笔者认为,公司的营利性和社会责任之间是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如果不谈营利性,反而过于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则会陷入公司"泛社会性"的误区,那么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时限也不会太长,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公司能够持续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才是市场经济的需求所在。 因此,要实现公司的社会责任,就必须正确的分析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公司的营利性与公司的社会责任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公司的营利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决定着社会责任的承受载体能否健康稳定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公司营利性的实现有助于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公司的社会责任则是对公司营利性的限制和补充,它以营利性的存在为前提,但对公司的营利性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司对社会责任的承担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场形象,从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公司应成为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结合体[3]。公司社会责任的提出,并不是要从根本上否认公司的营利性,而是为了实现公司的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片面地强调公司的营利性将会导致公司社会责任意识的缺失,甚至会出现公司为营利铤而走险,触犯法律的现象;而单纯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必然会使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背景下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因此这两种片面的认识都是不可取的,而是应该在坚持公司的营利性、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承担和履行公司的社会责任。 四、协调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公司法》(2005年修订)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城市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一条虽然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但是仅仅作了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的操作性。因此在我国公司法中明确公司的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预防公司滥用经济力量,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营利性的开展与实现。针对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的社会责任规定较为笼统的现实,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首先,公司立法应以公司的营利性为主,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营利性的限制和补充。营利性是公司存在的意义,公司失去了营利性,也就走到生命的尽头。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公司营利性的限制和补充,这既尊重了公司的营利性,又照顾了非股东相关者的利益[4],当然,有些学者也提出了将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并重的立法模式,笔者并不赞同,因为当股东利益最大化与所有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那么股东利益的"最大化"又应如何实现?这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即便是立法也无法起到实际调节的作用,反而会被法官束之高阁。 其次,对公司的社会责任以及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后果做具体规定,主要包括:为消费者提供丰富、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广大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并维护消费者权益;重视对公司雇员劳动权的保护,在劳动安全、劳动工时等方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公平竞争并维护市场秩序;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社区关系,促进社区发展,热心资助慈善事业等等[5]。这样既可以对公司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又可以通过对公司不履行、逃避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予以处罚,来激励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保障营业的顺利进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保证营利性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作全.商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郭丽丽.试论公司目标定位——营利性与承担社会责任并重[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21). [4]梁秀超.论公司的社会责任[J].中国商贸,2010,(1). [5]丁亚丽.试论公司的营利性与社会责任[J].黑龙江政法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张华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