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及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三十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政治经济体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中”、“高度集权”,即把全国的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事业的所有决策权统一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

(一)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特征

一、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体制方面的主要特征

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使得权利过分集中于个人手中,人治代替了法制,导致了专政,以至于民主制度和法律都受到了践踏。在意识形态方面和国家精神生活上盛行个人崇拜。

二、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体制方面的主要特征

实行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实行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排斥价值规律忽视市场机制的指令性计划经济。而且生产目标由国家下达,物资、技术和设备都由国家调拨,产品由国家统一销售,价格也由国家规定,企业完全没有自主决策权*时常干预经济生活,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轻工业以及农业发展处于落后状态。

(二)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三十年代这一模式发挥过它积极的作用。首先斯大林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建成的社会主义体制,使理论成为现实。斯大林模式比较利于实行宏观调控,重点开发薄弱部门、急需部门和落后地区,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经济建设,显示了宏观调控在经济上的优越性。斯大林模式使得苏联这个处于帝国主义薄弱环节的国家敢于同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国家相抗衡,并且使苏联在短时期内赶上并超过了世界上一些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跃居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显示出适应了战争时期的需求,也为反法西斯的升级奠定了物质基础。然而卫国战争结束后,随着国情的变化,这种模式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了。

政治方面

首先,斯大林模式具有强制性,权利过于集中,民主不健全,政府领导脱离群众。个人崇拜也是强制性的必然产物。

其次,斯大林模式具有封闭性,不仅表现在各个地区间也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再次,斯大林模式具有保守性,使社会和国家生活程序化固定话,官僚主义严重,管理机关臃肿,严重阻碍了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

经济方面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致使轻工业及农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产业结构发展不合理。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量和产值,造成了产品品种少和质量差。

第三,国家从农民手里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从长远看它严重的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