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生态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设

计论证书

作者:课题组黄立国来源:发布时间:2012年07月11日点击数:421 【字体:

小大】【打印文章】

一、课题设计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课堂教学强调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成为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但从否定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改变到"满堂问",直到目前大行其道的"满堂练",人们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改革的进展并不顺利。在当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中,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简单提问多,激发思维少;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统一要求多,分层训练少;教师课前花功夫少,学生课下作业多。为了追求课堂教学高效,教师常常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情绪、信心等搁置一边,忽视课堂生命活力和学生心智主动发展,学生学得苦,活得累,教学消耗大,“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没有得到真正体现,并且所追求的课堂高效仍过多地指向高分数,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

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态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然而,追求彰显生命活力的高效课堂,这是置身于新课程改革与高考大战之夹缝的普通高中课堂教学必将并正在经受的一

场由知识增长朝向全面发展蜕变的阵痛。本课题致力于课堂学习过程的研究,关注学生生命活力和心智发展规律的探讨,让学生主动快乐高效低耗学习,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

(二)课题界定

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规律,用尽可能少的消耗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基本的要求是时间省、容量大、效果好。

生态课堂。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通常指生物的生活状态,即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课堂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Ecosystem),系统内部各个因素都内蕴着整体、互动、多维、联系、尊重个体等内涵,课堂强调动态生成与主动发展。

生态高效课堂。这是本课题提出的概念,是指课堂教学在做到时间省、容量大并取得最佳的直接教学效果的同时,构建激趣、激思、激情机制和诗意、创意、情意课堂,强调教学过程的自主、合作、探究、互动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民主与尊重,追求课堂师生生命活力的呈现和学生心智的主动发展。本课题所倡导的课堂高效是质的提升而不单是量的增加,是发展的而非增长的。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高效课堂的研究是当下我国课堂教学研究的热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之中相继涌现。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高效课堂模式强调“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成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道风景。河北天卉中学的“大单元教学”高效课堂模式力倡大整合、大迁移、大贯通,并立足于“破”,对传统教学中的“教材编排”“课时安排”“学期计划”“学年任务”等进行重新组合,被誉为“当下最先进的课改理念”。辽宁立人学校的“124”高效课堂模式强调处理课堂教学中“活与实、动与静、收与放”的关系,使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享受课堂。不少专家也加入到高效课堂的研究中来。如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熊梅所著《高效课堂》(长春出版社,2005-5)一书,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高效课堂的四个要件》(《人民教育》2010年第六期)一文,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教研室于春祥《高效课堂的15个细节》一文,均从理念和操作层面对高效课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省岳阳市岳西中学于2009年立项了《高效课堂教学研究》课题,该课题侧重从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训练检测、课后辅导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构建操作模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研究过于泛化,好像高效课堂是个“框”,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让一线教师感觉高效课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不知所措”,这种研究和实践的不对称,使得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大大“缩水”;有的研究又过于僵化,教学模式缺乏

创生和变通的空间,不便于教师对教学模式的自觉构建与灵活运用;还有的课题未突破“高效课堂=高效果=高分数”的惯性思维,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近年来,我们学校注重对高效课堂的实践和探索,但研究还比较零散,没有形成体系;研究的价值取向尚需提升;成果运用未能形成常态长效体制机制。因此,我们认为,生态高效课堂的研究,有利于引导我们在关注课堂效果、效率的同时,特别关注课堂上师生的生命状态,使课堂上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情感的体验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主动需求,着力营造自主、互动、探究、愉悦的课堂氛围,以彻底改变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高强度、高负荷、高消耗学习的不良现状,以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益。

(四)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厘清效果、效率、效益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进一步明晰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高效课堂研究的必然趋势;本课题究有利于营造自主、互动、探究、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新课程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本课题研究有利于彻底改变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高强度、高负荷、高消耗学习的不良现状,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有个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课题研究试图在"发展的而非增长的"科学哲学观层面,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构建激趣、激思、激情机制和诗意、创意、情意课堂,形成自主、互动、探究、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行实

证和思辨,以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及终身发展;本课题的研究注重摸索出一套有效、高效、长效的高效课堂管理与评价体系,从而为学校管理提供参照并为同类型学校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五)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强调"课堂生态平衡",即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优化课堂环境,协调师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课堂呈现和谐、共存与发展的状态,以促使课堂本身具有生成新因素的能力,有效发挥师生生命活力,达到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3.主体教育论。现代主体教育论强调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靠自己主动积极地构建和

培养的,学生知识和能力的缺陷也只有靠自己主动的参与实践才能够得到改善和提高,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主人翁意识,创新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4.人本主义教育。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教育既要发展学生的理性,也要发展学生的情感,这样才能培养自我实现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