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ternative of Dispute Resolution
利 成本低、迅速、便利 程序简单明了 高度的意思自治
诉讼
正当合理的程序有助于案件 事实的澄清和民事纠纷的公 正解决. 具有强制力,成为公民权利 实现的有力屏障 诉讼是一种极具职业专门性 的技术性活动,不易为一般 群众所理解和接受,当事人 在心理上与诉讼保持一定的 距离,妨碍了对诉讼的利用。 程序复杂繁琐、时间持久、 成本高昂。
第二节 纠纷的救济手段
• 一、自力救济:是指纠纷主体依靠自己力量解决纠纷 • • • • • 1、和解 2、自决 具有最高的自治性; 非严格的规范性; 法律效力问题 :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和解协议性质相 当于契约,对于纠纷双方具有契约上的约束力;一种观点 认为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二、社会救济
• 第三条 下列纠纷不能仲裁: • ㈠ 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 • ㈡ 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
• 3、仲裁的特点 • 自愿性 (协议仲裁) • 专业性
仲裁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法 律、经济贸易 专家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员担任。仲裁委员会的组成人 员中,法 律、经济贸易专家不得少于三分之二 仲裁委员会按照不同专业设仲裁员名册。
• 第五十八条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
决:
• • • • • • •

㈠ 没有仲裁协议的; ㈡ 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委员 会无权仲裁的; ㈢ 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违反法定程序的; ㈣ 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㈤ 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㈥ 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 法裁决行为的; 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 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 人民法院认定该裁决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裁定 撤销。
三、公力救济:民事诉讼
• (一)民事诉讼的概念 • 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 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诉讼 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诉讼 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构造
法官(审)
原告(诉)
被告(辩)
• 法院是当事人之间民事纠纷 的中立裁判者,当事人则是 民事权益相冲突或对立的民 事纠纷主体。法院和当事人 在民事诉讼中呈现着等腰三 角形之态:法院作为裁判者 居于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双 方当事人分居等腰三角形底 边和两腰的两个交点之上; 法院和双方当事人保持着相 等的“司法”距离,双方当 事人则处于平等的对抗状态。 这是最基本、最典型的民事 诉讼形态或构造。

在追求低廉和迅速解决纠纷的同时,可能导致 一些非正义的结果,例如,当事人的妥协使自 己的权利不能全面实现;抹煞和淡化当事人的 权利意识和实现权利的意愿;在运作中可能出 现违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过分发展或强调 ADR可能导致社会忽视审判的功能,对国家的 司法权造成一定的侵蚀。
四、各种解纷机制之间的关系
• • • •
(二)仲裁-商事仲裁(劳动仲裁) 1、法律渊源 《仲裁法》199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 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 • 仲裁是指纠纷主体达成进行仲裁的合意(仲 裁协议)或者根据法律的规定,将纠纷交由 民间的第三方组织进行裁决的纠纷解决机制 或制度。
• 2、仲裁的适用范围 •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 可以仲裁。
• 王某是某电网公司员工,在从事高空作业时受伤, 为赔偿问题与电网公司发生争议王某可以采用哪 些方式处理争议?(2006司考) • A 可以向本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 B 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 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 C 可以不申请劳动仲裁而直接向法院起诉 • D 如果进行诉讼并按简易程序处理,法院开庭审 理时,可以申请先行调解
• 保密性 (不公开原则) • 快捷性(一裁终局) • 独立性 (没有隶属关系)
• 4、与民事诉讼的关系 • (1)或裁或审 • (2)仲裁优先原则。 如果仲裁协议存在无效 的情形,当事人可以将争议提交人民法院处理; • (3)实际审理优先原则。 • 民事诉讼与仲裁的联系 • 第四十六条 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 情况下,当事人可能申请证据保全。当事人申请 证据保全的,仲裁委员会应当将当事人的申请提 交证据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
第一章 民事纠纷解决机制
• 第一节 民事纠纷 • 第二节 纠纷的救济手段 一、自力救济 • 二、社会救济 • 三、公力救济:民事诉讼 • 四、各种解纷机制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民事纠纷
• 什么是民事纠纷 • 张家和邻居贾家因为翻盖房子房檐滴水问题发生纠纷,张 家要求贾家予以纠正,贾家反对发生争吵,有人报110 • 概念:民事纠纷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所发生的关于民事 权利义务的争议和冲突。 • 特征: • 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 2、内容是争议中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 3、主体可以对民事纠纷的内容自由处置 • 4、解决民事纠纷的方法是多元的
• 第六十二条 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 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 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 民事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 • • • A.纠纷解决机构的性质不同 B.受理的前提不同 C.当事人的选择权限不同 D.具体程序步骤不同:
• 民事诉讼:两审终审制,原则公开审理,合议庭评议案件 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 • 仲裁:一裁终局,原则上不公开进行,仲裁庭不能形成多 数意见时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
• 是指依靠社会力量(第三方)来解决纠纷的方式。
• (一)调解: • 个人调解、人民调解、其他社会组织的调解、行政调解 • 特征:第三方的中立性、纠纷主体的合意性、非严格的规 范性、调解协议一般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 若干规定》2002 • 第一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 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 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 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 人民调解2011年1月1日《人民调解法》司法确认制
• 民事诉讼作为民事权利的最后一道防线, 具有支撑、维持其他纠纷解决方式的作用。 • • • • 1、它们之间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2、它们具有可选择性 3、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4、它们形成了解决民事纠纷完整的、有机 的系统
• 1.关于民事诉讼和仲裁异同,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 A.当事人对于法院判决和仲裁裁决都有权申请 法院裁定不予执行 • B.从理论上说,诉讼当事人无权确定法院审理 和判决的范围,仲裁当事人有权确定仲裁机构审 理和裁决的范围 • C.对法院判决不服的当事人有权上诉或申请再 审,对于仲裁机构裁决不服的可以申请重新仲裁 • D.法院调解达成协议一般不能制作判决书,而 仲裁机构调解达成协议可以制作裁决书
• 村民徐某借款给任某1500元,后发生纠纷,经村人 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任某须于协议 达成后一个月内返还徐某借款1000元。人民调解委 员会就此制作了调解书,并将调解书送给徐某与任 某。一个月后,任某未按调解书履行义务。在此情 况下,徐某怎么办? • A、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调解协议 • B、以任某违约为由,要求人民法院判决任某返还 本金1000元 • C、任某违约,视为调解无效,要求人民法院判决 任某返还本金1500元 • D、调解协议不具有任何效力,即使任某履行了协 议,徐某也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判决任某再返还500 元
• (二)民事诉讼的特征 1、国家强制性. 2、严格规范性。
一方面表现为民事诉讼要按照法定的程序规定 有序进行,即要遵守程序法之规定;
15天后生效
起诉 一审 15天内上诉 二审
强制执行 再审
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诉讼中法官必须根据民事实体法 律规范等对纠纷作出最终结论,即要遵守实体法之 规定。
Fra Baidu bibliotek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
• 2、甲与乙因返还借款问题发生纠纷,后经村人民调解委 员会调解,双方达成协议:乙于调解协议达成后1个月内 返还甲借款800元。人民调解委员会就此制作了调解书, 并将调解书送交给甲、乙二人,乙未按照该调解书履行义 务。在此种情形下,甲怎么办? ( ) • A 可以直接到法院申请申请强制执行 • B 应当通过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C 可以直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D 应由村调解委员会开出借款问题经调解委员调解的证 明方可到人民法院起诉
• 民事诉讼与民商事仲裁都是解决民事纠纷的有效 方式,但两者在制度上有所区别。下列哪些选项 是正确的?(08司考) • A.民事诉讼可以解决各类民事纠纷,仲裁不适用 与身份关系有关的民事纠纷 • B.民事诉讼实行两审终审,仲裁实行一裁终局 • C.民事诉讼判决书需要审理案件的全体审判人员 签署,仲裁裁决则可由部分仲裁庭成员签署 • D.民事诉讼中财产保全由法院负责执行,而仲裁 机构不介入任何财产保全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