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东林党”阶层的出现及社会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4
69
1812018 March.明朝中期,神宗朱翊钧在位,但从万历十四年(1586年)起,神宗开始不上朝,消极怠政。
这一时期,社会危机加深,政治上,官员贪污腐败;经济上,土地兼并严重,皇室宗亲,大小官员、乡绅占有大量土地,大批农民失去土地,难以维持生存,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实行海禁政策。
一批饱读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在强烈的危机意识的召唤下,蜂涌而起,试图通过讲学、抨击朝政等方式改变腐朽的政局。
东林党——一个以知识分子为主,胸怀大志、决心改变政治现状的社会阶层出现了,并对以后的统治政治走向产生着重要影响。
一、东林党阶层的出现
东林党的最核心人物是顾宪成。
顾宪成,字叔时,号泾阳,江苏无锡人。
顾宪成为人正直,敢于上疏直谏,与神宗和首辅王锡爵意见不和,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在任吏部文选郎中时被降职为民。
回到家乡无锡后,顾宪成潜心学术。
宋朝杨时曾在无锡建立东林书院讲学,后来被荒废。
在弟弟顾允成、常州知府欧阳东凤和无锡县令林宰为的帮助下,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顾宪成重建了东林书院。
顾宪成与高攀龙、钱一本、薛敷教、史梦麟、于孔兼共同在东林书院讲学。
顾宪成虽不在统治阶层之中,但他仍然关心
·思想政治研究·
明朝“东林党”阶层的出现及社会意义
周 彤
(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重庆 401331)
[摘 要] 明朝中后期,政治社会陷入了剧烈危机,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力图改变政治现状。
这一时期,神宗朱翊钧长达数十年“怠政”,光宗朱常洛和熹宗朱由校喜好玩乐,宦官魏忠贤等阉党势力崛起,妄图干涉朝政。
正直的东林党人与阉党由于政治主张不同,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关键词] 明朝统治;东林党;宦官集团;社会意义
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YNZ214-(2018)01-0044-03
收稿日期:2018-01-22
作者简介:周彤(1994-),女,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国家大事,他在东林书院写下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对于当时的社会状况,东林党人提出了鲜明的政治主张:一是要求皇帝广开言路,“陛下开诚布公,公天下为好恶,舍国人为舍用,进贤才,开言路,次第与天下更始”,任用各种人才,“海内共以为贤者,不惜破格用之”;二是减轻工商业税,反对矿税,打击矿监、矿使,顺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这些思想,构成了以顾宪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阶层基本的政治基础和理想追求。
东林党的“党”是朋党、派系。
美国历史学家黄仁宇曾参与过《剑桥中国明代史》的编纂,在写到东林党时,他使用的标题是“东林书院和朋党之争”,他认为“东林党不是这个用语的现代意义的政治党派。
翻译为‘党派’的‘党’字有贬义,在意义上更接近诸如‘派系’‘宗派’或者‘帮伙’一类的词” 。
东林党是统治集团中代表不同利益的政治阶层。
东林党的成员不仅包括在东林书院讲学的先生,正直派官吏都可以算作东林党。
这个时候朝廷上派系林立,不仅有以顾宪成、高攀龙为首的东林党,还有以宣城人汤宾尹为首的宣党,以昆山人昆天峻为首的昆党,以亓诗教、周永春、韩浚、张延登为首的齐党,以官应震、
20183
18 1 6945
吴亮嗣、田生金为首的楚党,以姚宗文、刘廷元为首的浙党。
这几个党派都是与东林党政治诉求不同的政治势力,他们“以攻东林,排异己为事”。
二、争国本、红丸案与移宫案
明朝中后期的统治政治,党派林立,围绕着统治政权的巩固和君权运行的方向,争论不休。
不同的党派围绕着明统治的重大决策,充分阐述自己的主张,相互攻讦,最大程度地影响着明朝政治和社会发展的走向。
争国本。
神宗宠爱郑贵妃,万历十四年(1586年)生下一子,为皇三子,取名为朱常洵。
神宗原配王皇后无子,王妃生下长子朱常洛。
王氏原是李太后慈宁宫中的宫女,神宗一时兴起,临幸了她,王氏就怀孕了,万历十年(1582年)生下一子,这就是皇长子朱常洛。
郑贵妃要求立常洵为太子,神宗也有此意,但这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遭到许多官员反对,就这一问题朝廷上开始了数十年的争论,这就是著名的“争国本”。
首辅申时行请求立常洛为太子,万历十四年(1586年),向神宗上疏:“早建太子,所以尊宗庙、重社稷也,自元子诞生,五年于兹矣,即今麟趾螽斯,方兴未艾,正名定分,宜在于兹。
祖宗朝立皇太子,英宗以二岁、孝宗以六岁、武宗以一岁,成宪具在。
”但神宗认为“元子婴弱,少俟二三年举行”,拒绝了这一请求。
而且李太后也是支持立常洛为太子,“神庙入侍,慈圣故问曰:‘外廷诸臣多说该早定长哥,如何打发他?’神宗对曰:‘道他是都人的儿子。
’慈圣正色曰:‘母以子贵,宁分差等?你也是都人的儿子!’盖慈圣亦由宫人进御也。
神庙惶恐伏地,无地自容”。
东林党人也表示,请立常洛为太子。
神宗作出让步,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皇长子出阁讲学,二十九年(1601年),终于册立常洛为皇太子,同时封皇三子常洵为福王。
这是东林党人斗争的第一阶段,斗争的主要对象是神宗,关于国本的争论东林党人取得了胜利,皇长子常洛被封为皇太子。
在争国本问题上,东林党成功阻挠了神宗企图改变继承者顺序,维护了嫡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红丸案与移宫案。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神宗去世,太子常洛即位,改次年为泰昌元年,即为光宗。
光宗纵情酒色,郑贵妃投其所好,进
贡美女,光宗一下子就病倒了。
鸿胪寺丞李可灼进贡红丸,光宗吃后不久就死了,距他登上皇位还不到一个月。
关于光宗的死因,朝中正直派官吏和邪恶派官吏又开展了激烈的争论,这就是“红丸案”。
御史王安舜指责首辅方从哲“轻荐狂医”,“又赏之自掩”。
御史郭如楚认为“进药不效,白云遽升,可灼当席槀待罪,而煌煌金币滥施如此”。
光宗死时没有立太子,理应由长子朱由校即位。
但光宗宠妃李选侍妄图干预朝政,“挟皇长子自重”,将由校藏在乾清宫,并霸占了乾清宫,给皇长子登基制造困难。
正直宦官王安和正直派官吏杨涟、左光斗、刘一燝、周嘉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李选侍。
为了使李选侍搬出乾清宫,左光斗上疏,“内廷有乾清宫,犹外廷有皇极殿,惟天子御天得居之,惟皇后配天得共居之”,“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名分谓何”,“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杨涟认为,“昨以皇长子就太子宫犹可,明日为天子,乃反居太子宫以避宫人乎?即两宫圣母如在夫死亦从子。
选侍何人,敢欺藐如此!”正直派官吏态度十分强硬,由校也表示“即日移宫”,李选侍无可奈何,只好搬出了乾清宫。
朱由校正式即位,改次年为天启元年,即为熹宗。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移宫案”,正直派官吏取得了胜利。
三、东林党的政治行为和社会影响
在东林党的政治行为和社会影响上,最为突出的事例就是与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的斗争。
魏忠贤,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人,万历年间进宫。
魏忠贤是善于谄媚之人,讨好司礼监王安、太监魏朝和熹宗乳母客氏,很快就被任命为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可他并不识字。
明太祖废除了丞相制度,设内阁大学士充当皇帝顾问,官员们的奏疏,先由内阁大学士审阅并拟定决策,交给皇帝批准,这就是“票拟”。
皇帝用朱笔在内阁已拟定的决策奏疏上作批注,这是“朱批”。
有时皇帝不一定能做到,就由司礼监秉笔太监代为批红。
熹宗是历史上著名的木匠皇帝,喜欢做木工活,魏忠贤故意引诱他玩乐,经常在熹宗玩乐时请他批阅奏疏,熹宗就让魏忠贤去办。
这样大权旁落入魏忠贤手中。
魏忠贤与客氏联手,除掉了王安、魏朝,整个内廷尽在魏忠贤的掌控下。
46
69
1812018
March.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被任命为东厂总督太监,掌管东厂事务。
魏忠贤和客氏在宫中兴风作浪,阴谋陷害皇后妃嫔皇子,使熹宗子嗣单薄。
许多宦官和邪恶派官吏投靠魏忠贤,形成了以魏忠贤为核心的阉党势力。
包括太监王体乾、李永贞、石元雅、涂文辅等人,朝中官员崔呈秀、刘志选、邵辅忠、姚宗文、商周祚、刘廷元、亓诗教等也依附于魏忠贤,他的同党被称作“五虎”“五彪”“十狗”等。
“掖廷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都城之内,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
……宫中、府中、大事、小事、无一不是忠贤专擅,反觉皇上为名,忠贤为实。
”阉党为了讨好魏忠贤,称他为“厂臣”,修建生祠,全国超过四十余座,劳民伤财。
监生陆万龄说:“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
孔子诛少正卯。
忠贤诛东林。
宜建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
”对于这种奸邪之举,有正直派官吏反对。
工部郎中叶宪祖见到京城中有许多魏忠贤的生祠,有的建于“内城东街”,说:“此天子幸辟雍道也,土偶能起立乎?”魏忠贤“即削其籍”。
反对魏忠贤的官吏遭到残酷打击。
左副都御史王绍徽“仿民间《水浒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录》”,主要有“托塔天王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天魁星及时雨大学士叶向高,天罡星玉麒麟吏部尚书赵南星……”,“令按名黜汰”。
并大兴冤狱,著名的有六君子之狱、七君子之狱。
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上疏“二十四罪疏”,弹劾魏忠贤及阉党。
魏忠贤的罪行主要包括“亲乱贼而仇忠义”;“颠倒铨政,掉弄机权”;横行宫内,谋害妃嫔;滥邀恩荫,“要挟无穷”;操纵东厂,“快私仇,行倾陷”;“恩多成怨”,对皇帝“进有傲色,退有怨言,朝夕提防,介介不释”等。
杨涟要求严惩魏忠贤,“伏乞大奋雷霆,集文武勋戚,敕刑部严讯,以正国法,并出奉圣夫人于外,用消隐忧,臣死且不朽”。
但熹宗斥责杨涟“借端沽直”,“凭臆结祸,是欲屏逐左右,使朕孤立”。
另外还有御史黄尊素、李应昇、袁化中、吏科都给事中魏大中、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抚宁侯朱国弼等上疏,但都没有结果,反而遭到魏忠贤的疯狂报复,杖死万燝,逮杖林汝翥,罢黜赵南星、高攀龙等,削陈于廷、杨涟、左光斗之籍,斥逐韩广、朱国祯。
六君子之狱。
六君子包括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和顾大章。
天启五年(1625
年),魏忠贤借口杨镐、熊廷弼因辽事受挫下狱,诬陷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和顾大章犯贪赃之罪,捉拿大量东林党人到狱中。
七君子之狱。
七君子指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李应昇、周顺昌、黄尊素、周起元。
天启六年(1626年),魏忠贤借苏杭织造太监李实之名上疏,指责七君子“起元为巡抚时,干没帑金数十年,日与高攀龙辈往来讲学,因行居间”。
除高攀龙在家自杀外,其余六人都被逮捕并惨死狱中。
编纂《三朝要典》,阉党编造史书,对梃击、红丸、移宫三案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释,企图翻案。
天启三年(1623年),礼科给事中杨所修建议专门收集三案奏疏,编辑成书。
六年(1626年),开始编纂《三朝要典》,对东林“极意诋其”。
魏忠贤的权力来源于没有制度保证,仅依靠熹宗个人的宠爱。
天启七年(1627年),熹宗去世。
魏忠贤立马倒台,阉党也四分五裂。
继位者思宗将魏忠贤发配至凤阳,魏忠贤在去凤阳途中自缢身亡。
在同阉党斗争中,东林党人正直不阿,揭露了阉党的许多罪行,有利于当时的政治朝着清明的方向发展。
但朝中官员的派系斗争,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当时已经十分紧张的对后金的战争得不到重视,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脚步。
东林党人斗争的依据是封建道德,是程朱理学,把忠于皇权看作是道德的核心准则,过于迂腐。
直到今天,东林党人仍是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人物,他们关心国事,敢于和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一直被后人传颂。
参考文献:
[1](明)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2013.[2](清)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3](清)夏燮.明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4.[4](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2015.[5](清)陈鼎.东林列传[M].江苏:江苏广陵书社有限公司,2007.
[6](美)牟复礼,(英)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7]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黄彰健校勘.明实录 明神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2016.
[8]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先拨志始[M].上海:上海书店,1982.
责任编辑:秦光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