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血部位不当:输液时采集等 采血量不足:特别是血培养,过少可降低阳性

不合格标本的常见原因
标本采集时间不当:对细菌培养、激素检查、 查找病原体等,需在特定的时间,以提高阳性 率
标本运送和处理不及时
参考
1、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第2版),淄博市中心 医院
2、静脉采血过程中避免溶血发生方法的比较, 齐鲁护理杂志
血液标本实验前质量控制
徐莹
前言
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 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室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 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包括:实验前(分 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实验后(分析后) 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是 临床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中最主要、最关键的 环节之一,是保证检验信息正确、有效的先决 条件。
志的丢失及混淆。 标本转运箱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半小
时,消毒后擦干备用。 保证输送的及时性
不合格标本的常见原因
凝血不充分:多发生在血常规、凝血系列、血沉、血 流变等抗凝标本的检测中,此类错误排第一位,一般 发生在采血后标本没有充分混匀,或遇到难采集的病 人抽血时间过长;另外,标本量过多,抗凝剂相对不 足,对抗凝的标本轻轻颠倒并仔细观察,绝大部分可 以检查出来
2、运动:谷丙、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 酸激酶一过性升高,影响钾、钠、钙、血蛋白、 血糖等成分的变化。劳累或受冷、热空气刺激, 往往可见白细胞的升高。
3、昼夜生理变化:激素类、钾、铁、血红蛋白 等都会受到影响。
4、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细胞成分及大分子物 质改变明显。
相关可变影响因素
5、饮食:多数要求禁食12小时,餐后的血标本 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结果。 空腹一般指的是12小时,过长可使血糖、蛋 白质降低,胆红素升高。 高蛋白质餐、高比例不饱和酸食物、含咖啡饮 料、酒精、吸烟均可造成相应成分的改变。
为目的的检验,理想时间在7-8点,最后一次 进饮食应在前一天下午6-7点。血样采集应在 服药前。
静脉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压脉带捆扎时间不超过1min,避免血液成分 浓度发生改变,影响结果。
选择粗大的血管进行采血。 使用真空管采血。(先拔下刺塞针端的采血管,
后拔穿刺针端)使用前勿松动一次性真空采血 管的盖塞,以防采血量不准。 注射器采血时,注入试管时先取下针头,打开 试管塞子沿管壁缓慢注入,以防溶血。
9、时间:
相关可变影响因素
考虑病人的生物钟规律,尤其是激素水平分析, 胆固醇在经期前最高,排卵时最低;纤维蛋白 原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在排卵时减少;胆 红素、血清铁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夜间最低, 血钙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等等,故采血时间 应在相同时间进行。
静脉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对患者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正确的选择采血管,注意需混匀的检验项目。 血样要在每天的同一时间采集,尤其是以检测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相关可变影响因素
6、药物:较为复杂,可影响检验结果亦可提供 有价值的信息。
7、溶血:血液内外成分差异较大,溶血造成红 细胞内的物质向细胞外转移,如钾离子、镁离 子及酶类。干扰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 的测定,严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相关可变影响因素
8、脂血: 分析物分布不均匀 血清及血浆内水分被取代 影响电泳及层析 对吸光度干扰
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不正确:如凝血系列或血沉中抽血 过多或过少,检查结果都不准确,血液未达到刻度的 标本一律退回重抽。
不合格标本的常见原因
标本溶血:此类错误时采血时的一些不良习惯 造成的,如:压脉时间过长、采血不顺利、抽 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试管时未取下针头或用 力过猛均可造成溶血。我们主张用真空采血自 然流出的标本为宜,必须用注射器抽血,抽血 后要取下针头,再缓缓将血液注入采集管。
静脉血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血清标本应避免溶血,以免干扰测定结果 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再输液的同侧进行,更杜
绝在输液管内进行。 抗凝标本采集后立即轻轻颠倒混匀,切勿用力
振荡试管。 若出现晕针,立即停止操作,患者平卧,必要
时拇指压掐人中或嗅吸芳香酊等药物
标本的运送
专人运送, 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的破损及唯一标
前言
据统计检验结果的误差中约有70%来自于实验 前。
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储存、标本 的转运等。
本课件着重讲述血液检验标本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关影响因素
固定因素 年龄、性别、民族
可变因素 1、 情绪:恐惧紧张可能致标本采集失败,有 研究表明激动、紧张可使血红蛋白及白细胞升 高。
相关可变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