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五个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的五个策略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凭借。

只有深入地理解教材、精准地解读教材、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我们的课堂才会灵光闪现、新意不断,学生才会入情入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获得语文素养的提升。

名师的课堂之所以精彩,并不在于他们使用了多么精美的课件、采用了多么精妙的教学手段,而在于他们对教材有着属于自己独到的解读。

对教材多一些思考,我们就会有更加深入独特的解读,就会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就会多一份教学自信;多一些思考,我们就会更加游刃有余,机智地处理课堂意外;多一些思考,我们就能够让课堂有自己个性,贴上自己的标签。

解读,就是要透过文字的表象,看到作者表达的秘密;就是要细心研读,发现文章的亮点。

策略一:自主纯净地读,在不断追问中有所发现
自主纯净地读,就是要静下心来,潜心阅读,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用自己的心去体会,不掺杂外界的任何因素。

当前,一些青年教师上课前做的第一件事情往往不是静静地读课文,独立钻研文本,而是急匆匆地翻看教参或相关教案,或者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有的教师已经走进了课堂,但课文还没有读上两三遍。

这样的解读缺位必然造成设计不精,教学效果自然也不好。

因此,我们要沉下心来读,一字不漏地读,不参考任何资料,不受别人思想的影响,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后,再去看别人对教材的解读,阅读相关的资料,补充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我们的教材解读就会张扬个性,充满新意。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老课文。

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著名特级教师都上过这一课。

三位特级教师积淀深厚,风格各异,课上得非常精彩,但是归根结底,是他们都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细致、独到的解读。

备课,第一步就要解读教材,要自主纯净地读,读出自己的发现。

反复细读课文,不断深入思考,我们会发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如,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作者却用大量的篇幅来写圆明园的辉煌,这是为什么?写圆明园的建筑时,作者用了大段的文字,但是写更加珍贵的历史文物时,作者却仅仅用了几句话,这又是为什么?这就是属于我们的解读,我们深入思考的结果。

再深入字里行间,我们又会有新的发现。

单看这句话:“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细细品读,我们会发现作者的表达独具匠心:前面写到“漫步”后面就有“流连”,前面是“园内”后面对“其间”,前面用了“有如”后面就用“仿佛”。

这样工整精致的语言,是值得我们学生积累的。

这又是我们的发现,纯净自主阅读后的发现。

如果没有潜心的阅读,没有经历自主纯净的阅读,就没有这样独到的、细致的发现。

因此,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就是要自主纯净地读,在读中有自己的发现。

策略二:反复比较着读,在辨析品评中有所领悟
解读文本需要多读、细读,比较着读。

读的时候要做到“细”“全”“多”。

所谓“细”,是指读的时候要注意咬文嚼字,不要错过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不要平调唱读。

所谓“全”,是指读的时候力求将字句读完整,做到不丢、不漏、不增、不减,特别是每个句子都要读完整,不要读成了“半拉子”。

所谓“多”,是指要反复多次读,一遍遍读课文;可以默读,可以轻声读,也可以朗读。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通过观察、
比较、分析,我们就能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在充分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行比较,这样就会有所发现。

还是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

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写道:“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在反复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课文中的原句与下面的这句话比较着读:“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改后的句子一个字都没有漏掉,标点符号也没有改变过,但是读起来的感觉不一样,为什么?究竟哪种表达效果更好?在比较中追问,在追问中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语言表达的秘密,原来作者的表达是非常有序的——上一句写到了建筑物,后面对应的就是建筑物,上一句用到了四字词语,下一句对应的就是四字词语。

这种有序表达的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没有比较,这样的表达秘妙我们是很难发现的。

策略三:联系课后题读,在揣摩中发现编者意图
每一个单元前面的导读,后面的语文园地,无不饱含着编者的心血;每一篇文章后面的生字与练习题的设计,也无不体现编者的编排意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与编者对话,就是要细细品味单元导读、语文园地、课后习题中蕴含的编者的思想和期望。

解读文本时,我们要从单元导读和语文园地中获取有效信息,整体把握一组课文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我们要紧扣课后习题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发挥其教学的风向标的作用,准确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精准地解读每一篇文本。

策略四:从儿童视角读,在角色换位中了解学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因此,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情。

只有充分关注学情,从儿童的视角去审视文本,我们的解读才会更有针对性。

只有这样的解读,才能在课堂上避免两张皮的尴尬境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清楚,同样的事物,在孩子眼中出现的景象会与我们教师所看到的景象有所不同。

因此,我们应学会从孩子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读到他们喜欢的、能够接受的内容。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曾这样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

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作者是季羡林,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散文家等,其造诣之高深令人叹服。

但是,我们必须非常清楚地认识到,和我们一起学习的只是五年级的小学生而已。

无论季老先生的作品多么高深,学生接受不了的内容都只能是出力不讨好。

因此,我们要找到一个教学的视角,让大师适当地着地,同时适当地提升学生的境界,找到两者之间的交汇点,形成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切入点。

如果让大师在空中飞翔,而学生在地面游荡,没有交汇,就碰撞不出精彩的火花来。

在细读这篇课文时,我们会将视线停留在这句话上:“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当我们将自己当作孩子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句话中的“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是值得积累的好词语,就会发现这两个词语是不容易理解的。

“姹”和“嫣”是这一课要求书写的生字,书写起来并不容易。

书写“嫣”字时,要注意右上是一个“正”字,下面的四点容易误写成一横。

有了这样的认识,教学时我们就会适当地放慢脚步,创设情境或者出示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同时,也留点儿时间让学生书写生字,
掌握写法。

策略五:用专业眼光读,在研读中聚焦语言运用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有强烈的语文意识。

我们的心中应装着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

关注语言文字、学习语言运用是课文课程独有的任务、责任。

文本既有传播思想信息的作用,又有承载表达形式的作用。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更应当关注表达形式这一核心价值。

语文教师解读文本,必须从了解“写了什么”走向领会“怎么样写的”,必须从语用的角度解读文本,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的。

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构建起自己鲜活的话语世界,并能在言语交际中运用自如。

还是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阅读第三自然段,我们的解读不能停留在体会圆明园建筑的辉煌上,要从语义的理解走向语用实践,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并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运用实践。

我们可以试着把课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也有……”“如……”后面的内容去掉,就会发现整段话立刻瘦成干瘪的骨架,毫无生气,毫无画面感。

这种具体表达的方法是值得学生学习的。

课文第四自然段显然是略写,除去过渡句,对圆明园历史文物的描写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我们能不能让学生运用前面学到的具体描述的方法来充实这一段呢?这样的练习不仅是语言的实践运用,更是对圆明园的深入了解。

可以说,这样的练习使语言运用与内容理解相得益彰,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我们就能发现孩子们的心声;从语文的角度审视,我们就能抓住语言表达的秘妙。

两者相融合,课堂上学生不再沉默了,他们会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中。

总而言之,文本解读必须从读者走向教者,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从语义走向语用,看到语言表达的秘妙所在;从教师走向学生,从儿童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并切入课堂。

这样,才能演绎最精彩的语文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