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地貌的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地壳运动: 亚马逊河口地区,由于下沉 作用的影响,河水带入海洋 的泥沙被沿岸海流带走,没 有出现三角洲,而成为喇叭 状三角港,这就为海潮入侵 提供了方便。

思考2:刚果河为什么没有形成三角洲?
(1)植被与泥沙含量 其流经地区大部分为热带雨林带,降水丰 富,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高,水土流失 不严重,河流含沙量小。 (2)地形与流速 刚果河流经地区不是山地就是盆地,河水 从山地流出后,就直接进入刚果盆地了, 它所携带的泥沙因流速变慢而大多沉积在 盆地中,从而带到大海的泥沙很少,所以 三角洲不明显。
思考1:为什么亚马孙河流量极 大,却没有形成明显的三角洲?


(1)泥沙来源少: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气 候,终年高温多雨,森林覆盖率高,河流含 沙量小,河口可沉积的泥沙不多。 (2)海洋动力较强:亚马孙河河口是强潮 海岸,泥沙难以在此堆积。亚马孙河从河口 向北,直到圭亚那边界的160公里,都是沙 滩和暗礁,这儿的潮汐叫做激浪潮,水深不 足7米,但激浪潮大声咆哮,以每小时15到 25公里的速度冲击海岸,浪高达1.5到4米, 大海迅速地将亚马逊河携带的泥沙卷走,三 角洲难以形成。
【特别提醒】河口三角洲形成的条件
(1)河流流速慢:河口区是河流,
潮流,波浪和沿岸流等各种动力的 消能区,在动力减弱的情况下,泥 沙就会堆积。 (2)泥沙来源丰富:河流泥沙量是 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 (3)海洋动力较弱:如果海洋动力作 用强,可将河口泥沙带走,使泥沙 难以堆积。例如钱塘江口。

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黄河是一条多沙的河流,中上游每年 输出泥沙16亿吨,经河口入海的约有 12亿吨。而黄河在利津入海口的潮流 作用很弱,河口潮流的落差通常只有 0.8—1.0米。由于潮流弱、搬运能力 差,黄河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河口 附近淤积,河口两侧的堆积体以每年 2~3千米的速度向海洋延伸,黄河三 角洲也以很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
本课小结


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聚落分类: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 思考:河流的上游城市密集,还是河流 的中下游城市密集?为什么?
1 河流中下游,城市越密集
2 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乡村规模较小
2 河流地貌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平原耕地连片,乡村规模大
P81 活动:
河流在弯曲段存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现 象。
法国罗讷河上的圣贝内泽桥始建于 1177 年,13世纪和15世纪曾大修和重建,1668 年被废弃。 1669 年的大洪水冲毁了河流右 岸的桥墩,后来左岸的残桥 ( 下图左侧图中 粗实线)成为旅游景点——圣贝内泽断桥(下 图右照片)。
右岸 左岸 右岸 左岸
【解析】结合材料和图可知,断桥分布在河流左岸 ( 凸 岸)。本题的问题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析左右两 岸附近河水深浅及流速差异,第二部分是分析断桥能保 存至今的原因,这一问必须结合第一问来分析。第一问 中,左右两岸深浅及流速差异:右岸为凹岸,左岸为凸 岸,结合“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可知右岸侵蚀作 用强,那么流速一定快,深度一定要大些。(当然我们在 给学生分析时适当补充一点物理知识来解释更好,凹岸 处流水要保持运动状态 ( 惯性 ) ,对凹岸冲击力大,所以 侵蚀作用较强。)而凸岸堆积,一定流速较缓,由于堆积 作用强,大量泥沙沉积,所以水深较浅。第二部分的问 题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就好分析了,图中可看出断桥在左 岸,为凸岸,堆积作用较强而侵蚀作用弱,当然洪水期 中也不易被冲垮,所以得以保存至今。
D
E
F
E
F
E
F
E
F
E
F
A
B
C
D
(2)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B A、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 E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C、 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 F处的堤坝要特殊加固
成熟期的河谷: 槽型谷
成熟期的河谷比较宽,形成曲流,横 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
思考:不同时期 小结: 一 河流侵蚀地貌:河谷 的河谷主要出现 在哪些河段? 初期 中期 成熟期
4 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山区:聚落沿河谷分布,形成明显条带状
P81 活动:
(2)A、B两地的聚落哪个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为 什么? B地聚落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因为B地聚落位于两河交汇处,往往有大量的人流、
物流在此集聚中转;同时,河流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 足的水源,而且B地周围地形开阔平坦,便于农耕和基 建,是城市发育的较理想环境。
由粗到细
原因:颗粒大 , 比重大的物质先 沉积 ;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图中河漫滩主要分布在什么河段?
分布:发育于河流中下游
河漫滩扩大,多个河漫滩连成一片
河漫滩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 分布:入海口(河口)
P79 案例3: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思考:黄河三角洲以较快的速度向海洋扩展的原因。
①河流输沙量大 ②入海口潮差小 、潮 流弱,搬运能力差
桥梁修建在河流的弯曲河段,右岸为 凹岸,水深、流急,对河岸的冲蚀强烈;左 岸为凸岸,河水浅、流速慢,河岸较少受冲 蚀,对断桥的冲蚀作用很弱。
通过比较断桥处河流左右岸附近河水的深浅及流 速差异,说明该断桥能保存至今的原因。
二 河流堆积地貌
(阅读课本78页到79页,并完成表格)
河流堆积地貌的主要类型? 分别形成于河流的什么位置? 它们都是怎样形成的? 名称 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分布 山前(出山口) 河流中下游
聚落选址的原则: 趋利避害
(1)为什么在河流上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较低的 A地; 而在河流中下游,聚落位置选择在地势稍高的B地。 河流上游海拔较高,平坦地形较少,聚落靠近河流分 布,取水比较方便;河流中下游海拔较低,聚落建在地势 较高的地方,可避免洪水的威胁。
3 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
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讨论:影响三角洲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河流输沙量、入海口潮差、 入海处流速、水下地势状况
三 角 洲
图文材料 2008全国一:36.(36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⑶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16分)
答题范围 作答方式 (3)①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 大,流速快。 分析 原因1 ②入海泥沙少,因为G河在M点以上多流经盆地,流速较小,易于 泥沙沉积;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 覆盖良好,水土流失少。 原因2




河流的侵蚀作用:(阅读课本77页,完成下表) 侵蚀 类型
侵蚀方向 垂直地面向 下的侵蚀 向河流源头 方向的侵蚀 向河谷两岸 的侵蚀
对河流的影响 河谷加深 河谷伸长
下 蚀
溯源 侵蚀
侧 蚀
河谷展宽,
溯源侵蚀
发育初期的河谷: V型谷
河流的落差大、流速快,河流向底部 和源头侵蚀为主,横剖面呈“V”型。
河流上游
河流中下游
V型 下蚀、溯源侵蚀
下蚀减弱, 侧蚀增强
槽型
侧蚀为主
(2011.潮州二模)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按河谷发 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②④
D
【高考真题】典型河流地貌的分析
(2013· 海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例1] (2012· 福建高考)下图示意中国东部 某区域。回答问题。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8分)
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
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量
大;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 低平,流速缓慢,以堆积作 用为主,泥沙大量堆积;地 处海陆交界地带,海水的顶 托使堆积作用增强,在R河的 河口地段形成众多的沙洲。

三角洲
河口(入海口)
山前,地势平 缓开阔,水流 形成原 速低,山麓地 因 带形成扇状堆 积地貌
凸岸堆积, 入海口处,水 形成河漫滩,下坡度平缓, 河流改道, 海水顶托,水 河漫滩连成 流速低,泥沙 平原 沉积在河口
二 河流堆积地貌——冲积平原
分布:山前(山麓) 洪积扇
洪积扇平原
思考:
冲积扇组成物质的颗粒从顶端到边缘怎样变化?
发育中期:河谷拓宽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v型谷形成后,河流落差变小,下蚀减弱,侧蚀 作用加强。河流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谷 出现连续的河湾,河谷拓宽。
A
B 凸岸 A B 凹岸
B处河流以侵蚀为主,A处河流以堆积为主。 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练习1.右图为某河流河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回答。 (1)下列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 断面的是
问题探究1:黄河为什么在入海口处 形成三角洲,其重要条件有哪些?
提示:三角洲的形成与河水的含沙
量(即流域内的植被覆盖率)和水的 流速等因素有关。黄河在中游流经 黄土高原区,河水含沙量大,在流 速减缓时泥沙容易淤积下来。河流 输沙量大、入海口潮差小、潮流搬 运能力弱是黄河三角洲发育的重要 条件。
思考: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1.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更新、净 化陆地水资源。
2. 促进地球上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3. 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⑥ 请给它们 分分类!



分类的依 据是什么 呢?

河流的侵 蚀作用
河流的堆 积作用


河流的侵蚀 地貌 河流的堆积 地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