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发式教学法
语文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讲述法、讲解法、谈话法、提问法、讨论法等;还有一些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如情境教学法、分格教学法、疑问教学法等。然而,不管运用哪种方法,采取哪种教学方法体系,为了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都必须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运用好启发式教学法,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同时又发展智力呢?
一、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加强对学生的课前辅导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课,要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知识、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备课要对每篇课文进行综合处理,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个方面。基础知识包括五项:拼音、字词、标点、语法修辞、文体常识;基本技能也包括五项:读、写、听、说、分析理解。这两方面的内容都要备出教学程序和具体方案。然后根据文体特点,了解每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及其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以便把握每篇课文在整个教学阶段所要求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学生的课前辅导。课前辅导对于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课前辅导除了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以及了解新课内容之外,还要为学生提供质疑和释疑的条件,其中包括帮助学生重温已经学过的知识,因为探疑、释疑的过程也是学生利用旧知识去探求并获得新知识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解其惑
启发方式大致有以下三种:
1、装糊涂启发式
装糊涂,实际上就是欲扬先抑,在关键问题上,教师的装糊涂中寓有启示,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聚精会神地去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例如,在讲《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时,对谁是主人公这个问题,就可采用这种方法。此问题一提出,许多同学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于勒。”教师就顺着学生的思路问下去:“这么说,塑造菲利普夫妇,就是为刻画于勒这个人物服务的吧?他们是次要人物。”学生中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意见,教师仍装糊涂,可再问:“写于勒是为了揭露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刻画了菲利普夫妇,揭露
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这两种人都用一样多的笔墨去写,表现了两个主题,所以,他们都是主人公,对吧?”提到主题,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文章的主题是揭露资本主义金钱的罪恶,所以,菲利普夫妇是主人公,而于勒只是个线索人物。整个分析过程,教师只是旁敲侧击,起个引导的作用,对文章的理解,则是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来完成的。
2、连续启发式
这里说的连续启发式,不是指整篇文章启发的一环扣一环,而是对一个问题的连续性提问,它是使学生的思维拓宽和加深的一个有效途径。
3、选择启发式
选择启发式比较简洁、明快,容易切中学生要害,把握要领。它适用于分析结束时,用“是这样还是那样”的选择方式来启发。
三、课后训练题型的设计要既能启发学生思考,又能教给学生方法和技能
听说读写的训练题型设计,要融合思想感情因素,促进学生思考。作文能力的训练,无疑需要训练方法和技能,如查字典方法、质疑、答问、辨析、鉴赏、读书法等,还有拼音、书写、朗读等技能,学生掌握了方法和技能,逐步形成熟练技巧,就能够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进入能力的高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注重方法和技巧的训练,追求训练的效益。
总之,学贵生疑,教贵激疑,有疑才有进,无疑就谈不上理解的加深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要想取得成绩,不论是备课、讲课,还是课后的复习,都要运用启发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增长知识,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