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和戎思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鸿章的“和戎思想”
本文主要论述李鸿章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策略,以“和戎”为主,即“论理”不“论势”,主要就是以避战保和为主,减少战事的发生,营造和平的环境。
现在先介绍一下当时的局势以及李鸿章的地位,梁启超的《李鸿章传》里这样说:“有清自咸同以来,国势衰微,已至极点。
内而洪杨回捻蹂躏全国;外而列强,时倡瓜分之说;国祚亡而不亡,人民几沦为奴隶。
于是悲时之士,咸有振臂之思,而鸿章即于此时生焉。
鸿章以一词臣,总握兵戎,转战四方,参于机要,而当外交之冲,宰制畿辅,垂三十年之久,死后复封侯爵,追赠太傅,功高位尊,诚满清一代汉人不可多得者也。
”上面引述梁启超对李鸿章的一段评论以及当时的局势,可谓言简意赅,说出了当时清政府所面临的危急局势,已到了穷途末路,而又说出了李鸿章在清政府中的地位,可谓位高权重,为满清鞠躬尽瘁。
“和戎”政策是李鸿章对与外国交往的一种策略,他在处理
天津教案以及与中法战争、中俄密约等事件中充分应用了这种政策,那他为什么要和戎呢,而和戎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和戎的原因:
首先,推行这种外交政策是基于他对国际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以及对外国国家实力与清政府的实力的充分了解。
当时外国正直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各国迅速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显著增强,而清政府闭关自守,夜郎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不图发展,正走向衰落的
谷底。
李鸿章对这种中西之间的差距有着清醒的认识,在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借洋兵助剿以及和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感中国的武器、装备落后。
他认为“洋人的军械强于我,技艺强于我”,“中国之弓矛小枪,不敌彼之后门进子之来复枪炮,向用之帆蓬舟楫不敌彼轮机飞驶之军船巨舰,是以不得不受制于人。
”在这种国势的差距中,李鸿章不得不推行这种外交政策,况且外国向来是论势不论理,在这种背景下,他不得不这样做。
这种认识我认为是合理的,做法也是被逼无奈,落后就要挨打,这只是权宜之计。
其次,和戎政策也是清政府的既定对外外交策略。
自1840年以来,外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自此就开始了屈辱的外交,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都是跟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是离不开的。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都输了,输了怎么办,当然要割地、赔款、满足列强们的要求,清政府这时就是一副卑躬屈膝,推卸责任的样子,而不是对外强硬,只是惩治主战派,不知进取。
并且在1861年,作为军机大臣的奕 制定了“外敦和睦”的外交政策,还获得了咸丰皇帝的批准,以及慈禧太后夺权之后的支持,并付诸行动。
李鸿章只是封建官僚体系之中的一员,他是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存在于统治层中的,他当然要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政策,并且贯彻实施;在外交中他也必然受到这一既定国策的限制及影响。
第三,和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从而发展对内改革,即洋务运动。
我们知道,李鸿章是一个聪明的外交家,自鸦片战争以来,他认识到了中国的落后,中华民族面临的严
重危机,深感如果不加紧变法图强,我们就没有出路。
如果只是一味的求和,而不去发展,没有足够的实力做后盾,则“平日必为外人所轻,临事只有拱手听命。
”但变法呢,当然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作支撑,但也不仅仅是这些,当然还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保障。
洋务运动,是李鸿章和一些洋务派的希望,他们希望通过洋务运动的开展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们最终还是失败了。
但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希望洋务运动能让清政府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改善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清政府的综合实力,这样就不用再对外国侵略者畏首畏尾。
第四,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有时和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还能保存实力,让人民免受战乱之苦。
一个弱国,如果一味的和强国去打仗,去硬拼,又是起不到好的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
当然每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和其他国家有一个平等的地位,但在当时的局势下是不可能的,国力不如人,还一味的打仗,消耗国力财力,况且打输了还要割地、赔款,何不把打仗的战费用来发展国力,只是清政府没有认识到这点,依旧不思进取,统治阶级依然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李鸿章可能也曾经这样考虑过,只不过他的良苦用心并没有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
第五,李鸿章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儒家知识分子,深受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的影响,并且还受到曾国藩的影响。
曾国藩是一个正统的封建理学家,对外主张“忠信笃教,守订合约”。
他认为“驭夷之法,以羁縻为上,诚为至理名言”。
而曾国藩又是李鸿章的老师,一
手提拔李鸿章成为清政府首屈一指的大员,我想他或多或少也受曾国藩的思想的影响。
在外交中,他一贯的作风都是以和为贵。
上面谈了和戎的原因,现在谈一下和戎的几个具体表现,以及在其中体现的和戎思想。
(一)议结天津教案天津教案发生后,李鸿章对其起因、对策发表过不少议论。
他在推行和戎外交中,往往依据所谓理和势而决定其应变方略。
理指是非曲直,势指力量强弱。
他在对待天津教案问题上,也正是从剖析其“是非曲直”入手的。
他摒弃了中国传统反洋教思想中一些愚昧偏见和盲目仇外情绪,指出所谓教堂“迷拐小孩、挖眼、剖心等说”,并无“确证”,而因为群情激奋,绅民殴毙洋人、洋教士20人,因而“彼直我诎,彼是我非”。
由于“我诎彼直,不论势之强弱,总以议和为是”,何况敌强我弱,实难决胜于疆场。
他力主“不开衅端”,和平了结。
他认为要坚持和议,就不能不以“拿犯”、“赔银”为归宿。
当然,赔银须有限度,更不允许“夺据地方”。
在这次处理教案过程中,他充分表现了和的思想,但他也做出了一些不当的举措,由于没有充分的了解国内外局势,导致在谈判中出现了一些过失,损害了中华民族的权益,但让其他人来处理这件事,未必会有李鸿章处理得好。
(二)中秘和中英交涉秘鲁是掳掠、虐待华工的主要国家之一。
华工出国情况因时因地而异,有所谓“猪仔贩运”、“苦力贸易”、“赊单苦力”和“合法化招工”之别。
但是华工出国之后,在运输的途中,以及到了目的地,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虐待,而秘鲁尤甚。
李鸿章与
秘鲁谈判多时,李鸿章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为防止西方殖民强盗掠夺、虐待华工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
马嘉理案是英国想借开辟滇缅商路而侵入云南的结果。
对于马嘉理案的处理,李鸿章主张和平了结,避免战争,最终签订了《烟台条约》,此事一和平了结,中国遣使郭嵩焘赴英道歉,随后留驻英国,中国派遣公使常驻外国从此开始。
(三)在中法战争的漩涡中在中法战争中,是由于法国资产阶级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侵略越南,并以越南为基地进而侵略中国引起的。
在这场战争中,法国是处于劣势的,最终是中国军队保卫了国家不受侵略,但是还是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导致“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局面。
这是为什么呢?与李鸿章的和戎政策有关,但更多的是清政府中的统治者的意见,此时是西太后慈禧掌权,并且改组了总理衙门,签订的条约内容应是他们同意的,因为他们奉行“外敦和睦”的外交政策。
在谈判中,李鸿章被限制在清廷既定的框框之中,自然很难接触实质性问题。
正如赫德所说,“在这次谈判中,每一项提议都是事先经过太后亲自主持考虑和批准,她很勇敢,立派反对之议,主张和平,且在谅山胜利群议主站之时,仍愿忠实履行谈判已取得的协议。
”其实李鸿章只是清廷的一只替罪羔羊罢了,在签订合约后,受到主战派的责难以及国内民众的唾弃。
在这种环境下,这种体制下,他是别无选择的。
那和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不是完全服从列强的勒索,满足他们的要求,是为了和吗?我认为不是的,我认为和的本质是为了不和,为了给中国营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了发展,为了自强求富。
另
一方面就是在能够争取的权利方面据理力争,并不是听任列强的宰割,能够少赔就少赔,能少割就少割。
和是为了发展,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是长久之计,在和中包含了多少屈辱,忍受了多少谩骂,可能只有李鸿章知道吧,因为只有他曾经体会过。
2011级历史一班秦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