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20例临床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周病伴牙列缺损
20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例牙列缺失患者,,经牙周治疗后行套筒冠义齿修复牙列缺损,追踪观察时间为1~2年。通过修复体效果评价修复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修复治疗后,在不同观察时间内,所有患者咀嚼功能得到改善,对修复治疗的满意。结论套筒冠义齿应用于牙列缺损及多数牙缺失的牙周病患者的固定活动联合修复,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套筒冠义齿牙周病牙列缺损
多数牙缺失的传统治疗方法是用卡环固位体修复义齿,不仅影响美观,且固位及稳定性较差,咀嚼功能效率低,甚至引起基牙的龋坏、松动。2007-2009年,我们采用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多数牙缺失患者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2009年共收治20例伴牙周病的牙列缺损患者,女9例,男11例;上颌12例,下颌8例,年龄43~68岁。
1.2治疗步骤
1.2.1修复前治疗措施检查余留牙的健康状况,能保留的残根,残冠行彻底的根管治疗,牙周病的基牙,进行彻底的牙周病序列治疗,消除炎症,控制病情。
1.2.2套筒冠义齿的修复设计对基牙牙体及牙周组织健康的设计为非缓冲型,基牙内外冠之间密切嵌合,没有间隙;对基牙为牙周病
ⅱ度以上松动的牙槽骨吸收达根尖1/2的,设计为缓冲型固位体,其内外冠之间有一定间隙,减小阻力。
1.2.3套筒冠义齿的制作基牙预备,圆锥形套筒冠固位体由内冠与外冠组成,因此基牙的牙体制备量大于PFM全冠,而且内冠的形态呈锥形。确定为固位型基牙其邻面尽量向轴面内聚形成4~6°的斜面,其余基牙的邻面应>6°。牙体各轴壁预备量为1.5~2.0mm,包括金属内冠约0.3mm,固位体金属外冠基底层厚度为0.3~0.5mm,瓷层厚度0.85~1.2mm。基牙牙周组织较好时,前牙切端和后牙牙合面至少预备出2.0~2.3mm间隙。若基牙牙周组织有吸收破坏时视情况来决定前牙切端和后牙合面的制备量。各轴面的牙体颈缘都应置备出宽度0.3~0.5mm肩台。硅橡胶取基牙印模送省口院义齿加工中心制作后试戴内冠,内冠试戴后再取硅橡胶印模及口内咬蜡确定咬牙合关系,制作外冠及义齿支架排牙。等全部调试满意后粘固内冠,粘固时将粘固剂放入内冠,戴上内冠后即刻戴入外冠及义齿的活动部分,使内外冠紧密结合到位,待粘固剂尚未完全粘固时,取出外冠及活动部分,并去除多余的粘固剂。
1.3疗效观察患者初戴义齿一周后需复诊,检查基托下组织有无压痛、溃疡等,检查义齿及基牙内冠表面的清洁情况。以后每6个月复诊一次,复诊内容包括主观感觉、有无义齿破损、牙周组织有无炎症、牙周清洁情况、咀嚼效果、固位力、咬合关系、牙槽嵴黏膜的情况等。X线检查项目包括基牙牙根和牙周组织情况、牙槽骨有无吸收等。 2结果
20例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经圆锥形套筒冠义齿修复后,随访时间1~2年。结果显示此种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义齿较好地控制了基牙牙周病的继续发展,且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良好,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有效地保存了患牙。在随访时间内,基牙无发现龋坏、松动、叩痛、牙折和牙龈退缩暴露内冠边缘等现象,义齿牙合面无重度磨耗、咬合关系良好,义齿受力区牙槽嵴黏膜无红肿、压痛,义齿稳固无下沉、摆动和旋转,义齿固位力无下降等。经X线检查修复前后基牙牙周膜无明显改变,根尖周组织正常,牙槽骨无继续吸收现象。
3讨论
圆锥形套筒冠被修复学界认可为较理想的固位体[1],给牙周病患者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有效治疗方法,圆锥形套筒冠义齿是一种固定活动相结合的修复体,其结合了固定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的优点,是一种治疗牙周病伴牙列缺损的较为理想的修复技术。圆锥型套筒冠通过内外冠之间高度的密合和摩擦力而固位,具有良好的支持和稳定,咀嚼效能也更接近正常牙列,且感到舒适、异物感小,短时间内即可适应[2]。
综上所述,套筒冠修复体具有独特临床效果,可将余留牙连成一个整体,起到了良好的夹板固定作用,显著降低了牙周病患牙的松动度,且对基牙牙周影响较小有利于基牙牙周组织的健康。其固位及稳定性优于卡环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可获得良好的固位,支持及稳定;咀嚼效能接近于正常牙而且异物感小,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修复方法,应在各大医院积极推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马轩祥,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陈有旺,游小娟.套筒冠义齿用于牙周病修复治疗后的疗效观察[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8,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