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浅谈新理念下小学劳动学科与综合实践整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理念下小学劳动学科与综合实践整合

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课程整合,学科课程已经超越不同的知识体系,知识的分割线和学科的隔离带将不再明显,新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小学劳动学科)将划归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劳动(技术)学科是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劳动技术素质的实践性的必修课程。

小学劳动学科教学有学生动手操作的特点,又富含生活、生产中的科学技术知识,还紧密联系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实践性、技术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独特地位和重要性。下面就谈谈小学劳动学科在以往教学中的地位:

一、小学劳动学科教学的总体目标

小学劳动学科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突出强调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培养;通过本学科的技术实践活动,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交流与合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劳动学科教学具体操作和落实中,具体阶段学科目标如下:

1、教学中的创新精神培养目标

(1)应让学生对劳动学科保持好奇心,爱问为什么,对课本内容不死记硬背,不机械模仿,会用自己的头脑想问题。

(2)应培养学生有灵活记忆的习惯,善于学习,能在动手操作实践中体会事物间

的联系。

(3)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具有初步探索能力,能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能在课堂上独立或经过合作完成操作任务。

(4)培养引导学生热爱科学,不怕困难,养成认真的学习和热爱劳动的品质。

2、小学劳动学科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1)在劳动课学习中能通过教师示范,直观教具讲解获得信息,具有基本获取信息能力。

(2)在劳动课学习中有勇气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能解决劳动实践活动中遇到的简单问题。

(3)在劳动课学习中能用语言表达和动作演示进行交流,能互相帮助,具有协作精神。

(4)在劳动课学习中能认识常见材料,掌握基本工具的使用,能简单评价劳动成果。

在劳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就要体现学生的参与度,必须使全体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而且使学生始终处于教学的主体地位。劳动课的课堂教学也要在认识、情感和技能等领域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真正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以劳动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并促使其全面发展。如劳动学科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制作书签〉〉第九课〈〈制作风筝〉〉第十一课〈〈制作小灯笼〉〉

等课文,在劳动课的教学中,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劳动技能,参与动手制作的过程,注重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通过教师示范,经过合作完成劳动课的操作任务,这就决定了劳动课教学的局限性,劳动课课程的安排原则上是一周一课、一节一课,那么时间的局限更是造成劳动学科课堂教学上只能在学生学习、制作、协作、简单评价上下功夫,这就说明了小学劳动学科在学生全面掌握知识上具有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由封闭走向开放,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小学劳动学科)将划归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应于分科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对应于学科课程,它是一门经验课程。概括起来说,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

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如把上文所

下面谈谈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目标的整合

学科教学的目标侧重于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目标,例如语文学科,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数学学科则致力于学生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再如劳动学科,致力于学生参与动手,学会制作,等等。综合实践活动,不是单纯从知识着眼,着力点是促进学生主动地发展各项基本素质,其旨在使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亲自体验,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适应学习化社会需要的终身学习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融为一体,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把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内容、学习方式及评价应用到学科教学中去……促进传统教育方式的根本改变,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为了改革中国教育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型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课有利于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

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利用信息的能力。我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出现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得到了结构性的突破。如把上文所述的劳动学科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制作书签〉〉第九课〈〈制作风筝〉〉第十一课〈〈制作小灯笼〉〉等课文,整合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去,既可以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完成劳动课的操作任务,又可以在完成劳动课任务的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增强探索与创新意识,去发挥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认识书签、风筝、小灯笼等的历史、风俗、人文、用处。。。。。。再进而了解社会及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再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带学生去了解社会,去体验生活,进一步增强知识。教第九课〈〈制作风筝〉〉还可以带学生到野外放风筝,欣赏自然风光,参与社会活动,密切与社会的联系等,那就益处颇多了。

综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小学劳动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它们的整合打破了学科的界限,能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突出了综合实践活动在劳动学科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