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及意义表达对比
被动语态是一种语言现象,在英汉兩种语言中都普遍存在。英汉被动语态在语法结构、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异同。本文将通过大量实例,探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被动语态的特点,并着重对其用法和意义表达进行分析和对比。
标签:英语被动语态主动语态
一、引言
语态(voice)是动词的一种形式,体现动词的主语与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主被动关系。语言中存在着两种语态:主动语态(active voice)和被动语态(passive voice)。当主语是动作的施事者时,动词形式表现为主动态;相反,当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时,动词形式表现为被动态。表达同一个语义,人们可以选择用主动态,也可以选择用被动态。选择何种语态,取决于不同的交际目的和语境效果。
二、英汉被动语态的用法分析与对比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结构:名词词组1<动作的承受者>+系动词be+动词的过去分词(+介词by+名词词组2<动作的施事者>),其中名词词组2可以省略。一般来说,只有及物动词才具有被动语态;在某些情况下,为了强调事物的状态,还可以用“get,seem,become,look,feel”等作为系动词。
通常,被动语态和主动语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句型结构上,但所表示的语义是一样的。主被动语态相互之间的转化,其实是由说话人的意图所支配的。英语被动语态主要在以下场合中使用:
(一)说话人为突出事件本身,句子侧重要体现人们对事件本身的关注,而非动作施事者。如:
(1)The gift was sent to my teacher.这份礼物送给我的老师。
(2)The doctor should be sent for in time when you are badly sick.病重时必须及时请医生就诊。
(二)说话人不清楚动作施事者是谁,或者不愿道出动作施事者。如:
(3)The merchant was killed about two hours ago.商人大约两个小时前被害。
(4)The novel will be published next month.小说将于下月出版发行。
(三)说话人为了强调动作施事者,并觉得如果出现在主语位置上无法得到
预期的强调效果时,此时还需要通过附加by+动作施事者进行表述,如:
(5)—Why can’t I drive as fast as I can on this road? 我为何不能在这条路上飞速行驶?
—It is not allowed by the traffic rule.这是交通法规禁止的。
这个句子也可以这样表述:“交通法规禁止超速驾驶”,但是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这样的表示无法起到预期的强调效果,改用被动语态就显得语气更加强硬。
(6)—How did you hurt yourself badly? 你怎么伤得这么严重?
—I was hurt by tripping over the broom.我是被扫帚绊倒而受伤的。
(四)在复杂句中,句子的主语通常既是一个动作的施事者,又是另一个动作的承受者,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以保证整个句子语意连贯,结构整齐。如:
(7)Smith participated in the table tennis but was beaten by his rival in the end.史密斯参加了乒乓球比赛,但最后输给了对手。
这个长句虽然可以表述为:“史密斯参加了乒乓球比赛,但对手打败了他”,但是在句子整体结构上我们不难发现,句子的连贯性受到了影响,所以一般不采用。
(8)I went to visit the Great Wall and was deeply attracted by its grandeur.我游览了长城,并被其壮丽的景色所吸引。
根据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人的行为,必然是由人来完成的,事或物不可能完成人的行为。这使得人们在表达时常常把施事者隐藏起来,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受事者及行为本身,因此动作的承受者便充当了主语。另一方面,表示行为的动词没有形态变化,形式相同的动词既可以表达主动意义,也可以表达被动意义。事实上,被动关系除了“被”字结构,通常还可以用介词“把”“给”“遭”“受”“由”“将”“使”“是”等体现出来(王力,1989)。汉语中的被动式一般可以由以下结构表示:动作的承受者+被(+动作的施事者)+ 谓语动词。即:NP1+被(+NP2)+V,汉语中的被动式也常常出现在以下几种场合。
1.说话人强调事件本身,并不注重动作施事者时或不清楚动作施事者是谁时。如:
(9)她昨晚遭抢劫了。
(10)信十分钟前就(被)寄出去了。
2.说话人为了表达情感,或要突出动作的承担者。如:
(11)地震废墟中的老乡终于被解救出来了。
(12)这位英国三届奥运冠军今天让我国小将打败了。
3.说话人为了保持主语一致,句式结构整齐。如:
(13)比赛中,他竭尽全力与对手抗衡,最终还是被对手击败了。
(14)他边走边看,突然间,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发现,在被动语态使用的选择上,英汉两种语言有着众多相似之处。其中,被动语态中不带或省略动作施事者的句子占被动语态使用的大多数,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被动语态,可以避免出现难以提及动作施事者的尴尬情况,体现交际语用的礼貌原则,在交际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不同的是,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的频率要远高于汉语,因为英语注重“形”,讲究词与词在形式上的配合,而有形式标记的被动句在形式逻辑上更为严密。具有被动关系的句子都可以用被动语态表述,所以被动句在英语中运用更为广泛。在汉语中,能用主动句的情况下,一般不采用被动句,且同一语意在英语中使用被动语态表达,如果用汉语直译出来,在某些情况下往往不符合人们的表达习惯。
三、英汉被动语态的语意表达分析与对比
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是同一语意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选择何种语态关键取决于说话人所处的语境和上下文,以及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图和态度。两种语态各有侧重点,只在于不同情况下使用哪种语态更为合适,更符合语言的表意习惯。在英语中,被动结构常常和谓语动词的及物性联系在一起;从语法的角度讲,只有及物动词或及物动词词组才能构成被动句,而不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词组由于没有宾语则无法构成被动句。因此,及物性是英语被动句的基本语义特征。同样,及物性也是汉语“被”字句的基本语义特征。
在英语中,被动意义并不都是通过被动语态的结构形式表现出来的,即被动意义并不都是通过NP1+be/get+V-ed(+by+NP2)的结构得以体现。
(一)在英语中,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大量的介词结构表示被动意义。如:
(15)The enemy is under surveillance.敌人受到监视。
(16)The machine is beyond repair.机器无法(被)修复。
(二)在某些情况下人们通常倾向于用主动形式来表现被动意义。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