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8年大纲的主要特点
• 这部大纲既是教育事业拨乱反正、语文教学正本清源 的结果,又是对建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的初步总 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体 现了时代要求。 • 这部大纲对恢复正常的教学之推动小于家财和教学的 研究与改革,起了积极的作用。
1992年义务教育大纲的主要特点
(二)五四以后‘国文“改为”国语“
•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国民学校令将“国文”科改为“国 语”科。小学教科书淘汰了文言文,改为白话文。
(三)建国之初“国语”改为“语文”
• 新中国成立后,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将修订后的《国语》改为 《语文》,作为小学国语课的课本,供全国使用。这一课程名 称一直使用至今。
2、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1)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目标体系。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目标可以包括思想品德、语文 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四个方面,均 要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容。 (2)深化课程、教材改革。
课程上要创建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 程、科内外结合、小内外沟通的语文课成体系。引导 学生在广阔的背景下学语文、用语文。教材上要环绕 新的课程体系,从方便学生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 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同时要体现时 代感、实用信和人文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1、关于识字和写字教学 • 识字数量上:由3000个或3500个降至2500个,但质量 要求上逐步明确、逐步提高。此外相关的汉语拼音的 教学要求也逐渐提高。 • 写字教学的要求除1963年的大纲外普遍十分重视。而 且对其意义越提越高,要求越提越具体。
2、关于听话、说话教学
第一部大纲有明确要求但未落实,1963年《大纲》未提出明确 要求,1978年的《大纲》虽重新提出但也未落实,只有1986年 《大纲》和《义务教育大纲》强调了听话、说话训练的重要性 及教学要求、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3、关于阅读教学
历次大纲都对阅读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 • 内容方面要求:越来越强调课文内容的丰富。 • 阅读教学要求方面:一是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在逐渐提高。其 次是阅读教学要求逐渐趋于全面。
4、关于作文教学
历次大纲都十分重视作文教学。从内容到要求都明确具体。教 学要求上,多数大纲要求写记叙文和常用应用文;具体作文要 求时高时低,《义务教学大纲》的作文要求比较符合我国小学 作文教学实际。
(一)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的依据
(二)教学大纲是进行教学的依据 (三)教学大纲是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依据
(四)教学大纲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建国以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建国至今,我国一共颁布了一个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五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 • •
1952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修正草案)》 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 草案)》 • 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小学语文教学论 电子教案
辅导教师:汪昭坤
课程介绍
《小学语文教学论》是开放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一门 必修的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两 个特点,其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小学语文教学,既研究其基本规律 (如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目的,教学内容、过程等)问题,也研 究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操作问题,即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应采用的教 学方法,(包括教材教法和教学实践)。概括来说,这门课程研究 的具体内容是:为什么教语文,教什么样的语文和怎样教语文。它 是和教育心理学、语言文字学、学科教学论、美学等相关学科相联 系的边缘学科。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小学语文课程论;小学语文教材 论;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评估理论;小学语文教师论。 其中教学论包括: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的教学理论,如:识字教 学的基本理论;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作文教学的基本理论;听话、 说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教学论在本书用了5个章节来论述,可见, 教学论是这门学科的核心部分。
当前普遍认同的课程定义: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 总和。 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 学科课程 (本书所讲课程) 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 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发展
(一)清末小学开始设国文科
•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影响深远的启蒙 识字课本。 • 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规定 初小和高小均设国文科。表明小学语文学科的确定,语文教学 与经学相分离,提出国文教学要练习口语。
5、关于汉语教学
• 五部教学大纲中只有1956年《大纲》把汉语教学单列,但未得 到推行。从1978年大纲开始提出在教材中增设“基础训练”。
总之,建国以来的五部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上 有一些升降、调整。在识字量、汉语和最哦文上的要 求有所降低;在汉语拼音、阅读、自学能力上的要求 有所提高。《义务教学大纲》及考虑到素质教育的要 求,又考虑答我国的国情,教学要求规定的比较全面 适当。
作业
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
(一)关于教学目的 • 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 (1)教养方面的目的。(2)教育方面的目的。(3)发展方 面的目的。 • 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包括三个方面: • 语言文字训练方面的目标 • 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 • 一般发展方面的目标
《义务教育大纲》对教育目的的表述最全面、最准确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
学习目的和要求 课程内容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作业
第一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小学语文课程的 发展和建国以来几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 概况,明确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 并在教学大纲的比较中,掌握《九年义务 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基本精神和主要特点。
1956年大纲的主要特点
• 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专辟一部分讲汉语教学,对怎样在 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语言教学有指导意义。 • 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阅读教学讲的祥而又祥。 • 这部大纲尽管有不足但它是迄今为止叙述最详尽的教 学大纲。
1963年教学大纲的主要特点
• (1)明确提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 作的基本工具”。第一次解决了语文学科的性质问题。 • (2)强调加强“双基”,提出对学生要严格要求, 严格训练。 • (3)提出选文要体现文到统一,教学要贯彻思想内 容和语言文字不可分割的原则,“一般不要把语文课 讲成文学课或者政治课”。 • 这部大纲把语文教学重新引向正确的轨道,在小学语 文课程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教学大纲的定义 • 教学大纲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学校各门学科的目 的任务、教材纲目和教学实施的指导性文件。 • 教学大纲一般有说明和正文两部分组成。前者扼要说 明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选编教材的原则和 教学方法的建议。后者分作几个章节具体叙述教学要 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的学科还对作业内容和 各部分教材所需教学时间加以说明。 • 教学大纲有四个方面的功能;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工具性) • 小学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基础工具(情意性) • 小学语文是有很强思想性的基础工具(思想 性)
(二)小学语文课程的地位 • 语文课程基础工具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小学语 文是核心课程,它在各科教学中处于基础地 位。
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三、贯彻大纲精神,实施素质教育 • 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规 定的教育目的,面向全体受教育者,着眼于他 们的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 到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有差异的 个体),全面提高素质(承认个体素质的差 异),把“人的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体现了 主体教育观,实现了教育发展人的功能,是教 育本质的回归。 • 素质教育最初是在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 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的。
•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应抓好的几项 工作:
1、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 语文教学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是义务教 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是否进 行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而且 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到21世纪人才的 素质。 • 语文教学也能进行素质教育。从学科性质、教学 目的看,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应当是一致的,通 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 质、语文素质、审美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
课 程 体 系
• • • • • • • • •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小学语文课程 小学语文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 识字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小学作文教学的理论与语文教师的修养
以往的几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比较注重语言文 字思想教育方面的训练,忽视一般发展。没有意识到 更没有讲清语言文字和思想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教学要求是教学应当达到的具体目标,通过各方面具 体目标的实现,即可达到总的教学目的。它也包括语 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和一般发展三个方面。 • 几部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在语言文字训练和 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方面之比较、分析:
(三)关于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 文化大革命前的两部教学大纲没有系统的提出教学思 想但贯穿了多读多练的传统教学思想;1978年《大纲》 第一次响亮的提出“大力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并提出 了改进方面;1986年的《大纲》明确提出“端正教学 思想”并提出了整体改革的观点;《义务教学大纲》 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 教学方法上,历次大纲在各部分教学中都作了一些提 示。既要继承,又要创新。
首先该大纲提出了本门学科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 力”(学科特定的教学目的) •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思想教育的目的) • “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发展的目的) 其次该大纲还讲清了几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 语文基本功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 • 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 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的关系 •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课程的概念
1、课程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 广泛的课程:是指儿童走向社会的过程中所经历 的全部过程。 (美国教育家杜威) 狭义的课程:学科的同位语,教育内容的系统组织。 (思宾塞) 2、课程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 • 我国: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注疏 《诗经· 小雅》时就用过这个词。宋代教育家朱熹多次说“教育 要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做工夫”。他说的 课程,既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又包括忠、孝、 悌、信、仁、爱等封建伦理道德,与今天我们对课程的广义理 解类似。 •西方:来源于拉丁语,现指“学习者在学校的指导下获得的全部 经验”。
• (1)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表现在对学科性质、语 文教学的意义、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思想方法的阐述 中。 • (2)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语文教学要求,表现 在识字量和作文要求方面。 • (3)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规定的明确、具体。 • (4)调整了大纲结构。增加“课外活动”一章删减 有关教材编写方面的要求。 这部大纲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 纲,有着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3)建立体现素质教育的语文教学评估体系。 评估学生的学习质量:一要着眼发展,重在鼓励; 二要全面考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着眼“两全” (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质量)。 (4)坚持不懈的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要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师生观。 二要采取 切实措施,大力改进课堂教学。创设和谐、愉悦的教 学氛围;优化教学过程,改革课堂教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