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文诗歌翻译的美学价值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棘手的部分,尤其是古典诗歌的英译直到近百年以来,还有不少译者认为古诗英译是近乎不可能的事情。
然而,有也不少译者认为古诗英译不仅可以再现原作之美,甚至可以超越。
具体说来,主要存在散体译法与诗体译法。
后者注重原作的形式美,主张以诗歌的形式翻译诗歌;前者却以散文的形式翻译古诗,以期形式的自由和真情的流露,传达出原作的意境美。
如果基于文本为中心的传统译论观,难以再现散体翻译诗歌之美,常被认为是不忠实的叛逆者。
那么接受美学的提出,为打破瓶颈提供了理论基础。
读者的地位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读者接受与否成为评价译作质量的首要因素,译者则同时充当读者与作者的角色。
散体与韵体译诗的对比研究,以及接受美学在散体译诗中的应用分析对产生完美的译本大有裨益,它能使译者对原文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并创造出适合译语读者欣赏的译作。
在散体译诗过程中,不但要再现原文语言形式的美,还要再现原文所描绘的意象与表达的情感,这一过程需要译者具备广阔的视野,对原文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准确诠释,然后考虑译语读者的期待,创作出适合译语读者审美情趣的译作。
本文除引言与结论部分外,分为三部分:首先,介绍了古诗英译方法与散体译诗的特点;然后,介绍接受美学的发展和重要概念及其对散体译诗的启示与应用;最后,介绍接受美学与译者风格的形成关系并对翁显良翻译作品进行美学要素再现分析,进一步阐释接受美学于散体译诗的意义并为广
大翻译者处理具体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一、古诗英译与散体译诗
对于古诗英译,主要有诗体与散体译法之分。
前者主要是以许渊冲的三美论为主的翻译方法,所谓“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是指在翻译古诗时首先要译出原诗的内容;音美就是要押韵、顺口、好听;行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要对仗且工整。
总体而言就是,中国古典诗歌译成英语后仍然是诗歌,是诗的语言和音调。
这里且不说要达到三美,就是每首诗歌的意象、意境之美都是需要译者付出艰辛的。
所以笔者以为诗体译诗在翻译实践方面还是很难达到要求的。
与其强求诗体语言,导致因韵害义,倒不如只求诗歌之意境美来得畅快。
这方面散体译诗可谓更胜一筹。
散体译诗的主要代表者有国外译者robert frost, sussan bassnet, pound,国内则是以翁显良为代表的译者。
robert frost认为诗歌就是翻译中失去的东西,sussan认为尽管诗歌不可以翻译,但可以转换。
pound更注重意境意象的传达,曾言写大量作品不如一生只再现一个意象。
可见外国译者也多重视诗歌意象意境的传达,只是pound 在意象的传达方面有所误解和偏差。
廖七一虽认为散体译诗可行,但诗体译诗很显然要比散体付出更多努力。
刘重德更是直接道出了散体译诗的好处,如果韵体翻译可以不损害原意,是可以采纳的;否则,最好用散体来保留原作的内容、意象和形式。
可见诗体译诗虽完美,但多数译者认为散体更能再现诗歌的韵味。
二、接受美学与散体译诗
接受美学源于德国20世纪60年代的康士坦茨学派,其主要代表被认为是hans robert jauss 和wolfgang iser。
前者提出了接受美学的文学观和历史观而后者建构了文本理论和读者反映论。
后者主要著作《文本空白和读者反映论》发表于1971年。
基于俄国形式主义、布拉格结构主义和ingarden的想象学,接受美学首次将读者放在了文学理论的中心位置。
这对传统的文学理论无疑形成了巨大的挑战。
正如jauss所说,传统的文学史只是事实的堆积,而形式主义缺乏读者的真正的角色,在审美方面的不可缺少的角色;因为正是读者裁定了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
因此,如果说传统的文学理论是以作者和文本为中心的,接受美学就是读者为中心的理论。
接受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强调读者与文本的互动。
正如jauss所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个时代的每个读者提供同样观点的客体。
它不是一座纪念碑,形式上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
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却来自于读者与文本的互动,以求达到某种程度的“视野融合”。
这里视野融合由jauss的导师gadamer提出。
它指明了读者和文本的交流关系。
他指出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和文本的对话,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和读者视野的融合。
在此,jauss提出了“期待视野”的概念,它是指读者在阅读文本前的经历和经验。
因此,文本的意义是动态的、多样的,不断产生并没有界限的。
尽管jauss和iser都属于接受美学学派,他们专注不同的领域。
前者关注与期待视野和美学经验,而后者主要强调读者和文本的互动。
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一书中,iser介绍了他的召唤结构的概念,此概念最初被他的前辈ingarden称为空白点。
iser采纳了文本空白点的概念并运用到接受美学的概念中,让读者更能理解文本和读者互动的意义。
三、散体译诗之美学价值再现
从文本召唤结构看散体译诗的美学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可以看出原作美的再现。
原诗神态的自然再现。
古诗英译的最主要的特征在于能够自然再现原作的意象。
正如翁显良所说的文学作品的神态是可以翻译的,并且在他的译作中实现了这一点。
在他看来,作诗与画画一般,重在意象与神态,于是才有了“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的名句。
只是画家用画笔来勾勒是人物的神态,而译者是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作的美。
这里的意境和神态是指文学作品的地位,即“中心思想”“文学风格”“形象和想法”。
如若从接受美学角度来看,就是作者的期待视野和译者的期待视野的融合。
散体译者的期待视野就是要再现原作的意象和神态。
为达到这一点译者首先作为原文的读者要能正确理解原文,然后在译作中才能得以展现。
即使是这一点就会有很多译者对同样的原文有不同的理解。
多数译者重在找翻译的准确,却忽视了原作的美学价值。
例如,对“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翻译,多数译者认为就应该直接翻译为二十四座桥。
翁显良
认为没有必要一定要准确的翻译二十四,因为没有人能确定。
只要翻译出明月夜的意境即可。
又如,“心有灵犀一点通”,很少人知道灵犀是什么,这就要求作者做足工夫,把原作的深刻内涵意义挖掘出来。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一下翁先生散体译法的独到之处,
折桂令·自述
华阳巾鹤氅蹁跹,铁笛吹云,竹杖撑天。
伴柳怪花妖,麟祥凤瑞,酒圣诗禅。
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
断简残编,翰墨云烟,香满山川。
译本如下
that’s me
lightly tripping, blithely skipping, i go through life in fantastic guise, with an iron flute that blows high and clear,and a bamboo staff that could prop up a tottering sky.
the company i keep. a strange assortment of bewitching nymphs and fabulous creatures, sages of the cup, poetic philosophers and philosophic poets.
a prince of vagrants, i would never see the inside of his majesty’s examination hall. that jostling world is beneath the notice of one who seeks immortality in romance.
not for me the musty tomes, the ancient scripts; not for me the transitory fame of scholar and author. i am happy to
be at large, breathing the sweet mountain air.
翁显良译
为了展现原作的意象美,此译本大胆摆脱原作的表层结构,自由再现原作的意象和神态。
译作中较多表层结构词汇已经完全抛出,例如华阳巾、鹤氅、柳、花等都用其它的散体语言进行更换或代替,使其易于理解,并且使原诗的意境自然展现于译文读者的眼前。
由此看来,古典诗歌的意象是可以翻译的,而且必须自然地展现在译文读者的眼前。
与原作者意气相投。
早在清朝以前,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做出了精辟的分析,即以诗言志。
这里志是指诗人的想法、理想或是原诗的深层含义。
好的译作作者要能与原作者意气相投,同生同气。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形神合一,并且要正确处理好诗人、译者与译文文本的关系,这三者之间是互动的、相互影响的。
原作相似观的完美追求。
这点是散体译法中较高的要求,即与原作达到相似的要求,而非准确。
它强调对原作审美效果的再现。
在诗歌翻译中,译者仅能达到和原作相似的审美效果。
因为两种语言有着截然不同的表层结构和语言形式。
更为重要的是,各自语言的词语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因此,散体译者追求相似效果。
在他们看来,古诗翻译不需要字词对译,可以采用形散神聚的散体译法。
通过译文对比,能很好地欣赏相似译法的效果。
原诗如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有如下几个译本可供参考,
version one leaving white emperor city at dawn
at dawn amid colored clouds i left white emperor city:
a thousand miles to chiang-ling——i was there in a day!chattering monkeys on the cliffs, no end to their bawling. so the light boat slipped past the ten thousand mountains. white pony译
version two sailing down to chiang-ling
in the morning i leave po-ti perched in the clouds.
the thousand li to chiang-ling are compressed to a day. before the wailing of the apes on both banks ceases,
the light boat has left behind unending mountains.
shih shun liu译
version three early departure from white king city
at dawn we leave white king, its clouds all coloured,
for passage to kiang-ling in one sun’s circuit:
while both banks’ gibbons cry calls still unceasing,
our light boat has gone by many fold mountains.
翁显良译
从原文的表层结构,译者可以完全将原诗的形象“白帝,彩云,江陵,轻舟”字字对译。
而所译本并非都能被读者接受,因为这些形象不能唤起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不能让读者产生联想。
机械的对
译只能是损害原诗作者李白的艺术创作力。
相比而言,翁先生的自由散体译法更能被译文读者接受,翁译如下:
homeward!
good-bye to the city high in the rosy clouds of dawn. homeward, out the gorges, out today!
let the ages wail. go on.
out shouts my boats. the serried mountains are all beh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