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化疗及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管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在美国,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RI)率为2%~4%。与导管相关的医院菌血症发生率为2%~12%。因此,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血流动力学导管性感染
1原因分析
1.1 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三种途径引起CVC—RI的发生为:股静脉置管最易发生感染,颈内静脉置管次之,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最小。股静脉置管部位由于会阴分泌物、尿液、粪便、腹股沟皮肤皱褶处积垢等原因污染机会多;颈内静脉置管部位可能是由于颈部被毛发覆盖,而且是气管切开吸痰护理处,细菌浓度高的缘故。据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的感染率是锁骨下静脉的
2.7倍[2];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其感染率就越高,≤10 d的总感染率为8.30%;11~20 d为27.80%;≥21 d达66.79%[3]。
1.2 导管污染。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房)置管,经导管输入血液制品、加药、抽血、行中心静脉监测,使用三通开关或更换添加输液装置等均可使导管或其接头受到污染而导致导管腔内感染。
1.3 皮肤污染。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CVC—RI 是皮肤微生物迁移所致。导管留置时间短者(<10 d),皮肤污染是发病的关键因素[2]。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CVC—RI最常见的原因,约占CVC—RI的30%,它主要来源于操作人员的手和病人的皮肤。由此可见,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不严、操作不当与导管性感染密切相关。
1.4 病人的免疫状况。导管感染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接受放、化疗的癌症病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其他感染病灶也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1.5置管的熟练程度。医师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率成反比,操作越不熟练,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有研究发现: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50次的医师,其导管脓毒症的风险比熟练医师高2倍以上[4]。
2预防措施
2.1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并减少导管留置时间。尽量选择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达到治疗目的病情允许后立即停止CVC。CVC留置时间应以小于7 d为宜。导管留置时间的延长,会增加感染的概率。导管留置3~4周感染发生率最高。有感染征兆,应及时拔除导管。因治疗需要长期留置者,应定时更换导管,并对拔出的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阳性者立即拔除导管。
2.2预防输液系统来源的感染。建立操作流程及护理常规,包括各种类型CVC的目的、原则、适应证、具体步骤及要点,冲洗、敷料更换、经CVC抽取一般血标本及血培养的操作流程、步骤及要点,阻塞后处理流程及肝素液或尿激酶的浓度等。建立输液配制中心,在超净间的层流净化台上专人配药,现配现用,减少污染机会。
2.3预防导管皮肤入口微生物侵入。导管入口用0.2%活力碘酒精剂消毒3次后,用美敷覆盖,每周更换2次,发现局部红肿、有分泌物时,应及时换药,必要时局部用康惠尔透明敷贴覆盖。
2.4 严格无菌操作。置管最好在手术室进行,按外科小手术的要求常规备皮、清洁、消毒皮肤,操作时注意使用最大保护屏障(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无菌衣、铺消毒大治疗巾)以降低留置部位的感染。对免疫功能低下,有慢性基础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者,应高度警惕内源性导管感染。
2.5培训专业人员。综合性大医院可借鉴美国的做法,即培训2~3名CVC置管专业人员,
负责全院CVC置管,可以明显降低CVC—RI [5]。技术熟练,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可减少导管移动的幅度,减少微生物侵入损伤部位的机会,感染的机会将减少。操作者必须有严谨的态度,熟练的技术,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叶慧珍,纪玉珍,林丰,等.静脉插管种类及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1):27—29.
[2] 黄靖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6,15(6):255—256.
[3] 刘鲁沂,孙艺铸,赖总善.中心静脉插管39例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lO(5):354—355.
[4] 吴国豪.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防治[J].肠内与肠外营养,2002,9(3):181—184.
[5] 吴海福,胡必杰,许剑民,等.175例中心静脉导管培养阳性患者回顾性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9,9(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