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合集下载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

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分析及预防中心静脉导管(CVC)常规用于ICU中各种监测、治疗,在ICU的救治中发挥重大的作用。

但由于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有创操作,导管作为血管内异物与外界相通,且留置时间较长,必然增加人体感染的机会,随之而来的相关并发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VCRI)也逐年增加。

因此,针对我科今年50例中心静脉导管预防感染的发生做出总结,综述如下。

1 危险因素分析1.1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1.1.1置管部位对感染发生率的影响主要与发生血栓性静脉炎的危险率和局部皮肤菌群的密度有关。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与穿刺部位有关,其中以股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最高,以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的发生率最低,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居中[1]。

1.1.2导管留置时间理论上置管时间越长,感染的机会越多[2]。

1.2病人因素机体免疫力—中心静脉导管感染也与患者自身抵抗力密切相关,如果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抑制疾病或病人自身情况差如年老体弱,有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会使CVCRI明显增加。

1.3 医护人员相关因素1.3.1无菌操作不规范。

医护人员在穿刺操作或置管护理过程中无菌观念欠缺、操作欠规范,以及对手卫生重视不够,都可使病原菌通过接触传播而致感染。

1.3.2治疗操作过程中受到污染。

1.3.3忽视对导管的护理。

通过导管接口给药不按规范操作,易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

2 预防2.1 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及每次更换敷料前应认真洗手;穿刺成功后,CVC的维持主要靠精心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

目前认为病人皮肤和医务人员手是污染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对操作者手和病人皮肤广泛严格消毒。

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帽子、口罩,穿无菌手术衣,局部使用无菌巾,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插管部位用安尔碘严格清洗及消毒,消毒皮肤范围直径不少于20cm,每次消毒二遍,待消毒剂完全晾干后再进行穿刺。

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发生感染。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与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措施
3 有 肝 2h更 换 1 于静 脉置管为侵袭性操作 , 置管 期间易 合并多种 并发 症 , 中最 接 头也 要每 1更 换 , 回血 时应 及 时更 换 , 素 帽 7 其 ] 余液 冰 箱 冷藏 保 存 , 2h更换 。 常见的并发症是感 染与 导管堵 塞¨ , ] 这不 仅影 响疾 病 的治 疗效 次 。肝素 液以现 配现 用 为好 ,
0 / 1 5I l l 次 可 2h 等均为诱发 因素。判 断感染 的标 准为 : 素液 培养 结果 阳性为污 10U m 肝素盐水 3~ l封管 1 , 维持抗凝 1 。注 意推 肝
染; 局部红肿 、 痒痛 、 伴或不 伴有渗 液 , 为局 部感染 ; 患者 发热 , 血 注动作要缓慢 。加强封管后 的护理 封管后置管侧肢体受压过久 ,
对应 用全营 养混合 液 的患 者 , 置
周 可采 用 0 1m lL的氢氧化钠溶液 2m 冲洗管 . o / l 管 内, 又给寄植的细菌 一个 腔 内繁殖 的机会 。长期 留置 的导管肝 管 时间超过 1 , 素帽穿刺频率高 , 操作人员仅 重视肝素 帽的消毒却忽视 了衔 接 口 腔, 碱性 的氢氧化钠进入导管后 , 可迅速分解 磷酸盐沉淀 , 使管壁
的消 毒 ; 素 液在 配 制 过 程 中 被 污 染 或 配 置 后 放 置 时 间过 长 都 增 恢复光滑 , 持输 液通畅 , 肝 保 而且如此少 量 的氢氧化 钠既不会 损害
加了感染机会 。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强力抑制多种敏感细 导管 , 不会 导致患者 电解质紊乱 。 也 菌, 导致菌群失调 和二重感染。置管时间越长 , 的危险因素越 3 2 3 药物不相溶性 结晶沉淀 的预 防 在进行各 种药物治疗前 感染 ..
静脉穿刺属侵入性操作 , 可损伤皮肤黏膜屏障 , 细菌微生物随导管、 栓 的危 险性很高 , 要注意维持体 内足够 的水分 , 以增快导 管周 围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预防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预防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与预防在医院环境中,中心静脉导管常用于输液、血液透析和监测等治疗过程中。

然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成为医疗质量与安全方面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讨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预防措施及最佳实践。

一、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无菌操作不当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医护人员在插入导管的过程中没有采取适当的无菌操作措施,细菌就有可能进入导管引起感染。

其次,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也是导致感染的一个重要因素。

长时间留置的导管容易产生局部感染,造成细菌滋生。

此外,患者自身因素,如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和营养不良等,也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二、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针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高发性,医疗机构应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预防措施:1.严格无菌操作:在插入导管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和面罩。

插入过程中,应避免与非无菌物品接触,并注意避免导管与患者皮肤摩擦。

2.导管选择与保养:选择合适的导管,如外周静脉导管或中心静脉置管等,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换导管。

定期观察导管留置部位的状况,保持干燥清洁,避免产生湿润环境,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使用抗生素:在插管前或插管后的早期阶段,可以考虑使用预防性抗生素,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但是应遵循抗生素选择的指南,避免滥用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4.培训与教育:对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与教育,提高其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同时,加强团队协作,建立科学的护理制度和流程。

三、最佳实践除了基本的预防措施外,一些最佳实践也可以帮助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风险。

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的建议:1.适时拔除导管:当导管不再需要时,应及时拔除,避免不必要的留置时间。

2.穿刺部位消毒:在插管前,应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充分消毒,以减少细菌的污染。

3.合理使用盖帽:导管接头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并定期更换或消毒盖帽,以防止细菌侵入。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应急预案(一)发生原因患者免疫缺陷、抵抗力低下、皮肤或鼻腔带菌、导管保留时间较长、操作频率较多等极易发生感染。

(二)局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1、临床表现:导管出口处红肿、疼痛甚至有脓性分泌物。

2、处理:(1)擦去周围胶布痕迹。

(2)插管切口及逢线处严格消毒,如有血痂用碘伏棉块湿敷半小时后剥去血痂。

(3)必要时在切口及缝线处局部涂抹药品,用无菌纱布包扎。

(4)每日按上述方法消毒处理一次。

(5)选用适宜抗生素治疗两周,若出现全身感染的征兆,白细胞增多或体温超过38℃或从导管流出脓性分泌物,感染持续存在,及最初抗生素治疗后再次感染,都必须拔管。

(三)全身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1、临床表现:多发生在透析开始1小时左右,患者出现畏寒、全身颤抖随之发热,严重者可发展为心内膜炎及骨髓炎,须与致热源反应相鉴别。

2、处理:(1)留取血培养做细菌学检查及药敏。

(2)根据检测结果给予相应的抗菌素治疗,全身抗感染治疗至少两周。

(3)透析结束后用抗生素及纯肝素封管,根据管腔容积各占50%,摇晃均匀后正压封管。

(4)如果感染不能控制应拔掉深静脉导管。

(四)预防措施1、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及全身反应,并及时处理。

2、活动和睡眠时避免压迫导管以防血管壁损伤。

3、颈内静脉置管的患者避免洗脸、洗头时水流至伤口处发生感染。

4、股静脉置管的患者下肢不得弯曲90°,不得过多起床活动,保持局部清洁干燥,防止伤口污染。

5、用肝素盐水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肝素冒要一次性使用)。

6、插管部位应每日消毒换药,必要时随时更换敷料。

7、避免临时深静脉插管保留时间超过1个月,对于永久性插管,应选用带袖套的静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广泛用于血流动力学监测、给药、补液、化疗及长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但因此产生的导管性感染却是置管术后较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

在美国,中心静脉导管感染(CVC—RI)率为2%~4%。

与导管相关的医院菌血症发生率为2%~12%。

因此,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显得尤其重要。

标签: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原因;预防措施1原因分析1.1穿刺部位与留置时间。

三种途径引起CVC—RI的发生为:股静脉置管最易发生感染,颈内静脉置管次之,锁骨下静脉置管发生感染的可能性最小。

股静脉置管部位由于会阴分泌物、尿液、粪便、腹股沟皮肤皱褶处积垢等原因污染机会多;颈内静脉置管部位可能是由于颈部被毛发覆盖,而且是气管切开吸痰护理处,细菌浓度高的缘故。

据文献报道:颈内静脉的感染率是锁骨下静脉的2.7倍[2];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其感染率就越高,≤10d的总感染率为8.30%;11~20d 为27.80%;≥21d达66.79%[3]。

1.2导管污染。

在污染的环境中(如病房)置管,经导管输入血液制品、加药、抽血、行中心静脉监测,使用三通开关或更换添加输液装置等均可使导管或其接头受到污染而导致导管腔内感染。

1.3皮肤污染。

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CVC—RI是皮肤微生物迁移所致。

导管留置时间短者(<10d),皮膚污染是发病的关键因素[2]。

表皮葡萄球菌是引起CVC—RI最常见的原因,约占CVC—RI的30%,它主要来源于操作人员的手和病人的皮肤。

由此可见,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不严、操作不当与导管性感染密切相关。

1.4病人的免疫状况。

导管感染与免疫功能呈负相关。

接受放、化疗的癌症病人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此外,其他感染病灶也是促进感染的危险因素。

1.5置管的熟练程度。

医师置管的熟练程度与感染率成反比,操作越不熟练,对局部组织的损伤越大,引起局部炎性反应和导管感染的可能性就越高。

ICU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ICU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ICU病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对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因素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方法:对98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培养阳性6例,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菌2例,感染率6.1%。

结论:留置导管时间过长,忽略置管部位的监测和护理,无菌操作不严格,高渗静脉液等是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及严格无菌操作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相关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感染护理中心静脉置管不仅可以对危重病人进行快速补液,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长期静脉营养方面起到重大作用。

如果无菌操作不严或护理不周以及置管时间过长,极易导致导管相关性感染。

我们对2008年5月~2009年12月共98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导管相关性感染。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98例,男6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5岁;锁骨下静脉置管75例,股静脉置管20例,颈内静脉置管3例。

1次穿刺成功置管87例。

留置时间3~35天,穿刺部位用透明敷贴或美肤贴固定,每天穿刺点消毒并更换敷贴。

方法: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形成,并送分泌物培养及药敏;病人(38.5℃以上)分别经外周及中心导管抽血送培养。

拔管时行导管尖端培养。

结果培养阳性6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菌2例,均符合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导管相关性感染诊断标准,感染率为6.1%。

出现感染最短导管留置时间6~23天,5例病人年龄>60岁,且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基础性疾病。

讨论目前认为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感染的发病机制有以下几种:①皮肤表面的微生物通过导管和表皮组织间的空间及经皮隧道移动,最终进入血管,引起菌血症。

各种证据提示患者皮肤表面的菌落是菌血症最为重要的来源。

长期在ICU的住院患者,皮肤表面多为G-杆菌或菌[1]。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感染预防措施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的感染预防措施

中间静脉导管【1 】置管时的沾染预防措施:(1)严厉履行无菌技巧操纵规程.置管时应该遵照最大限度的无菌樊篱请求.置管部位应该铺大无菌单(巾);置管人员应该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2)严厉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卖力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防止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进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该立刻改换.(3)置管应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类敷料必须达到灭菌程度.(4)选择适合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成人中间静脉置管时,应该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防止应用颈静脉和股静脉.(5)采取卫生行政部分同意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齐心圆方法消毒,消毒规模应该相符置管请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该防止再次接触.皮肤消毒待干后,再进行置管操纵.(6)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伤风.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沾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该进行置管操纵.中间静脉导管置管后的沾染预防措施:(1)应该尽量应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笼罩穿刺点,对于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该应用无菌纱布笼罩.(2)应该按期改换置管穿刺点笼罩的敷料.改换距离时光为:无菌纱布为1次/2天,无菌透明敷料为1-2次/周,假如纱布或敷料消失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该立刻改换.(3)医务人员接触置管穿刺点或改换敷料时,应该严厉履行手卫生规范.(4)保持导管衔接端口的干净,打针药物前,应该用75%酒精或含碘消毒剂进行消毒,待干后方可打针药物.若有血迹等污染时,应该立刻改换.(5)告诉置管患者在洗澡或擦身时,应该留意呵护导管,不要把导管淋湿或浸入水中.(6)在输血.输入血成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或者停滞输液后,应该实时改换输液管路.外周及中间静脉置管后,应该用心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通例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7)严厉包管输注液体的无菌.(8)紧迫状况下的置管,若不克不及包管有用的无菌原则,应该在48小时内尽快铲除导管,改换穿刺部位后从新进行置管,并作响应处理.(9)疑惑患者产生导管相干沾染,或者患者消失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该实时铲除导管.须要时应该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造就.(10)医务人员应该天天对保存导管的须要性进行评估,不须要时应该尽早铲除导管.(11)导管不宜通例改换,特殊是不应该为预防沾染而按期改换中间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

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摘要:从导管因素、置管部位、置管时间及操作技术方面等对引起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诊断并针对性提出了护理对策。

关键词: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

引言:中心静脉置管技术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使静脉高营养( PN)等治疗得以进行, 而且还能经导管( SWAN-GANZ CATHETER) 获得中心静脉压( 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与监测手段。

但中心静脉置管所致感染的几率也在增高,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分,约占院内感染的 10 %~ 15 % 。

为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外周静脉药物外渗、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及中心静脉置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已成为医院感染的常见并发症。

这引起了国内外护理同行的重视,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现综述如下:1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1.1导管因素导管因素主要集中于导管材料的选择上,此类材料要求不易引起血栓和感染,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硅及聚氨酯为CVCs 的主要材料,应用聚氯乙烯导管血栓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达70%,硅胶管仅为20%,多腔导管较之单腔导管感染机会增多,因为多腔导管通道多、管腔分隔,岁虽可满足不同成分液体同时输入,避免药物的配伍禁忌,但增加了接头污染的机会。

文献报道:单腔导管感染率为8.3%,双腔导管感染率高达37.3%。

1.2置管部位置管部位应根据不同的疾病而定。

如血液透析病人可选择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3种方式。

锁骨下静脉置管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适合门诊透析病人。

颈内静脉置管操作方法易掌握,保留时间长,适合昏迷病人。

股静脉置管操作方法简便,术后并发症少,但不宜长时间保留。

3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气管切开病人不宜选用颈内静脉置管,易被痰液污染;老年病人尽量不用锁骨下静脉置管,易造成气胸;股静脉置管易被二便污染,且不方便观察。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防控

医院感染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防控

01
CATALOGUE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是指在留 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发生的感染 ,包括局部和全身性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可分为导管出பைடு நூலகம் 感染、隧道感染和血液感染。
感染发生机制
01
02
03
微生物定植
导管作为异物进入血管, 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和繁殖 的场所。
感染防控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 监测体系,定期对导管留置患 者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感染病 例。
制定感染报告制度,要求医护 人员及时上报中心静脉导管相 关感染病例,确保感染信息得 到及时汇总和分析。
对监测和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 和分析,评估感染防控措施的 效果,为进一步优化防控策略 提供依据。
在更换导管和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无 菌操作规程,确保导管接口处无菌。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对于某些高风险患者,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降低感染风险。
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导管类型、置管时间等因素综合考虑, 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给药途径。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不能代替其他预防措施,仍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 程,定期更换导管和敷料等。
冲管与封管
定期使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对导 管进行冲管和封管,防止血栓形成 和细菌感染。
监测与记录
对患者的体温、血象等指标进行监 测,记录导管置入情况、维护记录 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04
CATALOGUE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 措施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在置管、维护、封管等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 作规程,确保导管接口处无菌。
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多 为多重耐药菌株,给治疗 带来困难。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策略PPT课件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策略PPT课件

感染发生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患者因需要长期输液治疗而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但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导管与皮肤接口处细菌滋生 ,引发感染。
案例二
某医疗机构在置管后未定期对导管进行细菌培养,导致导管内部细菌滋生,引发感染。
感染控制与处置案例
案例一
当发现患者发生感染时,某医院立即采取措施,包括拔除导管、对感染部位进行彻底清创、使用抗生 素进行治疗等,成功控制了感染。
感染会导致患者身体虚弱,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
增加患者痛苦
感染会导致患者身体不适,出现高热 、寒战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 苦。
对医疗机构的挑战
增加医疗成本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会增 加医疗机构的成本,包括抗生素 治疗、护理、检测等方面的费用

影响医疗质量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不当会影响医疗 质量,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 损失。
• 总结与展望
01
中心静脉导管相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LABSI)是指患者在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期间发生的、与其他部位 存在的感染无关的血液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早期感染(置管后<72小时)、迟发感染(置管后 ≥72小时)和慢性感染(置管后≥90天)。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享研究成果和经 验,推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 防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影响医院声誉
感染的爆发和流行会影响医院的声 誉,降低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
对社会的影响
增加社会负担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会增 加社会的负担,包括医疗资源的 消耗、家庭负担的增加等。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感染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3 4・ 1
沈部嘲 鬻 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曹

预 防医学 ・
外 周 中心 静脉 置管并 发 感染 原 因分 析及 控制 措施
李静 玫 李海峰 马
关键词
萍 ‘ 冯海华 李京 宁
肺炎克雷伯菌 医院感 染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20 O 2 0 9一 1— 3~0 0 , 院肿 瘤 科 发 生 一 2— 4 某
极差 。1 病人 右上 腹 有 一 感 染 创 面 , 部 大 量 号 局
分泌物 2 , 份 均生长大量肺炎 克雷伯菌和大肠杆 菌; 抽无 菌物 品 3份 , 中 1 无菌镊 子缸 生长肺 其 份 炎克 雷伯 菌 ; 抽取 其 它 物 体表 面和 工作 人 员 手标
本l 6份 , 中水 龙 头 和 个 别 手 生 长肺 炎 克雷 伯 其 菌、 大肠 杆 菌及铜 绿 假单 胞 菌 (/ 6 。综 合 病人 3 1)
起 经外周 中心 静 脉导 管 ( IC) 肺 炎 克 雷 伯 菌 PC 致 感 染暴发 事件 , 此我 们 进行 了流 行 病学 调 查 和 对
实 验室检验 分析 。
1 对 象与方 法
2 结

2 1调查 结果 .
同期全 院共 有 4个 科室请 领 了该
批 号 (839 接 头 , 已在 临床 使用 并 无 任何 不 002 ) 均
良反应。与发热病人使用同一批号液体和药品的
其 他病人 均无 不 良反应发 生 。
1 1调 查对 象 2 0 . 0 9一O 2 1— 3和 0 0 2— 4两 次 为
2 2培养 结 果 .
抽 查 的 5组 未 使 用 过 的 批 号 为
使用 PC IC的9例病人更换可来福接头 , 中6 其 例

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ICU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合计 2 2 , 4 8 导管留置时间 4 1 14 .±3.) , d ~ 6 (0 8 21d符
合诊断标准发生 C B I R S 患者 2 , 6例 患病率为 6 2 共 3 . %, 4例次 , 8 例次发病率为 8 2 导管相关 f . %; 9 生感染率为 9 4例次 /0 0导管 . 5 10 日, A I 经 SS调整后为 2 2例次 /0 0导管 日。 . 8 10 22 R S 感 染因素分 析 . C B I 临床病情较严重 , 免疫功 能低
下, 导管 留置时间较长 的患者 C B I R S 患病 率较高 , 紧急插管较
11 一般资料 .
20 0 8年 1 月一2 0 0 9年 1 2月对我 院所有
入住 I U带有 中心静脉导管超过 4 C 8h和携带 中心静 脉导管转 出 IU未超过 4 3 1 C 8h的 8 例住 院患 者 ,选择符合 中华医学会 重 症 医 学 分 会 《 管 内导 管 相关 感 染 的 预 防 与 治 疗 指 南 血
脉营养支 持的主要途径 [ 然而 , 1 】 。 随之产生的导管相关血行感染
( te r e tdbodt a f tn C B I 的 危 险 也 日益 突 c ht l e l s em i ei , R S) a er a o r n co
应用 S S 1. P S 20软件 进行统 计学 分析 ,
计数资料采用 检 验 ,< .5为有显著差异 。 P0 0
出。C B I 医院感染 , R S属 有研究显示[C 2 U由于感染 高风险因素 1 I 的影响 , 其院 内感染 发生率是普 通病房 的 3 5倍 , 病原菌多 ~ 其 为难 治性 耐药 菌 , 不仅增加患者 医药 费用 , 延长住 院时间 , 还增 加 了病死率 , 加重了医疗负担。 本文采用 目标性监测方法 , 探讨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及有效防范对策。

方法用回顾性的方法对18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

结果置管感染与插管过程污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导管内血凝块堵塞、股静脉穿刺时污染、病人的易感性、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在准备输注的液体及处理管道接口时未行无菌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控制,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有效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对保证病人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防范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深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救治、长期静脉营养等方面。

与普通静脉输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其中感染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现对本科2007年7月~2009年6月共发生18例中心静脉置管出现导管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5~84岁,导管留置时间3~31d。

静脉置管途径:锁骨下静脉10例,颈内静脉5例,股静脉3例,共插管18次。

1.2 感染判定标准1.2.1局部感染置管处皮肤有红肿、痛、硬结、伴或不伴有渗液,细菌培养阳性。

1.2.2全身感染置管期间出现畏寒、发热伴血培养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且拔除中心静脉导管或经抗生素治疗后菌血症即得到控制者。

2 结果根据拔管后导管尖细菌培养结果,可能导致导管感染的各种相关因素3.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权衡利弊,为了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股静脉穿刺;少用颈内静脉。

3.2穿刺前护理穿刺前应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避免人员走动和清扫地面。

术者应戴无菌手套、帽子和口罩,按要求备皮,用安尔碘消毒,消毒范围为10cm×10cm,然后扩大铺洞巾、无菌巾形成一无菌区。

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对 内 皮 的 损 伤 ,易 发 生 静 脉 炎 。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 资 料 . 本 组 l 2 ,男 8 例 ,女4 例 ;年 龄 1 2例 0 2 5~
3 护理对策
多 数 导 管 相 关性 感 染 由 皮 肤表 面 的 细 菌 附 着 并 定 植 在
7 岁 。其 中 呼 吸 衰 竭 3 N ( 4. %) 8 o I2 6 ,重 症 颅 脑 外 伤 4 例 6 ( 7. %) 3 7 ,多 发伤 2 例 ( 1 3 ,多 器 官 功 能 衰 竭 ( ODS 6 2 . %) M ) 1 N ( . %) 6 ]1 1 ,其 他 4 ( . %) 中心 静 脉 插 管 时 间 为 1 3 例 33 。 ~ 4 天 ,平 均 2 天 。 所 有 患 者 置 管 前 均 根 据 病 情 需 要 使 用 抗 5 3
2 1年 1 第 1 卷第 1 00 月 7 期
危重症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夏 伟琴 ( 浙江省桐 乡 市中医医院 340) 150
中心静脉置 管广泛应 用于危重症 血流动力学 监测 、长
期 静 脉 营 养 、快 速 输 液 等 ,但 由此 产 生 的导 管 性 感 染 却 是 置管 后 较 常 见 和严 重的 并 发症 。笔者 对 2 0 0 6年 5月 至 2 0 08 年 5月 我 院 I CU 中心 静 脉 置 管 患 者 出 现 的 导 管 感 染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并 提 出相 应 的 护 理 对 策 ,现 报 道 如 下 :
作 ,静 脉 留 置 导 管 的 输 液 连 接 曰 被 细 菌 污 染 。
问过 长,以免增 加感染几率( 导管 留置时I ~4N感染发生 N3 / 率最 高 ) 需要 长期置管者 应定 时更换导 管 ,并对 拔 出的 ; 导管尖 端进行细 菌培养 ,随 时监测患者 的感 染情况 。④保

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精选全文

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分析目的:分析中心静脉导管(CVC)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措施。

方法: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105例,调查分析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构成比及诱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探讨有效的临床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105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感染7例,感染率为6.7%,病源菌类型中以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比为33.3%(4/12)。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抗菌药物、护理人员操作经验、导管类型、导管留置时间是诱发感染更具独立作用的高危因素(P<0.05)。

结论:诱发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因素众多,通过分析诱发感染的高危因素可为临床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标签: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干预中心静脉导管(CVC)能广泛应用于营养支持、给药等临床治疗措施,但随着其应用范围和频率的不断增长,置管导致的感染发生率也日益增加。

本文选择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置管10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探寻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中心静脉置管的10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72例,女33例;年龄31~69岁,60岁以上患者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平均年龄(47.3±2.4)岁;中心置管原因中恶性肿瘤22例,营养支持12例,呼吸衰竭9例,循环衰竭20例,外伤34例,急性重症胰腺炎5例,其他3例;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时间在4~17d之间。

感染诊断标准参考卫生部制定的《院内感染诊断标准》,患者置管后伴有发热或寒颤,未见其他感染病灶,且中心静脉导管培养呈阳性,105例患者均自愿参考本文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调查内容及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患者的基线资料,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一次穿刺成功、护理人员操作经验、使用刺激性药物、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类型、置管部位、使用抗菌药物、导管直径、静脉炎及糖尿病,调查内容共计12项诱发因素,将所有可能诱发因素设定为自变量,按照x。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广泛应用于各个临床科室,在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中心静脉置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就是感染的发生。

为了防范和控制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必不可少。

本文将分析中心静脉置管与感染防范,并阐述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一、中心静脉置管的作用与风险中心静脉置管是将导管插入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股静脉,以提供持久的广域输液、药物输注、血液灌流、血液透析或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功能。

它的使用广泛,包括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外科、肿瘤科等。

然而,中心静脉置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为担忧的就是导管相关感染。

导管相关感染是指在导管插管后发生的感染,一旦感染发生,不仅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风险。

常见的导管相关感染症状包括局部红肿、发热、脓液渗出等,严重的感染还可能导致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

二、感染防范措施为了降低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感染的风险,医院应该建立科学的感染防控制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感染防范措施:1.洁净操作: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洁净操作的原则,包括正确的洗手、穿戴一次性无菌手套、面罩、袖套等,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2.消毒与无菌技术:在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必须保证导管和周围皮肤的消毒无菌。

医务人员应正确使用消毒液,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消毒,避免导管插入时的污染。

3.导管选择与维护:医院应该选择符合标准的导管,并对导管进行定期更换与维护。

导管使用期限一般为7天左右,超过期限应及时更换,避免导管老化和污染。

4.教育与培训: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防控培训,提高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使他们了解中心静脉插管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5.监测与反馈:医院应建立中心静脉插管感染的监测与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事件。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原因及护理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感染的原因及护理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可给长期间使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的患者带来便利。

但护理不当会引起并发症的出现,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气胸、导管破裂或脱出、管腔阻塞、误刺锁骨下动脉,这些直接威胁着患者的生命,给治疗护理带来了障碍。

其中感染为最常见并发症之一。

因此做好中心静脉导管护理工作能保证患者长期建立中心静脉通道,有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标签: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并发症;护理置中心静脉导管的优点是能够长时间留管,通过中心静脉导管频繁使用化疗药物或静脉高营养等刺激性药物可避免长期周围静脉输注引起的静脉炎及静脉血栓[1]。

外周静脉输液限制了患者手足的活动,而中心静脉置管能使患者生活自理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一定提高。

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及休克、脑疝等急危重患者[2]。

它不仅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提供了开放的静脉通道,使静脉高营养(PN)等治疗得以进行,而且还能经导管(SWAN-GANZ CATHETER)获得中心静脉压(CVP)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是一种有效的治疗与监测手段。

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Central Venous Catheter related Infection,CVC-RI)的几率也在增高,已成为医院内感染的重要部分,其发生率为5%~30%[3]。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为探究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及预防措施,我科对1229*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的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

自2008年6月至2012年12月对肿瘤患者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中心静脉导管1229例,年龄18一90岁,平均56岁,置管时间为2~180d,平均置管时间15天。

其中行化疗840例,静脉高营养者289例。

出现感染并发症者45例。

2.置管方法其中颈内静脉629例、锁骨下静脉522例、PICC管78例,常规置入11-13cm。

置管后常规行胸部透视,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无异常。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目的针对我院收治的存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展开研究,了解其感染原因以及针对性护理方案。

旨在对感染达到预防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程度,提升治疗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这两年时间内收治的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共80人,针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研究。

了解选取的患者受到感染的原因并研究护理对策。

结果患者自身年龄、基础性疾病、感染产生科室等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受感染几率;同时患者自身行为、护理人员自身能力、导管原因以及管理上的不完善也会对预防感染产生影响。

结论相关护理人员应加强护理工作,预防感染的产生。

标签: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护理预防中心静脉导管使用质量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而优化,为患者减轻了病情带来的痛苦,同时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还降低了费用,因此受到广大医患的喜爱。

但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工作难度稍大,尤其是预防感染方面,是中心静脉置管较普遍的并发症之一[1]。

因此找到感染原因,提升护理效力是医院长期研究的主题。

本院基于这一情况,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近两年来收治的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出现相关感染的患者展开临床资料研究,希望能够找到感染原因,优化我院护理工作,提升护理有效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搜集80名患者临床资料,均为我院在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

所有患者均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中出现相关感染。

患者中男性42人,女性38人;年龄在16-92岁之间不等,平均年龄60.8岁。

置管时间最短为3天,时间最长为71天。

1.2 一般方法针对选取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分析,了解患者疾病类型与所处科室,查看这两项因素对导管感染的影响程度;同时制订一张中心静脉插管治疗登记表,在登记表中让各护理人员将可能出现的影响因素列出,将因素归类,以此来了解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

2 结果针对导管相关感染、患者各方面因素展开研究,了解感染原因。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心静脉置管已成为临床治疗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为液体,血液制品,营养液,细胞毒性药物的输入和血液动力学检测,采血及急救通道的维持提供了可靠途径,但它往往也是导致感染的重要原因。

导管相关性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I)是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插管后常见并发症,与导管类型,位置,留置时间及护理质量有关,是导致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研究发现,导管相关性感染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途径,发生率较高,增加了医疗费用并影响患者预后,控制和降低CRI显得相当重要。

现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1.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标准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规定,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静脉穿刺部位有脓液排出,或有弥散性红斑(即蜂窝组织炎的表现);沿导管的皮下走行部位出现非外在因素所致的疼痛性,弥散性红斑;经血管介入性操作,发热>38度,局部有压痛,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置管期间如果穿刺部位有红肿,压痛,脓液排出者判断为局部感染,出现高热,寒颤等征象而无其他明显感染灶时,高度怀疑为导管相关性败血症,予以拔管并作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和血液培养。

报道45例CRI的确诊病例,病原菌前4位分离率依次为鲍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菌,均对常用抗生素高度耐药。

CRI最常见的病原体是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2.CRI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是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305例患者调查分析,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为6.87%,留置时间>2周的感染率为17.81%。

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大于七天,理论上可增加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导管放置时间越长感染概率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感染因素及有效防范对策。

方法用回顾性的方法对18例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进行相关感染因素监测与分析。

结果置管感染与插管过程污染、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导管内血凝块堵塞、股静脉穿刺时污染、病人的易感性、导管留置时间较长、在准备输注的液体及处理管道接口时未行无菌操作等因素密切相关。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控制,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可有效防范中心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对保证病人安全、控制医院感染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感染防范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深静脉置管术广泛应用于危重病人救治、长期静脉营养等方面。

与普通静脉输注相比,具有很多优点。

但术后并发症不容忽视,其中感染是发生频率最高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现对本科2007年7月~2009年6月共发生18例中心静脉置管出现导管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15~84岁,导管留置时间3~31d。

静脉置管途径:锁骨下静脉10例,颈内静脉5例,股静脉3例,共插管18次。

1.2 感染判定标准1.2.1局部感染置管处皮肤有红肿、痛、硬结、伴或不伴有渗液,细菌培养阳性。

1.2.2 全身感染置管
期间出现畏寒、发热伴血培养或导管尖端细菌培养阳性,且拔
除中心静脉导管或经抗生素治疗后菌血症即得到控制者。

2 结果根据拔管后导管尖细菌培养结果,可能导致导管感染的
各种相关因素 3.1 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权衡利弊,
为了减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首选锁骨下静脉;尽量避免股静
脉穿刺;少用颈内静脉。

3.2 穿刺前护理穿刺前
应紫外线空气消毒30min,避免人员走动和清扫地面。

术者应
戴无菌手套、帽子和口罩,按要求备皮,用安尔碘消毒,消毒
范围为10cm×10cm,然后扩大铺洞巾、无菌巾形成一无菌区。

穿刺者动作稳、准、轻柔、迅速,尽量缩短穿刺时间,减少暴
露时间。

3.3 穿刺中配合在进行中心静脉穿刺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在穿刺过程中如误穿入动脉应立即
拔出穿刺针,局部压迫止血10~20min后重新穿刺,避免形成
皮下血肿造成后期感染。

3.4 穿刺后护理 3.4.1 妥善固定,防止滑脱,如有脱出,需作好标记及管道标识。

3.4.2 穿刺口皮肤qod用安尔碘消毒,再用无菌纱布用
5×7cm大3M敷料覆盖,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疑有污
染或出汗明显应立即更换敷料。

3.4.3
肝素帽q3d更换,如滴注脂肪乳,输注血制品,或疑污
染,渗漏液体时应立即更换。

3.4.4 输液管道应
每天更换。

若输血或蛋白制剂后应立即更换输液管道。

3.4.5 严格消毒三通及导管各接口处,尽量减少接口处脱
出和开启的几率。

导管末端连接肝素帽或三通接头,以避免导管接头污染。

输液前用安尔碘彻底消毒肝素帽后连接输液。

3.4.6 保持导管通畅,防止化学性静脉炎和血栓形成及导管阻塞。

出现管道堵塞不能用力将血块推入静脉,应采用肝素将血块溶解后再进行输液。

为了保持导管通畅,在输液前后可用肝素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但肝素盐水也要确保无菌。

3.5 严密观察病情,体温是监测感染发生的重要指征置管后,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体温达39.5℃ 以上者,在排除其他系统感染后,应先考虑为深静脉感染,必须停止输液,以无菌方法拔导管,并把导管末端及管腔残余液滴入细菌培养皿内采血样送细菌培养。

3.6 每班记录导管置入长度,如出现局部感染或不明原因发热者应立即拔除导管。

3.7 尽可能缩短导管的留置时间,达到治疗目的后应立即拔管。

4 体会中心静脉置管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已被广泛推广,成为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做好管道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针对烦躁或不合作患者还应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潘星南.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J]. 全科护理,7( 9 ) :2283. [2]赵霞.锁骨下静脉置管感染分析[J].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 ( 10 )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