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薛建荣王飞
(中共沙湾县委党校新疆沙湾832100)
[内容提要]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载体,
是发展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主要方式。笔者以塔城地区沙湾县柳毛湾镇为例,
探讨在“四化”同步发展中,如何加快中心城镇建设发展进程。
[关键词]中心城镇建设城乡一体化思考
[D O I 编码]doi:10.3969/j.issn.1674-6287.2013.02.05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87(2013)02-0020-03
积极稳步加快中心城镇建设,是贯彻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同步发展”
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实施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更是破解“
三农”难题的重要举措。建设好一个中心城镇可以带动一批产业,振兴一地经济,富裕一方群众、文明一个区域。建好农村中心城镇则为提升农村经济,推进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业人口向市民化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对扩大农业的土地经营规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节约农村用地,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富裕程度,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产品加工,促进农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刺激内需都有明显作用。
一、柳毛湾镇中心城镇建设的优势和条件
(一)地缘优势
沙湾县柳毛湾镇地处沙湾县北部,距沙湾县城56公里,沙柳、克榆公路横穿全境,东邻兵团农八
师146和147团,
西接老沙湾镇,南连商户地乡,北跨玛河故道,全镇辖区面积174.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总控制用地1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06万亩,共有4个行政村,30个企事业单位,
总人口11739人,有汉、维、回、哈、土、壮、蒙古等八个民族成份。便利的交通和人员的流动特点决定了该镇独特的交通和地缘优势,餐饮住宿、商品流通、农资销售、农产品批发、交通运输、修造、娱乐业蓬勃兴起,中
心城镇人流、
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聚集效应日趋显现,个体私营经济效益明显好转,经营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凸现了沙湾县北部中心城镇地位和作用,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程,为农民进城提供了良好的地缘条件。
(二)产业优势
柳毛湾镇多年来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以辽宁省对口支援和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契机,以加快工业化,促进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业活镇、文化兴镇、诚信立镇”的发展道路。2011年,
该镇国民总产值19.02亿元,较上年增长14%。三次产业占国民总产[收稿日期]2013-03-20
[作者简介]薛建荣(1975~)
,男,汉族,新疆大学语言翻译专业本科学历,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委党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建设、党史党建和民族理论。王飞(1982~)
,男,汉族,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历,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委党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理论。2013年第2期No.22013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
·20·
No.22013 2013年第2期
值的比重分别为15:81:4;国民生产增加值6.58亿元,较去年增长15%。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23:75: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02元。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全面发展。
(三)人文、资源特色优势
近年来,柳毛湾镇文化风格独特,由于深受穆斯林文化、民间艺术文化和兵团军垦文化影响,地方文化底蕴厚实,相继荣获“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自治区级“文明村镇”、“优美乡镇”、塔城地区“信用乡镇”等诸多荣誉。在现代文化为引领下,秉承着“爱国感恩、开放包容、团结奋斗、务实进取、敢为人先”的新时期沙湾精神,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赞助,农民主演、市场运作”的先进文化发展模式,大力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吸引群众,促进消费,增强中心城镇辐射带动功能,为建设幸福柳毛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另外,柳毛湾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和“示范中心城镇”品牌优势,建成沙湾县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沙湾北部片区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和北部商贸流通地,突显其作为沙湾北部中心镇的地位。
二、柳毛湾镇中心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建设体制不顺,资金投入少。由于权限等原因,存在建设项目立项难或不予立项的问题,影响制约了中心城镇的建设水平。另外,资金扶持力度也不大,缺少基本服务设施的启动资金,镇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无法进行。
2.城镇规划编制滞后。由于城镇体系规划滞后,中心城镇的发展及促进企业和农民关系模糊,只注重于本地的资源及环境的开发与利用,个别企业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谋求发展,城镇建设没有从经济、人文和环境等方面统筹考虑,政策及资金扶持缺乏重点,效果甚微,以致城镇建设后劲不足。
3.即将建立的柳青社区没有成立专门的规划管理机构及人员编制,且管理人员偏少,水平不高,政府无力解决工资问题,影响了中心城镇的未来物业管理问题,可能最终导致了规划与实施的分离状态。
4.办证手续繁琐,农民上楼难。主要表现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和房屋确权手续比较困难,同时农民购房贴息贷款手续繁琐且时间跨度较大,是造成农民上楼难的主要问题。
三、对加快中心城镇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几点思考
(一)进一步加强对中心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建设管理机构
中心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由各级党委、政府齐抓共管。各级中心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应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总负责。应建立健全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职能机构或派出机构,以便及时处理一些相关业务以提高办事效率及建设质量。
(二)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确定中心城镇布局
应加快规划进程,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在“提质”上做文章,尽快合理地确定中心城镇布局及近期建设重点区域。根据城镇体系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确定的行政区划调整及重点建设和改造区域,各级领导应以大局为重,统一认识,为行政区划的调整及重点片区的建设创造条件,从而推动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集中力量和资金,重点突破,形成品位和特色,防止不讲条件的一哄而起,遍地开花的现象。把引导各类企业合理集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服务等与中心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全理布局,体现特色,规模适度,注重实效,完善功能,发挥作用。
(三)培育支柱产业,形成地方特色
经济发展是中心城镇发展的基础,是中心城镇建设最坚强的后盾和活力源泉。因此,中心城镇建设始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中心城镇建设必须突出发展特色产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了产业的支撑,中心城镇发展才会有后劲和竞争力。
(四)加大改革力度,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在城镇建设中,应深入研究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摸清对中心城镇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主导产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