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古人谈读书(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学年上学期五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导学案(教师版)
主备人:韦庆英审核人:
课题:25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教学方法】讲演法、演示法、启发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自主预习
1、知识链接。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代著名理学家。

他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读书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认识。

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著有《曾文正公全集》。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全书分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2、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 chǐ xià wèn(不耻下问),每个教育者都要huì rén bú juàn(诲人不倦)。

(2)不用心sòng dú(诵读)对我们来说qǐ bú shì(岂不是)浪费时间?
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同“智”,智慧)
(2)余尝谓(说)
(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随意)
4、对号入座。

(1)学习方法(2)学习态度(3)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A、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C、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3))
5、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A、盖士人读书……(泛指知识阶层)
B、第三要有恒。

(恒心)
C、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下等的人)
6、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_。

____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

你知道古人对读书有怎样的见解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篇小古文,学习古代大家的读书之法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2、读准易错的读音。

“敏而好学”的“好”是“喜好”的意思,读“hào”;“是
知也”的“知”同“智”读“zhì”。

3、读好停顿,注意长句子的停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4、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本文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

三、走进文本,合作探究(文段一)。

1.朗读课文,读后结合课文注释,同桌交流了解句子大意。

意思: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2、学了这则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
答:学了这则文言文,我明白了①要谦虚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②要用诚实的态度对待知识,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

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③求知路上,要孜孜以求,永不止歇;教人诲友,要循循善诱,不能厌烦。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谦虚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要用诚实的态度对待知识,求知路上,要孜孜以求,永不止歇。

”才能把知识学到手的道理。

五、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

2、背诵本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生背诵本课。

2、师:同学们,第一则文言文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
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才能把知识学到手的道理,那么第二则文言文和第三则文言文要给我们传递什么信息呢?让我们继续学习。

二、走进第二则文言文、合作探究。

(句意)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三、学了第二则文言文,你明白了什么?
答:学了第二则文言文,我明白了心到是眼到和口到的前提和关键,眼到和口到是心到的基础,“三到”相辅相成,关系密切,缺一不可。

四、探究课文文段三。

1.朗读文段内容,注意读得流利,通顺。

2.讨论重难字的意思。

盖:句首发语词;断:绝对;恒:恒心;下流:下等。

3.翻译文段内容。

译文: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

这三件缺一不可。

4.思考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读书人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五、朗读、背诵指导。

六、课堂小结。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想要与时俱进,必须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的习惯。

七、作业布置。

1、完成本课学评。

2、预习26课。

3、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
《论语》:勤学好问
古人谈读书朱熹:心到、口到、眼到
曾国藩:有志、有识、有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