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给孩子心灵的自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还给孩子心灵的自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尽管他们在知识和经验上,或逻辑思维上,远不如成人,很难自己保护和养活自己,需要家长承担“监护人”角色。但如果孩子没有一定的自由,特别是心理上的自由,那在安全感上就有缺失,甚至是妨碍孩子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去判断事物,更谈不上从一系列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无法避免新的错误。
当然,孩子想获得相对的自由,必须是在孩子有界线的基础上。给一个没有界线的孩子自由,那叫放任,孩子也很难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所以,既然在成人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情况下,给孩子自由也要有界线约束。如果只要绝对自由而放任的话,孩子不仅会捅出各种娄子,还可能做出充满安全隐患的行为来。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孩子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自由,又要有限制,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首先需要父母是有界线的和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并在孩子出现情绪波动或变相反抗的时候,在尊重、认同、共情、接纳孩子基础上,及时化解孩子负面情绪。而较好的平衡点是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上,孩子乐于接受约束,并不经常出现变相反抗。
父母要知道,针对不同的年龄孩子,其“自由”的定义是有很多区别的。比如,婴儿期孩子需要的自由是爬、走、跑等,家长要充分满足他们的各种感觉器官的直接感知,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在幼儿期,孩子更多的是需要“玩”的自由,并在各种游戏中通过直接经验进行学习和模仿,以此获得主动感、观察能力和自信心;在童年期,孩子转入间接经验的学习,需要发展个性、要有独特兴趣和结交朋友的自由,重点是克服自卑和获得勤奋感,并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和获得相对应的能力;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需要思考和判断的自由,以及类似成人的自主权和适当的行动自由。
在了解自己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性格、个性的情况下,孩子的自由是可调整的。比如,如果幼儿期孩子被保护的过度,孩子不知道怎么与人交往,那与一些品质很差的孩子在一起,一定会近墨者黑。而那些从小从错误中摔打出来的孩子,并已经有良好生活习惯和界线约束,即使和一些“坏朋友”玩,反而会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年轻父母需要知道的,心灵上的自由和行为上的自由,是有区别的。其实,在任何家庭都是对孩子在行为上是有所约束的,比如按时吃饭、睡觉,以及不能做像拽电线、摸开关等危险动作。这些“家规”会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而变化,但这种限制多与良好生活习惯相关,虽然是对孩子的限制,但不能说是对孩子心灵上的约束。
不能否认的是,如果父母过多对孩子行为进行限制,特别是孩子还没有把已有界线内化的时候,又增加新的家规,孩子必然感受到心理压力。所以,父母制定的界线不要太繁杂,且一定要具体化,最好事先和孩子进行协商。比如,你要求孩子放学就回家,孩子容易明白和执行,但若规定不能与“坏孩子”玩,孩子可能就难于辨认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