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当下,教师薪酬制度,特别是公立学校的教师薪酬制度,已经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严重制约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如何以薪酬制度为切入点,切实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国家教育行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那么,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就摆在了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根据教育行业薪酬制度现状,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着手,以快刀斩乱麻之势,迅即突破:

一,取消职称工资制

教师职称制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诞生以来,对推动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升教育行业的整体水平都起到了应有的历史贡献,这里不再赘诉。但随之附庸之上的工资制度,却广受诟病。特别是近10年以来,各项津补贴都大幅度增长,也附在职称之上,并且津补贴的绝对值已经超过基本工资本身,导致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教师群体内部的工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一个单位内部甚至出现了低职称的教师工资仅相当于高职称教师工资的三分之二,甚至大约一半的水平。已经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进取心。注意,我说的是全部,不是低职称教师。因为还有一个评聘分开制度,聘任比例制度,所有这些导致的现象就是,高职称的教师不用努力了,因为也没这个必要了,至少工资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增长了;低职称的老师也没有努力的动力了,因为聘任比例的限制,能聘任为高级职称的希望十分渺茫。甚至出现了有的老师评完上一级职称,十几年都没有被聘为上级职称的极端现象。导致出现了一种普遍现象,工资完全囿于职称的聘任,上不去,下不来;老的(高职称)高枕无忧,不想干;年轻的(低职称)逐渐懈怠,不愿意干。至少从职称制度上,薪金上是这样的。

所以,造成整个教师群体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消极懈怠的根本原因不是职称制度本身,而是附于其上的工资制度。其导致的后果是:上有天花板(副高职称)不可逾越,下有独木桥(职称聘任)堵住晋职提薪路。

我建议,保留职称制度做为岗位准入的必要条件,但必须彻底的斩断它和工资的联系。这也是我下面想说的:

二,实行岗位工资制

令岗、责、薪一体化。

学校内部,要合理设置岗位,合理设置各个岗位权重比例,定岗定责,定薪资。量化考核,奖惩分明,货币化体现。动态管理,包括岗位,人员和制度等等。简而言之,举例说明:例如,设置初三数学岗,月薪8000,准入要求:数学专业高级职称,相关工作经历5年,相关专业工作业绩等等。同时设置该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比如:初三班级班主任岗位,月薪1000,也设置相应准入要求,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如果一人双岗,则双薪,多岗则多薪。只要坚持公平设岗,科学权重,有责有考,量化打分,奖罚有据,竞争有序,岗、责、薪一体,那么这个薪资制度就是合理的,可持续的。不但能解决原来薪资制度的诸多积弊,还可以有效促进学校的管理升级和优良校园文化的形成。为长时间可持续的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奠定科学合理并且坚实的薪资制度基础。

这才是,也必须是解决薪酬制度改革的治本之策。其余,无非是隔靴搔痒,扬汤止沸。

如果,囿于各方面条件限制;不想,也不能进行彻底的改革,则还有下面的治标之策:

三,首先,斩断各项津补贴和职称的联系·

在现在的教师工资结构中,各项津补贴约占工资总额的三分之二左右,甚至更高。而各项津补贴是按职称高低分等级发放并进入教师的月工资中的。国家发放津补贴,其初衷是给予特殊行业和特殊岗位的特殊补贴,在于平衡各行业间、同行业不同岗位间因为地域、工作、生活等原因所造成的收入差异。但走到今天,已经严重异化。例如菜补,取暖补贴;是补贴农村偏远地区因交通和物流条件限制而多支出的价差。这个补贴理应人人均等,不应因人、更不应因职称而异。但今天的现实已经成为笑谈,每每谈及,常会听到年轻教师这样的诙谐幽默,我的菜补是买白菜的,他的菜补是买肉吃的,给我的取暖补贴是让我住60平房子的,给高级职称老师的取暖补贴是让他住90平房子的!人本无分别,但不尽合理的津补贴制度,却把人分了三六九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年轻教师造成了无端的心理压力,也从事实上拉开了教师间的工资差距。孟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这已经严重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已无可复加,必须改革。

所以,必须永远的斩断教师工资体系中各项津补贴和职称体系的联系。根据该行业特点和本质要求,合理缩小教师间的工资差距;有差距可以,但不宜过大,至少不应体现在津补贴的差异上。

其次,应按教师法的规定,参照国家对公务员的政策标准,实行职称聘任和薪酬增长,按工作年限,自然晋级。根据教育行业的现状,绝大部分一线教师都是中青年,这至少能解决年轻教师“上”的问题,以此提高大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将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这样,虽不能从根本上彻底解决教师薪金改革问题,也不能使教师的薪酬制度走向科学化和良性循环,但却不失为现阶段的治标之策。至少对缓解改革压力,平复教师群体不满和失望情绪,为以后的改革进程赢得时间,而起到应有的作用。

以上,为本人对本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几点愚见;不足以擎,全当飨读。

于振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