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策略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民居保护与研究策略浅析

摘要:面对当前我国传统民居存在的文化保护和开发,以及如何开发的困惑,文章针对目前传统民居环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旅游作为古镇开发的最好形式和保护手段,为国内其他古镇开发提供了参考意义。

关键词:国内传统民居;保护;开发

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古国,随着城市化发展浪潮、房地产开发等冲击,古镇、古村落正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和难以抗拒的破坏。传统民居环境作为以前人民生产生活物质和非物质的有机结合体,不仅是广大民众居住的建筑形式,还承载着当地民情、民俗和民族文化以及口手相传的营造理念,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系统,其功能转换和演变具有内在规律。

1传统民居的背景研究

1.1传统民居的内涵界定

长期以来,城市人居研究一直是关注的重点,但在有限的传统民居研究中对乡村人居环境的定义却不统一。从建筑规划学角度,是农户住宅建筑与居住有机结合的地表空间总称;从生态环境学角度,以人地和谐、自然生态系统和谐为目的,以人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从风水伦理学角度,尊重自然规律,注重人造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从形态学角度,人文与自然协调,生产与生活结合,物质享受与精神满足相统一。

1.2传统民居的开发和保护价值

传统民居的三大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这些历史遗产不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还有展示传统文明的意义。旅游开发并不妨碍保护,有效的管理才是加强保护的根本途径。因此,传统建筑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旅游活动中更能发挥其宣传教育价值。

1.3国内传统民居开发的措施研究

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应该先期编制概念性规划,这是编制实施性规划前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准备。因为在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时,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某些无法弥补的失误。

2关于传统民居研究的均衡性问题

当前,我国存在民居研究力度严重失衡的问题,对比云南民居和江西民居,便可清楚的发现这个问题。江西省古村落民居从类型、数量、特征和完整性方面

位于全国前列,成为庞大的自然建筑博物馆,同时渗透着明清时期的湘赣、徽派、客家等多种文化,其中江西进入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镇高达29个。如:东北婺源的江湾、汪口、理坑、李坑、延村、晓起、瑶里等多处历史文化村,粉墙黛瓦,内天井,马头墙,砖木石三雕呈现出鲜明的徽派建筑风格。但从民居研究的广度和透彻度来说,江西只存在研究单一村落或个体建筑实例的零散资料,并没有完善的理论体系,更没有对江西民居建筑的演变、分类、发展、相互联系、特征异同进行规律分析,这都制约着当地民居的保护与发展。

3国内传统民居相关研究分析

我国人居环境理论历史悠久,古代即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但真正以乡村人居环境为命题的研究成果较少,基本始于20世纪90年代,涉及的学科主要有建筑学、地理学和社会政治学。

3.1传统人居建设的建筑学研究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发展遇到了错综复杂的问题,吴良镛等科学地规范了人居环境研究的框架,将人居环境纳入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进行研究。一些建筑和城市规划学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传统民居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例如,赵万民等通过对重庆人居环境建设的10年跟踪,从多视角研究重庆人居环境建设的变化趋势;雷振东等着眼于传统民居的微观研究,探讨村落的规模和形态结构的演变;李昌浩等从微观视角研究人居环境中的住宅和建筑设计,注重住宅的智能系统、节能系统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建设,并且在新农村住宅建设中积极运用新的建设理念,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3.2传统民居环境的文化转型研究

城市化对乡村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统民居聚落的演变、环境的恶化,还表现在对传统民居聚落文化的冲击。社会学和政治学是研究的主导力量,研究路径主要有:城市化背景下特定乡村文化变迁,周世亮从实证的角度研究单一村庄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试图揭示城市化和现代化的扩散对乡村政治文化变迁的影响;从宏观视角研究乡村文化转型,主要探讨乡村文化转型的原因、过程、特点和应对策略,王国胜认为自中国加快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后,乡村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总之,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转型是必然的,乡村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是研究的重点,但对于乡村文化演变的空间特征以及乡村个体行为对乡村文化演化的影响研究不足。

4国内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开发的实例及存在的问题

周庄——保存了典型而又完整的传统民居聚落形态,依托“古镇保护”,实施“旅游兴镇”战略。1994年底,镇政府成立了“旅游发展总公司”。首先,兼并所有景点,实施统一管理,统一挂帐;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沈厅、张厅等老牌景点进行维修、拓展,在旅游空间和人文内涵方面作深度的挖掘和开发;再次,开发博物馆、棋苑、叶楚伧故居等极具旅游价值的新景点,并开发特色工艺品和

旅游食品、阿婆茶和水巷游船等体现浓郁水乡风情的文化旅游形式,丰富古镇旅游内容,不断拓展古镇旅游的外延。

传统民居环境研究始终与城市或城市化紧密相连,从多维视角研究乡村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运动、演变过程和适应性调整,其保护和开发虽有成效,且研究成果丰硕,但存在三大缺陷。

4.1传统民居聚落的系统性研究较薄弱

已有研究视角多局限于某一方面,关于传统民居环境的系统性研究有待加强。只有全面把握传统民居环境系统的功能转换和变化趋势,才可能有效整合研究成果,全面了解各构成要素的变化以及要素间相互作用机制。因此,从系统论的视野研究传统民居环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4.2传统民居聚落研究的切入点需要创新

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真正以传统民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的仅有建筑学等专业,研究视角主要局限于生态环境学和建筑学,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城市人居环境;人文地理学从人地关系的视角介入传统民居环境研究,试图建立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地理学框架和研究平台,进一步深化乡村人居环境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实现了乡村人居环境研究的重要突破。

4.3西方研究成果的借鉴需谨慎

西方国家与我国具体国情有别,研究时间跨度和研究内容不同,结论也有差别。利用其理论和实践成果或许能解释人类社会进步的共性规律,但原有的西方理论和实践成果对中国特有现象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需要谨慎借鉴西方研究成果,同时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5国内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开发的实例及展望

至此,如何处理在大环境下传统民居聚落保护和开发的策略和展望是当前面临的根本问题。

5.1加强传统民居的基础理论研究

传统民居环境系统实质上是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构成要素和空间组织模式。尽管我国的人居环境研究成果渐多,但由于该学科的综合性和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对诸如基本概念、学科构造体系等理论问题的认识仍需深化。特别是,传统民居环境的理论构造体系、功能演变及系统评价等问题值得研究。

5.2重视乡村社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的关联研究

传统民居系统是作为乡村地域人地关系的功能系统而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