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民居的保护

合集下载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一、前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古民居则是这些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很多古民居面临着被破坏和消失的危险。

因此,保护古民居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古民居。

二、政策支持1.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古民居的保护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应该明确规定对于已经被认定为重点保护对象的古民居,禁止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建、拆除或者其他损坏行为。

2. 给予经济补贴政府可以给予经济补贴来支持对于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这些补贴可以用于修缮、维护和改善古民居,并且可以鼓励更多人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

三、文化教育1. 加强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古民居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引导公众对于古民居的保护产生更大的认识和重视。

2. 增加文化教育课程在学校中增加有关古民居保护的文化教育课程,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古民居的文化价值,并且培养他们对于古民居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技术手段1. 应用新技术现代科技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效的手段来保护古民居。

例如,使用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与原件完全相同的零部件,从而实现对于古建筑的修缮和维护;使用无人机可以进行高空拍摄和勘测,为修缮工作提供精确数据等等。

2. 建立数据库建立一个全国性的古建筑数据库,可以将所有重点保护对象收录其中,并且记录下这些建筑物的历史、结构、材料等相关信息。

这样一来,在修缮和维护过程中,就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操作。

五、社会参与1. 增加社会参与度古民居的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的社会参与。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志愿者、设立奖励等方式来鼓励更多人投入到古民居保护工作中来。

2. 建立联合机制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可以建立联合机制,共同参与到古民居保护工作中来。

这样一来,就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保护力量,为古民居的保护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一、加强保护意识,重视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传统民居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重视其历史价值,加强保护意识。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对传统民居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合理利用传统民居,保留其原有功能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修缮应该注重保留其原有的功能。

在修缮过程中,要尽可能保留传统民居的原始结构和风貌,不得随意改变其建筑布局和形式。

同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利用传统民居,使其适应现代生活的需求。

三、加强传统建筑材料的保护和使用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的保护和使用。

在修缮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避免使用现代化的材料,以保持传统民居的原汁原味。

四、注重传统民居的环境保护传统民居的环境保护同样重要,要注重保护传统民居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在修缮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传统民居周围的植被和水源,避免破坏其生态环境。

同时,要注重保护传统民居所在地的人文环境和历史环境,使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五、加强传统民居的维修和保养传统民居的维修和保养是其长久保存的关键。

要加强对传统民居的定期检查和维修,及时修复和更换老化和受损的部分。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养,保持其整洁和干净。

六、传承传统建筑技艺,培养相关人才传统建筑技艺是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重要基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培养。

要加强对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和保护,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技艺。

七、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要尊重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同时注重其与现代社会的融合,使传统民居既能保持其传统风貌,又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要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和借鉴其保护和修缮经验,共同推动传统民居保护事业的发展。

传统民居文物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民居文物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传统民居文物保护的问题与对策[关键词]传统民居;保护问题;保护对策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遗留下了无数文物古迹,其中传统民居凝聚了无数先人的智慧,是人类为了基本生存目的而创造出来的建筑形式,是一个国家历史和文化的综合体现,是鲜活的历史再现。

随着历史的发展,无数传统民居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现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传统民居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面对新时期出现的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何对传统民居进行更为有效的保护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除受自然灾害、历史因素影响外,当前城镇化建设及社会环境也加速了传统民居的消亡,从而也加大了保护难度。

为此,针对传统民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一、当前传统民居现状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自然环境千差万别,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居建筑,这些传统民居最能反映本民族的特征和本地特色。

传统民居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地域特点鲜明,不同的风俗、习惯、历史、环境、经济、文化等因素,构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形态,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有晋陕民居、西北民居、四川民居、傣家竹楼、广东民居、福建民居等。

这些传统民居各具传统民族特征,各具不同的结构形式。

山西民居是北方民居的代表,最具特色的当属平遥和祁县两地的传统民居。

平遥古城素有“中国古代民居建筑的荟萃和宝库”之称,相当完好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风貌,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我国近代北方民居建筑风格和特点的典型代表。

国内外享有盛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完美反映了晋中地区的乡土人情、风俗习尚,成为民俗博物馆。

除此之外,全国各地还有无数的具有研究和保护价值的传统民居。

传统民居是当时社会和自然的产物,它们具有鲜明的区域性、文化性、历史性、民族性,积淀中国数千年古老的文化,极具保护和传承价值。

但近年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改变,城市化进程加快,受经济利益驱使,传统民居人为破坏严重,呈现加速消亡的趋势。

古民居保护利用导则

古民居保护利用导则

古民居保护利用导则一、古民居保护利用的重要性。

古民居就像是一位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它们承载着我们先辈的生活记忆、文化传统,每一块砖、每一片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保护古民居可不是一件小事,这就好比是在守护我们家族的传家宝一样。

这些古民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啊。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走进一座古民居,能看到古老的建筑风格,那精美的木雕、石雕,仿佛能把我们带回到过去的时光。

而且,古民居也是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体现。

不同地方的古民居有着不同的风格,就像不同地方的人有着不同的性格一样。

南方的古民居可能更加精致细腻,北方的古民居则可能更加大气厚重。

从情感上来说,古民居是很多人心中的故乡的象征。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古民居就是他们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每次想到故乡的古民居,就会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二、保护古民居的原则。

1. 原真性原则。

这就像是给古民居化妆,但是只能化淡妆,要保持它原本的模样。

不能把古民居拆了重新建一个假的,那可不行。

古民居的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来的样子。

比如说,墙上的那些斑驳的痕迹,那是岁月的印记,可不能轻易地就给它抹掉了。

2. 完整性原则。

古民居可不是单独的一栋房子,它周围的环境也很重要。

就像一个人不能离开他生活的环境一样,古民居也要和它周围的小巷子、小院子、古树等等这些元素完整地保存下来。

不能只保护房子,把周围的东西都破坏了,那就像是把一个人从他的家里硬生生地拽出来一样,很不人道呢。

3. 可持续性原则。

保护古民居可不是一次性的事情,要让古民居能够长久地存在下去。

这就需要考虑到如何在保护的同时,让古民居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比如说,在修缮的时候,要用环保的材料,而且要考虑到以后的维护成本。

三、古民居的利用方式。

1. 文化展示。

可以把古民居变成一个小型的博物馆或者文化展示中心。

在里面展示一些和古民居有关的历史文物、老照片之类的东西。

这样既能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古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又能让古民居重新焕发生机。

中国传统民居保护措施

中国传统民居保护措施

中国传统民居保护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关于传统民居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

各级政府需要严格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管理。

2. 传统民居的调查与登记: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开展对传统民居的调查与登记工作,了解其分布、现状、历史价值等,为制定保护措施提供基础数据。

3. 保护规划的编制:各级政府应组织编制传统民居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原则、范围、措施等,确保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

4. 保护修缮与维护: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民居保护修缮与维护的投入,对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进行修复,确保其安全与完整。

5. 传承与弘扬:政府及社会各界应重视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通过举办相关活动、建立博物馆、出版书籍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传统民居文化。

6. 合理利用:在保护传统民居的基础上,鼓励合理利用,如开发民宿、文化创意产业等,使传统民居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命力。

7. 社会参与:加强与传统民居保护相关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的合作,共同参与传统民居保护工作。

8. 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学校等渠道加强传统民居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民居保护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民众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确保传统民居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保护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保护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与保护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建筑逐渐消失,其中大部分已不再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

然而,家乡传统民居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民俗和地方特色。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化,我们有必要了解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1. 特点1.1 建筑结构与布局家乡传统民居建筑以木材、砖石等天然材料作为主要建材,凭借它们的独特属性,使得建筑更好地适应气候以及地理环境。

这些建筑多采用坡屋顶结构,可以有效抵御风雨,同时保持室内通风。

此外,传统民居建筑还注重布局的合理性,通常以庭院为中心,围合式的设计形式既保护了隐私,又使得家人能够享受到自然的美景。

1.2 独特的装饰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装饰多表现为精美的雕刻艺术和绘画艺术。

这些装饰通常以动植物、神话传说和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精湛的雕刻和彩绘,为建筑增添了生气和艺术感。

同时,这些装饰也具有象征意义,传达了家族的荣耀、财富和吉祥之意。

2. 保护措施2.1 加强宣传教育为了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有必要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来介绍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性以及保护的紧迫性。

可以通过展览、讲座、研讨会等形式,向公众普及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措施,引起公众对保护传统建筑的关注。

2.2 修缮与维护对于已经存在的传统民居建筑,有必要制定相关的修缮与维护计划。

这些计划应该包括改建、翻新和保养等方面的具体规定。

修缮过程中必须尊重原建筑的风貌和历史特点,使用传统的建材和工艺,以确保修缮后的建筑仍然能够保持原有的风貌和文化价值。

2.3 建立保护机构为了更好地进行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有必要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

这些机构可以负责收集、整理和传承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为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支持和指导。

同时,这些机构还可以与相关部门合作,推动立法和政策的制定,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和支持。

传统民居、古镇建筑的修缮和保护

传统民居、古镇建筑的修缮和保护

传统民居、古镇建筑的修缮和保护传统民居和古镇建筑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而它们在修缮和保护方面面临许多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传统建筑的问题传统建筑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受到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腐朽和破坏更加容易。

同时,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变化对建筑的保存也带来挑战。

例如,许多传统建筑使用了特殊的木结构,这些木材现在变得更难以获得。

同样,古老的建筑使用的石料和灰泥也难以取得,这使得修复和保护工作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部分:保护建筑的方法为了保护传统建筑和古镇建筑,需要采取许多措施。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建筑进行维护和定期修缮。

这可以包括清洁外墙和屋顶,以及在需要时更换破损的木材或石料。

这些简单的维护步骤可以帮助确保建筑能够在未来几十年内保持稳定。

另一种保护建筑文化遗产的常用方法是对建筑进行重建。

然而,这种方法往往扰乱了建筑的历史,因此需要谨慎考虑。

在进行重建之前,需要进行彻底的研究,以确保新建筑尽可能贴近原建筑。

第三部分:保护建筑的新方法最近,许多新方法被开发用于保护建筑。

例如,一种新型的建筑保护剂能够用于处理木材,以使其更加稳定。

此外,现代技术也可以用于建筑的保存,例如数字化扫描可以创建建筑的复制品,这在建筑重建方面非常有用。

在保护建筑方面,教育和宣传也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保护传统建筑和古镇建筑的重要性要进行广泛的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和尊重这些文化遗产。

同时,培训更多的专业人员来帮助修缮和保护建筑也很有必要。

结论在保护传统建筑和古镇建筑方面,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方法。

从简单的维护和定期修缮到数字化扫描和新型建筑保护剂的使用,我们可以使用众多工具来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在未来得以保存。

浅谈川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浅谈川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

浅谈川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造当今这个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现代化速度越来越快。

但也造成农村人口持续下降,一些传统村落在城镇化过程中呈现“空心化”,逐步走向消亡。

加之由于缺乏资金和乱搭乱建等种种原因,古民居保存现状令人堪忧。

伴随国家“美丽乡村”的号召,各地积极响应,但保护更新的方式并不都科学。

一些开发商打着乡村旅游旗帜对传统村落进行不合时宜的旅游规划或过度开发,使一些传统村落失去真实性。

川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历史悠久且地域性强,具有丰富文化价值,盲目推倒重建实为下下策。

面对新旧建筑的矛盾和不同程度的破坏冲击,农村传统风貌和地域文化逐步消失,对川南民居进行寻求实际有效的保护更新势在必行。

标签:传统民居;川南民居;改造修缮;保护更新1、川南民居概述川南地区指的是成都平原以南,沱江中下游、南边岷江下游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湿润寒冷,气候湿润。

川南民居多依地势而建,靠山临水,选址结合风水和封建玄理来定,富有迷信色彩。

穿斗式是川南民居的典型特征,用木枋把柱子串连起来,形成结构体系。

民居普遍为合院式布局,但院落较小,为天井式,多为二至三层。

沿中轴线布置若干庭院,不严格要求对称,有序却不死板。

前有大门,中轴线上的主厅主庭院形成建筑中心,之后在两侧布置次要大小庭院和房间,用游廊相连,园子、辅助用房在末端,多和猪圈相连,位于民居下风向,洁污分流,形成主次分明的建筑序列。

川南地区盛产竹木,民居取材于当地材料,多以竹子、青瓦、木材、泥土、青砖、石灰为主。

青瓦屋面之间相互连接,檐口轻薄,小青瓦片片相叠于木楞条上,出檐大且深,减少建筑墙面被雨水冲刷。

墙面为木板壁墙或竹编夹泥墙,竹编夹泥墙是川南地区独特的围护方式,即竹篾夹着生土编制,竹篾韧性很强,与生土结合可达到强度和防潮的双重效果,外刷白色抹灰,配以门窗的深棕色木格栅,整体造型轻盈雅秀。

建筑序列有森严的尊卑之分,分界线一般是主厅的中轴线,“左贵右贱”布局:厅堂左侧为主人和长辈居住,即“贵”;右侧是下人和晚辈居住,为“卑”,礼教严格。

保护古民居方案

保护古民居方案

保护古民居方案引言古民居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自然侵蚀、人为破坏和城市发展压力等因素,许多古民居正面临着被毁坏或遗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古民居,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保护古民居的方案,以期能够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一、加强立法保护为了有效保护古民居,需要在法律方面加强立法保护。

首先,应提出专门针对古民居的法规,明确古民居的保护范围、保护责任和保护措施等。

其次,加强对违法破坏古民居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者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以起到威慑作用。

最后,建立健全古民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管理制度,明确权益归属和管理责任。

二、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保护古民居需要依靠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应该积极开展古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结构特点研究,加深对古民居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推动古民居保护的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出对古民居进行修缮、抗震、防火等方面的专业技术。

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确保古民居修缮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三、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保护古民居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的支持,也需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保护工作,倡导公众对古民居的关注和保护。

同时,加强对古民居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民居保护意识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举办展览、讲座、培训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引导人们尊重和保护古民居。

四、建立健全保护机制为了更好地保护古民居,需要建立健全古民居的保护机制。

首先,应建立古民居保护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政府、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和专业机构的职责和协作关系。

其次,完善古民居的登记和分类管理制度,建立古民居的档案和数据库,方便进行保护和管理。

最后,加强对古民居保护项目的预算和资金保障,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结论保护古民居是一项涉及广泛、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只有加强立法保护、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以及建立健全保护机制,才能更好地保护古民居,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更新

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更新

浅谈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更新摘要:我国历史悠久,建筑遗产丰富。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形势下,对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和更新,使之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保持和延续地域的建筑文脉,就是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民居的特点和现状,提出了保护和更新的内容、项目、事实程序、住宅类设计模式和绿色建筑体系对传统民居的充实与完善,以期抛砖引玉,达到讨论和完善我国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的目的,由于作者初学、识浅,文中难免有误,敬请阅者批评指正。

关键词: 传统民居、地区主义建筑、更新、改建、文脉一、中国传统民居的概述建筑以民居为主体,“传统民居”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

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有的建筑形式,其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1)类型中国民居种类繁多.刘敦桢先生在>一书中,按平面形式把民居分为九种,其中横长方形住宅是民居的基本形式,中间为明间,左右对称,以三间最普遍.四合院住宅在我国分布很广,北京最为典型.窑洞式穴居(见图1)分布在我国少雨的黄土高原地区,有单独的沿崖窑洞﹑土坯或砖石的拱式土窑洞, 以及天井地坑院落式窑洞,还有少数民族和不同地区多样形式的民居。

图1(2)文化传统民居是随着人们生活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反映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水平、文化习俗和建筑技术。

当地区和人们的社会条件改变时,它原有的社会含义就不复存在,但适合后人生活需要的传统形式却被继承下来,就形成当地民居的文化传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我国的诸多民居中,可以看到多民族和各地区的特征,如北京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江南的吊脚楼、中原的平房、湘鄂等地的竹楼、福建的土楼……等,都强烈地表现出民族和地区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

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古民居保护是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环节,为了有效保护古民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古民居保护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够全面有效地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一、加强法律保护。

政府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古民居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措施,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同时,要加大对违法破坏古民居的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犯罪成本,确保古民居得到有效保护。

二、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古民居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古民居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可以通过举办展览、开展讲座、组织观摩活动等形式,向公众介绍古民居的历史价值和意义,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古民居的保护工作。

三、加强科学研究。

通过对古民居的科学研究,了解其建筑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为古民居的保护提供依据和参考。

可以通过开展文物考古工作、进行建筑材料分析、开展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等方式,深入研究古民居的保护问题,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

四、加强修缮和维护。

古民居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经过长时间的风雨侵蚀,需要进行定期的修缮和维护工作。

修缮和维护工作应遵循保护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风格。

同时,要加强对古民居修缮工人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确保修缮工作的质量。

五、加强合理利用。

古民居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保留历史遗迹,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够继续发挥社会功能。

可以通过改建古民居为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旅游景点等形式,合理利用古民居的资源,增加其经济价值,为古民居的保护提供经济支持。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古民居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保护好各自的古民居。

可以通过举办国际研讨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各国之间的古民居保护经验分享和合作,共同推动古民居保护工作的发展。

古民居保护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法律保护、加强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修缮和维护、加强合理利用以及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才能有效保护好古民居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

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研究引言:苗族是中国土著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苗族传统民居文化。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苗族传统民居面临着许多破坏和消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本文探讨了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一、苗族传统民居的特点与意义苗族传统民居是苗族人民几千年来生产生活的场所,它承载了苗族人民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记忆。

这些传统民居以自然材料为主,建筑风格独特,结构合理,能很好地适应当地自然环境。

苗族传统民居不仅是人们居住的空间,更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苗族人民丰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二、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现状与问题虽然苗族传统民居独具特色,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一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消失的威胁。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居被拆除以建设现代化住宅区。

其次,受到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影响,苗族人民逐渐迁往城市,传统民居逐渐废弃。

此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也是导致保护不力的原因。

三、苗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策略1.加强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出台专门的保护政策和法律,明确传统民居的保护责任和义务,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2.开展调查与记录通过对苗族传统民居的调查与记录,收集详细的资料和相关文献,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3.教育与宣传加强苗族传统文化的教育与宣传,提高公众的文化认同与保护意识,激发对传统民居的情感共鸣。

4.培养专业人才建立相应的专业培训机制,培养苗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业人才,提高保护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保护传统民居的经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苗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四、苗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与传承实践案例以贵州省东部地区的苗族聚居区为例,该地区苗族传统民居文化保存较为完整。

该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积极投入资金,组织专业队伍进行保护工作。

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下)

论传统民居的保护(下)
保 护 原 则和 方 法 。
关 键 词 :传 统 ;民居 ;建 筑 ;保 护
Ab t a t s r c :Tr d t a ol e i e c sa e d v l p d n’m hec nt u s c r i a in b h o a a ii lf k r sd n e r e eo e o t o i ou oo d n t y te l c l on n o r sd n swi h au e i u d e so e r .How h ul o r c l o k a h r d t a u l i g e i e t t t e n t r n h n r d fy as h s o d we c re ty to tt e ta ii lb id n s on
C ACi

论 传 统 民居 的保 护民居是 当地居 民在 千百年与 自然的不断协调 中发展 和 完善起 来的 ,怎样正确看
待历 史为我 们遗 留的传统 建筑?如何把 握好城 市和 乡村发展过程 中的保护与 更新 ?本文 阐述 了民居 建筑存在 的意义 、民居建 筑保 护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当前 民居 建筑保 护 中存在 的问题 以及 传统民居
虽然 因2 世纪上半 叶我 国社会动荡 , 《 O 古物保护 法 》的诞生和 中央 古物保管委 员会 的成立并未
对 文物 管 理 起 到 太 大 实质 性 的 作 用 ,但 营造 学社 的 成 立 不 仅 调 查 了我 国 留 存 的 为 数 众 多 的 古 建筑 实
例 ,研 究 了大量有 关古 建筑 的文献资料 ,还 为今 人确立 了一 套科 学 的研究 方法 ,而且也让人们 了解
给部队 ,以免这 些古建筑毁于战火。这一 《 目》奠定 了之后确立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 。 简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

浅析北京市传统民居的性质及保护对策——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北京市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传统民居建筑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以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为例,从性质和保护对策两个方面对北京市传统民居进行浅析。

一、北京城区四合院建筑的性质四合院是指一种由四面围合而成的传统住宅建筑,常见于北京城区。

四合院建筑具有以下特点:1. 空间布局合理:通常由一个中心院落和四个生活区围合而成,中心为进门大院,南北各设有两个厢房,其中的东厢房为主人居住的房间。

2. 环境良好:四合院建筑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注重环境,四合院被围合起来,既具有私密性又具有开敞性,前后楼阁,曲士楼栋,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3. 风水讲究:四合院建筑通常遵循“五行”、“阴阳”、“风水”等传统建筑规则,采用合适的方位、朝向、造型等,使建筑具有良好的风水格局。

二、北京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对策北京市传统民居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传统民居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老化:大量的传统民居属于“小时代”的建筑,与时代的变迁不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本身的结构、功能、材料等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老化现象。

2. 建筑整体性收到影响:大量原有的传统住宅正在消失,导致与古城区域其他建筑的整体性失衡,文化传承遭受残缺。

3. 污染带来影响: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环境日趋恶化,传统民居所在区域的环境也在遭受污染。

综合上述问题,对于保护北京市传统民居,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引入新科技,保护传统建筑:包括旧建筑结构加固,经验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应用等。

2. 采用现代化技术加强保护管理:应运用电脑审核,加强对建筑实体和环境的监控和保护。

3. 引入现代的生态设计理念:通过环境协调,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让文化资源更好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4. 暂停对古建筑的破坏与改建:在合法的前提下,批准文化性建筑的建造项目,不得挤压、拆毁古城区域内的传统建筑,避免古建筑被破坏。

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

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

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1. 传统民居的意义和价值传统民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反映了特定时期的建筑技术和文化风格,还代表着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传统民居的保护不仅是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文化价值和历史记忆的传承,也可以成为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2.传统民居的保护现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民居逐渐被大规模的现代化建筑所替代,许多历史建筑遭到了破坏或拆除。

此外,受到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等影响,传统民居也面临严重的精神和材料损害。

近年来,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国家政策的重点,各地政府也加大了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力度。

3.传统民居保护的方法(1)修复和维护传统民居的外部形象和结构;(2)研究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技术特点,制定保护方案和标准;(3)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进行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4)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和博物馆,展示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5)加强社会教育,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和历史意识,加强对传统民居的重视和保护。

4.传统民居的开发利用传统民居作为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高价值的建筑形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开发和利用。

例如:(1)将传统民居转化为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推动当地经济发展;(2)将传统民居用于商业用途,例如餐厅、咖啡馆、民宿等;(3)通过文物保护、文化遗产旅游等渠道提高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和知名度,借助文化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4)利用传统民居开展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品的创作和展示,促进当地文化发展。

5.传统民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挑战和对策在传统民居保护和开发利用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1)资金和技术瓶颈问题,维护和保护传统民居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复杂的技术支持;(2)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传统民居造成新的破坏,需要制定科学的开发利用方案和标准;(3)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需要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包括立法和政策性文件的制定,扶持金的分配和使用,以及整个社会对传统民居的认识和重视等。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修缮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保护和修缮,我们才能保存传统文化的珍品,让后代继承并了解我们的历史文化,这也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事情。

以下是一些保护和修缮传统民居的建议:
保护传统民居的建议:
1.立法保护传统民居。

对于传统民居,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进行保护,建立文化遗产保护法,吸引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2.开展宣传教育。

加强对传统民居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人们了解传统民居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提高人们保护传统民居的意识。

3.加强监管。

对于一些破坏性行为和损坏,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加大处罚力度,让人们知道破坏传统民居不是一件好事情。

修缮传统民居的建议:
1.尊重传统文化。

在修缮传统民居时,我们应该尊重传统文化,保护文物,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建筑结构和风貌。

2.采用传统材料。

在修缮时应该采用传统的材料和技术,使得修缮后的建筑与原始建筑有着相同的质地和风格。

3.合理利用现代技术。

尽管我们希望在修缮传统民居时保留传统文化,但也应该利用现代技术,在保护的同时,让建筑更加牢固,耐用性和舒适性都得到提升。

4.结合实际需要。

在修缮传统民居时,需要结合现实需求,适当改变原有的布局、风格以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但是修缮后的建筑风格仍应体现传统元素。

总之,保护和修缮传统民居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历史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承认,传统的建筑文化是一种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努力去保护和传承。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文化传承

家乡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文化传承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家乡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民居建筑面临着被拆迁和遗忘的危险。

因此,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背景介绍家乡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传统民居建筑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传统民居建筑被拆除或改建,这不仅导致了历史文化的丢失,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意义1.历史记忆的延续:传统民居建筑承载着家乡的历史记忆,是历史文化的见证,通过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我们能够延续家乡的历史记忆,让后人了解和感受家乡的历史变迁。

2.文化传承的载体:传统民居建筑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保护传统民居建筑,我们能够传承和弘扬家乡的文化传统。

3.建筑艺术的瑰宝:传统民居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技术成为建筑艺术的瑰宝,保护传统民居建筑不仅有益于传承历史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

三、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引导大家了解其重要性,并争取大众的支持和参与。

2.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保护的监管,对不合规的拆除和改建行为进行处罚,并加强日常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

3.开展科学研究与修缮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保持其原汁原味,同时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适度修复和防腐防水,延长其使用寿命。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专家学者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保护传统民居建筑的经验,推动传统民居建筑保护工作的国际化。

四、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1.培养传统建筑工艺人才:通过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培训班等方式,培养一批传统建筑工艺人才,传承和发展传统民居建筑的工艺技艺。

《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式研究》范文

《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式研究》范文

《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式研究》篇一一、引言晋北地区,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其中,传统民居作为晋北地区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艺术。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利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传统民居的保护利用方式,以期为晋北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晋北传统民居的历史文化价值晋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这些民居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还是晋北地区人民生活的重要载体。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装饰艺术以及其承载的生活习俗、民间传说等,都是晋北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晋北传统民居保护的现状与问题尽管晋北地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保护意识不足,许多人对传统民居的价值认识不够,导致保护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其次,保护措施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保护手段和措施,导致传统民居在保护过程中受到损害。

此外,传统民居的利用方式单一,缺乏创新,也限制了其保护工作的进展。

四、晋北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方式针对晋北地区传统民居保护利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方式:1. 提高保护意识:通过宣传教育、举办展览等方式,提高人们对传统民居价值的认识,增强保护意识。

2. 完善保护措施: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传统民居的维修和保养,确保其历史原貌得到保存。

同时,加强法规建设,为传统民居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3. 创新利用方式: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利用传统民居的资源,发展旅游、文化、艺术等产业,实现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4. 引入科技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对传统民居进行记录、保存和展示,使其价值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晋北历史文化名城为例,该城市在传统民居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浅论藏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浅论藏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更新

浅论藏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保护与更新摘要:本文介绍了藏族传统民居文化的价值,通过对其面临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藏族民居文化保护与更新的途径,以弘扬民族文化,实现藏族民居文化的可继承性发展。

关键词:藏族传统民居文化保护更新0 引言藏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并且勇敢、豪迈、粗扩而又热情的民族。

藏族的传统民居作为其智慧的结晶、经济发展的体现、掌握科学技术的标志伴随着这一古老民族的发展而演变。

随着民族文化、地域建筑在世界范围内广受关注的同时,我国的藏式建筑也备受瞩目。

在全球性环境与发展问题日益尖锐的今天,从藏族民居的特征入手,进一步研究探讨藏族民居保护与更新,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精神,促进地区经济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藏族传统民居的价值藏族民居由于其所承载的独特的民族特色、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因此具有重要艺术价值、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

1.1 藏族民居的艺术价值民居艺术是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韵味的藏族民居更是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

藏族民居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环境艺术、人文艺术和装饰艺术方面。

环境艺术体现在将建筑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追求建筑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之美;人文艺术体现在对建筑的整理、加工,使建筑本身体现出完整的和协调的视觉之美;装饰艺术体现在民居各种装饰物以及色彩的运用,使建筑主体与客观环境之间产生协调、统一的形式之美。

1.2 藏族民居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藏族民居有着悠久的建筑文化历史。

考古资料提供的确凿证据表明,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藏族的民居建筑便有了相当的发展和较高的水平。

藏族民居反映出的是藏族地区最具代表性和本质性的东西,这些真实可靠的实物依据,对我们研究某一历史时期藏族地区的政治、经济、风俗民情、生活状况和审美观念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藏族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源。

1.3 藏族民居的开发价值藏族民居保护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直接保护和利用现存的民居建筑,另一方面就是继承藏族民居建筑的“精髓”。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

传统民居保护和修缮的建议传统民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传统民居面临着被破坏和忽视的危险。

为了保护和修缮传统民居,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如媒体、学校等,向公众普及传统民居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让人们认识到保护传统民居的重要性。

二、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传统民居的保护范围和标准,并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和盗窃传统民居的行为。

三、加强传统民居的科学修缮。

对于已经受损的传统民居,应该采取科学的修缮方法,确保修缮后的建筑保持原有的风貌和特色,避免过度修缮导致失去传统民居的独特魅力。

四、加强传统民居的维护和管理。

建立专门的机构或组织,负责传统民居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标准,确保传统民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五、加强传统民居的活化利用。

传统民居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文化载体。

可以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展览等方式,将传统民居融入当地的文化生活,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和发展。

六、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技术研究和培训。

传统民居的保护修缮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应该加强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培训,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提高传统民居保护修缮的水平。

七、加强传统民居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传统民居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保护和传承传统民居的宝贵文化。

八、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意识普及。

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传统民居的教育,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他们的保护意识,从小树立对传统民居的尊重和保护意识。

九、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

传统民居的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可以通过将传统民居开发成旅游景点、民宿等方式,实现保护与经济的双赢。

十、加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城市规划的结合。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合理规划传统民居的分布和保护区域,确保传统民居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传统民居的保护
孙树萍
13070204 去年,我与同学去扬州游玩,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当地最负盛名的何园,个园外,还有丁家巷。

丁家巷是典型的民国时期的民间建筑,灰墙青瓦,巷子大约有1米多宽,弯弯曲曲的,两边人家林立。

走在其中,时不时你会遇到一口老井,我清晰的记得井沿的四周十分光滑,布满了一道道很深的抽水痕,仿佛在无言中诉说着这里的沧桑变化。

我还留意到房屋的下方有一个个小洞,里面似乎盛放着小蜡烛,我们猜测这大概是为了晚上做路灯用的。

这一切不经意的发现,让你觉得老民居很多时候就像一个老妇人,夕阳西下,她坐在门口,向你娓娓道来她年轻时的风华正茂。

与丁家巷的巧遇,源于我们的“梅花书屋”之寻。

我们很希望能找到这个200多年前的书屋,于是我们四处询问,到处找门牌号,途中还遇到的一所古代盐商的故居,现已封锁。

外面还有梁思成来考察的记录,看到梁思成,便想到他为保护北京城墙的奔波与辛劳,与此同时,心里也会替他惋惜,替我们失去的城墙感到惋惜。

随后当我们找到梅花书屋的门牌号时,几株野草张扬的伫立在墙头之上,往里探去,各式旧物,垃圾零乱的堆放在一起,失望,失落涌入心头。

当地人说,梅花书屋早就没有,这里被一个收垃圾的人卖了去,变成了今天的模样。

临走时,我还摸
了摸外面的砖块,当走过它,多少有些于心不忍,仿佛有个正深陷泥潭的人在进行最后的呻吟,哀嚎。

传统民居的保护刻不容缓。

否则,他们会慢慢的退化,离去,变成历史,那时我们只有惋惜与无可奈何了。

首先,我们应该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就有专门的立法,并且加强立法的力度。

同时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光靠规划的技术标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很多方面的配合。

比如成立专门机构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更新、规划、利用、美化等进行统一有效管理。

我观察到,在扬州虽然也有一些法律的设立,但明显其执行力度不够,所以才有梅花书屋变收废品的可笑之举。

其次,对民居环境的规划和设计应当满足保护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和地域风貌特色的需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需要,满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满足发展文化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满足改善卫生保健、供水、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的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适用性传统建筑技术经验进行民居环境的建设,比如可以在原来的民居基础上,加以现代的科学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减缓其不可避免的老化问题。

并且,加强传统民居的自我“造血功能”,多方筹集资金保护传统民居。

多方筹集资金加强对传统民居的投入。

政府的、民间的资金,多方面的筹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通过合理利用民居的文化资源,更是积极保护的重要渠道。

如安徽宏村子自作
为景点对外开放以来,每年引来数万游客,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保护的资金渠道。

收入提高后,村民更自觉地保护传统建筑民居。

这里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加大执法力度,使文物保护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众所周知,风情各异的民居建筑是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无论在繁华的城市或偏僻的乡村,民居建筑都因地制宜,深深地扎根于民间,世代相沿,源远流长,它们广泛地集中了民间的传统建筑经验,强烈地显示了各地的地方特色、文化特征。

其中,千差万别、瑰丽多姿的民居建筑以及丰富多彩的居家装饰和陈设,成为旅游资源中的一份宝贵财富。

但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我们应避免传统民居的过度的商业开发,这不禁让我想起云南的丽江古城,浓重的商业气息混着古城的文化历史,只会让人觉得怪异,抽身离去罢了。

其次,我觉得对民居最好的保护,不是用一把锁将之束之高阁,名其为保护,实则只是一种“不闻不问”,而是应让那些原住民继续居住在其中,同时不允许他们做过多的改动,政府可以给每家每户发一些补贴做补偿。

同时,政府应定期的来检查民居的保护情况,如果有些居民的行为不当,那么政府应出来调节并且进行一定的指导。

保护传统民居建筑实际上是一种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是城市生命的延续,而原住民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有原住民,民居才会有活力,有生命了,而不仅仅是一栋栋死气沉沉的房子。

最后,加强对传统民居非物质文化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

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互为条件。

物质条件是传统民居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非物质文化是传统民居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没有非物质文化,传统民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因此,要注重古村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挖掘、整理和保护。

就扬州而言,我认为应加强扬剧---扬州特色戏曲的保护。

社会有关团体可以指导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并会同教育部门做好传统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工作,培养传承人,以解决民族文化后继乏人的难题,使传统民居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们祖辈生活经历的一个见证,比如老井的抽水痕,通过他,我们可以感受到岁月流逝的痕迹,也可以感受到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哲理智慧。

于我而言,传统民居更像是一个讲故事的老人,而我,则是那个渴望听故事的孩子。

我静静的呆在一旁,听她娓娓道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