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中的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中的情与愁
内容摘要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婉约词之宗。
纵览李清照的词,“愁”是主旨,将她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写相思离别的闺中闲愁。
后期,词人经历了国破夫亡,名族的灾难和个人的不幸遭遇。
纵观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无论是诗还是词,愁情词总有一片广阔的空间。
无视“寂寞”“伤心”“幽怨”“凄凉”“泪痕”“肠断”诸如此类的“愁”的替代词,也不管整体境界言愁者,单是直接标出“愁”字的就数不胜数。
唐代有人“举杯消愁”,宋词亦善言愁“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而李清照“怎一个愁字了得”,愁到了极点,她的“愁”情有着深重的文化背景和深邃的文化内蕴。
关键词:情愁李清照宋词
一、少女之情
李清照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的书香仕宦之家,从小就广读诗书,使得小小年纪的她就受到了文学艺术的熏陶。
还攀坐在父亲膝头上时,上百首古诗已能琅琅上口,至少女时期执笔属文,展卷吟诗,更是锦心绣口,吐属风流。
她一天天长大,在婷婷玉立的风姿之外,更多了一层至诚纯朴的书卷气。
其书画琴瑟,使她父亲时常叹息“我的清儿若是个须眉男儿,采芹入泮,怕不象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同时官宦门第及政治活动的濡染,又使得她眼界开阔,而不象一般的深闺怨女那样感伤,只能望月叹花。
相反她用美丽的文字把她的闺中生活写的那么的富有情趣。
如她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活脱脱地把一个天真娇憨、活泼妩媚的少女的初开情窦,表现的含情脉脉,真实细腻,达出神入化之境地。
李清照十六岁以前,在故乡明水度过。
家乡的秀美风光,是她创作的源泉。
二、少妇思远
在李清照十八岁的时候,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大学士赵明诚结为伉俪。
夫婿赵明诚是一位翩翩少年,两个人情投意合,百般恩爱,这使得李清照在词中写了大量的美妙的爱情故事。
然而,爱的愈深,离别就愈加痛苦。
赵明诚外出做官后,新婚夫妇像牛郎织女一样两地分居,不得团圆,其相思之情油然而生,这种聚少散多的生活让李清照的词独添了几分落寞与孤单。
分居的生活,使他们的感情疏远,李清照有一种自己像陈阿娇、卓文君一样被遗弃的感觉。
李清照的一首词为《一剪梅》更加以细腻的笔法将这种愁思推向了极致: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开篇“红藕香残玉簟秋”点出了时值深秋,玉席无用也已经冰冷了,这里也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
荷花残了,香味也随风消散了。
描写了深秋萧瑟的景象,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烘托出词人落寞的心情。
同时,除了描写户外户内之景,实际上还象征着自己的容颜与青春也同样随着光阴像荷花一般枯萎。
接着“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写了词人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不仅点出了深秋季节的变化户外气温较低,更烘托出这种换季时候的不舒适感和孤独感,这样变冷的季节,更希望有人能在身边陪伴着吧。
加上一个人夜里独自泛舟,孤寂空虚之感油然而生。
上阙最后几句“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词人此时心中空寂,往天空一看,多么期盼自己的爱人也能寄来一封书信好解除自己心中的相思之苦呀!那一群群雁子也已回归了,那么我的爱人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月色渐浓,照在了西楼之上,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
可谓乐景衬哀情,哀伤致哀,在这月满之夜,人却不满呀!
词的下阙开始进入情景交融阶段。
“花自飘零水自流”花瓣也开始一片一片地掉落了,和词开篇的“红藕香残”作对应,同样是美好逝去的象征,自己红颜易老呀,而爱人呢?却不在我的身边陪伴我度过最美好的岁月。
花儿落在这水里呀,随着河流而飘向远方,直到消失在尘世间的尽头,那不正像是我的爱人吗?他一去不复返,到底去了何方呀?。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开始直接抒情。
这是一种离别的相思呀!引起了我与你两个人的哀愁哀怨。
这种独特的构思体现了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二人心心相印、情笃爱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思绪流诸笔端。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种相思之愁苦如何才能够消除呢?是没有办法的呀!才刚刚不打算想起来,眉头舒展一下,又落在心头之上了。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
绵无尽的相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实在是催人泪下!
三、国恨家愁
纵观李清照后期词作中,一曲著名的《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的凄凉晚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通过对秋日黄昏的独特感受,抒发了词人晚年饱经国破家亡,离乱战患的伤痛之后,孤独凄凉的心情和无限的哀愁。
这首词中的愁再也不是闺中女子的莫名闲愁,也不再是苦涩中夹着甜蜜的思念,也不是一般的家国乡愁,而是经历了大苦大难、大悲大痛之后从心底里流出的带血的悲愁。
开篇连用了七对叠字,一字一调,缠绵哀怨,制造出了浓浓的凄切哀愁气氛,将词人凄惨、空旷、寂寞的心境表现得极为真切。
词中词人选取了不同的角度来描写这种愁情。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这一句表面上是埋怨天气,实则是感伤自己身体的软弱。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三句真切的显现出对亲人的无限思念。
下片由上片对凄凉心境的描写转入对残败秋景的叙写,继而转入了更深一层的反思和秋愁。
“满地黄花堆积”五句用菊花残落,无人怜惜来做自我形单影只的描述,暗指自己韶华已逝,青春不在。
美好的时光都流逝,留下来的只有凄楚与辛酸。
词中另外一些写愁情的字眼,如“寒”、“伤心”、“憔悴”、“独自”、“黑”等也都用的恰到好处,把抽象的愁情具体化,所选用的秋天意象如“晚来风急”、“雁过”、“满地黄花堆积”、“梧桐”、“细雨”、“黄昏”等,这些残秋悲惨不堪的景色无不触动愁思,他们既富诗意,又富形象性,就像组成了一副流动的画,愁情涂满了整个画面。
最后一句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伤感、无奈和自我解嘲中作结,把全词推向了高潮,给人以“诉不尽的愁苦”之感,使这首充满悲伤和忧郁情调的词成为苦难时代的灵魂绝唱!
一代才女李易安,万古愁心李清照。
纵览她那凄凉的一生,总好像见一女子在窗下打发难熬的雨中黄昏,她把竹帘卷起又放下,放下又卷起。
放下,挡不住窗外的风雨声;卷起,卷不去一世的愁怨。
她的成名,是历史的造就,是上天的磨练,囯愁、家愁、情愁是如此眷恋她,充斥着她的整个生命,使心力交瘁的她始终未能摆脱苦难的折磨。
参考文献目录
【01】刘海涛菏泽学院学报《李清照词中“愁”之成因新探》 2011年
【02】徐梅周口师范学院中文系《李清照词中的愁情》 2013年
【03】陆立玉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愁肠千结话李词——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愁》 2002年【04】王春华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 《怎一个愁字了得——浅谈李清照词中的“愁”》2009年
【05】刘玉昭西南大学文学院《李清照词中“愁”的意蕴》 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