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道家养生学名词术语通俗方便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道家养生学名词术语通俗方便解
曾庆余无名客整理
道体与气用
道为宇宙本体(母体)――无体之体。有体必有用――其用名气。古人论形而上道体曰:独来独往,无始无终,不生不来,自古以存,无为无不为不生。或“大道本无体,寓之于元气。大道本无用,运之于万物。”从道之体用而言,道即宇宙元气及其运动变化之相――显在的实相及隐在的虚相。亦即宇宙之相的无与有、静与动、隐与显、虚与实诸相的辩证统一。
对道之体用,道家曾有生动的描述:道源既判,源远流长,分而有数,变而有象,列而有位,散而有质;数有始终,象有隐显,位有尊卑,质有清浊;其妙可悟,其数可推――大道可知!
道的一元本性,宇宙基本统一――统一于气!道因气而立,气遵道而行,道气一体而二名――常道之常名。
常道之气――宇宙元气具自造自化生机能,凝则为精,聚则成形,化生万相,气终象变,形精复化为气,返朴归根。其所以凝,之所以化,皆视形而上无极之道的“先天编码”的指令而定。
无极与太极
道之体用,静不异动,动不离静,静孕动育,动静同功。静则孕育生机,名为无极,动则变化起用,无极而太极:变为阴阳,化为五行,衍生万象,生生不息;化穷数尽,归根复命,太极返无极。故而道有变化而无生灭,“能量守恒”。“生”为宇宙元气生机能之动,“灭”为宇宙元气生机能之静。动静、生灭,道化之机。故此宇宙生命相状生非真生,生了又灭,灭非真灭,灭了还生,它们乃生生灭灭与不生不灭的统一体。
人在道中,道在人中;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人在道中不知道――“百姓日用而不知”。
阴与阳
阴阳为具体宇宙结构总纲的x、y轴,形而下地道、人道、物道的太极原理。宇宙万象乃x、y轴无尽的网眼。
“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下后天气运之道。宇宙自身既分阴阳结构,其网眼宇宙万象自然也离不开阴阳二素――“万物负阴而抱阳”。“物无阴阳,违天背元”。
阴阳为具体宇宙及宇宙万象的根本结构――最初结构与最终结构,其中不朽的精神(阳)占一半,不灭的物质(阴)占另一半。正是不朽的精神与不灭的物质顺因缘和合,阴阳交媾而创生了当今的具体宇宙及宇宙万物、万象。
动与静
“一动一静道之机”。静者无极之道,动乃太极之气――阴阳二气。虚灵的先天之气与实用的后天之气。先天气服务于精神(阳),后天气凝聚为物质(阴)。当它们阴阳交媾形成后天之物象时,二者不可缺一。故凡具体之物象阴不可无阳,阳不可无阴,它们彼此互为前提。
五行
“万物归类于五行,五行衍源于阴阳”。古人在探究宇宙万象时,为以简驭繁,将构成具体宇宙万物的诸多元素归纳为五大类基本物质系统及其存在相状的五大基本特性:金、木、水、火、
土。它们彼此互生、克、制、化而维持着宇宙演进整体的和谐与平衡。
性与神
性――天性、本性、元性。道之永不生灭的普遍生命灵性,或曰天心、天命――“天命之谓性”。宇宙不朽的精神生命,后天万物生命的先天相状或源泉――心源性海。
无体的天命之性外化起用派生出有相的生命之花时,称之为神――天命元神。其相用为光――无极神光,太极真种,圆陀陀、光灼灼一点灵光,吾人的庐山真面目。炼气化神、明心性之时,即可参见这位自体生命生化之理、不息之机的本来面目。
明心与见性
明心――认识自我生命体的有生有灭的这个相对真理。见性――悟明不生不灭的大宇普遍生命相状(无相之相、无状之状)这一绝对真理。只有悟明绝对真理,才能更好地把握相对真理而又头头是道。宇宙若无无体的先天生命的相状存在,后天具体的生命现象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体宇宙中不存在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道家发现,元性入于人体之中便一分为二,分化为元神(光)主性,元精(气)立命。“性潜于顶,命归于脐”。这一对源于先天的神仙眷属(元精与元气)落入后天形体却夫妻分离各自别居,不化不生,成为人体内隐在的高智慧潜能!通过道家的修真程序内炼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使命与性聚、气与神融而复原其元真本象而明心见性,超凡入圣,生起大智慧而自造自化,获大自由,享大自在。
气与相
道生一之宇宙元气,自造自化宇宙生机能,贯一切虚,充一切实,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所不在,无所不行,天堂地狱,人鬼神佛,皆系气或能在不同层面上之不同存在形态。举凡物的变格,心和思维,皆离不开能的支持,气的运行。故庄子曰:“通天下皆一气耳。”
气的运动变化,一是天道编码的“定数”、“阴阳数理神机”对其规范,二是受后天个人行为所生善恶业力的影响,二者的复合效应令气运的轨迹曲线变幻不定而精彩纷呈。
生命现象演化的总规律是:道生天命元性,性生生命之神,神有气则灵;神无气则归性――气竭数尽,归根复命。
万法归宗道生一,一气流行天地间。
命与运
性乃天道、天心,命即人道、人心――心神,后天具体生命的生化之机。其用为太极之气,受天心赋予之定数、命理方程式的展开而运动变化。事实说明,神不同,人不同,一母生九子,九子各有别,一门有忠奸,一家有贤愚,即使孪生姐妹亦性情各有异,命运殊途。
命是有的,性是可以改变的:“善能助阳,恶能生阴。”善恶业力的加减,常使个人的命运曲线沉浮不定。可以肯定的是,善德正业之力可令生命曲线不断地向上攀升!反之亦然。
人境与圣境
人身难得,中土难生,盛年难再,正法难遇,丹经难释,真侣难求,明师难逢,圣果难获,大道难明。所幸的是:“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明今已明,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道家大生命科学体系认为,父母未生之前,生命体在先天时圆成而周遍,与宇宙天命混沌为
一,无极性海中的一粒太极种子。父精母血媾体之际,人天相感,太极真种(天命元神)入注而成新生命体生化之理、不息之机。此际若无元神入注,必成有形无神的死胎无疑!
道家的性命之学,乃大系统生命科学――生命科学、养生科学与生死科学,生前与死后都要探究,更重要的是令现实生命体如何向上升华,从人境升入圣境而生命的大自由――自主生命,自由生死。
先天气与后天气
后天之气乃生物能,充一切实的精微物质,如血气精气、谷气之类生机能量。凝聚之时结为阴精、生命分子而成为有形之祖。其性有正有邪,可善可恶,与欲相联。
先天之气系智慧高能,神通与特异功能能量基础,贯穿虚实二相,主服务于精神系统,与净相通而培育善和种子,以成就无量功德。凝聚之时结为阳精――留得阳精,神仙现成,人体生命内能即从一般生物能层次升华至高智慧能、原子核能境界而成为金刚不坏之体。
先天气是体,后天气是用,先天气是主导,后天气是基础,构成具体之物时,二者不可缺一,古人对之论述甚精。
张介宾:“先天者,真一之气,气化于虚,因气化形,此气从虚无中来;后天者,血气之气,气化于谷,因形化气,此气从调摄中来。”
王道渊:“藏则为气,形则为气。”人出生后,“气落丹田,为呼吸之祖”。人在呼吸过程中“先天元始祖气未尝不充溢其中,非后天之气,无以见先天之气之流行;非先天之气,无以见后天一气之主宰”。
崔希范《入药镜》:“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二者互资互生,互滋互益。
阴精与阳精
“精为形之基”。“精为有形之祖”――活的生命的精微物质。“以其流行谓之气,以其凝聚谓之精,以其妙用谓之神”。精气一体而二名:精是凝聚着的生命能量(阴),气是运动着的精微物质(阳)。它们之所以凝聚(阴成形),之所以运化(阳化气),皆视其信息结构之神的编码指令而定――“以其妙用谓之神。”
构成肉体基本生命物质的阴精,一分为二:凡精与元精。凡精来自五谷精微,精从口入;元精为生殖之精,源自父母精血。元精是体,凡精是用。元精化为凡精,凡精滋溢元精,它们互化互滋,直至化穷数尽,寿终正寝。
至于阳精,由先天真一之气凝聚而成,主服务于精神,能结构成法身。它“轻如密雾,淡似飞烟”,为灵丹妙药这下弦虎弦药,与上弦龙弦药元神灵光浑融,凝结成混元至精的圆陀陀的金丹一粒,光灼灼灵珠一颗,而成为明心见性之性,了道成圣之圣。
元神与识神
天命之性派生的太极真种、天命元神,为入住后天生命体的“特派员”。禀承天道赋予的“定数”、“阴阳数理结构序”、“生命元码”而成生命体的生化之理、不息之机。
“脑为元神府”。天命元神常驻上丹田灵关的泥丸内院,其相用为无极神光,上弦龙弦药是也。当龙虎相交、神气合一而丹产珠圆,乾坤交媾罢,一点落黄庭,下降至中丹田黄庭内院而孕育道胎,化为真人——道家理想的长生不死之人。
“心为神之舍”,“心藏神”——心藏识神,由元神派生的思维意识之神:“心之官则思。”心神既有先天编码的“气数、命定”部分,又有后天起心动念善恶业力的增殖部分。吾人的为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