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读后感

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是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关注的焦点,也是很多语文老师困惑的问题之一,课堂应该走预设的路还是走生成的路?只要是生成的都好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呢?近段时间带着这些问题我认真读了《精彩课堂的预设与生成》一书,感触颇深,收益匪浅。书中概括的写了随着课改的深入,“预设” 和“生成”这对互相对立的概念已不断的融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对学生“统死”,基本上是按照固定的路线实施“硬操作”,结果和许多“美丽的图景”失之交臂新课程实施后教师开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不断冲击着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但冷静分析这些现象,有较多的课堂表面上似乎师生互动非常之好,有问,有答,有操作,而就其实质而言,还是没有超越原有的教学模式。

如1、“预设”不够准确,结果导致“生成”时乱了手脚。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其一是“粗处理”,问题设计范围过广,没有穷尽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情况,怎能游刃有余?

其二是“精处理”,问题设计太细,有支解内容嫌疑,学生疲于细枝末节的回答,又怎能动态生成?

反思自己的语文课堂的确如此,本人已有的文化知识常常难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尤其是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或是不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组织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或是置之不理,仍按预设方案进行;或是对文本价值判断不分主次或失察,疲于应付,因此,我不得不思考语文课堂应该“预设什么”、“怎么预设”的问题,思考如何通过“预设”去促成“生成”,如何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问题。

通过学习我认为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已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一切的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中有丘壑,这样才能很好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那么如何有效的预设呢?

1、预设生动的情境

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语文是新课程课堂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他体现了“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经验的意图,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情感和态度。”我在教学《江姐》一文时,先让学生看江姐就义时的图片,同时在背景音乐“红梅赞”的伴奏下,我声情并茂的讲解了江姐的生平,这样英雄的形象就站在了学生心头,进而感知学习文本知识就容易多了,自认为这个预设是成功的。

2、充分了解学生,预设“已知”

新课程主张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我们应该以学生的心里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思想,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典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段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而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因此,以后我应该在进行课堂预设的时候,分外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3、预设学生的“未知”

教师不但要预设学生的“已知”,还应该注重预设学生的“未知”。对于一篇文章,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有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应该“心中有数”,因此,在教学方案设计中要有“弹性区间”,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对过程要多作假设:学生会如何说?我又该如何引?不妨多模拟些情境,多估计些情况,使预设更有宽度、厚度、深度和广度,在横向、纵向相结合的预设中追求课堂教学的精彩。这样,教师才能从容不迫地面对学生,才能胸有成竹的进行对话,也才有可能收到许多预约的精彩。也只有这样,当课堂出现未曾或无法预见的情况时,教师该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从而将课堂引向精彩,而不至于听之任之,甚至手足无措,方寸大乱。

这个方面我曾有过深刻教训,在上朱自清的精短散文《春》,因为没有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那天课题导入后我布置学生自学,忽然一位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对这篇文章有意见。”“什么呀?”冷不丁的,我被吓了一跳。“喏,就是这句话‘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太不真实了,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连四五岁的儿童也上幼儿园了,哪有孩子去放牛吹笛呀?还有从‘成天’这个词里我领会到牧童不是真的只吹一天短笛,而是很多天,这更不可能了。”她一口气说了这么多。“也是啊,除非是双休日我们才有空。”“哇,骑到牛背上多好玩。”.....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我心里却不禁“咯噔”一下,不觉汗颜,课题引入时我偷工减料,只简单介绍说,本文作者朱自清是伟大的散文家、诗人。预设时也根本没想到这个问题,说实话我对语文知识的教学环节设计是比较注重的,却忽视了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没有深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预设。更没告诉他们朱自清写这篇文章是什么年代,难怪他们要这么认为了,我连忙想亡羊补牢,去讲台找寻语文教参,真是要命,却怎么也找不到了。可是我也确实不知道朱自清是什么时候写这篇文章的,也不知道他是那年去世的。只是有个模糊的概念,《春》这篇文章应该是作者在解放前写的,怎么办?公开说我不知道吧,我倒不怕出丑,可这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会打折扣,或者狠狠的瞪一眼这刁钻古怪的学生,让她永远的记住这样的意见不可以被采纳,因为与语文知识的学习关系不大。可看着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又怎么忍心?急中生智我搬出了《义务教育法》,现在我国所有适龄儿童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当然没有空闲的孩子去学放牛吹笛了,作者写的是以前的事,那时侯很多家里的孩子都上不起学,有的孩子就给有钱人家去放牛做工。(我生怕他们又提出上不起学怎么会有牛的问题,把话给他们封死了)“是吗?”孩子们还是半信半疑,“不信的话,回家问你们爷爷奶奶去。”搞了好半天,才得以

进行下一环节的学习。一下课,我飞快奔回办公室找到教参一看,暗自庆幸没有误导学生,原来朱自清在1948年就去世了,那《春》这篇文章里写的牧童就是解放前的孩子了。事后我楞了好一阵子,为自己知识的贫乏而难受,也为自己预设不全面而后悔,更为自己在课堂的窘迫表现而羞愧。孩子在探究自己未知时,他们的创新思维是得到了培养和发展,惟有在以后的课堂预设时多为孩子考虑一些,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多设身处地的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给自己充充电,以防陷入类似两难的境地。

4、生成-----预设的升华

著名教育学家布鲁姆也说:“人们无法预料到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如今的课堂正显现出刚性向弹性转变的趋势,更关注过程和体验,关注过程和体验中即时生成的东西。在动态的生成的过程中出新思想、新创意。”

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的角色从教学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作为“首席”的教师,离开了引导与调控,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时间的控制就难以得到落实,以至于学生中产生的思维创新的火花不能引燃。如果说,预设是为了更好的生成,那么生成的精彩与否则取决于教师个人的教学艺术,因此,我认为在教师转变观念时,也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即从“教书匠”转变为“艺术大师”,这样,我们的课堂生成才会时时升华、处处升华。而这个“艺术大师”的形成就应该是教师不断的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充实自己,锻炼自己的过程。

5、创设教学环境,生成动态资源

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开放、和谐、愉快的,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真正凸现的新型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知识的平台,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不断生成促进课堂发展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如我在教学《林海》一文时,有一个同学忽然对文本提出质疑:“‘只有画家才能写出这么多绿颜色来呢。’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画家应该用画的,为什么说写呢?”对这样史料未及的问题,我没有草率了事,而是改变原来预设,引发他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究,同学们各抒己见,都亮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从而获得了更深一步的知识,他们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然后我说:大家想一想,我们今天学到的这些知识,是谁给予我们的?这时,大家才将目光集中到第一个提出问题的同学,这个学生十分高兴,这对于他以后敢于大胆提出问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这堂课上,老师用睿智的眼光敏锐的发现这一动态的教学资源,并及时营造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因势利导,创造性的组织起适合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使原本尴尬的课堂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收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

6、提升教育智慧,捕捉动态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