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口市^一五发展规划基本思路
周口市一届人大
七次会议文件
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二00 六年三月十六日
目录
序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篇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一章规划背景...........................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发展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战略任务...........................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现代农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农村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七章农民收入...........................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农村改革...........................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九章支柱产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章高新技术产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产业集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篇加快城镇化进程.........................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城镇化...........................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区域性中心城市...................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四章县域经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五篇加快发展服务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五章生产性服务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六章生活性服务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六篇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七章文化事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八章文化产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九章文化体制改革.....................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七篇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章水利.............................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一章交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二章能源...........................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三章信息...........................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八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四章体制改革.......................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五章对外开放.......................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六章发展环境.......................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九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七章资源节约.......................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八章资源管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十九章循环经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三十章环境治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篇实施科教兴市和发展人力资源产业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一章科技...........................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二章教育...........................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三章人才...........................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四章人力资源产业化.................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篇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五章人口和计划生育.................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六章人民生活.......................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七章社会保障.......................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八章人民健康.......................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三十九章公共安全.......................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十章社会管理.........................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一章民主法制.......................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四十二章精神文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序言
—是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
为阐明全市发展的战略意图,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根据《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编制《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本纲要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是今后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
第一章规划背景
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抢抓机遇, 真抓实干, 全面正确积极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积极探索破解”三农”问题的新路子, 千方百计加快发展, 扎扎实实打牢基础, 着力调整经济结构, 深化改革开放, 加强薄弱环节建设, 积极应对非典疫情和遭受的严重自然灾害, 突出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促进国民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初步核算,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92.2 亿元, 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生产总值-3.4%增长的情况下, ”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3%; 人均生产总值5545 元, 年均增长7.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3 亿元, 年均增长17.6%。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6.5亿元, 年均增长12.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689 亿元, 年均增长23.1% 。
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二三产业比重达到65.3%, 比”九五”末提
高 4.5个百分点。
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 粮食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 优质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初步形成。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以近农工业为主导的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2%。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一大批农林水利、交通能源、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 薄弱环节明显加强。
五年新增公路6100公里, 漯周界高速全面通车, 大广、周商高速周口段主体工程完工, 许亳高速公路正在加快建设。
沙颍河实现通航, 西连京广、东接京九的漯阜铁路升级改造已经完成, 周口大交通框架基本成形, 区位优势明显提升。
周口隆达2X 13.5万千瓦机组投产运营,农村和县城电网得到全面改造, 城乡供电能力明显增强。
城市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镇化率提高 6 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投资、交通、农村税费、粮食流通、城市公用事业等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资源整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
以成功举办中国周口国际经贸洽谈会、首届中华姓氏文化节等活动为契机, 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开放型经济规模和水平不断提高,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
五年累计出口总额 3.4 亿美元, 年均增长13.9%; 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 年均增长41.8%。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 五年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58.1 万平方米。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 1.4 万人, 周口师范学院成功实现专升本, 顺利组建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改造建设了覆盖全市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 集中改造了111 所乡镇卫生院。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
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o以内。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
设取得新成果。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6356 元和2276 元, 比”九五”末增加2710 元和361 元。
全面取消农业税, 对种粮农民实行了直接补贴和良种、农机具购置补贴, 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了”两免一补”。
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5% 以下。
社会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
总体上看, ”十五”时期是周口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 也是综合实力大幅度提升、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群众得到较多实惠的五年。
我市已处于由农业经济主导型向工业经济主导型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 由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 由传统农业、城乡二元分割向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 由封闭内向型经济向开放带动外向型经济加速转变的重要时期, 经济社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战略发展阶段。
”十一五”时期,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加速时期, 也是加快发展、缩小差距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们既面临难得的机遇, 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 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 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 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 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从宏观角度看, 中央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以及”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十分有利于我们破解”三农”难题; 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河南的重要讲话以及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我们奋力实现周口崛起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发展环境; 沿海发达地区
产业集群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为我们加快”三化”进程提供了难得机遇。
从内部发展看, 全市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 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内生机制正在形成, 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 农产品资源、劳动力资源丰富, 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前景
广阔; 工业用地、供水、供电等基础要素供给充裕, 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条件; 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 正确的用人导向逐步树立, 干部作风明显转变, 形成了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时, 也面临一些需要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思想观念比较落后, 小农意识比较浓厚; 人均总量较小, 发展压力很大; 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外向度低,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经济结构不合理;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 城市经济规模小, 支持农业农村能力弱;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就业压力大, 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任务繁重; 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集中凸现, 深化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
”十一五”期间, 周口应该也必须是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五年, 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准确把握我市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在实现中原崛起中的目标定位, 准确把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增强忧患意识, 珍惜难得机遇, 加
快建设农业先进、工商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的新周口。
第二章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力实现周口崛起的重要时期,
也是促进全市统筹协调发展, 为本世纪第二个十年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
《中共周口市委关于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导原则和战略部署。
贯彻落实市委《建议》,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坚持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 坚持加快发展和打牢基础两个根本点, 坚持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立足”三农”抓”三农”与跳出”三农”抓”三农”相结合,大力实施工业兴市、开放带动、中心城市和城镇带动、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四大战略” , 努力打造”一中心、两带、三基地” , 着力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和区域性交通枢纽。
进一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推进农业现代化,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人力资源产业,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完善体制机制, 构建和谐社会, 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 开创我市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在加大投入、扩充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突破1000亿元;提前实现人均生产总值比翻一番,达到1000美元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翻一番,达到27亿元;城镇化率达到35%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年均增长22%左右,五年累计突破亿元;提高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左右,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工业总量显著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和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文化强市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金融生态环境明显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系更加完备;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人力资源产业化加速推进;就业机会增多,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走在我省黄淮地区前列,为中原崛起做出积极贡献。
第三章战略任务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大力弘扬”追赶、较真、拼搏、创新”的周口精神, 把发展作为富民强市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把”三化”作为发展的基本途径, 把工业化作为发展的核心, 把既快又好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 切实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强力实施工业兴市战略, 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设节约型、效益型、安全型经济。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全面提升经济素质, 实现经济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科技产业化和产学研一体化的步伐, 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实现周口崛起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持。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平台, 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别。
坚持中心城市和城镇带动战略, 积极发展县域经济, 有序转移农村富余人员,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积极扩大就业, 增加居民收入, 完善社会保障, 健全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增强社会和谐基础。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注重社会公平, 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
革的方向, 着重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 形成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利于节约资源、有利于消除体制性障碍的体制机制。
坚持开放带动主战略,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发展开放型经济, 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着力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继续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产业发展, 建成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水利、交通、能源、信
息等重大项目, 继续加强城建、环保、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建设, 实施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项目, 培育一批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 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推动农业产业化, 提高质量和效益。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 加强村镇规划, 培育新型农民, 组建新经济组织, 创立好班子,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以促进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稳定就业并定居为中心, 构建新型城乡关系; 坚持立足”三农”抓” 三农”与跳出”三农”抓”三农”相结合, 建立以工促农, 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按照产业分工、优势互补原则, 大力发展二三产业, 加快周(口)项(城)淮(阳)经济隆起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区、鹿(邑)郸(城)沈
(丘)沿边开放经济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周口与开(封)商
(丘)许
(昌)漯(河)交界处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构建城乡区域协调的大格局。
川汇区、淮阳、项城、商水基础设施较好, 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优势突出, 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先导, 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 突破区划体制障碍, 提升开放水平, 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和市场互动, 在统一规划、先行试点的基础上, 率先在全市建设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鹿邑、郸城、沈丘要发挥工业基础较好和省际沿边优势, 做大工业集群,
提升产业层次, 吸纳沿边资源, 打造沿边开放经济带。
太康、扶沟、西华要立足农副产品资源优势, 强力发展特色产业, 形成优势品牌,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不断提高优质农产品供应和精深加工知名度。
统筹协调各县市发展规划, 建立全市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 完善市场体系, 初步形成龙头带动、多极支撑的局面。
充分发挥农业基础较好, 农业资源丰富的优势, 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五章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导, 推进优质粮食和畜牧业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争取较多的国家项目落户周口, 继续建设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支持优势畜牧业、农产品连片经营,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引导各地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名优产品, 逐步实现以县市区、乡镇为特色的区域化布局, 形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提升区域竞争优势。
重点支持以扶沟、商水、川汇区为主的瓜菜生产, 以淮阳、川汇区为主的食用菌生产, 以扶沟、西华、太康、项城为主的林果和花卉苗木种植, 以鹿邑、郸城为主的中药材生产, 以沈丘为主的强筋小麦生产。
积极发展林果业, 优先发展速生工业原料林、名特优经济林, 提高林木综合利用效率。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扩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产, 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
积极建立中原肉牛肉羊带、豫东绿色奶牛养殖基地和无公害瘦肉型猪生产基地。
引进国外优良品种, 续建5个、新建1
个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 9个国家级秸秆养羊示范县。
基本形成结构合理、整体优化、效益较高的新型农业经济格局。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 延长农业产业链条, 提高农产品加工能力, 挖掘农产品增值潜力。
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继续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建立优质农产品生产供应及精深加工基地。
推广龙头带基地、农户连企业等多种模式, 建立健全企业与农户利益共
享、风险共担机制。
发展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完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加大作物育种、良种繁育、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 改革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建立健全农、畜产品检验监测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重点推广一批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农业技术。
积极推行节水灌溉, 科学使用化肥、农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 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 推进农业机械化。
鼓励、引导和发展为农业服务的专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完善气象服务体系, 搞好农业气象服务, 建成周口市抗旱增雨示范基地, 全市增雨防雹面积达到100% 。
第六章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村交通、能源、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积极发展农村通讯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通”宽带”。
以沼气建设为切入点, 以生态
文明村建设为载体,把400个生态文明村率先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实现道路硬面化、饮水安全化、农户沼气化、村庄园林化、家庭富裕化、生活文明化。
加快旧村改造,搞好村庄规划和人
居环境治理,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改进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和村容村貌。
继续探索完善经过土地”三项整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途径,把基本农田综合整治与土地开发整理相结合,建设现代化标准良田。
,基本农田综合整治总规模36.1万亩,新增耕地23.3万亩。
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确保教育、卫生、文化等新增财政支出主要用于农村。
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
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
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
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农民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
实用技术。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农村医疗服务和装备水平。
在全市基本普及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
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农户和文明村镇创立活动,倡树新风,提高农村文明程度。
专栏3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
新农村建设示范区。
建设周(口)项(城)淮(阳)经济隆起带新农村建设综合
示范区、鹿(邑)郸(城)沈(丘)沿边开放经济带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周口与
开(封)商(丘)许(昌)漯(河)交界处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在淮阳、沈丘、鹿邑、郸城四县继续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
优质粮食产业工程。
实施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控和农机装备推进等项目,在9 个粮食主产县市建设万亩连片标准粮田。
农业综合开发工程。
商水、淮阳、郸城、鹿邑、太康5个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改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