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第五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评价: 林德布洛姆构建这个模型所依据的经验事实完全取自 美国,用它来研究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公共政策也 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其缺点是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 朝着保守的方向阐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有限理性; 只注重现行政策的延续;对新政策关注的焦点仅限于 原有政策的改进,以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 制定及其实现; 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
第一章 导论
社会问题、公共问题和政策问题: 如果从社会的广义概念即社会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体出发, 公共问题与社会问题应基本等同。 如果从社会的狭义概念即社会仅是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相 并列的一个领域来考察,那么社会问题只能是公共问题的一个方 面。 通常,我们从社会的广义概念出发来理解社会及社会问题,此时 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在外延与内涵上是相同的概念。
所谓公共问题,是指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感知其期望的目标、价 值或景况,与现实获得的价值、利益或景况存在显著差距,因而 通过各种方式将其缩小差距的要求公之于众,以争取社会同情与 支持,并谋求引起政府关注和予以解决的一种情境。
第一章 导论
政策问题: 是指统治集团或社会大多数人感觉到现 实中出现的某种情况与他们的利益、期 望、价值和规范有相当严重的矛盾和冲 突,进而通过团体或组织活动要求有关 社会公共组织和政府采取行动加以解决, 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议程的社会问题或公 共问题。
第一章 导论
缺陷: 1.设定决策者者为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 2.假定决策者公正、客观、理智,而在实践中 决策者的公正、客观和理智常常极为有限的; 3.假定决策者全知全能,但在实际中决策者拥 有的知识、获得的信息都是有限的; 4. 过高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 析工具所起的作用。
第一章 导论
(1)对社会各种价值偏好及其所具的重要性 了若指掌,能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排列出优先 次序。 (2)掌握所有可能的政策方案。 (3)洞悉每一政策方案的可能后果,并对每 一方案的成本—效益都有清楚的计算。 (4)能依据各个政策方案的价值、优缺点、 重要性排列出它们的优先次序。 (5)最后能选择出最能解决问题且花费最少 的政策方案。
第一章 导论
(3)邓恩的分析模式 美国学者邓恩侧重从政策信息的转换过程去研究公共政策分析的 基本框架。他认为,政策分析基本上要解决三类问题,事实(是 什么)、价值(希望是什么)、规范(应该是什么)。由此产生 了与之相关的三种方法:经验方法、评价方法和规范方法。 经验方法:主要是描述某一公共政策的因果关系,指出某事物是 不是存在,因而提供的信息是描述性的。 评价方法:主要是决定某项政策的价值,即是否值得这样做,与 之相关的信息是评价性的。 规范方法:是对所解决的公共问题,提出一种引导性方向,即告 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因此与之相关的信息是指导性的。
第一章 导论
来自百度文库
理性化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以来对人的观念现 代化提出的一种基本要求。所谓理性化,从方 法论上看,是指为着要达到一定的目的、为着 要解决一定的问题或为着要应对一定的事物, 人们使用冷静的、客观的和准确的计算,利用 可能收集到的信息和统计数字,对目的与手段 加以分析,以求得到最佳、最适合的手段或解 决方法,有效率地或者有效地达成设定的目标。
第一章 导论
2、政策目标(P301) 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 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 确定目标是分析的前提。围绕问题,开始设定的目标往往笼统, 有待进一步具体化。其方法为:一是把总目标分解成更低层次的 子目标;二是量化,给目标定出必须实现的数量界限。这样可以 使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长远目标与近期目标、单目标与多目标 等分析得较为清楚。
第一章 导论
(4)公共政策效果的评价 按照什么样的标准去评价政策的实施效 果与影响? 由谁去评价政策结果? 政策评价的结果是什么? 政策是继续执行、发展、还是终止?
第一章 导论
二、公共政策分析要素 1、政策问题(公共政策学 P273) 问题:所谓问题,通常泛指实际状态与 期望之间的差距。就一个社会而言,问 题通常可分为私人问题和社会问题或公 共问题两类。
政策目标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稳定性,又要伴随着社会环境 的变化,具有应变能力。 政策目标还经常被掩盖(政治家惯用的手段,小布什攻打伊拉克 以反恐为名义,形象工程建设等)
第一章 导论
世界银行有两种分类方式,且两者密切联系。一种是 将国家或经济实体划分为四个收入档次,分别为低收 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国家。这一分 类标准非常明确且每年调整一次。 2007年的分类标准为:人均GNI低于905美元为低收入 经济体;人均GNI在906美元至3595美元之间为下中等 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3596至11115美元之间为上中 等收入经济体;人均GNI在11116美元以上为高收入经 济体。按照此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GDP处于 3000到10000美元时,属于上中等收入经济体。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P235) 一、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理性主义模型 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作出理性的决策, 即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的原则选 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大 值的政策结果。 他们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被赋予以下特 征:
(2)公共政策方案的制定与通过 建立政策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实现政策方案的目标是什么? 可供选择的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怎样对所选择的政策方案优化? 相关利益群体如何影响政策方案的制定过程? 政策方案是怎样被正式通过和颁布的? 正式通过的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第一章 导论
(3)公共政策内容的实施 有效的政策实施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在政策实施中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措 施? 这些行动措施对政策内容产生了何种影 响?
决策后
①激励政策执 行 ②执行政策 ③政策执行后 的评估
第一章 导论
二、揭示权力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 (一)集团理论模型 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杜鲁门(D. Truman)完善 的,莱瑟姆(Earl Latham)应用集团理论分析政府 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了集团模型。 本模型假定:现代政治实际上是各个利益集团 为影响公共政策而展开的一系列竞争活动。政 府的作用一是制定竞争的规则,二是平衡各利 益集团相互冲突的利益。公共政策是个利益集 团之间争斗和力量对比的结果,其表现为:
第一章 导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发达国家与拉美、东亚国家 在相近的时期均实现了人均GDP 4000美元的突破,日 本、韩国和欧美发达国家成功跨越这道“分水岭”,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重工业,实施出口替代战略, 成功实现了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普遍 保持了1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并很快实现人均GDP 5000美元甚至10000美元的突破。 而处于大致相同起跑线上的拉美国家,人均GDP 在3000美元附近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 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 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 失误,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 入陷阱”阶段。
第一章 导论
三、规范最佳模型 这个模型以四项假设为基础,即最佳决策是一 个认同理性、增加理性的过程;这种过程对于 在复杂的问题上形成最佳决策所起的作用是至 关重要的;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认同理性 增加理性的过程得以实现;现代政府同时面对 要求稳定的政策诉求与要求变革的政策诉求, 而在一定时期内则以其中的一种诉求为主。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二)渐进主义模型 林德布罗姆1959年发表《渐进调适的科学》认为理性 无疑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但基于完全理性 的理性主义模型不具有可行性。渐进主义模型包括两 组命题: 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 据过去的经验对现行政策作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 调适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有关政策的社会趋同程度,也 就是能否在一种渐进演变的过程中逐步寻求并获得既 定政策的共同看法。(美国宪法) 2.决策是一个典型的一步接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 程。
第一章 导论
有限理性模型(满意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理性指的是一种行为方式,是指在 给定条件和约束的程度内适于达到给定目标的 行为方式。”(主观限制、多元价值的限制、 组织限制、成本限制和情境限制)因此“理性 就是要用评价行为后果的某个价值体系,去选 择令人满意的备选行为方案”,而不是去追求 最优、最大值的所谓客观理性。
第一章 导论
邓恩认为,政策分析至少包括五个方面:(信息的收 集与运用) 构建问题,即首先要明确政策问题是什么?以及如何 解决? 描述与现行政策问题相关的已有政策,分析其产生的 原因、制定过程与实际结果。 预测为解决问题所提供的相关政策能够产生何种结果。 评价已有和将产生的政策价值。 提供将要实施的政策会产生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3、综合分析框架 (1)公共政策问题的构建: 社会现实中的某个(些)问题怎样成为公众在 政治上注意的对象? 社会问题或公共问题如何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 策问题? 政策问题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不同的政策问题主要采用哪些分析问题? 建立政策议程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第一章 导论
第一章 导论
3、政策方案 为实现某一目标,可采用多种手段或措 施,他们统称为备选方案。拟定可供选 择的各种备选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 础。
第一章 导论
4、政策模型 按照系统分析的理解,模型是对研究对象和过程某一 方面的本质属性所进行的一种抽象描述。 公共政策研究中运用的一般是理论模型。所谓理论模 型或者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互 间的本质联系被组织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逻辑结 构严整的框架。 模型是由变量与关系组成的。变量反映随时间或其他 条件变化的数值改变程度,明确变量及其相互关系是 分析的主要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确定这些部 分之间的关系而将其加以组合。
第一章 导论
决策前
①处理价值问题 ②认识现实环境 ③认识问题 ④调查、处理和开 发资源 ⑤设计、评估和重 新设计决策系统 ⑥分配问题、价值 和资源 ⑦确定决策战略
决策中
①细分资源 ②建立配合优先顺序 的动作目标 ③建立其他重大价值 ④准备政策方案 ⑤对不同方案的利益 与成本进行可靠的预 测 ⑥择定最佳方案 ⑦评估最佳方案的成 本与收益
第一章 导论
2010年,我国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达到 4382美元,真正进入了国际公认的“中等收入” 发展阶段,也是经济社会风险高发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转折时期。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9月1日撰文称,如果中国不进行根本 的结构性改革,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实现由 “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经济增长由数量 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双重转变,意味着国 家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参与全球利益分工的盈利 模式必须做出重大改变。
第一章 导论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相互竞争着的集 团之间达成力量平衡的过程,意味着每 一政策都是集团间妥协的产物。“在任 何时候,公共政策都反映占支配地位的 集团的利益,随着各集团的力量和影响 的消长,公共政策将变得有利于其影响 增加的那些团体的利益,而不利于其影 响下降的那些团体的利益。”(议会多 数党,工人阶级地位的下降)
第一章 导论
政策分析的三种主要形式: 预测分析:涉及到政策行为启动和执行之前信 息的产生与转变过程。 回溯分析:主要是限于政策实施后信息的获取 和转换上。 综合集成分析:它不仅要把预测分析与回溯分 析阶段的研究结合起来,而且要求分析者不断 捕捉新的信息与转化信息。
第一章 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