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浅议学区制下的教学管理策略
涵义:学区制(中小学实行分片划区管理制度)是教育均衡发展体制和机制创新的实践模式之一。
前景:激活教师流动,人力资源共享。
实行学区制,可以提高教育合作水平,向薄弱学校输人优质教育资源,逐步缩小各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内教育高位均衡,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学区制的实施,无疑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契机和空间—在学区的统筹布置下,优质教师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和科学的流动,真正还原了教育资源的公共属性。
一是学区内应建立健全校长任期交流机制,通过优秀校长的输人,为薄弱学校注入优良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其缩小与优质学校的差距。
二是学区管理层要完善教师流动的约束机制和柔性流动机制,在教师评优晋级方面,是否进行过开放课堂、跨校兼课、集体备课、承担课题和跨校师徒结对等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教学管理面临诸多困难:一个学区内的学校生源素质不均,教师资源的真正共享还存在很大障碍;评价制度、校长流动制、教师激励措施和如何在交流的同时保持办学特色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等。
二、从“学区化”走向“学区制”
背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试行学区制”作为教育综合改革重要举措之一的大背景下北京东城区进一步探索区域内教育行政治理结构改革的新路,努力实现由“学区化”到“学区制”的转变。
内涵:学区制”是要形成一个由若干相互关联的制度组合而成的、具有立体结构的、相对稳定成熟的治理体系。
它有几层含义:(1)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
原来的“学区化”比较“软”,起到的作用有限;现在推进“学区制”改革,就是要形成一个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到社区到社会,大家共同参与、相对扁平而又立体化的多元治理结构。
这一治理结构要体现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即从垂直、单一的“管制”,走向多元、多向、扁平的“治理”。
(2)建立均衡发展的机制,即学区内校际间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机制。
(3)建立学区内干部、教师轮岗交流的机制,使教师的身份更加灵活,实现人才的顺畅流转。
(4)建立优质品牌共享促结构化发展的新体制。
此外,还要建立相对稳定的招生制度、学区内的评价机制、督学责任制度以及对学区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等。
这些推进“学区制”改
革的相关制度形成体系并逐渐“定型”后,区域教育就会形成更加良好的秩序,最终建立起稳定、成熟、公平、均衡的发展机制与服务平台。
现状:东城区“学区制”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是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全面优质品牌化建设。
“学区制”综合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指向是探索、完善以学区为基本单元的义务教育入学新政,破解择校等难题。
东城区将采取组合、集成、提高等措施,使各学区内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结构、数量相匹配,最终形成稳定成熟的以九年一贯制、对口入学为主导的义务教育入学新政。
、
三、“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的教师专业管理。
面临问题:教师管理方面1、缺少专门部门或人员对各学区教师进行综合调配和管理2、主要精力和财力均投入硬件建设当中,并于教师和教学的“软管理”尚显乏力。
四、对当前我国流动儿童少年教育问题的探讨
涵义:所谓的学区制是我国对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的人学进行管理的一种方法。
就如同给农民分配责任田一样,每个城市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安排教育设施,开办公立学校,每个学校负责一定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这个“一定区域”就是“学区”。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中适龄儿童“就近人学”的规定,“就近就是让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的学区人学。
障碍:学区制对流动儿童少年似乎更有约束力,那就是城市孩子和流动儿童少年跨区借读的动机不同。
而流动儿童少年要想跟父母一起生活,就必定要离开原学区,进行跨区就读。
所以说,被学区制约束着的更多的确实是随父母进城的流动儿童少年。
所以,学区制最后造成的结果是不公平的。
不公平的是制度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而非制度本身。
五、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学区制”探索
“学区制”改革原因:一是不增加新的层级和结构,教委和学区实施一体化管理,解决了我们原有“学区化”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的松散问题,强化了学区工作的管理职能。
二是“学区制”改革将由单一的行政部门管理走向多元治理,探索出民主科学的现代教育制度,形成“政府管、学校办、社会评”的既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的教育治理体系。
三是有利于把学区治理和社区治理有机统一起来,一方面
建立起学区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机制;另一方面为社区、驻区单位、家长和其他方面的代表参与到学区的共建、共治、共享中来创造条件 , 有利于推进学校建设的民主管理,实现了教育资源社会化及社会资源教育化的有机融合。
六、义务教育阶段试行学区制改革的政策分析
意义:1.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2.推动教学研究工作高效良性发展3.有利于教育体系的内部联系和层次优化。
问题1.城乡学区划分使教学差距拉大2.农民工子女人户分离,入学难度加大3.学区建设资金规划监管难度加大。
对策1.学区间竞争互助并存2.均衡配置学区内的义务教育资源3.激活教育资源存量4.以监护人工作地及居住地为参考划分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