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中介语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僵化现象
• 化石化
– 潜在的心理结构及五个中心过程
• 语言迁移
– 母语和目的语的相互作用构成“跨语言情境” (interlingual sittuation),这是产生语言迁移的前提; – 学习者在接触目的语时产生的语际识别 (interlingual identification)效应
• 由训练造成的迁移(transfer of training) • 目的语语言材料的泛化(overgeneralization of target language
中介语发展的最终结果,不是自我消失,而是一种稳定状态。 因此,中介语和目的语没有本质区别。
– 多语能力理论
库克提出多语能力理论,学习者的L2能力不可能完全和母语 者一样,中介语发展的终点也不是自取灭亡。 • 二语学习者具有的,是多语能力(multicompetence),即 大脑中同时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能力。这从根本上 不同于母语者的单语能力; • 母语者的标准对L2学习者来说难以企及; • L2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成功的L2语言使用者,而不是制 造母语者,或者母语者的模仿者。
– 假设检验
• 学习者习得的过程是假设检验的过程。 • 学习者进行假设检验的前提是其内部有一个“系统生成器”(systembuilder),这个系统生成器对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处理,从而建立 起“过渡系统”(transitional system)。 •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会接触到新的语言材料,而系统生成器将新的 语言材料和原有的假设进行比较,然后决定是否对过渡系统进行调整 或更新。 • 系统生成器并不是一旦发现差异就对已有的规则系统进行调整。
linguistics material)
• L2学习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 L2交际策略(strategies of second language communication)
• 五个过程---由训练造成的迁移
教师在教学中有意或无意地强调和练习某些语言规则而 导致学习者生成“非目的语规则” ; 教材所提供的训练方法过于强调某些规则而忽视了相对 应的另一些规则; 这种迁移现象的产生完全是由于外部因素造成的,与学 习者内在的习得机制无关。
• 学习者的近似系统是一个内部结构化(internally structured)系统,有其自身内在的规律性和பைடு நூலகம்统性。 • 稳定的中介系统(stable intermediate system)
相同母语背景下的学习者在理解和生成目的语时所产生的带有固定 模式的错误
• ―近似系统”图示
La表示近似系统,La1……lan表示近似系统发展的不 同阶段;这些不同阶段的近似系统构成了一个连续体。
– 过渡能力和过渡方言
• “过渡能力”是指学习者现时的心理规则系统。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 习者在习得过程中的“系统偏误“来推测其内在的心理规则系统。 • “过渡方言”是从L2学习者的群体来描述其语言系统。强调的是学习 者心理规则系统的动态性 • 中介语是一个动态的、目标导向的语言系统,其复杂程度不断增加
– 对比分析的良好愿望在理论和实践上四处碰壁 – 偏误分析方法仅关注学习者的语言偏误 – 关于中介语系统性的研究始于Corder(1969)《学习者言语错误的 意义》 – Selinker(1969)正式提出中介语的概念,并(1972,《中介语》) 正式提出中介语假说。---- ―中介语之父” – Selinker(1969,1972), Corder(1967,1971), Nemser(1971) 几乎在同一 时间提出了大致相似的理论 – 中介语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SLA研究的方向,奠定了SLA研 究的理论基础,标志着SLA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Corder早期关于学习者语言的看法也是他的中介语的观点:
• 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过渡系统,既有系统性,也有稳定性 • 学习者语言的发展受内在大纲的制约 • 错误是显示学习者语言发展过程的窗口
– 过渡能力和过渡方言 – 假设检验 – 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 – 输入和吸纳(input and intake) – 失误和偏误
学习者在不断地加工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逐渐地建 立起近似目的语的系统。
• Selink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 中介语的定义
• 中介语是可观察的言语输出,是一种产出而非过程。 • 中介语是高度结构化的 • 中介语是独立的语言系统
– 中介语产生的心理机制
• 大多数成年人的L2学习激活的是“潜在的心理结构” • 通过激活“潜在的语言结构”才能将普遍语法转换成目的语语法
– 总评:
• 中介语是一个有问题的概念; • 变体理论和多语能力理论都没有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来 代替中介语; • 中介语所包含的核心意义(与母语和目的语不同)还 是得到公认的。 • 后期中介语理论如文化适应模式、语言输入和互动模 式在理论导向和研究方法有了很大不同。 • 指称对象一致并不意味着研究者对这一对象的看法也 同样一致。在中介语的性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具 体影响如何、它如何发展等问题上,研究者的看法有 很大差别。
– 内在大纲(built-in syllabus)
• 所谓“内在大纲”指的是学习者具有的一种控制学习目的语规则的 程序化序列,它控制着学习者的目的语学习过程。换句话说,学习 者在什么时候学会哪一项规则不是由外在的教学大纲决定的,而是 由其内在大纲决定的。
– 输入和吸纳(input and intake)
部要素构成的系统。
关于“僵化” 现象
• 僵化的定义
Selinker(1972)认为,僵化是潜在的心理结构内部的 一种机制,表现为某种母语背景的L2学习者会在目的语习得 的某个阶段上停滞不前,不论他是否继续学习,也不会受任 何因素的影响(输入、教学时间和方法、学习者年龄、练习 方式和强度等)。 发生僵化的可以是一个语言项目,一条语言规则;或者 是一个次系统。也称“化石化”或“石化”。
• 五个过程---目的语规则的泛化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将某一语言规则的用法扩 展以至超越所能接受的范围。泛化的原因来自目的语规则系 统内部,这是一种语内偏误 口子 笔子 foots / breaked 一个椅子 他昨天没有来了
泛化的原因: •一是错误的规则概括; •二是规则掌握得不完整; •三是不了解规则适用的条件
化和发展的,呈一定阶段性
• 渗透性:初级阶段母语渗透力强,高级阶段目的语渗透力强。 • 偏误性:会有各种各样的偏误 • 反复性:中介语的偏误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曲折发展的
eatateeatedatedate
• 顽固性:“僵化/化石化”(fossilization)现象 • 合法性:具有人类语言所有的一般特性和功能,是一个由内
• 所谓输入是指外在环境所能提供给学习者的语言材料 • 所谓吸纳是指由学习者的内在大纲决定的从外在的语言材料中真正 “吸收的东西”(what goes in)
– 失误和偏误
• 失误和语言表现(language performance)相关,不能反应学习者 现时的过渡能力 • 偏误和语言能力(language competence)相关,是系统性的,是学 习者现时心理规则系统的外在表现
• Nems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 近似系统(approximative system)
• (1971)“学习者在试图使用目的语时实际运用的偏离的 语言系统”。
– 近似系统不同于源语言(the source language)系统和目的语系 统,即是一个独立系统。 – “近似”是以目的语为参照的。近似系统有包括从母语到目的语 的多个发展阶段,近似系统越来越远离源语言系统而向目的语系 统靠拢,最后达到重合(merger)。 – 近似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系统。
• 中介语研究概述 – 早期(经典)中介语研究
• Selinker(1969)首次提出了“中介语” ,并发表《中介语》 (1972)一文。核心观点是: “学习者独立的语言体系≠母语体系 ≠目的语体系”。(库克称之为“独立语言假设”) • Corder(1971)提出特异方言(ideosyncratic dialect)和过渡能力 (transitional competence)的概念 • Nemser(1971)提出近似系统(approximate system)的概念。 • 中介语意味着学习者的语言是一个混合或者中间的系统,能够系统 体现出目的语和母语的特征;近似系统强调学习者的语言朝着目的 语发展、不断与目的语接近的特征;过渡能力强调学习者拥有一定 的知识,并且在不断发展 • 经典中介语理论是以母语者的能力为标准和目标的
• 中介语具有系统性
– 中介语系统性表现为可观察到的语言规则的系统性,在 深层上语言规则的系统性反映了学习者心理过程的普遍 性。
• 中介语具有动态发展的特征
– 动态性可以理解为:一是可塑性,中介语系统是变化发 展的;二是开放性,同时受母语和目的语的影响。
• 关于僵化产生的心理机制 • 关于学习者的策略
– 变体理论:
欧洲“成人移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项目(1981--1988) 主要研究人员
Klein等人认为语言习得过程中会出现很多变体,高度发达 的语言系统是变体的稳定状态。
• 在习得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学习者变体。在某一特定时间,变体的 内在组织,从一个变体到下一个变体的转变,都是系统的。 • 不同的学习者变体中,包含有相同的、数量有限的组织原则。某一学 习者变体的话语结构,取决于这些原则之间的交互作用。 • 学习者变体不是对真实语言的不完美模仿,而是自成系统,也并无错 误。 • 所有的学习者变体都是人类语言能力的展示。
• 中介语的定义
所谓中介语系统,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 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 成的既不同于学习者的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 但是随着学习的继续,不断向目的语系统靠近的动 态的语言系统。
– “静态”系统 – 动态发展轨迹
早期的中介语理论研究
• Corder关于中介语的理论假设
―不是我不愿意结束,我还没有结束,无止境 的旅途看着我没停下的脚步,已经忘了身在 何处,谁能改变人生的长途?谁知道永恒有 多么恐怖?”
--------《无间道风云》主题曲
―没有方向的地图,没有终点的旅途,仙人掌 在沙漠对我微笑,一望无际的公路一个人享受 孤独。”
--------蓝心湄《狂奔》
中介语研究之 中介语假说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核心观点: 学者的话语是系统的,有理据的,但又是不稳定的; 学习者的偏误不是一种偏离目的语规则的、消极的现象,而是 学习者习得过程特定阶段的证据,是一种积极的学习策略。
中介语的特点
• 独特性:学习者的独特语言系统,有一套自身规律 • 动态性:中介语的规则系统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变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 中介语具有独立性
– Corder之内在大纲 – Nemser之“内部结构化的系统” – Selinker之中介语系统的独立性
• 中介语是可以观察的语言系统
– Corder通过考察学习者的“系统偏误”考察其内在大纲 – Nemser的近似系统
– Selinker―可观察到的语言输出”
• 五个过程---L2学习策略和交际策略
所谓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 时,试图解决所面临的学习问题而采取的策略。 所谓交际策略是指学习者用目的语进行表达,特别是由 于语言水平的限制,表达意义发生困难时采取某种策略以解 决交际问题
I am feeling thirsty 他生气了,他不说话了,他走了 他回家了,很快开电视了 他埋小狗在坑里
for 对外汉语方向本科生
提纲
• 中介语研究
中介语的提出 早期中介语理论研究 早期中介语理论的基本假设 中介语的特点 关于“僵化” 中介语研究的发展 中介语语用研究 对早期中介语研究的评价
• 习得顺序研究 • 中介语变异性研究
中介语(interlanguage)的提出
• 中介语假说产生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