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
摘要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环节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成为影响课程改革成败至关重要的因素。

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对学生生命活力的激发和养护、健全心灵的塑造,以及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人文关怀方法
一、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作用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

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集中体现为对人本身的关注、尊重和重视,它着眼于生命关怀,着眼于人性,注重人的存在、人的价值、人的意义尤其是人的心灵、精神和情感。

它对一个人良好个性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合作。

而学生是否参与和合作,不仅仅是学生接受能力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情意态度、气质性格等心理品质的状况如何。

许多教师把学生仅仅看着是知识的接受体和技能的操作者,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技能越熟练越好。

现实的情况是,教师用心良苦,学生的表现却让人失望。

不仅学习质量不高,而且厌学的情绪十分普遍。

不喜欢课堂,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老师。

这种状况很值得广大教师对以往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进
行反思。

教师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学生并不是储存知识和技能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人。

他们有丰富而敏感的精神世界,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不仅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达成其他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

二、课堂教学中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一)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尊重学生并善于体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感和归属感,感受愉快的气氛,获得老师的肯定、同学的称赞,以及“我能行”的胜任感和“更上一层楼”的成就感。

(二)挖掘、张扬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扩大、提升学生的精神领域。

第一,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在教给学生各种事实即“是什么”的同时,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第二,在讲授自然科学课程时,要讲出科学的美。

美,不仅表现在自然现象中,而且存在于自然规律中。

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去体会、欣赏美;通过科学的分析、归纳去感受自然规律之美。

第三,讲述科学应用的正反面社会影响,运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事例,教育学生合理享受文明,避免因滥用科学成果而背离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宗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一般认为,科学思想是运用概念推理的抽象思维,许多伟大科学家的创新理论往往来自形象思维,教师上课时要有意识的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各种思维活动。

(三)运用一些富有人文特点的教学方法,使课堂充满人文关怀的气氛。

赞可夫说过:“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趣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方法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情知性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赞可夫的思想。

课堂上应充分关注学生思维情感领域,学生在宽松、平和、和谐的氛围中接受教学。

老师应有正确的教育观、伦理观、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人格上平等的亲密合作者,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感受到知识之美,而且感受到人性之美。

(四)注意评价的技巧和人文性,让评价成为学生成长的催化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评价,同学之间也会做出评价。

体现人文关怀的评价应是激励性和与人为善的。

教师要具有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观念,不仅要看到学生当下的学习质量,更重要是看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点。

(五)营造具有人文气息的课堂环境,使之产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作用。

经过精心设计的课堂环境,让人一走进去就感受到人文气息。

一个整洁、文明、内涵丰富的课堂环境给人安详的感觉,让人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一个重视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习惯的老师必然会在教室布置上下一番功夫。

如保持教室的清洁,物品的有序摆放,墙壁上贴一些警句格言,定期处黑板报等,但仅停留于此是不够的。

一个静态的课堂环境是难以保持生命力的,要想法使课堂布置活起
来,体现一种精神的张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注意潜藏在教育方法中德几种暗礁:教学中频繁不断地考查、测验,每节课都把一些学生的成绩与另一些人相比较。

这里隐藏着失望、丧失信心、孤僻、冷漠、愤怒等种种危险,这些内心特点会导致内心世界空乏和同情心的丧失。

”遗憾的是,我们并未接受这个告诫,仍在“触礁”。

我们常在教室的墙壁上看见一张大大地、醒目的成绩公告栏。

这对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而对于那些成绩低下的学生来说,负面效应显得更大,成绩栏成了“耻辱栏”。

国家总督学柳斌认为,分数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局部。

分数本来是变化的、发展的,把分数看成绝对的,这种僵化的观点的确给孩子带来沉重灾难。

他认为除某种极特殊的情况外,分数可以而且应当是学生的隐私,完全不必要采取张榜或通报的形式公布于众。

分数成为隐私,就是学生有权决定是否公开自己的成绩,这是他的权利,也可以说是隐私权。

我们应当承认和尊重学生这个权利。

尊重学生,淡化分数也许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希望。

对老师而言,淡化分数也许是一种精神释放。

只有这样,他才能从“教书育人”的层面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文价值。

学生在校期间绝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其在校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生活质量。

课堂上的人文关怀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它赋予课堂一种色彩,一种基调。

体现人文关怀的课堂,才能正直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石。

(编辑郑云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