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型的民族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新型的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建设民族的和谐文化,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包括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是通过潜移默化在处理民族问题和关系中的物质力量。新时期,各民族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我们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来凝聚各族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和教育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正确处理好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关系。造就和培养一些少数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想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民族文化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性,又抵制各种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的错误和腐朽思想。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为民族关系和谐注入动力

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的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东部发达地区还存在着差距,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人们还处于绝对的贫困状态。如果经济长期得不到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事实证明,民族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的根本。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缩小区域差别,更好的推动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形成符合民族区域特点的经济发展格局,实现民族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营造平等竞争、共谋发展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为经济发展和民族共赢提供强大动力。

(三)落实人才战略,全面贯彻“四尊重”方针,充分激发创造活力

“对人才的投入,是收益最大的投入。人才资源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3]重视少数民族的教育文化事业,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实现以科教推动民族事业的发展。少数民族汇集了并在工作中联系着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他们来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不同领域,不但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而且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民

族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支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和营建宽松和谐、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良好环境,提倡生动、活泼、民主、团结的学术氛围。少数民族的干部是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团结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许多方面有着汉族干部不能或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党和政府应继续注重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弘扬自力更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精神,倡导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和谐创业,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四)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关系和谐提供制度保障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坚持国家完整统一与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

部事务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具有强大的政治生命力,是历史性和现实性、政治性和经济性、民族性和区域性的统一,是解决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尊重和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适应民族自治地方的社会发展的实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精神,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加强民族法制建设,积极推进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民族法规的修订和完善。要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制

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努力为各民族群众行使民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促进民族工作依法进行。

(五)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以信仰自由引领民族关系和谐

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民族矛盾有很大部分是出于宗教问题。由于社会的剧烈变化,人们在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中遇到困难和空虚等情况,困难、疾病、动荡等带来的社会不安和困难,以及在生命和宇宙中还存在很多尚未作出科学解释的现象,这些促使人们到宗教中寻找精神寄托,产生大量同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矛盾联系一起的宗教问题。加之国际敌对势力的干预和支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宗教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等特点,做好新时期的宗教工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解决宗教问题上,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使宗教管理走上法制化,妥善处理和有效预防

宗教问题产生的矛盾,使得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六)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能力

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民族工作显示出强大的政治功效。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做好中国民族工作,离不开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工作中党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同时我们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社会事业。健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访制度,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的方法,及时合理有效处理民族群众反映的问题,化解民族矛盾解决民族问题。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民族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和解决利益矛盾。建立健全民族问题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映灵敏、运转有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们在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过程中,还要树立民族问题的长期性、重要性和复杂性的思想,注重民族感情,大力发展民族文化。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的统一、包容性和竞争性的统一,达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民族关系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