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一、大众传媒与公共制度基本理论
(一)大众传媒的含义与社会功能
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是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是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是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纪录影片和新闻性期刊的总称。大众媒体是传播者与受众实现沟通和交流的中介纽带。现在,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并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大众传媒具有以下的社会功能:
1、获取与传递信息。大众传媒将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映,让人们获得充分客观的信息。
2、文化传承功能。大众传媒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能够教育社会民众传播文化知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形成向上的价值观念。
3、舆论监督功能。能够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以及完成情况进行监督,能促进社会机制的运行。
4、娱乐休闲功能。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多种多样,这些丰富多彩的信息能够让阅读者暂时摆脱烦恼,起到了休闲娱乐的作用。(二)公共政策的含义
公共政策是20世纪中叶之后由西方国家首先提出的概念,是国家(政府)、执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一定的社会政
治、经济和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动或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其本质体现了政府对全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目标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其涵义,公共政策的本质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是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政策集中反映或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是执政党、国家或政府进行政治控制或阶级统治的工具或手段。
(2)是公共管理的手段,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3)是利益关系的调节器。公共政策作为分配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工具或手段,是各种利益的调节器。
二、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当前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国大众传媒呈现了许多崭新的特征,比如,传播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化,传播速度更加快捷,传播受众范围更加广泛,社会影响力更加巨大等。在大力倡导社会民主的现代社会,公民文化素质已经得到质的飞跃,使得面向社会公众的大众传媒成为参与政治推进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成为政治舞台上的中心角色之一,并产生了公共政策运作、制定和传播的影响力。然而这种影响是两面的,它既给社会生活、公共决策带来积极的引导和监督,又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消极的不良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大众传媒能及时敏锐的发现有新闻价值的“问题”并有效的
将之转化为政府政策问题
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被政府主动注意到并及时转化为政府动用公共资源加以解决的政策问题。发现问题是政策活动的的起点,大众媒体对现实世界有选择的报道有助于公共政策的问题的提出。无论是对于民众还是政府而言,大众传媒提供的真实客观的信息很可能是在其他渠道获取不了的,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大众传媒在推动公共政策的改革和完善中,甚至能够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2、大众传媒能为公共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条件
传统的公共决策一般会面临三个困境:信息不完全,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现时的模糊性。大众传媒对公共决策的深度介入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少这些不确定性。大众传媒是公众与公共决策系统沟通的桥梁,它能反映基层老百姓的共同诉求,并能将公众普遍关注的政策问题直接上达。大众传媒传递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既有助于公众切实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过程中来,也能使政府更好的了解公众的诉求,作出更加顺应民心的决策。
3、大众传媒能对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的监督和评价
公共政策的执行是整个政策体系中最关键的一环,是检查和落实政策的关键,是将政策转化为现实的唯一途径。公共政策的执行全过程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进入媒介视线,媒体能够协助政府及时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成公共政策的“阳光”执行。另一方面,公众通过大众传媒看到公共政策的有效实施,也能逐渐建立起
对政府的信任。
(二)消极影响
决策公正是行政合法性的生命,决策者的独立程度决定着决策者与法律的接近程度,决策的反馈和评估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而媒体采访报道需要相对公开的条件,发表的简介会形成公开的舆论导向,影响受众对事实的判断。媒体的任何不适当的介入,任何有倾向性的报道评论,都有可能给决策者、给受众造成先入为主的偏见,从而影响正常的公共政策过程的进行。
由于新闻传媒产业的市场化、商业化趋势加重,越来越多的媒体把制造虚假信息作为增强自身竞争力和获利的筹码,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有的报道更是“指鹿为马”、“以偏概全”,只为追求信息的“爆点”,而不注重把真实的情况客观地反映给公众,这使公众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客观报道是行政独立和媒体报道两者之间的基本的平衡点。
三、公共政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传媒作为一种资源,国家可以利用它的多种功能为之服务。在信息时代,“谁掌握着社会通讯的使用、保持和传递的方法,谁就掌握着控制社会的权力,社会的稳定取决于通讯渠道的完整和完善”,这正是世界各国普遍重视传媒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所有的控制手段中,政策控制是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在新闻法尚未出台或新闻法规尚未完善的国家和地区,新闻政策在整个管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在我国,新闻立法和政府控制也是对大众传媒的发展影响最大的
因素之一。
从宏观政策研究角度讲,新闻政策是政党和政府治党治国的一系列规则方略在新闻传媒领域的体现,是宏观传播政策的“子政策”。作为政党、政府对所属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态度和策略、管理和调控新闻椽笔领域的重要手段,新闻政策具体体现在有关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新闻媒介管理与经营活动的一系列行为准则和规范中来。
然而中国目前缺少新闻传媒方面完善的立法,缺少了对传媒活动的约束和规范,这会造成传媒领域的混乱无序。部分企图牟利者会因为缺法律约束而肆无忌惮,捏造虚假信息、进行恶性竞争等侵害公众权益、扰乱传媒界秩序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发展。
另一方面,公共政策缺少在内在机制上的宏观调控作用力,这使大众传媒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在现阶段,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健全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这使得各个新闻单位构成的新闻网络存在不稳定性以及一定程度的无序性。不完善的市场机制对我国传媒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在传媒实现产业化运作后,资源消耗主要依靠广告收入得到补偿,传播内容和方式便受到广告活动的影响和制约。但是对广告的依赖强化了大众传媒对收视率的追求,同时也使广告投入及节目更趋都市化、功利化,不仅会致使公众无法判断报道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更不利于大众传媒的持续健康发展。。
四、消除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之间不良影响的对策
对于中国目前公共政策与大众传媒的发展现状而言,为使公共政策与大众传媒发展相适应,形成一种互补双赢的关系,笔者认为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