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学各论2-弧菌、厌氧菌、四体(螺旋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owever, cholera bacilli frequently inhabit the river and pass easily among unsuspecting bathers.
二、致病性
引起小肠的疾患,人是唯一的易感者, 细菌 不入血。
❖ 鞭毛:利于细菌穿透粘液层,游向肠壁 细胞
分子量约150 kDa;B链(重链)是与神经节苷脂 结合的单位;A链(轻链)具有毒性作用(锌内肽 酶),轻链和重链之间由二硫键连结。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1.与神经系统的结合: 毒素对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神经细胞有高度亲 和力,结合非常牢固,一旦结合,抗毒素便不 能中和毒素。毒素重链识别神经肌肉结点处运 动神经元上的受体并与之结合,促使毒素进入 细胞内形成小泡。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 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 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 缺血的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 感染的伤口。
致病因子
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 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 属致神死经量<毒1,µg毒)性;极为强蛋(白小质鼠,L不D5耐0为热0;.01可5 被ng蛋,白对酶人 破坏。
✓霍乱肠毒素作用机理:
霍乱肠毒素作用机理: (同LT)
B亚单位与小肠粘膜上皮细 胞GM1神经节苷脂受体结 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细胞
A亚单位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 肽,A1亚单位发挥毒性作用
A1
G蛋白 Gs 活化腺苷酸环化酶
ATP cAMP
胞内cAMP↑,导致肠腺上 皮细胞分泌功能亢进,分泌 Na+、K+、HCO3-和水,大 量水和电解质在肠腔堆积, 引起剧烈腹泻与呕吐
“rice water” stool
三、免疫性
sIgA提供主要免疫保护作用 免疫力持久
四、微生物学检查
查菌:
标 本(粪便、呕吐物) 活菌悬滴 镜 检 接种
碱性蛋白胨水 转种
硫柠胆蔗( TCBS)琼脂平板 培养
可疑菌落 生化反应
用特异性O1群和O139群 血清做玻片凝集试验
五、霍乱防治原则
厌养环境
芽胞出芽
形成
繁殖体
释放破伤风痉挛毒素
沿神经纤维 间隙
血流
淋巴液
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延髓运动神经元
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释放 (甘氨酸,-氨基丁酸)
引起麻痹性痉挛症状 1.苦笑面容 2.牙关紧闭
3.角弓反张 4.惊厥
破伤风痉挛毒素作用机制
致病条件
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致 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A. 正确处理创口及清创、扩创。
B. 抗生素,清除局部细菌。
C. 发病早期可足量使用抗毒素进行特异性治疗, 尽早足量,10~ 20万单位。
如为马血清制品,应皮试或脱敏。有人抗破 伤风免疫球蛋白更好(human tetanus immunoglobulin, HTIG)。
4.如何防止上述病例中患者不患这一 疾病?
双层溶血
内环:θ毒素,较窄的透明溶血环 外环:α毒素,不完全溶血环
• βeta toxin
– Pore-former, functions similarly to α-toxin
• εpsilon toxin
❖ 产芽胞厌氧菌 致病菌 引起外源性感染
❖ 无芽胞厌氧菌 条件致病菌 引起内源性感染
厌氧芽胞梭菌属
(Clostridium)
❖大多为严格厌氧菌,G+。 ❖芽胞直径比菌体粗,使菌体膨大呈梭状,对热、干燥和 消毒剂均有强大的抵抗力。 ❖ 除产气荚膜梭菌等极少数例外,均有周鞭毛,无荚膜。
✓ 产芽胞厌氧菌
2. 医生根据什么诊断为破伤风? (病史及临床表现)
一般不进行涂片、镜检和分 离培养,典型的症状和 病史即可作出诊断:
病史:患者有开放性损伤感 染史,或新生儿脐带消 毒不严,产后感染,外 科手术史。
典型的症状:牙关紧闭,苦 笑面容,角弓反张, 惊 厥及其它
3.根据微生物学知识应该如何治疗病人?
免疫性: 破伤风免疫属外毒素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发挥 中和作用。 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牢固免疫力(毒素量极低且 与神经组织牢固结合,不能有效刺激免疫系统) 获得有效抗毒素的途径是人工免疫。
掌被竹签刺入,当时无特殊处理,伤口表面慢慢 结痂,但稍有肿胀三天后患者自觉乏力,张口进 食有些阻力,头颈活动稍受限制。
当地卫生员以落枕处理,给予针灸治疗,以后逐 渐出现全身肌肉间隙性抽动,不久发展不能张口, 头颈向后强直,四肢强直性抽搐,声音光线刺激 都可加重症状,立即送医院诊治,医生通过询问 病史及体格检查,确定诊断,立即抢救治疗。
❖菌 毛 : 共 调 节 菌 毛 , 粘 附 定 居 ( toxincoregulated pilus,TCP)
❖霍乱肠毒素toxin:
由霍乱弧菌的溶原噬菌体(CTX噬菌体)编码。 结构: A亚单位 A1 活性(催化)部分 A2 连结A1与B亚单位
B亚单位 五聚体 识别受体部分
1.通报疫情,及时隔离病人,消毒处理病人呕 吐排泄物。
2.加强海关检疫(主要为O1群及O139群),及 时封锁疫区,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
3.加强夏秋季食品卫生检查,加强水管理,注 意个人饮食与食品卫生。
4.易感人群或疫区可试用霍乱疫苗。 5.霍乱病人严格隔离,抗生素治疗外,主要通
过输液对症治疗渡过危险期。
Clinical Findings
✓incubation period : 1–4 days
✓sudden onset of nausea and vomiting and profuse diarrhea with abdominal cramps
✓rice water stool: contain mucus, epithelial cells, and large numbers of vibrios
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 革兰阳性菌 ❖ 有芽胞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 菌呈鼓槌状,抵抗力强 ❖ 有鞭毛 ❖ 根据鞭毛和菌毛抗原可分为10个血清型, 但产生的毒素无差异
(二)培养特性和生化反应 严格厌氧
血平板上,有β溶血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致病性与免疫性
病例讨论 男:54岁,农民,入院前五天撒猪粪时不慎,左手
产气荚膜梭菌
(C.perfringens )
❖两端平切G+粗大杆菌
❖体内有明显的荚膜
❖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
❖双层溶血
❖Nagler反应阳性
❖根据所产毒素不同分成 A-E 五个血清型
1892年,美国病理学家W.H.韦尔奇等自 一尸体分出本菌,因而又称韦氏梭菌
Stormy fermentation
弧菌属 (Vibrio)
一群氧化酶反应阳性, 弯曲成弧形的革兰阴性 菌,对人致病的主要为 霍乱弧菌(V.cholera)和 副溶血性弧菌 (V.parahemolyticus)。
共性:
❖ 革兰阴性,单根鞭毛; ❖ 运动活泼,怕酸耐碱; ❖ 引起消化道传染病。
霍乱弧菌 (V.cholera)
引起霍乱——甲类烈性传染病; 主要由O1群及O139群所致。
霍乱弧菌血清型
血清群 O1
O2~O138 O139
血清型 3 0 0
生物型 2 1 1
产生毒素 + +
流行 + +
生物膜
蓝藻
桡足类动物,如水蚤 摇蚊幼虫
The Ganges River in India is considered sacred, and people wash in the river and drink from it.
✓Helicobacter pylori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is a spiral-shaped gramnegative rod ❖H. pylori consists of a large diversity of strains, and the genomes of three have been completely sequenced ❖H.pylori is associated with antral gastritis(胃 窦炎), duodenal (peptic) ulcer disease(十二指 肠溃疡), gastric ulcers(胃溃疡), and gastric carcinoma(胃癌)和MALT(胃粘膜相关B细胞 淋巴瘤)
致病机理
❖炎症反应:直接刺激免疫细胞,直接刺激胃黏 膜上皮产生细胞因子,中性粒细胞侵润为主。
❖胃泌素关联假说:增加胃泌素释放,使胃酸分 泌和胃蛋白酶活性增加。
免疫性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刺激机体产生 IgM、IgG和IgA型抗体,但是否对机体有 保护作用尚不清楚。
厌氧性细菌
Anaerobic bacteria
2.内在化作用 小泡从外周神经末稍沿神经轴突逆行向上,到 达运动神经元胞体,进入传入神经末稍,最终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3.膜的转位 通过重链N端的介导产生 膜的转位,使轻链进入胞 质溶胶。
4.胞质溶胶中作用靶的改变 轻链发挥毒性作用,阻止 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 酸的释放,使肌肉活动的 兴奋与抑制失调,造成强 直性痉挛。
❖ O139群也引起大流行
1817~1923年的百余年间,在亚、非、欧、美、 澳等发生的六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皆由古 典生物型引起。
1961年开始的第七次世界性霍乱大流行至今已 波及五大洲140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 数在400万以上,目前尚无停息的迹象。它们由 埃尔托生物型引起。
1992年10月,由非01群的一个血清型——0139霍 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 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 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有取代埃尔托生 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 流行。
思考题:
1.小小一根竹签刺入皮肤,怎么会引起破伤风? 2.医生根据什么立即诊断为破伤风? 3.根据微生物学知识应该如何治疗病人? 4.如何防止上述病例中患者不患这一疾病?
1.小小一根竹签刺入皮肤,怎么会引起破伤风? ( 致病机制)
破伤风芽胞
经伤口而入
伤口深,盲端,有泥土杂物污染 其他杂菌共同感染
预防: 人工自动免疫:用类毒素或白百破三联疫苗(DPT): 军人,易受外伤成人,儿童等,第一年注射2次,第二年加 强一次,可维持免疫力12年。 怀孕前妇女:注射类毒素,降低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紧急预防: 清创; 使用用抗生素; 人工被动免疫:以往注射过类毒素基础免疫者,再注射一针 类毒素,无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 antitoxin,TAT); 无 基 础 免 疫 者 清 创 , 注 射 抗 毒 素 , 皮 试 , TAT 1500 ~ 3000u,同时注射另一臂类毒素。
❖ O抗原特异性强,为分群依据: O1群至O155群
❖ H抗原特异性不强,在分型上无意义
一、抗原构造和分型
❖ O1群可引起大流行: 古典生物型(正霍乱) 1961年前世界范围内引起过6次大流行 El Tor生物型(副霍乱) 始于1961年的第7次大流行
❖ O2群~O138群引起散发性胃肠炎,不引起大 流行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梭菌
所致疾病
破伤风 气性坏疽 食物中毒 坏死性肠炎 食物中毒 假膜性肠炎
破伤风梭菌(C. tetani)
破伤风(tetanus) 的病原菌。发病后 机体呈强直性痉挛 、抽搐,可因窒息 或呼吸衰竭死亡。
全世界每年大约100万人死于破伤风 病。发展中国家婴幼儿死亡率高达85%。 破伤风是造成儿童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仅 次于麻疹。1949年前,我国婴儿死亡率达 20%,其中破伤风死亡率为50%,是新生儿 死亡的第1、2位病因。虽有免疫接种,发 病率有所下降,但全世界婴儿和成人破伤 风患病仍占18/10万人。
一、抗原构造与分型:
根据O抗原不同,可将霍乱弧菌分为155个群
其中O1群与O139群引起霍乱
O1群菌体抗原由3种抗原因子A/B/C组成,又可分 为3个血清型:小川型(Ogawa)、稻叶型( Inaba)和彦岛型(Hikojima)
O1群的每一个血清型还可以分为2个生物型:古 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El Tor生物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