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族化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的招生就业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然而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也发生了变化,从原来的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从而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人们也越来越习惯用“某某族”来概括生活方式、兴趣爱好和价值诉求等总体独特而内在趋同的某一特定群体,这些词基本上是对中国某类青年群体的特殊符号化解读。特别是大学校园“族化”现象,现在已呈蔓延之势,形象指出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社会化存在的不足和过度社会化的严重问题。从生活状态相关的宅一族,啃书族,顽乐族,生意族,到跟消费习惯相关的月光族,透支族,辣奢族,再到就业相关的考试族,草签族,名目甚多,不胜枚举。而本文主要分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啃老族、校漂族、候鸟族以及蚁族这四个代表性的大学生“族化”现象,同时透过现象揭露本质,研究族化现象的相关原因,并提出相应地建议和对策,以引起社会对该群体的重视。

【关键字】啃老族校漂族候鸟族蚁族就业压力

一、引言

社会上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大学毕业生的几种典型处境:久不就业、靠父母养活的“啃老族”,留恋校园伺机等待的“校漂族”,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摇摆不定的“候鸟族”和群体性蜗居的“蚁族”等。各类“族化”生存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多来自中低收人家庭,虽受过高等教育,却仍面临巨大的生活和发展压力,身心处于焦虑、矛盾和冲突的亚健康状态。“族化”群体对网络高度依赖,在网络空间中呈集聚状态,相对于其他群体情绪化和非理性倾向更强。给“族化”群体上升流动的渠道,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当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点关切。

二、“族化”现象分析

1、“啃老族”现象

“啃老族”现象的出现,颠覆了的中国传统家庭价值观念,使“养儿防老”逐渐演变成了“养儿啃老”。所谓啃老族是指“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啃老族一词是个舶来品,又称NEET族(Not currently engaged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它最早起源于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之后该概念被台湾和

香港引进,并创造了“尼特族”这一名称。同样在亚洲的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也出现类似“MEET”族群体,规模呈逐步扩大态势。由此,“啃老族”逐渐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啃老族”并非是没有能力立足于社会,而是主动放弃就业的机会,赋闲在家。不仅衣食住行全依靠父母,而且开销往往不菲。“啃老族”年龄都在23-30岁之间,并有谋生能力,却仍未“断奶”,他们存在理想与现实落差、物质与精神脱节的典型特征[3],社会学家称之为“新失业群体”。对“啃老族”类型的划分,目前学界没有统一的标准,但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本文认为“啃老族”的类型可以划分为以下 6 种类型:

一是养成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成了事事依赖父母长辈的心理, 缺乏基本的谋生知识和技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啃老族”;二是挑剔型啃老族。他们大多拥有较高学历却自视过高,对工作挑三拣四,于是暂时待在家中靠父母生活;三是被迫型啃老族。他们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收入基本能够满足个人生活所需。但是在社会转型期,他们经济基础薄弱,面临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不得不向父母寻求资助,故称之为“被迫型啃老族”;四是追求梦想型啃老族。他们渴望通过自主创业步入富有阶层,但由于他们所设定的目标常常脱离实际,且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因而往往以失败告终,不得不靠“啃老”接济生活;五是丧失信心型啃老族。他们面对多次求职无果或在工作上受到挫折时,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对往后的就业丧失信心,不愿意再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宁愿待在家里“啃老”;六是频繁跳槽型啃老族。他们对工作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因而频繁的跳槽,导致最后找不到工作,不得不回家“啃老”。

二、“校漂族”现象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全国各高校不断涌现出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虽然已经毕业,但既没有升学继续深造,也没有参加工作,而是继续以学校为生活圆心,在学生食堂就餐,到图书馆学习,去操场踢球,,像一叶扁舟“漂”在学校的公共场所里。所谓“校漂族”是指人学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就业,漂流在原来就读的校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人群.他们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利用学校资源而生存,仍过着和学生一样的生活.

根据追求目标的不同,“校漂族”毕业群体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进取型、过渡型和无为型。一是进取型。所谓的进取型“校漂族”是指那些留在学校继续学习准备出国、考研或考公务员的群体,他们占“校漂族”的大多数。这些人目标比较明确,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进一步提升自我,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努力。这类“校漂族”往往对工作和社会的

期望值较高并勇于追求和挑战自己。二是过渡型。过渡型的“校漂族”主要指那些一度努力去适应社会,但是基于种种原因,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理性选择暂时回到校园学习生活或在学校周边开店谋生寻求更好就业机会的毕业生群体。熟悉的环境、便利的条件和较低的生活成本是吸引其漂在校园的重要原因。三是无为型。无为型的“校漂族”一般是两类极端的人群,占的比重较小。一类是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弟,他们留在学校纯粹是留恋校园生活,贪图享受学校的清静悠闲;另一类则是不敢面对社会,躲在校园逃避社会竞争的“鸵鸟派”,他们一般比较内向,缺乏进取心和归属感,心理脆弱。

3、“候鸟族”现象

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反复迁徙是“候鸟族”最显著的特征,他们处于焦虑和冲突之中,身心饱受煎熬。“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程度高,竞争环境更加公平,毕业生没有太多社会资本,也能够获得工作和发展机会。但居高不下的房价、遥不可及的户口、高生活成本,这些都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生活预期与生活质量。种种压力下,很多人选择“逃离北上广”,回到故乡或退居中小城市谋求发展。然而,他们已经很难适应家乡中小城市固有的“关系社会”和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

“候鸟族”在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是他们理性选择的结果,但对于个人而言增加了选择的成本,对于社会而言则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候鸟族”在生存环境和经济条件上处于劣势,自我保护意识也较差,加上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也有可能使他们沦为社会治安中的不安定因素。

4、“蚁族”现象

“蚁族”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最早出现在 2009 年 9 月 1 日出版的《蚁族——大学毕业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中,该书一经面世立即在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得各方都对这个群体都投去了极大的关注。“蚁族”指的是 80 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拥有大学文凭、收入欠丰,并且与许多有相似经历的同龄人聚居在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这就是“蚁族”的三个主要特征。在《蚁族》作者廉思看来,“蚁族”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的别称,拥有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大学毕业。该群体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年龄集中在22至29岁之间,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为主,80后占到调查总数的95.3%;二是收入低。该群体收入较低,多数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在北京的“蚁族”月均收入不超过2000元,有些甚至处于失业状态;三是群居该群体聚居在房租便宜的城乡结合部和近郊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方米,并且已经形成了一批“蚁域”聚居村。这个群体的生活条件较差,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