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第七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选择性记忆(selective retention):公众对于事物的 记忆是有取舍的,同样是容易记取与自己观念一致、感兴趣的事 物,容易忘记与自己观念不一致、或者不利的信息。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传播方式
一、传播方式
(一)人际传播 1.人际传播的优点: (1)直接性和针对性 (2)手段灵活多样 (3)传播反馈迅速 (4)保密性强 2.人际传播的适用范围: (1)针对特殊问题和个别问题 (2)针对重点人员和重点问题
(三)网络媒体
相对于前两者,网络媒体具有以下特征: 1.高度开放,超越时空
2.个性化极强,双向互动,多网络节点 3.多媒体,超文本 4.低成本,高效率 5.无中心化,自然权威取代传统权威
第三节 网络媒体在公共关系中的应用
一、网络检测
公共关系的职责之一就是对外部环境进行检测,而网络媒体则自然具 有检测网络环境的的职责,为组织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包括一下一些方面 的工作: (一)检测无赖型网站:此类网站以揭“丑”、“揭短”为主,通过发布 负面信息,获得关注度,而对于事实真相与信息的准确性则不负责任,容 易颠倒是非、误导公众。 (二)关注聊天室、QQ群:这种平台属于大众文化圈,由于其成员 之间熟悉度高,因而在这些群体中传播的信息更容易被相信,传播效果明 显。因此对于这些平台要重视,将其作为舆情检测的“雷达站” (三)新兴的就是通信方式:信息传播的方式日新月异,要时时关注 这些新兴的通信方式,确保舆情检测不落伍、不滞后。
二、传播的经典理论
(一)5w模式
(Who) 分析控制 (Effect) 效果如何 (What to say) 内容分析
(To whom) 对象分析
(through which) 媒体分析
1.传播的控制分析:传播法规、政策传播者的社会控制、传 播者自我控制、社会责任等;
2.传播的内容分析:传播的分类、传播的符号、宣传方法等 3.传播的媒介分析:传播的没接环境、没接特点等; 4.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是传播对象心理特点(比如:更看 重价格、还是更看重质量,一劳永逸倾向,还是看重边际效益) 5.传播的效果分析:传播效果的类型、影响传播效果因素、 测定效果的方法等。
2.群体传播往往具有一定的情景气氛,可以引发一定的从 众心理或行为
群体传播能够促使群体成员产生趋同性,进而产生归属感、认 同感和凝聚力。这是由于个体之间在一定环境下,会产生相互影 响,形成一种类似于物理学中“场域”的情况。在“场域”当中,个体 会受到来自于群体的压力和动力去从事特定活动。在现实中有很 多这种例子,比如: 现场演讲更容易激发听众的行动力
党组织重视党员过组织生活 公共事件现场社会秩序一旦失控将难以快速恢复 邪教组织和传销组织利用群体压力,控制个体
(三)大众传播
相对于前两种传播,大众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1)传授者面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
(2)传播反馈间接、迟缓困难; (3)大众传播依赖先进机械电子物质媒介,具有传播速 度快、连续和公开的特点; (4)传播者专业化、职业化,一方面高效专业,另一方 面,具有特定精英主义或民粹主义倾向。
(四)受众选择“3S”理论
1.选择性注意(selective attention):公众总是留意到 与自己观念一致、自己需要、或者关系的信息,回避与自己观念 不一致、或者不关心的信息。 2.选择性理解(selective perception):公众在理解信 息是受到自己固有思维模式、价值观念、态度、情绪等方面的影 响,使得公众对信息的理解会不同于传播者的初衷。比如:丰田 霸道门事件。
三、关注网络意见领袖
网络意见领袖是两级传播模式中的二级传播者在网络传播中的对应 者。要确保网络意见领袖在组织公共关系中起到正面作用,就要做到一下 几点: 1.先要对这些意见领袖的言论有一定的关注。这有利于与增进双方的 了解,一方面,便于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组织对这些 意见领袖的重视与尊重,有利于建立双方的良好关系。 2.要从分尊重意见领袖的意见。意见领袖的意见往往事出有因,要予 以充分理解与尊重,避免发生意见冲突,造成对峙,引发激烈争论。在于 意见领袖的交流中不能金钱交易,更不能雇佣枪手,违背公共关系准则。 3.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寻找具有共识的网友,形成较稳定的信息群 体,从中培养自己的意见领袖,形成引导力量。
案例分享:蒙牛诽谤门
1.结合案例,案例中公关主体在网络公关运用中, 有哪些失误?
2.如果你是该组织公关部经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 广公司富含优质鱼油的新产品?
1.案例中公关主体在网络公关运用中,存在的失误 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违背诚实守信的原则,篡改新闻资料、误导公 众认知;
(2)滥用传播手段,冒“消费者”名义 ,恶意营造 舆论氛围,打击对手; (3)臆造意见领袖观点,造谣诽谤,破坏市场规则
2.如果你是该组织公关部经理,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公司富含 优质鱼油的新产品? 参考建议:
(1)邀请专家解读,媒体参与,正面引导公众对于相关知识的 关注; (2)与意见领袖真诚沟通,争取其帮助传播相关的信息与知 识,获得公众的兴趣与深入了解; (3)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正面宣传公司产品功 能与成分; (4)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规则,以合作而非恶意竞争的方式 与竞争对手相处。
第七章 公共关系过程:传播方式
引导案例:时尚潮流pk传统规范
1.案例中时尚潮流体现的在什么地方?
2.案例中的传统规范指的是什么?
1.时尚潮流可能体现在: (1)对于社会文化变迁的准确把握,以及对流行文化要素的 恰当运用。 (2)对新型传播渠道和方式的迅速掌握和利用,有利于传播 效果。
2.传统规范在本案例中没有明确提到,但是可以看出,传统 规范是公众已经习惯的传播模式和渠道,比如报纸、公报、电视 新闻等等。这些传播方式仍然是基本的传播工具,但Baidu Nhomakorabea其传播效 果比较有限,逐渐不能满足现代公共关系的全部要求。
二、大众传播的主要载体
传播手段虽然有很多,但是大众传播仍然是传播信息的主要 手段,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因此有必要对大众传播的手段进行逐 一分析: (一)报纸、杂志等印刷出版物(Press) 1.报纸:传播时效性最强,出版发行量大,费用低,但是形 式单一,专业性不强。现正面临网络新闻的巨大威胁。 2.杂志:传播速度低于报纸,专业性较强,对读者文化专业 水平要求较高要求。也遭受来自电子刊物的挑战。 3.报纸杂志的共同特征: (1)读取信息灵活; (2)便于保存查阅; (3)传播范围受限,形式单一,信息量相对电子信息较小; (4)传播速度有限。
克服传播中的障碍干扰的建议:
1.传播编码和渠道选择要以接收者的特点的经验为依据 接收者获取信息的习惯、信仰的权威等特点极大的影响 着传播效果。因此在对信息进行编码时要考虑接收者的理解 能力和生活经历,对信息渠道的选择上要符合接收者的行为 习惯。
2.强调双向沟通 双向沟通一方面能使得沟通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 双向沟通能够让通过多次修正减少沟通障碍对信息交流的影 响,增进够沟通效率。
2.译码环节中可能产生的障碍
(1)接收者的主观心理状态:接受者的自信程度、理解能力、知 识结构认知模式等等都会影响信息的解码、译码。东西方文化差异带 来的误解就存在信息接受者错误理解文化信息的问题。比如李鸿章观 看足球比赛,以及鸦片战争中耆英解释西方人以刀叉为餐具的例子就 能很好说这一点;
(2)接收者利益角度:接受信息者以自身代表的利益为出发点理 解信息时,会存在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差异; (3)接收者认知模式: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对于同样信息的理 解是不同的,(比如:同学们认为屠嗷嗷获得诺贝尔的例子,对于中 医理论是一种肯定,或者没有直接关系?)
二、建立组织自己的网站
建立官方网站已经是任何现代组织公共关系的基本工作之一,一般而 言,建立官网需要注意一下一些方面: (1)鲜明的网站目标:提供产品信息,基本售后服务信息,拓展业务 资讯,顾客交流平台等等; (2)独特网站内容:千篇一律的网站设计和单一网站功能会消弱网站 作为公共关系工具的功能和效果,独特的网站设计和便利的服务项目将有 利于网站的收集信息和传播的效果; (3)及时有效的更新:网站信息的时效性是网站的基本要求,信息过 时的“僵尸网站”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传播作用; (4)个性的设计风格:网站的“外形”是吸引公众的重要手段; (5)诱人的互动方式:网站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互动性,这是其不同 于传统传媒的最大特点。
(二)群体传播
群体传播是一种一对多,但又不使用大众传播工具的传播方 式,比如:非电视转播的演讲、宣讲活动、誓师大会、仪式活动 等等。群体传播介于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之间,可以兼具一些二 者的优势,但同时又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群体传播过程会受到群体内部小团体的影响 群体传播过程中小团体的传播力量会影响群体传播的效果,比 如小道消息和评价议论等等会影响正式渠道消息的传播效果,美 国传播学者用“葡萄藤”来形容这种现象,即:多种信息流同时传播 信息,并在效果上相互影响。
第一节 传播与传播理论
一、传播的一般过程及其特点
传播的内容是信息,信息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1.信息具有特定的意义,即是在特定背景下具有指向的含义。
2.信息本身不能独立存在,需要载体传达。比如我们常讲的文化 符号就是一种有特定意义信息载体。图像、音乐、文字、节律、姿势 等等都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除了上述两个特点之外,在传播过程中还受到主观理解和外 界媒介对信息的影响因而信息传播又具有独自的特点。
传播的一般过程:
传播者 (编码) 信号1 信息源 渠道
译者 (解码) 信号2 目的 信息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传播过程的四个基本要素:1.信息内容; 2.传播者;3.传播对象4.传播渠道
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
根据上图的描述,我们可以发现至少又三个环节会产 生传播障碍。即:
1.编码环节 2.传播环节 3.译码环节
1.编码环节中存在的传播障碍:
(1)编码者主观立场的影响:比如我国外交活动中过去常用的“ 中国人民感情”这一用法就存在一定主观性,影响西方国家一部分政 治力量对此的理解; (2)编码者经验能力的影响:编码者对传播活动的经验深浅会影 响传播,经验不足可能使得编码过浅,失去吸引力,或者编码过于复 杂使得接受者无法理解; (3)编码者态度和认知状况:编码者重视或轻视,个性外向张扬 或者内敛等因素也会塑造信息编码的状况,决定信息以直接、或间接 ,柔和或强烈的方式传播。
3.媒介环节的障碍
媒介环节的传播障碍有两种,技术型的障碍和非技术型 的障碍: (1)技术型障碍:是指物质形态的障碍,比如印刷错 误、技术失误等;
(2)非技术型障碍:是指传播媒介在特定意识下对信息 的扭曲、遗漏和重组,比如:媒体的“第二现实”构建能力、 聚焦效应,传播者的特殊利益等等。在现实生活中 ,网络 流言、短信假新闻、文不对题的报道等等都是这种障碍。
(二)广播、电视
1.广播:方便接收者获取,成本低廉,门槛低,随着媒体技术 的发展,其传播影响早已大不如前。但是在一些没有无线电管制 或者无线电管制比较松的国家正成为公众的自媒体手段之一。 2.电视:尽管同样遭遇了来自网络信息技术的巨大挑战,但是 相对其他传统媒体渠道,电视传播还保持着相当的活力。原因在 于电视传播主体拥有大量的媒体和信息资源,以及强大的网络框 架,这些构成了其强大的一手信息获取能力。同时,公众长期形 成的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电视传播的地位。 3.广播电视的共同特征: (1)传播迅速,覆盖面广 (2)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3)信息不易公众保存 (4)信息接收被动,单向性强
(二)互动传播模式
循环性是这一 模式的主要特点。
传播者
效果反馈
信息内容
对象接收者
媒介渠道
(三)两级传播模式
一级信息源
(传媒)
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
受众
受众
受众
受众
受众
受众
大众传媒并非传播中的唯一权威,非正式的、散布于公众中 比较活跃的“舆论领袖”是传播模式中的重要变量。这一模式对于传 播作用过程进行了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