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影》文本解读史的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父爱,子敬”:在两种读法中清晰

—关于《背影》文本解读史的反思解读《背影》不外乎两种方法:一种是无所依托的直读;另一种是知人论世的倒读。但无论是哪一种解读,文本都是触摸《背影》情感(主题的基础,脱离文本的语言文字,任何解读都会走向虚无。还原上述两种解读情境,《背影》表达“父爱子,子敬父”的主旨是否就可很容易地理解了呢?

一、直读,能直接读出“父爱,子敬”吗?

直读是指不借助任何资料或文献的阅读,是原生态地阅读文本内容,追求的是阅读者的直接感受。《背影》发表于1925年11月22日《文学周报》第二00期。文章一发表,迎来的便是朴素的直读。《文学周报》

作为一份社会性读物,不可能专门详细地介绍朱自清的生活史和情感史,当时的普通读者阅读《背影》被感动,显然只能是因为《背影》的文本,是从文本的直读中获得了文本意义,感受到了作者流露的情感。国人直读《背影》,从字里行间读到了些什么呢?审视90年来的《背影》阅读史,我们会发现国人通常是从三个角度进行直读的。

首先,是从父亲的角度直读文本,从字里行间直读出浓浓的父爱。这是一种怎样的父爱呢?从国人的阅读史来看,读者的直读视野里有三重内涵。一是面对祸不单行、家境惨淡的日子,父亲没有把持家的责任推卸给已二十岁的儿子,而是仍独自一人支撑。父亲回家变卖典质,还亏空,办丧事,之后又忙于找工作,而“我”却是和朋友游逛。二是细心呵护儿子。当“我”面对“满院狼藉”,“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时,心情更为沉重的父亲却安慰“我”“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而且是再忙也要坚持送“我”到车站,还给“我”做了紫毛大衣,并不辞辛苦为“我”买橘子。这些都体现了父亲在任何情况下都始终把儿子的需要当作头等大事在做。三是抛却恩怨,牵挂儿子和孙子。这从“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句话可

以看出。

其次,从作者的角度直读文本,加深对文本情感认知的印象。这个角度,国人又感悟到了朱自清怎样的情感呢?从国人的阅读史来看,读者的直读视野里也有三重内涵。一是对父亲的深切思念。文章开篇第一句“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说得很明白——因不相见而思念,因思念而怀想,因怀想而在心头浮起父亲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于是,作者必须寻找一个可以承载自己情感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背影”。为什么说“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呢?其他行不行?其他当然也可以,但父亲的“背影”是在特殊情境下出现的,对作者具有特殊的感染力,早已定格在他的记忆中。二是为自己当时没能领悟父爱而感到悔恨。这种情感在文中又以三种形式,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在的“我”的忏悔心理。其一是为漠视父爱而自责。《背影》中,对父亲的安慰,“我”没有任何反应;对父亲犹豫再三最后还是决定去送“我”,“我”的反应是“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

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不仅不领情,甚至还认为父亲是多此一举;对父亲为省钱而和脚夫讨价还价,“我”的反应是很不屑,“总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对父亲不厌其烦地关照茶房好好照顾“我”,“我”的反应是暗笑他的“迂”……这些都表明当时的“我”对父亲的关爱不仅不感激反而很厌烦,以致写作

《背影》时忍不住发出了“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哎,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的感叹,直接抒发自己的自责之情。其二是为没能回应父爱而遗憾。《背影》中,使作者清然泪下并使无数读者感动不已的,难道仅仅是父亲爬月台时的艰难样子吗?从作者的行文思路看,那段文字确实存在重复啰唆之嫌。“我看见……”不就是在细致描绘父亲的背影吗?为什么后面还要特意强调“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细细揣摩,我们会发现“我”当时的心理活动正是“我”对父亲情感发生变化的节点。“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

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几句话表明:“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爬月台去买橘子很艰难,“我看见……”是因为“我”担心父亲买橘子的路上出现意外,所以才会注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过程;“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则是因为“我”瞬间感悟到了父亲的“背影”就是辛劳大半辈子的他的映射,就是父亲在艰难困苦中仍关怀呵护自己的写照,所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是为瞬间的感动而流泪,而“我赶紧拭干了泪”则是因为“我”的矜持导致“我”不想让父亲感到“我”已被他感动,于是“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父亲回来时“赶紧去搀他”。正是这一细微含蓄的情感变化,让读者喟叹不已,也使作者多年来每每想起父亲的背影总难以释怀,并倍感遗憾。《背影》中,“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一句里的“泪”也很耐人寻味。这是在表达

“父亲老了,如何渡过家庭的难关,‘我’心中很担忧”;还是在表达“这一分别‘我’和父亲什么时候再相见不好说,‘我’顿生伤感”呢?但不管是哪种,父亲已无从知道“我”对他的感激、感动之情。父亲没有获得来自儿子的一丁点儿心理安慰,“我”的行为给父亲留下了遗憾,也给自己留下了遗憾。其三是为不能尽孝而感伤。“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如今,父亲日趋衰老,而“我”却无法和父亲相见;如今,“我”

无法诉说对父亲的感觉,更无法对父亲尽儿子的孝道,悔悟之情日趋强烈。于是,写作《背影》时“我”再次泪流满面。显然,作者最后一次的流泪情感最丰富:有

“我”的悔悟,有“我”的思念,有“我”的感恩……

第三是“父爱,子敬”情感的延伸。许多人承认《背影》的主旨是表现“父爱,子敬”,但又不满足于这一简单表述,于是每每抓住文本的某一细节,用直读的方式深挖细究,试图

读出新意。当然,这种直读是合乎文本多元解读理念的。比如,有人根据《背影》中的父亲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深情款款的语言,而且父爱都寓于日常琐事中,以致二十岁的“我”

当时也没有理解父亲,只是多年后回想父亲时才因感到深沉浓烈的父爱而悔悟,认为《背影》昭示了一种生活哲理或者生命哲思,是在反思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情感缺憾——这是《背影》为什么能够深深触动成年读者的灵魂而无法感动少年学生的原因;有人从父亲衣服的黑色和“我”大衣的紫色的对比中读出父爱并没有因为生活的变化而变味变质;有人从橘子的“红”与毛大衣的“紫”中读出了父爱的温暖;还有人从“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这一动作中读出了父亲把全部的爱都倾泻给了“我……这些直读的确读出了

《背影》的滋味,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至少都是紧紧围绕“父爱,子敬”这一主题展开,是对这一主题的丰富与延伸。但是,这是《背影》的“原汁原味”吗?这是作者蕴藏在文本中的真正味道吗?朱自清曾在答

《文艺知识》编辑时说过:“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由此可见,这些新意只是直观的朴素发现,存在“雾里看花”的嫌疑。对此,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志民曾说:“文章分析须回到文本,掌握文本文字背后要表达的意念与情感,恰到好处即可;过多繁琐的联想,不但无助于读者欣赏文本,还可能破坏了文本阅读的兴味。”

“立足文本,聚焦语言”的直读,强调的是收获个人独特且“第一次”的自然感受。对《背影》而言,这一感受便是“父爱,子敬”,90年来《背影》反映的这一主题,已经成为文学界的共识。

二、倒读,能还原出什么样的真情?

倒读就是“知人论世”地读。这种读法,不是从阅读文本开始,而是从阅读文献资料开始,即是弄清了文献资料后才开展“知人论世”式的文本阅读。倒读最大的好处是能还原历史情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