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

字体: [大中小] 2007-11-28文章来源:文章作者:饶芃子

小说是一种表现力最强的文学样式。同诗歌和戏剧相比,小说兴起较晚,但却发展很快。在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小说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十分含混。在语义上同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完全不同。“小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琐屑之谈,不具有文体的意义。东汉初年,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首次在文体意义上运用“小说”这个词。稍后,《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谓“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也就是“丛残小语”,就是琐屑的形式短小的“短书”。这一观念,后来因袭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人对“小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从汉到清2000年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中国的古小说,多为形式短小的琐语。清代纪昀编的《四库全书》,将小说分为三类:杂文、异闻、琐语。把各种各样的杂著称为小说,却不包括在清以前已出现的唐传奇和宋元以来的白话小说。这正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小说”的概念,同我们现在作为文学概念的小说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应具有叙事性、形象性、虚拟性、散文性等基本要素。我们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来追溯中国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成过程,并以它同西方小说的渊源和产生、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出现叙事文体,如神话、史诗、寓言、实录、故事、传奇等。但是,小说作为叙事文体最成熟的类型却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中国,唐传奇是最早的小说。在西方,小说的形成是在文艺复兴前后,它的成熟和繁荣还要更晚一些。小说作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后崛起的一种文学样式,18世纪以来它的成就是令人吃惊的。许多读者还把它看做吸收丰富人生经验、寻求哲理和道德指导的一种途径。比较中西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成过程中的异同,既有助于我们探索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产生、形成的规律,对于我们认识中西小说在美学上各自具有的特色,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中西小说的渊源

西方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古希腊的神话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各个部落流传了几百年,现在通常所见的神话是从奴隶制古典时期各种古籍中搜集、编写的。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方面的内容,神话故事主要是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系谱、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生活的故事;英雄传说是关于远古的历史、人和自然斗争的各种英雄故事。公元前9世纪至8世纪出现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在公元前6世纪正式写成文字,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重要作品。荷马的时代是欧洲社会从原始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荷马史诗中有不少古希腊的神话。荷马时代,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伊利亚特》描写的特洛亚战争,就是一次部落之间的大战,在这次大战中,一些部落联合攻打特洛亚,毁灭了这座城市。《伊利亚特》就是一部古代战争的史诗,也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史诗歌颂了战争中的英雄。《奥德赛》是描写希腊英雄俄底修斯在特洛亚战争之后离家和还乡的故事,写他离家之后,历尽千辛万苦,不怕困难,在不可想象的困难中表现了英雄的本色,是一

部描写航海生活和家庭生活的史诗,既有浪漫的幻想,又有写实的特色和抒情的氛围。荷马史诗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相传下来的,当中有“人类童年”时代才可能有的天真美丽的幻想,也有人类早期那种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叙述,古希腊时代史诗的种类很多,荷马这两部史诗包括了各类史诗的特点。荷马史诗是近代欧洲史诗的典范,后来欧洲的许多作家都从这两部史诗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取得素材。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在后来的悲剧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

中国古代没有像荷马史诗那样的作品,但有丰富、美丽的神话传说,它们同样是中国小说产生的源头。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许多是记载远古人们同自然作斗争的,人们借神话歌颂敢于与自然搏斗的英雄,传播与自然斗争的经验,寄托战胜自然的理想。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等神话都集中体现了远古人民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这些神话是劳动的产物,神话中的英雄,是远古人民智慧、力量和愿望的化身。这些古代的神话,开始在民间口头流传,经过群众长期的艺术加工,日益丰富和系统化。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没有专门的集子加以记载和保存。屈原的《离骚》、《天问》、《招魂》、《九歌》等诗歌里,有不少神话传说的材料。《庄子》、《韩非子》、《淮南子》、《列子》等哲学著作里,也保存了一些神话传说。《山海经》、《穆天子传》记载的都是神话传说,可视为这方面的专书。《山海经》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记述的有名山大泽、奇花异草、珍禽怪兽,以及鬼神灵怪。《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游猎中所见种种。明胡应麟说它“文极赡缛,时有可观”、“颇为小说滥觞”。【1】《山海经》和《穆天子传》是后世志怪小说的发端。

中国唐传奇以前的小说,通常称为古小说,古小说还不是小说,而是小说的原始形态。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古小说发展的基础。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互相渗透,有不少神话中的英雄,在民间不断流传加工,后来就变成传说中的人物。但同神话相比,传说中的人物,较接近现实的人,现实性比较强,情节相对也曲折些。神话传说本身是故事,有简单的情节,有人物形象,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为后世小说的产生奠基。

从中西小说的渊源看,都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传说,它们都是在古代神话传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的是西方在古希腊就出现了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神话传说对后来小说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借助于“史诗”;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虽多,但记载杂乱疏略,对后世小说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志怪一类。

二、中西小说形成过程的异同

小说同西方叙事文学在形式上的区别,在于小说是一种散文作品,而西方早期叙事文学作品是用诗体记述的。中古时期欧洲出现的少数用散文写作的叙事文学,是从史诗向后世小说过渡较早出现的一种文学形态。中古欧洲的英雄史诗中,有一类是反映氏族社会末期的生活,主要是歌颂部落的英雄,多以神话或历史的人物事件为依据。在这一类史诗中,冰岛的《埃达》、《萨迦》占有重要的地位。《埃达》是诗体。《萨迦》是散文叙事文学,内容包括史传、英雄传说、旅行记、家族史话等。在这些作品中,保存了北欧神话传说和史传故事的丰富材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向来为欧洲文学史家所看重。作为西方较早用散文写作的少数叙事作品之一,《萨迦》在小说形成过程的作用,也同样应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除此以外,十二三世纪,在西欧骑士文学的繁荣时期,也出现了散文体的骑士传奇。当时,骑士文学最兴盛的是法国,但法国北方骑士文学的主要成就是骑士叙事诗。骑士叙事诗一般篇幅都比较长,内容多是写骑士对贵妇人

的爱情,也有写他们冒险和征讨的故事,情节离奇,故事大都虚构的,在虚幻故事中表现骑士精神。在这些骑士叙事诗中,写大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圆桌骑士的作品比较多。13世纪还出现了这一题材的散文体骑士传奇。当时流传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就是一部用散文和诗交错写成的作品。亚瑟传奇不仅在当时最为闻名,它们的结构形式、人物性格刻画和心理描写等,对后来欧洲的长篇小说有一定的影响,而它们当中的散文体的作品,在语言形式上,同后来的小说应有更为直接的联系。13世纪以后,用散文写的更多,便逐渐发展成为故事小说。

西方早期的叙事文学,最发达的是史诗,从史诗到小说,有一个从诗体向散文体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的叙事文学,最发达的是史传文学。史传文学本质上是历史,用散文写的,不是诗。从史传到小说,有一个艺术化的问题。史传文学记叙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的事实,是历史的实录;小说叙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发生过或可能发生的虚构的故事,虽然它们都是叙“事”的。中国的史传文学,如《左传》、《战国策》、《史记》等,对后代的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对小说影响的角度看,《左传》以写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见长,且有许多戏剧性的故事和场面;《战国策》以记言为主,当中有许多奇行异智的记述;《史记》写的人物传记,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反映历史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又有比较完整的故事结构,人物活动背景也很广阔清楚,达到了史传文学的高峰,在那些刻画人物的传记中,已包含着小说的某些因素。所有这些,对中国后来的小说都有极为重大的影响。

小说之所以能够完成史诗无法完成的艺术使命,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就是因为它是以散文语言为工具,是散文体的叙事文学。用“诗”叙事,只能粗略的摹写,“空白”太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现实生活日益繁杂多样,文学要表现复杂的人生,在作品里创造充分具象、情境逼真的人生世界,已非以“诗”叙事的形式所能完成。而以散文体为语言工具的小说,在这方面却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能自由自在地运用散文语言创造出富于价值和美感的艺术世界。所以,用散文体叙事是小说同史诗和讲唱文学的区别,也是小说的艺术规定性之一,从西方早期的史诗到散文体叙事作品的出现,也成为催发小说产生的一个必要的前提条件。

小说同实录文学的重要区别,在于它描写的是“虚拟的人生”。所以,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虽然在当时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它们写的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不具有艺术的虚构性,还不是小说,只能说它们当中孕育有小说的因素,为后来小说的产生提供了某些借鉴,使中国小说在其酝酿、形成的过程中获得了自己的特殊营养。

三、中西小说的初级形态比较

中国小说的最早形态,是魏晋南北朝的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形成,是直接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还没有最后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只能说是小说的雏形。为了把它区别于唐传奇以后的小说,人们通常称之为古小说。古小说大致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大类。中国古代第一个对古小说进行分类的是明人胡应麟,他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把小说分为六种: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辨订、箴规。【2】现在看来,丛谈、辨订、箴规三种,不具有文学的意义,是属笔记。前三种中的传奇,始出于唐,不在古小说范围,他举的例子,除个别篇目外,主要也是指唐人作品。在古小说范围内的只有志怪和杂录两种,而这两种正是唐前的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

中国古代就比较迷信巫术,秦汉以后,又盛行神仙之说,汉末开始传入佛教。从魏晋至隋,神怪的故事,广为流传,形成了侈谈鬼神、称道灵异的社会风气,产生了许多志怪小说。这些小说,充分地表现了当时流行的神秘思想与宗教迷信。正如鲁迅所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讫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也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涂,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3】这就说明,志怪小说的兴起与社会上宗教迷信的风气是密切相关的。志怪小说内容十分庞杂,大多属于神仙灵异、佛教因果报应、人鬼交往的故事。这些故事基本上可分为三类:一是炫耀地理博物的琐闻(如托名东方朔的《神异经》《十洲记》等);二是夸饰正史以外的历史传闻(如托名班固的《汉武帝内传》《汉武故事》等);三是讲述鬼神怪异、人鬼交往的故事(如干宝的《搜神记》)。这些故事最有小说意味的是第三类。干宝的《搜神记》中有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韩凭夫妇》、《李寄斩蛇》等,是人们所熟知的作品。《搜神记》里还有不少动人的爱情故事,如《兰岩双鹤》写一对在兰岩隐居了数百年的夫妇,化成了比翼而飞的双鹤,后来一鹤被人杀害,另一鹤就常年哀鸣,呼叫它的爱侣,声音极其哀切。又如《吴王小女》写吴王小女紫玉爱上了童子韩重,同他私订终身。后来韩重去齐鲁游学,临行请他父母代为求婚,吴王不允,紫玉仇怨郁结而死。韩重回来以后,到墓前哀哭,紫玉鬼魂出来同他相见,并邀他进冢团聚,经历了三天三夜人鬼之间短暂、悲楚的团聚,具有艺术的感动人的力量。此外,刘义庆的《幽明录》中的《庞阿》、《卖粉女子》都是描写爱情的执著的故事,也很动人。志怪小说在文学史上留下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们为唐代传奇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志人小说的兴起也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东汉后期,上层社会形成了一种品评人物的风气,叫做“清议”,那些善于品评的人称为名士。魏晋以后,士大夫好尚“清谈”,讲究言行举止,品评人物的风气极盛,因此,就有人把一些知名人物“清谈”的内容、风度、影响等记录下来,编成志人小说。志人小说同志怪小说不同,是写人,不是写神怪,是面对现实,直接反映当时社会的生活。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它把汉末至东晋间士阶层的遗闻轶事,分为36类进行记述。这类作品的特点是善于即事见人,通过生活中的某一场面、一次精彩的对话,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征,语言精练、生动,对后来《三国演义》等历史题材小说,有直接的影响。

艺术内容的虚构性是近代小说的规定性。作为小说的雏形阶段,志怪小说比志人小说有更多的小说因素。志人小说基本上记真人实事,志怪小说则是虚构的,在此类作品里,有丰富的想像和幻想,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相对完整的情节,这些因素在后来各个时期各种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地增长、扩大、完善。到了唐代,又吸收了《史记》等史传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法,随之演变出相当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说传奇。唐以后,白话小说兴起,志怪题材仍占极大比重,宋话本有灵怪、烟粉、神仙、妖术诸类,明清章回小说有神魔小说一门。其他小说同样含有程度不同的志怪成分,在艺术想像和表现方法上接受志怪的启示和影响。

在西方,中世纪欧洲流行的传奇故事,对小说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主要是开拓了艺术想像的世界。神话和传奇都具有活跃不受限制的思维,但神话“是一种无意识虚构,而不是有意识虚构;原始精神并没有意识到它的创造物的

意义”。【4】传奇是一种有意识的虚构,作者通过这种虚构在作品里创造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具有早期小说的本质特征。

十一二世纪,西欧各国封建制度已完全确立,出现了骑士阶层,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骑士文学。骑士文学包括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同后来小说有密切关系的是骑士传奇。骑士传奇不同于英雄史诗,没有历史事实根据,作品的内容是出自诗人的虚构,大多是从民间传说和古希腊、罗马的故事延伸出来的,主要是表现骑士的生活理想和爱情观点,表现出一种冒险游侠的精神。骑士传奇题材狭窄,在构思上多以一二人物为中心组织故事情节,重视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腻描写,人物的对话比较生动活泼,故事较长,在艺术上已具有近代长篇小说的框架。

小说的发展,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分不开。在西方,最早的城市文学是韵文故事。西欧各国从11世纪开始,随着手工业和农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产生了城市,形成了从事工商业的市民阶级。城市文学是适应市民阶级文化娱乐的需求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反映的社会面广,故事性和讽刺性强。当时最流行的《列那狐传奇》,就是一部故事性和讽刺性都很强的作品。这部作品的主要情节是写列那狐和依桑格兰狼的斗争。作品借野兽写人,把动物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和行为,来影射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现实生活,表现当时新兴市民阶级的某些意识和观点。在城市文学中,长篇故事诗《玫瑰传奇》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玫瑰传奇》的作者是雅典诗人威廉·德·洛利斯,写作的时间是13世纪30年代前后。《玫瑰传奇》原是一部纯爱情题材的作品,作者未写完就去世,而由若望·德·墨恩续作,那已经是40年后的事,所以上下两部思想内容极不相同,上部写的是骑士爱情,下部则是表现市民阶级的思想,触及了当时的许多社会问题,批判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谴责教皇和贵族,是中古时期有影响的作品,也是中古欧洲最早表现人文主义思想萌芽的作品之一。中世纪的城市文学表现市民在对世俗生活的兴趣,具有较多的现实主义的因素,它所创造的是与现实有重合之处的虚构世界,这些故事的主题和模式,为后来的小说提供了表现现实的基因。

韦勒克认为,小说偏重于“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事”,而传奇偏重于“叙述不曾发生过的事”。“小说是现实主义的;传奇则是诗的或史诗,或应称之为‘神话’。”【5】可以说,传奇是小说的“幼年”,它与小说不同之点,就是它的虚构是超现实的,当它发展到面向现实的时候,小说就产生了。

拿中国小说的雏形——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志人小说,同西方小说的初级形态——骑士传奇和韵文故事比较,它们在中西小说形成、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相似的。如果说,志怪小说和骑士传奇对于后来小说的贡献在于它们的虚构性,那么,志人小说和城市文学则为后来的小说展示了人生的客观性,而虚构性同叙事的客观性的结合,正是小说同纪实文学、抒情文学和戏剧的区别。

四、中西小说的诞生及其发展

中西小说都是在古代故事的土壤上孕育形成的。故事是类别最广的文学形式,小说是讲故事的一种特殊形式,但它叙述的是现实生活可能发生的故事。小说和故事明显的区别在于:小说不仅讲一个故事,它还通过故事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和分析感情,展示人物对他们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反应,并给这一切灌注以思想,使其具有一个结构和审美的意义,有一种整体的连贯性和效果。既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还能启发读者对人生现实、社会历史等各种问题的思考。

从中国小说的发展史看,中国小说的正式形成应当在唐代,其标志是唐代传奇。唐传奇直接继承了六朝小说的传统,又接受史传文学的哺育,从而有了巨大的发展。根据现在保存的材料,单篇的约40多篇,专集也有40多部,总共不下四百篇,其中广为流传的也有数十篇之多,从中可以看到当时传奇创作的盛况。关于唐代传奇,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小说也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6】这是符合实际的论断。我们拿唐传奇同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作一比较,六朝的志怪、志人小说,一般都很简短,记事写人,只是“粗陈梗概”,志怪小说所记的神鬼故事,也还不能说是有意虚构,而是作者相信神鬼的存在。唐传奇虽有明显的志怪小说影响的痕迹,篇幅也不很长,但记事写人都比较细致,情节的发展,从头到尾,整个故事有始有终,作者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表现人物的感情,并且注入自己的思想,使读者读了,不但知道故事的内容,还能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从中得到某种人物的启迪。所以,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上看,唐传奇的出现,才标志着中国小说的正式诞生。

唐传奇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从初唐到盛唐时期,是唐传奇的兴起和初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写的仍属于奇闻异事,艺术上未脱尽六朝志怪模样,结构也未有肌体,但篇幅已较完整,描写较细致,颇有故事性,已初具传奇规模。这时期留下的作品不多,只有《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三篇,都不是好的作品。二是中唐时期,这是传奇的鼎盛阶段。这一时期,名家辈出,佳作甚多,现在流行的唐传奇的名篇,多出在这个时期,代表作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等,这些作品艺术上相当成熟,不但结构完整,情节曲折动人,而且开始刻画人物性格,并且有了显著的成就。三是晚唐时期,是传奇进一步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作品的数量大大增加,还出现一些专集,如牛增孺的《玄怪录》、薛用弱的《集异记》、裴铏的《传奇》、李复言的《续弦怪录》等,这表明传奇在当时已成为独立文体,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内容上除了写志怪爱情婚姻外,还出现了大量豪侠主题的传奇,如《红线传》等,但这类作品有较大的局限性。

唐传奇的繁荣是从中唐开始的。中唐以后,城市经济在盛唐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长安、洛阳、扬州等地手工业、商业繁荣,城市居民大为增加,优伶娼妓也多了起来,文人士子与她们的关系相当密切,写反映他们生活的传闻轶事,以及某些民间的爱情故事,一时蔚然成风。这是爱情题材传奇产生的社会基础。这一时期,唐代政治日益腐败,社会矛盾很多,宦官专政,党争迭起,失意之人对功名的追求产生了幻灭感,从而采取了逃避现实的态度,人生如梦,求仙访道,颓废感伤的情调浓厚起来,所以就产生了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一类的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讽刺了一些知识分子热衷功名的思想,具有现实政治意义。

唐传奇之后,白话小说兴起,取代了文言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流。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这类作品,不但体裁不同,文章上也起了变革,用的是白话,所以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学。中国小说之所以诞生于唐代,是因为唐代出现了工商业繁荣的城市,产生了市民阶层,与此相应,也出现了同他们的文化生活相适应的文学——小说。但唐传奇是用文言文写的,是出于文人之手。到了宋代,市民阶层壮大了,为适应市民的文化生活需要,“说话”业十分发达,“说话”

艺人同书会文人合作,共同创造了用白话文写的话本。宋代话本往往是相传颇久的集体创作。它们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某些要求,具有一定的民主思想。其中最突出的是两点:揭露冤狱,鞭挞官场的黑暗;表现妇女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和行动,著名的话本《错斩崔宁》和《碾玉观音》就是这两方面的代表作。

宋代话本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开端。到了明、清两代,又演进成章回小说,并产生了许多伟大的著作,如《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金瓶梅》、《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等,其中又以《红楼梦》成就最高,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艺术发展的最高峰。“五四”以后西方小说创作方法传入,同中国传统结合,形成了新小说。有学者在回顾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之后说:“从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到小说正式诞生的唐代,经历了千余年;从唐传奇到章回小说,经历了四五百年;从《金瓶梅》到《红楼梦》,经历了约二百年;从《红楼梦》到‘五四’,经历了百余年,……从这历程看,小说的发展,从一个阶段到下一阶段之间的间隔,越到后世时间越短。”【7】这一论断是符合中国小说发展的历史实际的,但他没有揭示出这种现象的原因。现在看来,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社会前进的步伐日快,外来文化影响增多,小说在面向社会现实以后自身影响的扩大等各方面的因素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同中国小说的诞生相比,西方小说的诞生差不多要晚四五百年。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小说的出现,都是与商业文化的发展、城市的兴起分不开的。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它标志了资产阶级文化的萌芽,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这是因为“中世纪把思想体系的一切其他形式……都合并在神学以内”,【8】因此,“一般针对封建制度发出的一切攻击必然首先就是对教会的攻击”。【9】资产阶级为了反对教会,就要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价值和权利,要求个性解放,提倡平等。文艺复兴时期西欧的新文学也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的。这种文学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端,内容上注重反映现实,艺术上抛弃了中古的象征的梦幻文学,用写实的手法,发扬和丰富了欧洲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为近代欧洲文学中的各种文学体裁奠下了基础。欧洲早期具有近代特点的短篇小说,围绕一个或几个主人公的经历并以广阔现实社会为背景的长篇小说,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

意大利人文主义作家薄迦丘的《十日谈》,在欧洲的小说史上开了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十日谈》写10个青年男女,为逃避黑死病,在佛罗伦萨乡间一间别墅里住了10天,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讲了100个故事。这些故事有不少是取材于中古的民间故事,通过这些故事,作者揭露了贵族的罪恶和教会的腐化,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世界观和禁欲主义道德观,表现出文艺复兴初期的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它发展了中古的短篇故事,不仅叙述事件,还塑造人物,对现实作生动的描摹和概括;重视结构技巧,使用框形结构,把100个故事镶嵌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用散文写作,语言丰富,文笔精练、优美。《十日谈》问世以后,给欧洲后来的小说以很大的影响。此后,意大利短篇小说风行,许多短篇小说家都继承薄迦丘的传统,写出了反映现实的作品。

文艺复兴时期最早出现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法国著名作家拉伯雷所写的《巨人传》。16世纪的法国,骑士阶层衰落了,骑士传奇已不受人欢迎,人们从听故事到读故事,散文故事和小说应运而生。拉伯雷的充满人文主义精神的长篇小说《巨人传》,就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作品里的三个巨人,食量过人,纵情享

乐,作者以赞赏的态度描写他们享乐的人生观,嘲讽禁欲主义,揭露宗教迷信如何妨碍社会的发展。在这部作品里,作者把一些优良品质赋予他理想的巨人,在表面上荒诞不经的巨人身上,让人们看到和感受到人的力量。巨人,是人文主义者拉伯雷理想的化身。《巨人传》共五部,结构并不严密,作品的故事是用几个主要人物的活动贯串起来的,人物塑造未脱类型化的影响,有明显的口头文学痕迹。但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部巨著,也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发端,作品以市民语言为基础,通俗易懂,开创了欧洲通俗小说之路,对后世的作家影响很大。

16世纪中叶,西班牙产生了一种流浪汉小说。西班牙城市发达较晚,流浪汉小说就是城市发达的产物。流浪汉小说多描写城市下层人民的生活,它们的代表作是《托美思河的小拉撒路》,简称《小癞子》。小说由主人公小癞子自述他的经历,通过小癞子曲折的流浪史,描写了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物,讽刺、揭露僧侣的欺骗、贵族的空虚、西班牙社会的腐败。叙述生动自然,语言简洁流畅,作为当时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很受广大读者的欢迎。《小癞子》问世后,被译成各国文字,模仿它的作品不胜枚举。SSOKC L RUBCLW在他著的《英国小说发展史》中说:“这种流浪汉文学就是文艺复兴初期那狂放的言论走入近代小说的一条大路。”【10】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最有成就的小说,是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如果说,《小癞子》一类的流浪汉小说是对骑士传奇的一个间接的攻击,那么,《唐·吉诃德》则是从正面毁灭“传奇全部有害的荒谬”。【11】小说故意模拟骑士传奇的写法,描写堂·吉诃德和他的侍从桑科·潘扎的游侠史,通过写堂·吉诃德离家出走,扮演游侠骑士,闹出无数荒唐可笑的事情,最后几乎丧命,临终时,醒悟过来,抨击骑士制度和骑士传奇。由于塞万提斯在小说中对人物刻画的成功,唐·吉诃德一直是欧洲文学和世界文学中的一个著名的典型。它的成功,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初是英国文艺复兴的繁荣时期。这时期的小说创作,主要是继承中世纪骑士传奇和韵文故事的传统,其中最出色的作品是锡德尼的《阿刻底亚》。还有一种是反映社会下层流浪汉生活和经历的,如纳施的《不幸的旅客》和狄罗尼的《纽伯利的杰克》,后者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声。17世纪中叶以后,约翰·班扬的寓意小说《天路历程》,也是一部有相当影响的小说,它通过一系列寓意形象反映现实,采用口语,语言生动有力,情节和人物也写得比较鲜活。

18世纪是欧洲的启蒙运动时期,在18世纪文学中,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启蒙文学和英国的现实主义小说,而18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贡献也是小说。这个时期的小说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它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面向现实生活,反映初期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社会问题。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斯摩莱特等是这个时期最有成就的小说家。笛福的《鲁宾逊飘流记》是一本以第一人称写的长篇小说,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主人公鲁宾逊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他赋予这个人物各种良好的品质,把他塑造成资产阶级的英雄。这部作品的成功,使笛福成为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讽刺小说,全书共四卷,通过医生格列佛航海飘流的经历,运用象征影射、直接谴责、反语、夸张、对比等手法,讽刺、抨击英国的政治和殖民主义。理查生的《帕美拉》是一部书信体的小说,他突破以主人公的经历作为小说主要线索的传统写法,从日常的生活中提炼情节,在描写人物行动的同时,注意分析和描写人物情感和心理,

能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菲尔丁是18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他的代表作《汤姆·琼斯》通过弃儿汤姆·琼斯同乡绅女儿苏非亚的恋爱故事,展开18世纪中叶英国社会真实的人生图画,全书创造了40多个人物,几乎包括了社会各阶层,反映的生活面十分广阔。18世纪出现的这些小说,已不再是脱离现实的虚构的故事,都是从现实生活取材,以普通人为作品的主人公,小说语言一般是日常生活用语,情节结构虽未能完全摆脱流浪汉小说的影响,但已注意集中和概括,重视艺术的真实性,塑造了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而且为后世提供用自传、日记体和书信体创作小说的成功经验。所有这些,标志着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8世纪以后,小说的河流日益开阔,到19世纪获得了更加蓬勃的发展,出现了大批的名家名作,其繁荣发展的状貌,各种各样令人炫目的小说杰作,层出不穷,直至汇成无法阻挡的巨大洪流。

比较中西小说的渊源和形成过程,可以得出下列的结论:第一,小说本质上是一种市民文学。中西小说的出现,都与城市建立、市民聚集、市民文化兴起密切相关;第二,中西小说的形成,都是在吸取神话传说、纪实文学、寓言故事等文体的特征发展而成的;第三,中西小说的前期,多是叙述神怪、荒诞不经的事,后来才写流传于人世间的事,进而经历了一个由事及人到写人做的事的过程。关于“事”的叙述,在中国,主要是出于史传,在西方,主要是出于史诗。而“人”的描述,中国是出于志人小说,西方是出于世态散文。在人和事的叙述上,西方还有一个从韵文到散文的转变;第四,中西小说在形成过程中,都是从无意识虚构到有意识虚构。立足于现实生活的虚构情节的出现,是小说形成的一个标志;第五,传奇在中西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特殊的意义。但西方的传奇是“神话的”,是叙事文学中超现实想像的一个分支,它在西方小说形成过程的作用在于:拓展了有意识的艺术虚构,使叙述的“事”具有了情节的性质。中国的传奇是现实的,当中虽也有不少怪异的事,那都是作者用以体现、说明人生的。唐传奇中的故事,多是立足于现实生活,它以曲折奇幻的情节吸引读者,使读者接受、理解它的“世界”,从中得到某种人生的启示,已是相当成熟的中国小说。

注释: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遗》。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47页。

【4】恩斯特·卡西尔:《人论》,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5】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1页。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75页。

【7】徐君慧:《古典小说漫话》,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9页。

【8】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6页。

【9】恩格斯:《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2页。

【10】《英国小说发展史》,五洲出版社196

【11】塞万提斯:《唐·吉诃德》自序。

(原载《学术研究》1994年2期)9年版,第12页。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47700.html,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一、中西文学比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林译《伊索寓言》中的中西文学比较.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1期.黄幼岚. [2].跨文化视域下的中西文学比较与翻译. 《戏剧之家》.2014年8期.张冰. [3].从历年诺贝尔文学奖文献管窥中西文学差距. 《文教资料》.2015年7期.张华艳. [4].从《诗经》与《荷马史诗》看中西文学比较.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4期.毕懿晴. [5].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中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 《空中英语教室(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芦红娟. [6].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文学比较的思考. 《榆林学院学报》.2005年1期.马晖. [7].对中西文学比较的深层观照——评《中西文学视域下的理性观念与抗争精神》.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年5期.易小斌. [8].中西浪漫主义文学的主体性和理想问题.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10期.潘利锋. [9].文化观·美意识:中西文学比较谈. 《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期.张沁文. [10].中西文学比较论.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6期.王晓丽.李云. 二、中西文学比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即彼显我——从钱穆对西方文学的解读看其文学观.被引次数:1 作者:翁旻玥.文艺学华东师范大学2006(学位年度) [2].黄遵宪文学地位的形成与奠定(18991949).被引次数:1 作者:李玲.中国古代文学苏州大学2013(学位年度)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47700.html, [3].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的诗经三译本比析. 作者:卫欣.英语语言文学天津财经大学2010(学位年度) [4].中西意象理论比较初论.被引次数:1 作者:江英.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南昌大学2010(学位年度) [5].文学翻译中的翻译规范——以中国第三次翻译中小说译序跋为例的研究. 作者:贾慧.英语语言文学西北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6].现当代文学中同性恋形象解析及作家创作心理探寻.被引次数:1 作者:王婧.中国现当代文学河北大学2008(学位年度) [7].同样渔夫异样情——中西渔夫形象之比较. 作者:陈婷婷.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安徽大学2009(学位年度) [8].狂欢化视野下中西“重述神话”项目作品之比较.被引次数:2 作者:杨瑶.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江西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 [9].中西古典悲剧艺术性格比较.被引次数:3 作者:邵芳菲.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陕西师范大学2005(学位年度) [10]跨艺术、跨文化的创作视野——论西西小说的文体创新. 作者:凌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山大学2006(学位年度) 三、中西文学比较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中西精神文化与文学观念比较. 童庆炳,2011“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2]近代中西小说比较中的想象西方问题. 赵炎秋,2011“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国际学术研讨会 [3]跨文化的环形旅行中西文学关系再思考. 李庆本,2013“思想的旅行:从文本到图像,从图像到文本”国际学术研讨会 [4]中国近代以来文学批评术语的演变. 孟庆枢,2005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 [5]浅論民國學界的中西小說比较研究. 汪龍麟,2005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外文学比较与欣赏(小说篇)

中外文学比较与鉴赏 纵观中外文学小说,我最爱的莫过于艾米丽的《呼啸山庄》和沈从文的《边城》,我将通过对这两部小说的鉴赏,来对比中外文学在描述凄美爱情上的不一样。 《呼啸山庄》通过一个爱情悲剧,向人们展示了一幅畸形社会的生活画面,勾勒了被这个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其造成的种种恐怖的事件。整个故事的情节实际上是通过四个阶段逐步铺开的: 第一阶段叙述了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朝夕相处的童年生活;一个弃儿和一个小姐在这种特殊环境中所形成的特殊感情,以及他们对亨德雷专横暴虐的反抗。 第二阶段着重描写凯瑟琳因为追求传统的“人间的爱”而背弃了希斯克利夫,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她对希斯克利夫的爱,是源自于“他和我是同一块料子做的”。爱情从幸福的追求转变成自我的追求,只是“超人间的爱”。 第三阶段以大量笔墨描绘希斯克利夫如何在绝望中把满腔仇恨化为报仇雪耻的计谋和行动。最后阶段尽管只交代了希斯克利夫的死亡,却突出地揭示了当他了解哈里顿和小凯瑟琳相爱后,思想上经历的一种崭新的变化——人性的复苏,从而使这出具有恐怖色彩的爱情悲剧透露出一束令人快慰的希望之光。 在小说中,作者的全部心血凝聚在希斯克利夫形象的刻画上,她在这里寄托了自己的全部愤慨、同情和理想。这个被剥夺了人间温暖的弃儿在实际生活中培养了强烈的憎,亨德雷的皮鞭使他尝到了人生的残酷,也教会他懂得忍气吞声的屈服无法改变自己受辱的命运。他选择了反抗。凯瑟琳曾经是他忠实的伙伴,他俩在共同的反抗中萌发了真挚的爱情。然而,凯瑟琳最后却背叛了希斯克利夫,嫁给了埃德加·林顿。这是她自己在”人间的爱“和”超人间的爱“之间的徘徊和选择。在全书的结尾,是原野上的三块墓碑:林顿的墓碑,斯克利夫的墓碑,中间是既做妻子又是情人的凯瑟琳的墓碑。凯瑟琳的背叛及其婚后悲苦的命运,是全书最重大的转折点。凯瑟琳一死,斯克利夫这腔仇恨火山般迸发出来,成了疯狂的复仇动力。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亨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这种疯狂的报仇泄恨,悖于常理,但却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恨,是爱的异化”。在女作家心中,对立的爱和恨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斯克利夫对整个人类的憎恨来自他的爱。而“爱”,是“恨”的归附。因此,爱和恨是互相对立的,又是彼此统一的。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以希斯克利夫达到复仇目的而死告终的。他的死是一种殉情,表达了他对凯瑟琳生死不渝的爱,一种生不能同衾、死也求同穴的爱的追求。而他临死前放弃了在下一代身上报复的念头,表明他的天性本来是善良的,只是由于残酷的现实扭曲了他的天性,迫使他变得暴虐无情。这种人性的复苏是一种精神上的升华,闪耀着作者人道主义的理想。它一反同时代作品普遍存在的伤感主义情调,而以强烈的爱、狂暴的恨及由之而起的无情的报复,取代了低沉的伤感和忧郁。它宛如一首奇特的抒情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和狂飙般猛烈的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希斯克利夫的到来,使一个家庭失去了平衡,失去爱的亨德雷自然会不满,我们不必要一个小孩子去宽容,世上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宽容呢?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报复:亨德雷对希斯克利夫,希斯克利夫对亨德雷和林顿。佛曰;冤冤相报何时了。哈里顿成了亨德雷的牺牲品,伊莎贝拉成了林顿的牺牲品。只是因为仇恨,希斯克利夫甚至宁愿看着自己的儿子一天天接近死亡,最终死去,仇恨已将他完全控制。当然,他也有爱,对凯瑟琳的爱。彼此相爱的没能在一起。爱与恨之间,有时那样遥远,有时却又那样接近。在爱与恨的选择中,希斯克利夫不是个悲剧,无法想像,当他陷入对往事的回忆与对凯瑟琳的向往时,他是多么得痛苦。但最后的他是幸福的——当他笑着死去时——他也应该由恨而得到了解脱。山坡上有三座坟墓:凯瑟琳在中间,一边是林

浅谈中西方小说文化之差异

注意:本文由合肥财经学院机电一体化1101班童永鹏原创和分享,不作为其他人的“中西方文化课”期末考试之用,如有发现,必将追究责任。 浅谈中西小说文化之差异 “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林语堂的这句诗恰好体现了他的文化情怀和态度。林语堂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海外经历,使他能站在世界一体化的高度,不偏不倚地看待不同的文化。他认为,人性是相通的,文化也是一体的,不管是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他们都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是可以互相弥补互相吸收的。在全球不断一体化的今天,林语堂看待中西文化客观、全面、人性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题记作为素质教育的受益者,我有幸阅读了《红与黑》、《汤姆索亚历险记》、《羊脂球》、《儒林外史》、《围城》、《钱钟书传》等大量的中外著作,不能说是完全吸收了全部的思想,只能说是粗略地了解大家所想诉说的大体含义。如果非要给小说做个比喻的话,我更愿意把小说比作是陈年老窖,越久越醇,越品越有味儿。虽然我不是像李白那样嗜酒如命,但是我愿意去慢慢品味那独特的香浓,虽然,有些烈、有些辣,甚至难以下咽,但是,酒过肚肠,那一丝丝的香滑顺着口飘溢心脾,荡气回肠。小说不也如此吗?一部著作的诞生倾注了作者的全部的心血和期盼,如女孩红那样装满了对孩子的期盼,这一点,中西方的小说都是一样的,

司汤达的《红与黑》酝酿和创作了多年终成就了这部批判现实主义著作,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是这样,终使之成为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典范,也使吴敬梓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批判现实主义的杰出作家之一。 下面,就针对我最喜爱的两部中西方小说来粗略地谈谈我对中西方小说差异的理解。 先从中国的《儒林外史》开始谈起吧。我先谈谈喜欢《儒林外史》的理由吧。有的人会说,中国古代的著作多得是,为什么偏偏选择《儒林外史》来说呢。我想说的是,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课本外的古代小说著作,作者对生活在封建末世和科举制度下的封建文人群像的成功塑造,以及对吃人的科举、礼教和腐败事态的生动描绘深深地吸引了我,似乎把我带到了康乾时期,我会为了高要县知县汤奉讲做牛肉生意的回民老师傅活活枷死而气愤,会为了范进中举后不省人事而黯然神伤,会为了科举制度下培养的一批批庸才而叹息,更会为了生活在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墨客和能人志士而感到悲哀和怜悯。 中国古代小说多以传奇故事为题材,可以说都是“传奇型”的。到了明代中叶,从《金瓶梅》开始,才以凡人为主角,描写世俗生活。而真正完成这种转变的,则是《儒林外史》。它既没有惊心动魄的传奇色彩,也没有情意绵绵的动人故事,而是当时随处可见的日常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全书写了二百七十多人,除士林中各色人物外,还把高人隐士、医卜星

中西古典小说对比研究

中西古典小说对比研究 文化传播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文化创意管理) 20120161521 郑伟铭摘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中西方古典小说本是在不同文化土壤上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学样式,虽然同为“小说”,但由于受差别极大的民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美学观念以及作者和读者的种种因素的影响,二者在思想内容与形式技巧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本文试图对二者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古典小说,艺术特色,对比 “文学类型是特定的文化产物,与时代、国情、社会心理、作家创作个性等密切相关,并随着特定的文化而发展、演变、消亡。”小说作为不同文化体系的各民族文学中的三大各自独立的类型之一,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小说是文学的一种样式,一般描写人物故事,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但亦有例外。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中西方的小说,都是以神话传说为其渊源的。古时候,科学不发达,出于对大自然的敬畏,劳动人民想象出了许多主宰世间的“神”,对神人格化的描写,就是神话;将人神化的描写,就是传说。中国的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三皇五帝的故事,西方的希腊神话,罗马神话,北欧神话等都是其中的典型作品。东西方最初的小说,是与历史紧密相连的,是作为史料的补充记载事件的。中国先秦散文中的寓言故事,汉代史书中的人物传记,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志人小说;西方古巴比伦的《吉加美士史诗》,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伊索寓言》等都属于这一类小说,这类小说已具有小说讲求虚构的特点,但仍不是文人的创作,是直接从民间搜集记录下来的,所以这类小说情节比较简单,文笔比较粗糙。班固所说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是对这类小说准确、形象的评价。中西小说虽有着很多相似点,但是由于中西民族审美观念,哲学思想等种种原因的影响,两者的小说有着各自不同的鲜明的特点。 中国古典小说大都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层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单一,少变化;把刻画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很少涉猎人物的内心世界。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只有忠诚勇猛的性格,

12.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第十二讲中西小说比较研究(2学时) 教学重点:中西小说美学精神的差异极其成因 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西小说产生的历史文化土壤 一、政治、经济背景 (一)经济背景 小说是一种市民文学,在其产生伊始,便具有浓厚的平民气质,而这种平民气质又是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分不开。中国小说的兴起始于城市经济和商业文明的发展相联系的。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一种满足市民阶层世俗要求的通俗小说样式形成了。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唐传奇。 在西方,小说的发展过程同样反映了特定经济类型的历史作用。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两个源头之一的古希腊文明,就是一种商业文明。商业的发达和城邦的林业是平民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产生了与之相协调的文学形式,史诗与戏剧就是典型例证。虽然这个时代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但是史诗和戏剧对于小说的产生影响巨大,它们在相当大程度上决定了后来西方小说的题材、结构和叙述方法等。在西方,真正意义上的小说的诞生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兴起的时期。薄伽丘的《十日谈》中商人和手工业者被表现的非常聪明机智,显然,小说是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同时出现的。 (二)政治背景 中国最早出现的小说样式是唐传奇,这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在政治上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体现在文化上,就是鼓励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由此,外来文化在唐代也找到了自由伸展的空间。这种较为开明的政策和文化观使得各种类型的文艺可以在一起相互取长补短,彼此交融,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形成。除此外,唐代的科举制度也大大推进了小说创作。行卷。 西方:骑士小说-中世纪政治的产物;人文主义小说-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启蒙小说-启蒙思想。

中英小说对比

中英小说对比 一、中西小说之起源与发展 作为叙事性文学类型,小说是在神话、寓言、故事、历史传说等故事性文学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小说的起源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和后来的各种故事。(一)中国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古代主要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夸父追日等。 先秦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先秦两汉《史记》、《左传》、《战国策》等史传散文,在写人、叙事等各方面,都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艺术条件,对后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志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前者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后者的代表是干宝的《搜神记》等。 唐代小说又称为“传奇”,多传写奇闻异事,为文言短篇小说。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概的叙述方法,开始进行具体细致的人物、情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真正成熟。 宋元小说以“话本”最出色,为白话短篇小说。话本是说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本。随着“说话”艺术的不断发展,逐渐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文学样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既出现了短篇拟话本小说,如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还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如“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等等。 章回小说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如《水浒传》:第二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郑关西 (二)西方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小说和叙事诗是先后相关、一脉相承的。西方小说的渊源可以直接追溯到古希腊最早的叙事文体——史诗。希腊神话传说和荷马史诗中的故事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 西方小说真正形成的标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它开了西方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同时期拉伯雷的《巨人传》是西方最早出现的长篇小说。到17世纪初,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的出现标志着西方小说在文体和艺术上都已经发展成熟。文艺复兴之后,西方小说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种种变化,出现了古典主义小说、启蒙主义小说、感伤主义小说、浪漫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自然主义小说,直到20世纪的现代主义小说等等。 (三)中西小说发展过程的共同点 回顾中西小说的产生,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它们虽然都有遥远的根源和长期的发展阶段,而真正的形成或走向繁荣却是在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出现、市民阶级兴起的时期,即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和中国的明清时期。 二、中西小说主题之比较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价值。歌颂英雄,反映个人的寻求、冒险以及心灵历程等等,是西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47700.html, 中西文学比较论文题目 一、最新中西文学比较论文选题参考 1、中西文学叙事概念比较 2、从中西文学现象的比较看“意识公式”的原型阐释功能 3、中西文学中的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比较——以契诃夫短篇小说与《醒世恒言》为例 4、文学比较的新视野和高度──评《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5、在跨文化对话中比较中西文学的异同——评高旭东《跨文化的文学对话——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6、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视野——读《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 7、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8、谈中西现代文学叙事手法比较 9、人本文学之中西比较 10、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11、中西文化文学比较研究论集 12、中西自传文学比较谈 13、中西悲剧文学比较谈 14、中西消费文学比较研究 15、从基础工作做起——评李万钧《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16、立足中国文学的比较文学思路──读李万钧《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17、《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18、中西文学之比较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47700.html, 19、本科阶段比较文学教学内容设置的原则与构想——兼论中西文学跨文化比较 20、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 二、中西文学比较论文题目大全 1、独辟蹊径的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 2、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的构想——兼评《中西叙事精神之比较》 3、影响研究与中国民间文学的世界意义──评《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 4、比较的视野和高度——评《中西文学类型比较史》 5、比较文学中可比性原则的探讨——兼论中西文学可比性原则及实践 6、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贡献之我见——兼论中西叙事文学比较 7、确立比较文学教学体系建造连接中西文学的桥梁──记陈惇与刘象愚先生 8、跨文化的文学对话 : 中西比较文学与诗学新论 9、沟通 : 访美讲学论中西比较文学 10、中西比较文学视野下英美文学教学的方法探索 11、中西比较文学视域下的英美文学教学 12、文学.历史.思想:中西比较研究 13、简论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可比性 14、隐喻、寓言与中西比较文学 15、从文明比较的视野看中西文学——读钱穆《略论中国文学》 16、中西都市文学比较研究 17、中西复仇文学主题比较 18、中西比较文学论集

中西小说比较研究

中西小说比较浅析 文学按体裁可以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部分。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小说的容量较大,它可以细致的展现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因此小说可以提供整体的,广阔的社会生活。中西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小说是比较能够直观体会这种差异的文学载体之一,因此文章将对中西小说差异进行一些简单的研究和探讨。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作为叙事文体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小说是各民族文学中发展与成熟得最晚的。直到二十世纪初王国维等介入小说研究才使其登上大雅之堂。正是由于二十世纪以来中国的小说受到西方文学理念比较大的影响,所以文章主要选择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进行比较。 文章将从中西小说的起源、发展历程和结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中西小说的起源 (一)中国小说起源于史传叙事 中国古代小说的结构模式、叙事技巧、创作方法都与编年体或纪传体的历史著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现在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小说起源于古代的神话。这些古代的神话,最初在民间口头流传,后来经过群众长期的艺术加工,日益丰富和系统化,成为小说的起源。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没有专门的集子加以记载和保存,古籍诸如《山海经》、《淮南子》之类,虽然保留了一些古代神话,但大部分是原始面貌的残留,即使后人努力整合,能够复原的也只是神话内容,其文体形态却无法考知。并且由于孔子与老子创建的儒道两家学说弘扬理性精神,孔子说“不语怪力乱神”,使得神本思想黯然失色,新兴的人文思潮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化进程,使神话在很早的时候就为历史所淹没。所以说,史传是中国小说的起源是比较科学的。 (二)西方小说起源于神话 古希腊神话经过诗史、传奇,进而演变成小说。马克思曾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希腊人的神话思维结构与神话意识,首先为罗马人全盘传承,后经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学者们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挖掘和重视,又得到广泛传播。并且欧洲自原始社会跨进奴隶社会以后,宗教文化的中心地位伴随着神权统治一直维持到中世纪末,因此神话深刻地影响着西方各国的文学创作。古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方面的内容。荷马史诗是近代欧洲史诗的典范,后来欧洲的许多作家都从这部史诗的故事和人物形象中取得素材。古希腊的神话和史诗,在后来的悲剧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同时也直接影响到西方小说的产生。 二、中西小说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小说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抒情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小说的发展相对要晚一些。 首先是先秦两汉时期,这一时期的《史记》《汉书》等大多叙述故事或记录历史事件,没有小说应有的超越故事的寓意,没有创作主体的蓄意经营,没有完整的艺术逻辑,没有社会生活的典型意义及对引发对现实人生问题的思考,所以还不能称其为小说。 到了魏晋南北朝,出现了志人志怪作品,如《世说新语》《搜神记》等,由于篇制短小,形象单薄,没有最后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只能说是小说的雏形。为了把它区别于唐传奇以后的小说,人们通常称之为古小说。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唐传奇直接继承了六朝小说的传统,又接受史传文学的哺育,从而

中西文学比较分析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生活在人类历史得同一时代,都就是十六世纪最伟大得戏剧家。汤显祖得代表作品《牡丹亭》与莎士比亚得《罗米欧与朱丽叶》被称为中西方戏剧史上最绚丽得两朵奇葩,绽放在几百年得艺术舞台上。两部巨著描述得都就是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己得爱情而做得一系列抗争。两部诞生在不同历史土壤与文化土壤中得作品,在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得不同。在几百年得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与《罗米欧与朱丽叶》得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与专家当中,更多人仅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研究,做二者比较研究者相对较少。做比较研究者多侧重爱情故事、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或舞台技巧等不同角度。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与审美心理差异角度研究者与作品明显不足。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两部巨著,透视与折射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与审美心理差异。这一研究对我们理解与研究中西方戏剧文化,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得推动意义。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探讨两部作品中反映出得中西方不同得审美文化。一方面,通过比较得出东西方具有审美价值取向差异。西方追求人性至上,而东方则崇尚礼理至上;在悲剧人物得选择方面,西方悲剧侧重于高贵得英雄人物,突出主人公昂扬得斗志,东方悲剧侧重于地位低下得善良弱小得人物尤其就是女性作为悲剧得主人公;在对美得基本观念上,西方人求真务实,她们认为悲剧得本质就是美与真得体现,而东方人则追求美与善。 第二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方审美心理差异,表现在审美意象上,同样就是表达爱情悲剧,西方人常用阳台或雷、电、光等自然界中较为剧烈得意象。东方则采用后花园、优美得亭台楼阁、牡丹、柳枝等较为温与之物作为审美意象;在对悲剧结局得期待方面,西方人追求一悲到底。而东方人则喜欢大团圆得结局,即使就是悲剧也要加上一条欢乐得尾巴。西方得爱情悲剧受骑士精神得影响,主人公充满阳刚之气,而中国得爱情悲剧中男主人公通常就是文弱书生,即才子佳人得爱情模式;在爱情表达方式上,东方爱情表达含蓄、委婉,西方则热情、奔放。 第三方面,从审美形式上对两部作品进行分析。在结构上、《罗米欧与朱丽叶》非常紧凑,而《牡月亭》则舒缓。在语言方面,《罗米欧与朱丽叶》语言壮美,而《牡月亭》得语言则就是十分优美。 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情趣理”得冲突 中西戏剧史上有着数不清得奇珍异宝。但在表达爱情力量得伟大、抨击封建俗礼得虚伪方面,却有着很多相似得作品,其中得《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堪称16世纪末期爱情悲剧中得“双生花”。《牡丹亭》凭借着冲破封建礼教牢笼得“至情”力量,打动了古今中外得无数读者。《罗密欧与朱丽叶》创造出一段在封建家长专制下无所畏惧得爱情故事,触动了每个读者得心灵,从而情不自禁地将悲伤延续。虽然莎士比亚与汤显祖并不处于同一创作空间,但就两部作品而言,从作家得生活时代到文学思想,从作品得主题展现到情节设置,都有着惊人得相似之处。也就就是说无论从主观思维还就是客观环境出发,它们都存在着可比性。尤其就是两部作品中不约而同出现得“情越理”得冲突,更值得深究。本篇论文拟立足两部作品文本,运用比较文学中平行比较得方法,分五部分系统探讨两部作品得“情越理”冲突得异同,且重点研究造成这种异同得原因。第一部分为绪论。详细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关于两部作品研究得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得研究论题,并概述本文得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阐述“情越理”得相关概念。第二部分为类同性与异质性分析。通过对两部作品及作家文学背景、创作主题两方面得比较来分析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短篇小说比较 1、叙事手法的不同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趋向是从记人一事到记人一生,如《搜神记》《世说新语》多记一事,成熟期的唐人传奇、话本、拟话本及《聊斋志异》多记人一生。中国短篇小说的基本叙事法就是“记传体”。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鲁迅《阿Q正传》。这种记传体叙事法既与中国史传文学有关,也与民族心理有关,因为它有两个特点,一是直叙,二是求全。 西方短篇小说开始也是多记一事,到了文艺复兴,有两种叙事法,一是只叙一事,二是写有头有尾的一生。但第二类较少。而后来的西方短篇小说越来越不注重写人物的一生,但在叙事的人称上,多用第一人称,而不是中国的多用第三人称。这种“片断”法、第一人称、倒叙法的源头就是《荷马史诗》,第一部是片断叙事,第二部是第一人称叙事。 2、故事与人物性格的不同 中国短篇小说注重人物性格,因为写实性强。史传味浓。以性格为主,故事为辅。如《世说新语》中的人物。 西方短篇小说多注重故事,性格不突出,或以性格为辅。如《十日谈》或爱伦坡的小说。 结局与小说精神不同 中国短篇小说多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主观性强,鬼怪故事多,大团圆结局多,寄托了统治阶级或作者或民众的道德诉求与民族心理、理想。乐天精神。 西方短篇小说少有大团圆结局,多悲剧性,一是因为西方有正统的悲剧观念;二是有基督教罪与罚的宗教观念;三是多信奉模仿说,注重如实反映生活。 中西小说理论比较 中国没有系统化的小说理论体系,中国小说理论主要是直观感悟式的、零碎的评点,如金圣叹评《水浒》,毛宗岗评《三国演义》等,直到王国维评《红楼梦》才借鉴了西方哲学与美学理论,具有了较强的理论色彩。古典式的“评点”其实就是借用中国传统诗歌、绘画理论中的“圣境”、“神境”和“化境”来衡量创作的得失。评点就是点破,就是“顿悟”,评点者以及后来的读评点者主要抱的是一种审美态度,而不注重思索。 西方小说理论具有逻辑性的探究与分析,很多小说家也是理论家,往往有明确的创作原则和主张,如塞万提斯继承的“模仿说”,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王尔德的“艺术就是撒谎”,“形式就是一切”,左拉的“写小说就是做实验”,等等,他们都有专文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导致中西方这种思维模式差异背后的文化要素: 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帝制文化。大到官府朝廷,小到村社家庭,“发乎情而止于礼”。这种管制式的体制直到今天也难以扭转,能够在体制中生存好是很难的,所以中国人务实,注重整体,以整体来把握个体。即使是“道”也是与表象不可分的,个体永远隶属于“大道”,在现实中就是“王道”。对这个道,个体是无权质疑的。所以,我们古人只能综合,不能分析,只能感悟,不能说透。只能隐忍,不能摆脱。因此“批评”(包括文学批评)似乎都说不上,只是感同身受,生活体验。只要是与礼与道无关或相违背的学说就会被边缘化乃至渐渐淡忘或失传。批评的前提是自由,但这种自由在中国主流文化中是没有的。 西方文化的核心是个体文化,一切以个人的自由发展为中心,注重“酒神式”的迷醉与癫狂,一切有碍于个人自由的风俗、习惯均被拥有酒神精神的艺术家、作家和文人所否定和抛弃。虽然存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社会本体论及中世纪经院神学对个性、自由的压制,但因始终存在与王权相分庭抗礼的宗教,知识分子能在王权(世俗个体)与宗教(神性个体)之间做出自己的选择,所以探求人生的真谛,个人独立的自我意识始终未曾泯灭。 中西戏剧比较 欧洲戏剧的特点 1、表现形态的科白性特征:希腊戏剧直接产生于酒神祭典,原初与东方戏剧一样,也是以歌舞为主,后来歌舞成分逐渐减弱(并最终分离出去另行发展为歌剧和舞剧),而故事性和表演性不断加重,对话与动作遂成为主要表现手段,直到今天。 2、戏剧类型悲剧与喜剧的两极化:欧洲戏剧严格区分悲剧与喜剧,悲剧来自酒神颂,喜剧来自酒神祭祀中的狂欢歌舞和即兴滑稽表演。希腊中悲剧而轻喜剧,戏剧内容粗俗、放浪不羁,来自民间,属于下等人观赏的艺术。 3、写实性、假定性与高度集中的创作原则:欧洲戏剧模仿现实,在写实求真的美学观的指引下,区域对生活的逼真摹拟和再现。 现代西方的剧作家与理论家吸收了东方戏剧艺术的假定性。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到梅耶荷德的“一切戏剧艺术的最重要的本质是它的假定性本质”,再到布莱希特的“陌生化”。 高度集中的创作原则主要表现在戏剧的矛盾冲突上,西方强调意志的冲突,以思索来启发人。(中国戏剧则不注重意志的冲突,而注重情感的自然演化,以情为主,抒情写意,以情动人。) 4、多表现人本位、人性、人道主义思想: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哈姆莱特的悲喜剧,易卜生、契诃夫、斯特林堡《朱丽小姐》等等,无不如此。

中西文学比较分析word版本

中西文学比较分析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 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同一时代,都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被称为中西方戏剧史上最绚丽的两朵奇葩,绽放在几百年的艺术舞台上。两部巨著描述的都是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做的一系列抗争。两部诞生在不同历史土壤和文化土壤中的作品,在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的不同。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和《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和专家当中,更多人仅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研究,做二者比较研究者相对较少。做比较研究者多侧重爱情故事、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或舞台技巧等不同角度。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角度研究者和作品明显不足。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两部巨著,透视和折射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这一研究对我们理解和研究中西方戏剧文化,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探讨两部作品中反映出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一方面,通过比较得出东西方具有审美价值取向差异。西方追求人性至上,而东方则崇尚礼理至上;在悲剧人物的选择方面,西方悲剧侧重于高贵的英雄人物,突出主人公昂扬的斗志,东方悲剧侧重于地位低下的善良弱小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作为悲剧的主人公;在对美的基本观念上,西方人求真务实,他们认为悲剧的本质是美和真的体现,而东方人则追求美和善。 第二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方审美心理差异,表现在审美意象上,同样是表达爱情悲剧,西方人常用阳台或雷、电、光等自然界中较为剧烈的意象。东方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程比较

中西小说的渊源、形成过 程比较 饶芃子 小说是一种表现力最强的文学样式。同诗歌和戏剧相比,小说兴起较晚,但却发展很快。在现代,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无论是哪个国家,小说都是拥有最多读者的一种文学样式。 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十分含混。在语义上同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完全不同。“小说”这个名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篇:“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指的是与高言宏论相反的琐屑之谈,不具有文体的意义。东汉初年,桓谭在《新论》中说:“若其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首次在文体意义上运用“小说”这个词。稍后,《汉书·艺文志》中也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头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所谓“街头巷语、道听途说”,也就是“丛残小语”,就是琐屑的形式短小的“短书”。这一观念,后来因袭下去,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人对“小说”的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从汉到清2000年间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中国的古小说,多为形式短小的琐语。清代纪昀编的《四库全书》,将小说分为三类:杂文、异闻、琐语。把各种各样的杂著称为小说,却不包括在清以前已出现的唐传奇和宋元以来的白话小说。这正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典籍中“小说”的概念,同我们现在作为文学概念的小说是不相同的。我们现在所指的小说,应具有叙事性、形象性、虚拟性、散文性等基本要素。我们正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点,来追溯中国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成过程,并以它同西方小说的渊源和产生、形成过程进行比较。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很早就出现叙事文体,如神话、史诗、寓言、实录、故事、传奇等。但是,小说作为叙事文体最成熟的类型却是很晚才出现的。在中国,唐传奇是最早的小说。在西方,小说的形成是在文艺复兴前后,它的成熟和繁荣还要更晚一些。小说作为各种文学样式中最后崛起的一种文学样式,18世纪以来它的成就是令人吃惊的。许多读者还把它看做吸收丰富人生经验、寻求哲理和道德指导的一种途径。比较中西小说的渊源及其产生、形成过程中的异同,既有助于我们探索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产生、形成的规律,对于我们

文化视野下的中西小说比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31647700.html, 文化视野下的中西小说比较 作者:王睿 来源:《科教创新》2013年第12期 摘要:由于文化的异质现象决定着人类文化的多元性,而不同种类文化相互对应的部分总是异采纷呈、各具特色。正是由于如此,中西方小说在各个方面各展风采、自成家数。了解这些差异和引起差异的原因对丰富人类精神文明、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文化,其意义是非常重大并且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中西方小说文化视野比较 在人类的心态文化领域里,文学艺术与宗教、哲学、伦理道德一样,均有自家的占位。而小说则是文学艺术中的一个成员,亦是心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文化的异质现象决定着世界存在多种文化,不同种类文化相互对立的部门总是异采纷呈、各具特色,体现在中西小说上的差异性,恰好证实了这一文化法则的客观存在。毋庸讳言,中西小说浩如烟海,任取一端,即使穷尽毕生精力,也不过只识冰山一角。 出于这样的考虑,本文拟从章法结构这个角度,以管窥豹,略陈两者之别。中西小说章法结构自成家数,结构布局应该说是小说中技巧性最强的一个方面,它不但与小说溯源有关,更受到民族审美观念、哲学思想的制约。 中国小说结构的明显特征是首尾完整,不管是长篇小说还是短篇小说,都要从头交待。一个人物,往往从籍贯、出身、年龄、品貌说起,有时甚至还要先述父母出身,再及本人,结尾则不但要故事情节结束,还要说明主人公的结局。这样一种详尽的交待首尾的情节布局,是与中国小说源自史传叙事文有关。史传是信史,不但详尽叙述一个人的一生业绩,还要历叙与之有关的材料及旁证参考。比如韩愈的《毛颖传》,十分巧妙诙谐地以假乱真,虚拟了毛笔的祖先阀阅,而且有根有据,可见史传形式的决定性影响。欧洲小说常写人物一生中的一时一段,但中国小说即使写人物的一个片段也必须交待他的一生,这也正是史传格局的影响。 中国小说布局谋篇的另一特点是不论情节如何错综复杂,总要展现得脉络分明、层次井然,几条线索、几层波澜往往一目了然,遇到情节的关键处,经常提醒读者,转折十分明显,这是口头文学传统的产物。在口头文学传播中,听者不如读者那样可以反复阅读,或停下来温习查对以前内容,他必须牢牢记住以前的事,才能明白后来的发展情况,说话人常常要用明显的提醒告诉听众情节脉络,帮助他们理清前因后果。习惯上常用这样的表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此事不说,且说……”,这就说明他要展开另一条线索了。还有“此事后话不提,如今且说……”这是交待时序层次。 欧洲小说所喜欢的布局,是利用表象隐藏真情,使之扑朔迷离,吸引读者想象猜疑。中国小说从事情发生的原委说起,如主人公为何被杀,如何死去,各个矛盾逐一展开,各个线索各

中西小说比较

中西小说比较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我曾经在网上看到饶芃子先生著有一本《中西小说比较》,可惜未得一观,而喻老师的《白话小说研究》后面也有一章中西小说比较研究,对研究的方法做了一个很明晰的界定,可惜学生对中西小说的了解还是很浅薄的,之所以冒着很大的风险写这样一个大的题目,是因为我对于中西小说具体文本的解读反不及对小说理论的了解,于是只好在此根据这些理论来胡言一点对这个题目的浅见。以后一定加强对具体文本的阅读,因为那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希望老师暂时能耐心读完学生的这篇作业,但愿能有一点东西能让老师满意。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按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说的,是自唐代才“有意为小说”,而一直到了明清,俗文学得到大的发展,小说才成为文学的主流。而西方则是自十八世纪起,由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作为缘起,小说开始得到很大的发展,而到了十九世纪,更是成为小说的世纪。下面,我就将从小说的起源、写作动机、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方面来对中西小说作一个浅薄的比较,希望得到老师的指正。 一、中西小说起源比较 中国小说的起源,喻晓红先生在自己的《白话小说研究》中认为是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 当然,这种说法也非常有道理,中国古代的史传文学,比如《战国策》、《左传》、《史记》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缘起和发展有非常大的关系,很多小说甚至都是直接取材于它们的,但我觉得如果将中国小说分为现实主义的和浪漫主义的,那么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更主要的是集中在现实主义小说的,而浪漫主义的小说则是象鲁迅小说所说的更主要的受中国神话与传说的影响,当然如果考虑到《西游记》以及《西游记》对后来的小说的影响的话,我们似乎还应该把印度佛经文学的影响计算在内。而袁珂先生在《神话论文集-附录-中西小说比较》中则说:“吾国小说,有二大分支:其一源溯魏晋神鬼志怪之书,至唐宋之传奇文而盛,迄明清之笔记小说而衰,士大夫之小说也。其一起于唐之变文与俗文,宋元之话本及拟话本因之,明清之讲史及章回小说文激其波涛,其势始于微末,终于宏大,影响递嬗,至今未绝,平民小说也。”在我看来,他说的也有道理,如果将上述几种说法综合起来,也许能给中国小说的源头一个比较完善的说法。

中西文学弃妇现象之比较1

中西文学弃妇现象之比较 摘要:中国文学弃妇形象不绝如缕,而在西方文学中虽有亮相,但呈不平衡和淡化的态势,还时常出现“缺失”的情况。这种差异可以到社会思想文化方面去探寻根因。中西方在男女不平等问题上的现实差异、在思想情感解放上的差异以及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是造成弃妇形象“在场”与“缺失”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文学艺术弃妇形象思想文化艺术表现 中国文学从《诗经》开始,弃妇形象就连绵不断,在诗词、传奇、戏曲、小说等各种文学体裁中,一群群“弃妇”形象接踵而至,如唐宋传奇《霍小玉传》里的霍小玉、元代戏剧《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清代戏曲《秦香莲》中的秦香莲、冯梦龙《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窦氏等等。这还仅是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弃妇形象,若要一一列出,队伍委实壮观! 与此相反,西方文学虽也有弃妇形象的亮相,但数量无法与中国文学比肩,而且呈现不平衡和淡化的态势。产生于古希腊罗马文学基础上的欧洲文学思潮流派纷呈,发展的阶段脉络分明,而在其发展进程中,弃妇形象的多与寡、隐和显是不平衡的,它们主要集中在古希腊罗马文学、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阶段,其他阶段则往往呈弃妇形象“缺失”的状况。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西方文学这种“在场”与“缺失”的

差异呢? 一. 中西社会在男女不平等问题上的现实差异 男女不平等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母系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后女性的一个历史性失败。但若稍加比较,不难发现中西方社会在男女不平等问题整体一致上的程度差异:在过去的中国社会(甚至东方),女性比西方女性地位更底下、境遇更可悲、苦难更深重、受难历程更漫长。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西方女性还是拥有一定的诸如追求个人恋爱自由的权利,她们在婚恋上不会有中国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中国即使有个别男女偷偷相爱,私订终身,但终得找个媒人以明媒正娶,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得不到认可。《诗经·氓》中氓妇情形就是如此。中国女性有一系列繁琐的礼法制度的严格约束,她们不得不背上“三从”“四德”的沉重枷锁。“纳妾”“典妻”“一夫多妻”的存在,让中国妇女处于完全从属的地位,随时有被抛弃的危险,从根本上抹杀了妇女的独立和人格。西方不然,“西方文化向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较松散的家庭和经济结构,使得西方女子的整体境遇优于中国女子。她们做人的权力尚未被剥夺净尽,而且西方自古希腊、罗马开始,就实行着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形式,这种法律化了的婚姻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妇女地位的下落。较宽松的生存环境,使得西方女子的自我尊严和自我意识尚存”①。 将中国同其他国家妇女地位作比较研究的美国学者帕·伊伯丽(Patricia Ebrey)论述说:“社会形式在西方常常剧烈地变更,但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