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隔的解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为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
二、纵隔的侧面观 (一)左侧面观:
中部:肺根。 肺根前方: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心包隆凸 肺根后方:左迷走神经、胸主动脉 交感干、内脏大神经 食管上三角:位于左锁骨下动脉 脊柱和主动脉弓之间,内有 胸导管和食管上份。 食管下三角:位于心包、胸主动脉 和膈之间,内有食管下份。
下方:肺动脉、动脉韧带、
左喉返神经、左主支气管
和心浅丛。
2.分支: (1)头臂干 (2)左颈总动脉 (3)左锁骨下动脉 3.动脉导管三角:
位于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
左肺动脉之间,内有动脉韧带、 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四)气管胸部和支气管
1.位置:
•气管胸部位于上纵隔中央,上端平胸骨颈静脉切迹,下端平 胸骨角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叉处为气管杈。 •在气管杈内面有气管隆嵴。 •左主支气管细长,倾斜,
•胸腺的动脉来自
胸廓内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 伴行静脉注入头臂静脉或胸廓内静脉。 •胸腺的淋巴管注入 纵隔前淋巴结或胸骨旁淋巴结。
•胸腺的神经来自颈交感干和迷走神经的分支
(二)百度文库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在右侧第1胸肋结合处汇合而成,
下行至第2胸肋关节后穿纤维心包,平第3胸肋关节 下缘注入右心房。穿纤维心包前有奇静脉注入。
3.胸主动脉:
•前:左肺根、心包和食管; •后: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 •右侧:奇静脉和胸导管; •左侧:与纵隔胸膜相连。
三、下纵隔
(一)前纵隔
较狭窄,内有胸腺下部、纵隔前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
(二)中纵隔
内有心包、心、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
1.心包: •分为纤维心包和浆膜心包。 •心包前壁隔胸膜和肺与胸骨和第2~6肋软骨相对,在胸腺围成
的心包区直接与胸骨体下半部和左侧第4~6肋软骨相邻。
•心包的后面有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 半奇静脉等。 •心包两侧为纵隔胸膜、膈神经和心包膈血管。 •心包上方有上腔静脉、升主动脉和肺动脉。
淋巴管注入:纵隔前淋巴结、
纵隔后淋巴结 和纵隔上淋巴结 神经来自于:膈神经、肋间神经、 左喉返神经、心丛、
肺丛和食管丛。
4.心(从略)
(三)后纵隔 内有食管、迷走神经、胸主动脉、奇静脉、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胸导管、交感干和纵隔后淋巴结。
1.食管胸部:位于上纵隔后部和后纵隔
(1)毗邻: 前方:气管、气管杈、左主支气管、 左喉返神经、左喉返神经、 食管前丛、心包、左心房和膈。
•心包下壁与隔中心腱愈着。
2.心包腔: 心包腔——浆膜心包的赃、壁两层之间的潜在腔隙, 内有少量浆液。 心包窦—— 浆膜心包的赃、壁两层返折处
的间隙。
有心包横窦、 心包斜窦、 心包前下窦。
3.心包的血管、淋巴和神经 动脉血管来自于:心包膈动脉、肌膈动脉和食管动脉等; 静脉注入:胸廓内静脉、奇静脉和半奇静脉;
长4.5~4.8cm,下缘与气管中线
交37.5度角,平第5胸椎进入左肺门; •右左主支气管粗短、陡直, 长1.9~2.1cm,下缘与气管中线 交23度角,平第6胸椎进入右肺门。
2.毗邻: •气管胸部前方:胸骨柄、胸腺、左头臂静脉、主动脉弓、
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心深丛。
后方:食管、左喉返神经(左后) 左侧:左迷走神经、锁骨下动脉 右侧:右迷走神经、奇静脉弓
2.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后方汇合而成。
(三)主动脉弓及其分支 1.位置和毗邻: 位于右第2胸肋关节和第4胸椎体下缘以上的主动脉部分。
主动脉弓左前方:胸膜、肺、膈神经、
心包膈血管和迷走神经
右后方:气管、食管、左喉返神经、
胸导管和心深丛。
上方:主动脉弓三大分支、
左头臂静脉和胸腺。
胸下段的淋巴管注入纵隔后淋巴结和胃左淋巴结;
部分淋巴管直接注入胸导管。 神经来自于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和交感干。
2.迷走神经
•经肺根后方下行。 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的分支分别在主动脉弓
前下方及主动脉弓与支气管分杈之间形成
心浅丛和心深丛; •在肺根周围、食管前、后面形成肺丛; •左、右迷走神经的分支在食管前后面形成 •食管前丛和食管后丛; •向下汇合成迷走神经前干和迷走神经后干。
(二)右侧面观:
中部:肺根。 肺根前方:膈神经、心包膈血管
心包隆凸
肺根后方:右迷走神经、食管、 奇静脉、交感干、
内脏大神经
肺根上方:头臂静脉、奇静脉弓、 上腔静脉、气管、食管
肺根下方:下腔静脉
二、上纵隔
(一)胸腺
1.位置和毗邻:位于胸膜围成的胸腺区内,前方为胸骨; 后面附于心包和大血管前面; 上 达胸廓上口;下至前纵隔。 2.血管、淋巴和神经:
右前方: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
•左主支气管前方:左肺动脉、
后方有胸主动脉
•右主支气管前方:升主动脉、
右肺动脉和上腔静脉
3.血管、淋巴和神经 动脉血管来自于:甲状腺下动脉、支气管动脉、肋间后动脉 和胸廓内动脉; 静脉注入:甲状腺下静脉、头静脉和奇静脉; 主支气管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气管淋巴管注入气管旁淋巴结。
后方:食管后丛、胸主动脉、
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和右肋间血管。
左侧: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
胸导管上段。 右侧:奇静脉弓。
食管后隐窝——右侧纵隔胸膜在肺根以下常突入食管 与奇静脉和胸导管之间,形成食管后隐窝。
(2)血管、淋巴和神经:
食管胸上段的动脉来自肋间后动脉和支气管动脉; 胸下段的动脉来自胸主动脉发出的食管动脉。 食管静脉汇入奇静脉、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 食管胸上段的淋巴管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
纵隔的解剖
青岛大学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金利新
Department of Anatom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Back
大纲要求
1、掌握心脏的局部位置和毗邻。 2、掌握纵隔的范围、分部及左、右侧观的纵隔器官毗邻。
3、掌握食管、胸导管、胸主动脉在胸腔内的局部位置
及行走特点。
Back
概述
纵隔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器官、结构的总称。
呈失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其前界为胸骨后面; 后界为脊柱前面;
两侧为纵隔胸膜;
上为胸廓出口; 下为膈。
详细内容
一、纵隔的分区
通常采用四分法: 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体下缘的平面, 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