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草案)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〇一〇年五月

项目名称:

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委托单位:

青海省海西州水利局

承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贾绍凤李青基

主要参加人员:

贾绍凤张丽珩徐云青

目录

目录.................................................... I 第一章总则.. (5)

1.1规划背景 (5)

1.2评价目的与内容 (7)

1.3评价依据 (8)

1.3.1有关法律、法规 (8)

1.3.2评价技术规范 (9)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0)

1.4环境保护目标 (10)

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 (10)

1.4.2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10)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2)

1.5.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12)

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12)

1.5.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13)

1.5.4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13)

1.5.5评价时段 (13)

1.6评价标准 (13)

1.6.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13)

1.6.2 排放标准 (14)

1.6.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15)

1.7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16)

1.7.1 评价方法 (16)

1.7.2、评价工作程序 (17)

第二章规划概述 (19)

2.1规划范围 (19)

2.2规划目标 (20)

2.3规划主要内容 (21)

2.3.1 水资源规划 (21)

2.3.2 节水规划 (22)

2.3.3 防洪规划 (22)

2.3.4 水电开发规划 (23)

2.3.5 水资源保护规划 (23)

2.3.6 水土保持规划 (24)

第三章规划区域环境概况 (26)

3.1地理位置、社会经济与交通 (26)

3.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6)

3.1.2 社会经济 (26)

3.1.3 交通 (27)

3.2自然环境概况 (27)

3.2.1 地形地貌 (27)

3.2.2 地质 (27)

3.2.3 地震 (28)

3.2.4 土壤 (28)

3.2.5 水土流失 (28)

3.2.6 气候 (28)

3.3水环境 (29)

3.3.1 河流水文 (29)

3.3.2 泥沙 (30)

3.3.2 水质 (30)

3.3.3 水资源利用现状 (31)

3.4生态环境 (31)

3.4.1 植物 (31)

3.4.1 陆生动物 (34)

3.4.3 水生生物 (35)

3.5大气与声环境 (35)

3.6社会环境 (35)

3.6.1 经济状况 (35)

3.6.2 旅游资源、文物古迹 (36)

3.6.3 人群健康 (36)

3.7规划区内主要环境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37)

3.7.1 主要环境问题 (37)

3.7.2 规划区不受规划影响前提下的环境发展趋势 (37)

第四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39)

4.1.1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39)

4.1.1.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39)

4.1.1.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39)

4.1.1.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40)

4.1.2运行期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预测与分析 (42)

4.1.2.1对陆生植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42)

4.1.2.2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43)

4.1.2.3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43)

4.1.2.4工程运营对电站下游生态环境影响 (44)

4.1.3对区域自然体系生态完整性影响预测和分析 (44)

4.2水环境影响评价 (46)

4.2.1施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6)

4.2.1.1施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 (46)

4.2.1.2施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分析 (46)

4.2.2运营期对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7)

4.2.2.1运营期对地表水质影响预测与分析 (47)

4.2.2.2运营期对水文影响预测与分析 (48)

4.2.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49)

4.3水土流失的影响评价 (50)

4.4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1)

4.5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2)

4.6固态废弃物影响评价 (52)

4.6.1施工期影响 (52)

4.6.2运营期影响 (53)

4.7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53)

4.7.1库岸稳定 (53)

4.7.2水库渗漏 (54)

4.7.3诱发地震 (54)

4.8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54)

4.9人群健康影响评价 (55)

第五章环境保护措施 (57)

5.1环境影响减缓措施的目标 (57)

5.2.1生态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7)

5.2.2地表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8)

5.2.3水土流失减缓措施 (58)

5.2.4大气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8)

5.2.5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59)

5.2.6固态废弃物影响减缓措施 (59)

5.2.7人群健康影响减缓措施 (59)

第六章公众参与 (61)

6.1公众参与概况 (61)

6.1.1公众参与的方式、范围、内容 (61)

6.1.2公众参与的调查结果及说明 (62)

6.2调查统计结果 (62)

6.2.1个人调查结果 (62)

6.2.2团体调查结果 (65)

6.3对公众意见的落实情况 (65)

第七章监测与跟踪评价 (66)

7.1对规划具体项目的环评要求 (66)

7.2监测计划 (66)

7.2.1施工期水质监测计划 (67)

7.2.2运营期水质监测计划 (67)

7.3跟踪评价计划 (68)

第八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69)

8.1评价结论 (69)

8.2建议 (69)

第一章总则

1.1 规划背景

香日德河流域位于青海省中部、柴达木盆地东南部,属霍布逊湖水系,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三大河流,是都兰县境内最大河流。香日德河发源于昆仑山布尔汗布达山,河源海拔4846m,集水面积12339km2,河长231km,河道平均比降6.776‰,多年平均径流量4.352亿m3。香日德流域土壤主要以棕钙土、粟钙土和风沙土为主;日照充足,在农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可以达到8.5h,加之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积累,使得香日德河流域成为我国粮油作物著名的高产区。

然而,目前流域面临的问题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矛盾已经非常突出。香日德河流水资源充沛,给香日德绿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由于绿洲引走了大量的地表径流用于灌溉,已经导致河道向下游排泄水量的持续减少。同时,随着移民的大批进入,不断扩大的新开垦农田、草地、园地等对绿洲区水资源开发产生了很大压力。在枯水季节香日德河来水量已经满足不了灌溉需求。

香日德河流域生态环境总体上呈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其生态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资源减少,农田防护林大面积死亡,林草、沙生植被破坏严重;土地风蚀荒漠化加剧;土地次生盐渍化。同时香日德流域较丰富的水能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利用,洪水威胁依然存在。

出现上述问题,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与科学管理,因而上、下游之间水资源分配的矛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为了更好地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为提高流域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节约和保护,加快开发当地水能资源,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

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青海省海西州水务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了《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根据香日德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全面准确地评价香日德河流域的水资源条件和特点,系统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数量、质量、能量、可利用量等,合理分配流域生态环境需水量和社会经济生活可利用水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节水、水资源保护利用规划,在流域水资源的承载限度之内,提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缓解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水资源供需动态平衡,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流域水资源条件相适应;提出流域防洪规划,建立包括各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在内,以城镇为中心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依靠防洪工程确保中心城镇、人口聚集地和主要粮食生产区的防洪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洪涝灾害,非工程措施主要是结合水土保持工程来规避洪灾风险;提出流域水电开发利用规划,建议建设5个梯级水电站,开发方案为:千瓦鄂博0.3万kw(混合式,坝高20米,兴利库容1千万方),野马滩0.6万kw(混合式,坝高40米,兴利库容7千万方),清水河口0.3万kw(引流式),沟里0.3万kw(引流式),香日德0.3万kw(引流式),总装机容量1.8万kw,年发电量1.0亿千瓦时,合理开发水能以替代煤和生物能,既减轻农民负担,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最后提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规划。香日德河流域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城镇生活污水、农田施肥污染以及部分工矿企业的生产用水,源头区主要为水土流失污染水源。因此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革新,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还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提高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加强城镇排水管网建设,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做好农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管理,防止垃圾倾倒河岸污染水资源;推广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合理施用农药,要逐步控制农作物生产中使用高毒、高残留有机磷农药品种;积极营造各种防护林体系以及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减少水土流失。规划实施后将有利于流域水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污染防治、防洪以及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为贯彻国家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相关政策,需要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不利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以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为此,2010年2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受海西州水务局的委托,承担了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任务后,评价单位与规划编制人员、委托单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并积极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和公众参与等工作,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等状况。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规范和导则,对规划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分析和评价,编制完成《青海省海西州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1.2评价目的与内容

为缓解近年来香日德河流域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确保流域内城镇和主要粮食生产区的防洪安全并促进下游的生态平衡,海西州水务局委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编制并完成了《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拟通过各项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加强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一体化管理,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香日德河流域属于生态脆弱区,规划实施后可能会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主要目的是:以流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前提,遵循早期介入、整体性、公众参与、一致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充分论证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规划与区域环境和相关规划的协调性,提出规划方案可能涉及的环境敏感问题,及时纠正规划缺陷,完善规划方案,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规划方案,结合规划流域段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分析该规划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针对规划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提出减缓和避免不良影响的防治对策;

3.根据规划可能带来的影响,提出对规划内具体项目环境评价的要求,制定监测和跟踪计划;

4.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该规划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规划内具体项目的设计以及企业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3评价依据

1.3.1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修订

5.《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04年8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28日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1年1月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修订

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2月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9月

17.《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988年12月

18.《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务院1999年

19.《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12月

20.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评函[2006]4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河道生态用水、低温水和过鱼设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函》

2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函[2006]11号《关于印发水电水利建设项目水环境与水生生态保护技术政策研讨会会议纪要的函》

22.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6月22号)

23.其它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性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1.3.2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T

2.1-93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评价》HJ/T19-97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征求意见稿)》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

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9.《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

10.《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130-2003

1.3.3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

2.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自然、社会现状详细资料

3.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水文(包括地下水)监测数据

4.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植被退化、沙漠化等环境变化的资料

1.4环境保护目标

1.4.1规划区域内环境敏感对象

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在发电、防洪等方面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将给建设工程施工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根据工程特点和影响区环境特征,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评价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物遗址等敏感区域,但是位于香日德河畔的香日德农场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香日德农场是青海省绿洲农业的典型代表,在保障海西州农产品供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中的防洪工程将在保护香日德农场免受洪水危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在防洪工程施工期也会对农田带来一些不利影响。香日德基本农田的保护目标是:在施工期,施工道路和取土场不可侵占和破坏基本农田;防止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农田环境污染事故。

1.4.2规划区域环境保护目标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香日德河流域生态系统功能,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防止香日德河下游的泉集河——柴达木河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退化。

2.水资源与水环境保护目标

合理确定香日德河流域地表水可利用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维持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供补平衡,确保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持和保护河流(湖、库)和地下水的环境功能。

3.水土流失

对规划实施可能对规划区域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综合防治,改善水土流失状况。主要保护对象是库区及库周围区土地、防洪堤、水电站主体建筑物及道路施工区土地及渣场范围内土地。要求合理调配工程永久性占地和施工临时性用地,尽可能减少对耕地和经济林地的占用和影响,在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采取措施防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4.声环境与空气质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实施的规划区内声环境现状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的1类标准,保护目标为规划区域内的居民点以及规划实施建设时的施工人员。

规划河段沿线空气质量现状属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类区,保护目标为规划区域内居民点以及施工人员。

5.社会经济

促进香日德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防洪安全;保障城镇生产、生活供水安全;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优化电能供应。

1.5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

1.5.1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拟建工程建设影响范围大于20km2且小于50 km2,在建设期和水库蓄水期,工程影响区生态环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主要生态影响判别如下:生物量减少<50%,物种变化不大,认为异质性程度降低不大,相对同质变化不大,物种的多样性减少<50%,不会导致珍稀濒危物种消失,绿地数量减少<50%、分布不均,连通性变差,不会造成荒漠化,根据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中等级确定原则,本次生态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为三级。

根据生态因子之间互相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划定本次生态环境评价的范围为:

1 水库淹没区

水库正常蓄水位以下区域和水库迎水坡地段。

2 施工区

千瓦鄂博、野马滩水电站坝址所在的河谷两岸以及坝址下游区域,包括施工工地、弃碴场、场内新增交通公路、施工人员办公和生活区等。

3 坝址下游区

千瓦鄂博水电站坝址至野马滩水电站坝址河段,规划的各级电站库区范围及可能引起的减脱水河段。

1.5.2地表水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5m3/s,属小河,香日德河干流水体现状环境功能为Ⅱ类,该工程建成运行后污水排放量很小,只在施工期间有施工生产废水(主要是悬浮物浓度较高的砂石料加工废水)和少量生活污水排放,根据HJ/T2.3—93中的分级判据,该工程地表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三级。评价范围为规划的各级电站库区范围及可能引起的减脱水河段。

1.5.3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该工程运行本身无大气污染物排放,只在施工期施工场地与主体工程土石方开挖、建设、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粉尘与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排放少量废气,施工人员的生活炉灶有少量的烟尘、SO2等污染物排放,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远小于2.5×108m3/h,工程所在区为山区,属于复杂地形。根据HJ/T2.2—93中分级判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以施工区为中心边长为2km×3km的范围内。

1.5.4声环境评价等级及范围

该工程在运行期不排放噪声,施工期间山石钻孔、爆破、混凝土拌和、车辆运输等活动将产生噪声污染,但多为间歇性和暂时性的。工程施工区包括:水库、防洪堤、水电站主体建筑物及道路施工区。施工区声环境现状功能为1类区,根据HJ/T2.4—1995中的分级依据,该规划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确定为简评。评价范围为施工区边界外1km范围内。

1.5.5评价时段

香日德河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时段为:施工期及运行期。

1.6评价标准

1.6.1 环境质量评价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1。

环境噪声质量标准见表1-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见表1-3。

1.6.2 排放标准

规划产生的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6297-1996。由于水电项目和防洪堤产生的大气污染属于无组织污染,因此,按无组织排放浓度限值。废气排放标准值见表1-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见表1-5。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l2348—90)II类;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执行标准见表1-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见表1-7。

该规划评价主要执行上述标准。对目前暂无评价标准的环境因子进行评价时,有公认阈值的,按公认阈值进行评价;对既无公认阈值又无参照标准的环境因子,拟相对于现状作影响分析。

1.6.3、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评价区水土流失执行SL190-9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见表1-8。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按水利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一级标准,各项指标限值表见表1-9。

1.7评价方法及评价工作程序

1.7.1 评价方法

在现场勘查、环境监测、专家咨询、基础资料收集等基础上,初步确定规划区的环境现状。结合规划项目的特点及环境特征,确定预测评价的重点,对不同的环境要素分别采取对应的预测评价方法,具体如下:

1.规划区域环境背景调查分析

(1)生态环境:

A、陆生植被: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与样地调查相结合;

B、陆生动物: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C、水生生物:收集资料进行分析;

(2)水环境

利用规划内项目已有的水资源论证报告,结合现场调查和监测资料;

(3)环境空气及声环境

采用现场踏勘,结合资料收集等方法。

(4)规划区社会经济

收集规划涉及到的香日德镇、香加乡和沟里乡的社会经济资料。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识别

采取矩阵法、情景分析法识别规划对规划区域周边环境的影响。

3.规划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

采取情景分析法、类比分析法等,对规划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与评价。

4.公众参与

通过调查表法收集公众个人和社会团体对该规划的意见,统计整理后纳入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

1.7.2、评价工作程序

本次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见下图:

图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 1、1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与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江西6省(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与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与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水文特征 - 1 -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受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夏多雨、秋冬干旱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流域水汽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 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月)。 北江就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4、67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北江防洪控制断面石角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0立方米每秒 - 2 -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模板】

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工作大纲 水利部规划计划司 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2008年7月 一、编制规划的重要意义 (3) (一)............................................... 重点地区中小河流存在的突出问题3(二)...................................................................... 规划的必要性和紧迫性4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4) (一)................................................................................................. 指导思想4(二)................................................................................................. 规划原则5三、规划目标与任务 . (5) (一)................................................................................................. 规划范围7(二)................................................................................................. 规划重点7(三)................................................................................................. 总体要求8五、规划主要工作内容 (9) (一)分析中小河流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9) (二)确走近期治理重点 (9) (三)筛选确走建设项目 (10)

黑龙江省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

黑龙江省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暂行)(1981年6月2日颁布 1981年6月2日实施)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关于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止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要求,为保护松花江流域的人民健康和生态平衡,防治污染危害,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特制订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松花江水系各干流、支流、湖泊与水库等一切水域。 第三条凡属松花江水系沿岸的厂矿企事业单位,必须充分发动群众,大力开展综合利用,严格限制排废量和物料流失,认真治理“三废”。除老企业应分期、分批改造,增置处理设施外,新、改、扩建企业,必须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以便达到本标准的要求。第四条本标准是制订松花江水系污染物总量控制标准和主要污染 排放标准的依据。 第二章水质标准 第五条本标准依据松花江水系环境、现状、水体用途及控制目标,将水体划分为五级:I级水、II级水、III级水、IV级水和V级水。以本流域内对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最为有利的水质,作为最高标准;以对人和其它生物不产生急性损害和明显为最低标准。依此,制订水体环境质量的分级指标。 松花江水系环境质量标准如表1。

第六条松花江水系各干、支流水体,按保证人体健康和生态平衡对环境水质的客观需求,在今后5-10年内必须努力消除污染,改善水质,达到进级要求。进级要求。进级的具体要求如表2。 第三章水质监测 第七条松花江流域各级环保部门,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组织城建、工交、农林、卫生、水产、水利、科研、部队及大专院校等有关部门和重点厂矿企业的监测力量,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定期将水质监测结果汇总上报所在省环保局及松花江水系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八条松花江流域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和其它有关单位,必须统一水质监测项目和方法。应按(80)国环办字第77号文件《环境监测标准分析方法(试行)》的规定执行。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各级环保、卫生、水产、工交、农林、水利等部门,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由环保部门牵头,协同监督有关企、事业单位执行本标准。 第十条凡从事对水域有影响的生产建设、科学实验或其它有关活动,包括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在内,必须按规定在实验、设计、施工前提出环境影响报告书,经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第十一条对积极执行本标准,在水质保护中做出显着成绩者,应给予表扬和奖励,凡违反本标准的规定,破坏水质保护及造成恶果的

珠江水系概况

一、珠江水系概况 珠江,旧称粤江,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全长2214公里,横贯滇、黔、桂、粤、湘、赣六省区,连通越南北部(如图1所示),流域总面积453690平方公里,其中442100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11590平方公里在越南境内。 图1 珠江水系示意图 珠江流域属于复合型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河网四部分组成。西江流域面积353120 km2,占全流域面积%;北江流域面积46710 km2,占全流域面积%;东江流域面积27040 km2,占全流域面积%;珠江三角洲及流入区内中小河流流域面积共计26820 km2,占全流域面积%。

珠江流域集水面积在10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8条,在1000 km2以上的河流共有120条。 珠江水系航道包括了中国内河航道规划“两横一纵两网”中的“一横”和“一网”,如图2所示,航道布局以西江为主干,上游通过三个通道与云贵连接,这三条通道分别是南线通道右江;中线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北线通道都柳江、融江、柳江,流经中游的广西,经西江航运干线与下游三角洲航道网及北江、东江贯通,通过八个口门入海,形成江海相连、干支相通、水陆联运的水运体系。 图2 珠江水系航道分布图 二、珠江内河水运现状 1.内河水运基础设施

珠江水系主要航道有:西江航运干线、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右江、左江、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柳江、黔江、北江、东江、都柳江、融江、桂江、贺江等。珠江水系中上游航道由于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库区不断建成蓄水,水域面积增加,航道从天然航道向库区航道转变,航道条件优良,下游航道经过系统治理,通航条件逐步改善。 根据对珠江水系内河港口现状分析,内河港口布局及规模与腹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布局基本吻合,下游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大,上中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港口规模较小。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已经形成了由主要港口、地区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构成的布局。 2007年珠江水系航道通航里程15552km,占全国航道通航里程的%,其中三级航道km,四级航道km,五级航道km,初步形成了以西江航运干线、右江、柳黔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高等级航道等为骨干,其它航道为基础的航道架构;2007年珠江水系内河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2281个,年综合通过能力22156万吨、355万TEU,初步形成了以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五个内河主要港口为主,其他地区重要港口、一般港口分工协作、共同发展的港口体系。2.内河水运量规模 在珠江水系内河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船舶平均吨位以及水运量逐步提高。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防洪规划综述 1.1流域概况 1.1.1自然地理、水系及经济发展概况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流域位于长江下游南岸,由青弋江、水阳江、漳河三水系组成,地跨安徽、江苏两省21个市县,分别于当涂、芜湖和澛港汇入长江,流域面积18850km2,其中安徽省占93%,江苏省占7%。流域西北部滨临长江,东北部以茅山山脉与太湖流域为界;北与秦淮河接壤;东南、南、西南三面以黄山、天目山及九华山为分水岭,分别与新安江、秋浦河等为邻。流域大地构造属江南古陆与南京凹陷的过渡区,由于地壳差异性的升降运动,地貌呈南高北低态势。流域内山地面积占54%,丘陵区面积占27%,平原圩区面积占15%,湖泊面积占4%。水阳江和青弋江分别发源于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的北麓。流域上游属丛山峡谷地区,岩石分布主要为花岗岩和变质岩。流域中游为低山丘陵区,岗峦起伏,为皖南山区与沿江平原的过渡地带。下游为滨临长江的平原圩区,主要由长江及本流域河流的冲积作用和湖泊淤积而成,河道纵横,水网交错,土壤肥沃,为著名的鱼米之乡,一般地面高程为7~8m,低于汛期洪水位3~4m。 流域水系主要有两江、一河、四湖,即水阳江、青弋江、漳河、南漪湖、固城湖、丹阳湖和石臼湖。 水阳江位于流域东部,流域面积10385km2,干流长273km。东津河、中津河、西津河三条支流在河沥溪附近汇合,河沥溪以上为上游。干流流经宣城后即进入圩区,经新河庄后进入下游水网区,流经水阳镇、西陡门后称运粮河,至花津后称姑溪河,在魏家渡汇青山河后由当涂金柱关入长江。水阳江最大的支流为右岸的郎川河,流域面积2526km2,郎川河直接与南漪湖相通,经湖泊调蓄后,通过北山河在新河庄与水阳江相汇;此外,支流还有华阳河、夏渡河,流域面积分别为280km2及360km2。 青弋江位于流域中部,流域面积7100km2,干流长233km。主源有麻川和舒溪两支,两河汇合后称尝溪,至陈村为上游区,出陈村峡谷后称青弋江,沿途经泾县、西河镇至湾址后称为下游。其下河流分为二支,一支经清水河至芜湖汇入长江,一支经赵义河、青山河由当涂入长江。青弋江较大支流有徽水,流域面积1072km2;其次为琴溪河,流域面积442km2;还有寒亭河、孤峰河等。 漳河位于流域西部,流域面积1365km2,长95km,南陵以上为上游区,黄墓渡为中下游分界,经石硊,在澛港汇入长江。漳河下游河道弯曲,石硊~澛港段弯曲系数达3.5以上。主要支流有峨溪河、后港河等。 水阳江、青弋江、漳河自进入中下游以后,比降平缓,水系发育,河道交织。水阳江和青弋江之间有黄池~乌溪河和青山河,青弋江和漳河之间有资福河和上潮河串通,下游地区还有许多支汊河道,形成复杂的河网。 南漪湖位于水阳江中游,固城湖、丹阳湖及石臼湖位于水阳江下游。四湖在12m水位时,总面积为695km2,总容积为38.1亿m3。六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工围垦,现湖面已大大缩小,南漪湖面积减少了7%,固城湖面积减少了60%,石臼湖面积减少了23%,丹阳湖低圩灭螺,已围垦82%。由于四湖所处位置不同,因而对调节本流域洪水的作用各异。对水阳江来说,其调洪作用以南漪湖最为显著,其次为固城湖、丹阳湖、石臼湖;反之,若承受长江倒灌的洪水,首当其冲为丹阳湖、石臼湖,其次为固城湖、南漪湖。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

《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概要 一、流域概况 松花江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有两源,西源嫩江发源于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南源第二松花江(简称二松,下同)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两江在三岔河汇合后称松花江(简称松干,下同),东流到同江注入黑龙江。嫩江河长1370km,二松河长958km,松干河长939km。松花江流域跨越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和辽宁四省区,流域面积55.68万km2,其中嫩江29.70万km2,二松7.34万km2,松干18.64万km2。本次规划还包括与本流域有水利联系的三江平原完达山以北(以下简称三江平原)的4.38万km2,故本次规划的总面积为60.06万km2,称松花江流域规划区。松花江支流较多,流域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支流有16条。松花江流域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和东南部为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西南部的丘陵地带是松花江与辽河的分水岭,中部为主要农业区,也是工农各业最发达地区。流域内山区占42.7%,丘陵区占29.1%,平原占27.4%,其它占0.8%。松花江流域地处北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气候特点十分明显,冬季严寒漫长,夏秋降雨集中,春季干燥多风。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变化在5℃~-3℃间,7月绝对最高气温为40.6℃,1月绝对最低气温-47.3℃。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一般500mm上下,东南山区达700~900mm,而西北部的干旱地区仅400mm左右;降水多集中在7~8月,占全年的50%以上,又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降水的年际变化也较大,最大和最小年降水量之比为3倍左右,且有连续数年多水或少水的交替现象。全年日照时数2200~3000h。无霜期100~150d。规划区地表水资源量776.7亿m3;平原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开采量分别为198.5亿m3、131.4亿m3,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24亿m3、14.6亿m3。松花江流域春季风大雨少蒸发多,常发生春旱;夏秋雨量集中,常发生洪涝。60年代中期以前以洪涝为主,平均2年一涝,间有旱灾;60年代中期以后以旱为主,10年4旱2涝;80年代中期以后,进入丰水期,洪涝又频繁发生。据统计,松花江的年均洪涝灾害耕地约900万亩。干旱也很严重,据黑龙江省统计年均旱灾耕地达404万亩。松花江流域有丰富的林业和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油、煤炭、天然气、铜、铅、锌、钨等。规划区内有县旗84个,有大小城市24座,其中主要城市有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牡丹江、伊春、乌兰浩特,和长春、吉林、白城,以及最近设立的松原市(即原扶余市和前郭县)。据1988年统计,规划区有人口4698万人,其中三江平原120.5万人,总人口中的农牧业人口2774.3万人,占59%;规划区有工农业总产值1020亿元,其中三江平原1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中的工业和农业产值分别为444.5亿元和575.5亿元,其中三江平原分别为6.6亿元和7.1亿元;规划区1988年有耕地面积2.15亿亩,粮豆总产量达308亿kg。人均656kg。牧草地1.4亿亩、林地3.1亿亩。 二、流域主要问题 (一)水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供需矛盾 流域内经济发展迅速,但工业技术及管理水平较落后,加上对保护好水环境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污水治理跟不上工业建设,且历史欠帐太多,以致水污染日益严重。 (二)城市地区污染严重 城市由于工业和人口过分集中,工业结构和建设布局不合理,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少且落后,使大量城市生活废物和工业“三废”未能得到很好处理即排于江河,以致城市附近的河段污染多较严重,且成为其以下河道的主要污染来源。 (三)工艺落后,管理不善 流域内工业用水重复率低,仅20%,单位产品排水量大,工业污水排放量相应较大。由于我国现行管理政策不完善,仅有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转率低,处理效果差,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金沟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探讨

1.流域概况 金沟河流域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境内,流域面积2987km 2。海拔高程最高5250m ,最低374m ,流域地形南高北低,依次是高山区、山前浅山带、平原区。金沟河在山区流程约40km ,流经前山浅山带32km ,全程102km 。 金沟河流域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冬寒夏热,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热量丰富,雨量稀少,蒸发量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85.5mm ,多年平均蒸发量2046.0mm,多年平均风速2.4m/s ,风向多为西南风和西风。 2.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流失危害2.1影响该流域水土流失的因素 影响该流域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基础和潜在因素,而人为不合理活动则是造成水土流失加速的主导因素。自然因素影响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该流域地质岩性含沙量较重,胶结差,抗蚀力弱,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源头;地形落差较大,为水流侵蚀提供了动力势能,为水蚀和重力侵蚀低创造了条件;降水集中在5—8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1%,在夏季时常出现暴雨洪水,这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过度放牧致使天然植被稀少或遭到破坏、生态环境脆弱。也会加速水土流失的步伐。人为因素影响水土流失表现在不适当的水资源利用,大量水资源用于灌溉农作物,致使用于生态绿化用水大量减少,目前该流域在红山头渠首站以下河道已断流,只有在洪水期间才有水下泄,使得地表植被缺乏水源而枯竭,加之流域内牧群头数急速增加,已有解放初2.5万只增至目前54.92万只,超载放牧是加速植被退化的又一重要原因,使裸露的地表土壤在水蚀、风蚀的作用下易产生水土流失,另外开发建设不 注重水土保持建设是水土流失的另一因素,工矿、石油、交通、通讯、水利工程等项目的建设造成扰动地表植被和土壤,同时弃土、 弃渣不合理堆放又造成新的水土流失。例如在金沟河河滩中,目前开发成约10km 2的大型砂石料场,造成堆料、弃料到处都是。 2.2该流域水土流失现状 目前该流域高山区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弱,其它如农业灌区,除农作物外,植被覆盖率较低,特别是在浅山带,大部分土壤和岩层裸露。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们过度开垦草原,过度放牧,加之筑路、修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出现到处挖填弃土,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在春秋两季,绝大部分表土层无任何作物覆盖,任受风力等外力作用的侵蚀,造成扬沙等沙尘暴天气,风蚀特别严重。在夏季,每逢暴雨天气,流域内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在流域内水土流失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金沟河,由于沟谷径流集中,表现为冲刷严重、沟底下切、沟坡滑坡、滑坍、泄溜和沟头崩坍,侵蚀量大,加之雨水对流域内流域面的侵蚀,携带大量泥砂汇入河道,使河水泥砂含量巨大。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悬移质输砂量41.4万t ,相应输砂率为13.13kg/s,多年平均总输砂量为47.61万t 。经调查确定,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轻度以上为1922km 2,年剥蚀厚度0.74cm ,中度流失面积达543km 2,主要集中在浅山带,是河道泥沙主要产生地,可见该流域内局部水土流失已十分严重。 2.3水土流失危害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给流域带来严重危害。水土流失给该流域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破坏土地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农业减产。第二,洪水灾害加剧,破坏严重。地表植被遭受破坏后,暴 金沟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探讨 □孔令来(新疆沙湾县金沟河流域管理处) 摘要:通过对金沟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及成因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加强该流域水土保持工作、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以及 此举对改善环境、减轻灾害损失和维持、促进该流域的经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土流失;危害;防治;意义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年第3期 生态水利 H E N A N 65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城市防洪规划情况汇报 市长,各位副市长,各位同志: ****市城市防洪规划工作委托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20XX年9月30日通过省、市专家和相关部门的评审。10月22日、20日分别向市人大常委,政协常委作了汇报,并听取了意见,现将防洪规划情况向政府常务会议作报告。 一、规划范围、原则、依据、标准 (一)规划范围: 本防洪规划范围:东临龙河、沙河,南抵长江,西到管道路、潘家河,北至宁启铁路,保护面积96.67平方公里,覆盖了****城区、经济开发区和汽车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为****城市长期发展留有余地。本规划重点解决****城区和经济开发区防洪治涝问题。化工园区、汽车工业园区、仪化片区的防洪详细规划另行编制。

(二)规划原则: 以流域规划为依托,防洪治涝为主,结合环境改善,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统筹兼顾,分期实施。防洪丘陵山区蓄泄兼筹,以泄为主,平原区拓浚河道、加固堤防、以挡为主,按照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的要求,采取治理措施。完善以真州镇为中心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排水实现高低分开,分区治理,平原区以自排为主,抽排为辅,圩区立足抽排,相机自排。一般情况下,减少机排,降低防洪排涝成本。在满足防洪治涝要求的同时,兼顾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水生态系统和水陆交通要求。坚持防洪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协调原则,建立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规划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防洪规划要服从流域防洪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主要依据: 《水法》、《防洪法》; 《江苏省防洪条例》(1999年)、《江苏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防洪标准》(GB50201-9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大纲)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主要内容编制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 应特别关注化学危险品及含有机毒物、重金属等原辅料。 2、工程内容及规模 规范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名称。说明项目来源,根据项目特点,说明新建工业类项目,技改扩建项目应说明技改前后产品方案的变化、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等。 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简述技改扩建项目依托单位已建、在建项目概况(含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说明主要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现状及现有污染治理设施运行状况,说明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明确以新带老内容。 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1、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简述与建设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关系密切的自然环境状况。重点说明项目废水受纳水体与相关水体的水文特征、重要水工设施运行规律等。 规范描述当地气象特征,说明主导风向、平均风速等主要气候状况。 生态环境:说明区域内植被类型、重点保护珍稀动植物等情况。 2、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 简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现状。重点说明选址所在区域功能定位、产业结构、土地利用等,区域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含排水体制)、固废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现状,说明与建设项目关系密切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及文物保护等内容。 在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建设,需附相应环保主管部门对开发区(工业集中区)环境影响评价的批复意见或环保要求。 三、环境质量状况

1、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 利用有效资料阐述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各环境要素的环境质量现状,并须提供相应监测资料,说明资料来源(设大气、水及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专题时须出具“质保单”)。当建设项目排放优先控制的有机毒物而无历史资料可供利用时,须进行实测。结合环境功能要求评述环境质量现状,如出现超标现象,须分析超标原因。明确区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说明项目所在区域是否发生过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 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表说明项目周围300m(或行业规定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集中居住区、学校、医院、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大气和噪声保护目标,污水排口上下游饮用水源保护区(含清水通道)、取水口、水产养殖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生态敏感点等。 四、评价适用标准及总量控制指标 1、环境质量标准:列出环境质量标准文号和各评价因子的相应标准限值。 2、污染物排放标准:列出污染物排放标准文号和各污染物允许排放限值。废气含排气筒相应排放高度的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等;废水含行业允许排水量。如实行污水集中处理,须列出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 如无国内标准,可参照国外标准。 3、总量控制指标:项目选址所在区域如属于“双控区”、淮河流域、太湖流域、“南水北调”等重点区域,须加以说明。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如排放优先控制的有机毒物及重金属等污染物,须明确相应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废水接入区域或综合污水厂的项目,须分别列出接管量(含污水量)和最终外排量。 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工艺流程简述并图示 简述工艺流程并绘制带产污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框图,说明物料回收和循环工艺,化工项目应列出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2、主要污染工序 结合生产工艺流程阐述污染物产生环节及公用工程、辅助工程产污环节。说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辽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概要 1.流域概况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境内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辽宁省,全长1345km。辽河流域地处中国东北地区西南部,东邻第二松花江、鸭绿江流域,西邻内蒙古高原,南邻滦河、大凌河流域及渤海,北邻松花江流域,流域总面积22.11万km2,其中平原区面积9.45万km2,山丘区面积12.66万km2。 辽河流域主要河流有西辽河、东辽河、辽河干流和浑太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37.21亿m3,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39.57亿m3,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221.92亿m3。 辽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行政区划涉及内蒙古、吉林、辽宁和河北四省区的20个市(盟)。2007年全流域总人口3383万人,国内生产总值9172亿元,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耕地面积832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319万亩,粮食总产量2747万吨。 2.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2.1水资源承载能力不足,供需矛盾加剧 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目前,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7%,其中浑太河已达89%,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

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将提出更高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2 水污染防治任务重,生态环境脆弱 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高,废污水排放量大,是国家“三河三湖”重点治理区。目前,城市废污水处理率较低,水污染问题突出。经济社会用水挤占了生态、环境用水,部分河流出现断流,河流下泄水量减少,湖泊、湿地及河口萎缩。部分城市地下水超采,水土流失依然十分严重。 2.3 局部地区用水效率偏低,节水工作亟待加强 现有灌区渠道多数没有衬砌,输水损失严重,水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53,水浇地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0,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差距;节水意识不强,部分灌区还存在大水漫灌现象,用水定额偏高;城镇供水管网综合漏失率高达16%,个别城镇甚至超过30%。 2.4 防洪工程达标率低,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流域内部分堤防建设标准偏低,未达到规划防洪标准;部分建筑物阻洪严重,对地区防洪构成严重威胁;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滞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受洪水威胁地区的经济存量、人口密度、人民财产都将有较大提高,防洪风险越来越大,对防洪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 2.5 水管理改革滞后 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需要进

黑龙江(河流)情况

黑龙江的基本情况 一、界河黑龙江的概况 黑龙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国际河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重要国际界河。黑龙江流域跨中国、蒙古和俄罗斯3个国家,地理位置在北纬47。40'-53。34',东经121。28'-141。20'。黑龙江全长4510km,流域东西跨度约2000km,南北跨度约1500km。黑龙江上、中游1887 km为中俄两国国际界河,下游全部在俄罗斯境内。流域面积185.5×104km2,其中中国境内80.34×104km2,占全流域的48%,俄罗斯侧占50.4%,蒙古侧占l3%。 黑龙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由发源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两麓的海拉尔河和发源于蒙古固肯特(Khentei)山脉东坡的克鲁伦(Cherlen)河在满洲里市东南两河相汇后始称额尔古纳河。北源为俄罗斯境内的石勒喀(Shilka)河。全长1592km,其上游称鄂嫩河,发源于蒙古肯特山脉东侧。南化两源在中国黑龙江省漠河以西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后成为黑龙江。 黑龙江沿途接纳左岸(俄罗斯侧)的结雅河、布列亚河、阿姆贡河和右岸(中国一侧)的呼玛河、逊河、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支流。黑龙江水量丰沛,乌苏里江汇合口以上年平均流量8600m3/s,入海口多年平均流量10800m3/s。 黑龙江干流至哈巴罗夫斯(伯力)与南来的支流乌苏里江汇合后流入俄罗斯境内,在克拉耶夫斯克(庙街)附近注入鄂霍茨克海。黑龙江干流全长2821 km。黑龙江干流分为上、中、下三段。额尔古纳州与石勒客河汇合处(洛古河村)至结雅河口(黑河市)为上游,长905 km;结雅河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长982 km;乌苏里江至入海口为黑龙江下游,长934 km。黑龙江干流上游

珠江片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四级分区表

附件珠江片水资源规划水资源四级分区表 一级区二级区 三级区 (编码) 四级区编码代表站(节点)备注 珠江南北盘 江 南盘江 (H010100) 沾曲陆宜H010110 曲江河H010120 曲江河口 泸江河H010130 泸江河口 甸溪河H010140 甸溪河口 清水江H010150 清水江口 黄泥河H010160 黄泥河口 滇、黔两省 合并 南盘江(云 南部分) H010170 宜良以下 马别河H010180 马别河口 南盘江(黔 桂部分) H010190 黄泥河口至南北 盘江汇合口 含清水河 广西部分 面积 北盘江 (H010200) 北盘江上游H010210 大渡口站以上 滇、黔两省 合并 打邦河H010220 打邦河口 麻沙河H010230 麻沙河口 大田河H010240 大田河口 北盘江中下 游 H010250 大渡口站至南北 盘江汇合口 红柳江 红水河 (H020100) 红水河上游H020110 龙滩坝址以上 黔、桂两省 合并 蒙江H020120 蒙江河口 六硐河H020130 六硐河口 不包括广 西六硐河 部分 红水河中游H020140 龙滩坝址至恶滩 坝址 红水河下游H020150 恶滩坝址至三江 口 柳江 (H020200) 都柳江榕江 上游 H020210 都柳江石灰厂站 以上 都柳江下游H020220 都柳江石灰厂站 至老堡口 黔、桂两省 合并 龙江H020230 龙江口 黔、桂两省 合并 柳江中游H020240 老堡口至龙江口 含古宜河 等,湘、桂 两省合并

柳江下游H020250 龙江口至三江口 郁江右江 (H030100) 右江上游H030110 百色水库坝址以 上 滇、桂两省 合并 续表 一级区二级区 三级区 (编码) 四级区编码代表站(节点)备注 珠江郁江 右江 (H030100) 右江下游H030120 百色水库坝址至 左、右江汇合口 左郁江 (H030200) 左江H030210 左江河口 郁江干流H030220 左、右江汇全口至 郁、浔江汇合口 西江 桂贺江 (H040100) 桂江H040110 桂江河口 湘、桂两省合 并 贺江H040120 贺江河口 湘、桂、粤三 省合并 黔浔江及 西江(梧州 以下) (H040200) 黔、浔江H040210 桂粤两省交界处 以上 北流江H040220 北流江河口以上 桂、粤两省合 并 西江下游H040230 桂粤两省交界处 以下 北江 北江大坑 口以上 (H050100) 浈江H050110 浈江长坝水文站 湘、赣、粤三 省合并 武江H050120 武江黎市水文站 湘、粤两省合 并 北江上游H050130 浈水、武水河口至 大坑口 北江大坑 口以下 (H050200) 滃江H050220 滃江河口 连江H050230 连江河口 绥江H050240 石狗站 桂、粤两省合 并 北江中下游H050210 大坑口、滃江、连 江河口至思贤滘 东江 东江秋香 江口以上 (H060100) 东江上游H060110 枫树坝坝址以上 赣、粤两省合 并 东江中游H060120 枫树坝坝址至秋 香江口 新丰江H060130 新丰江坝址以上 东江秋香 江口以下 (H060200) 东江下游H060210 东江秋香江口至 石龙 珠江三 角洲 东江三角 洲 东江三角洲 惠州 H070110

水利防洪规划

水利防洪规划 1 防洪规划的定义 防洪规划是指防治某一流域、河段或者区域的洪水灾害而制定的总体安排。根据流域或河段的自然特性、流域或综合规划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安排,研究提出规划的目标、原则、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部署和防洪非工程措施规划等内容。规划类型一般有流域防洪规划、河段防洪规划和区域防洪规划。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区域的综合规划;区域或河段的防洪规划应当服从所在流域的防洪规划。防洪规划是江河、湖泊治理和防洪工程设施建设的基本依据。防洪规划中必须首先充分认识河流的洪水演进特性,包括河湖对洪水的自然调蓄作用,天然河道宣泄洪水的能力以及大洪水漫溢泛滥的情况。它是一种战略性计划,对河道治理及防洪设施的建设起到了指导作用。 2 规划目标 规划目标是指根据所在流域的洪水特性、历史洪水灾害,规划范围内国民经济有关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防洪的要求以及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技术等条件,考虑需要与可能,研究防治毁灭性灾害的应急措施。防洪规划必须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的目标。防洪经济效益是防洪规划的主要目标,此外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社会福利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 3 规划原则 防洪规划的指定应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遵循局部与整体、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景、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在具体方案研究中,还要充分考虑防洪规律和上下游、左右岸的要求,处理好蓄与泄、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并注意与国土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3.1局部与整体洪水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类还不能完全控制。防洪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从全局出发,上下游、左右岸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洪水。为了保全大局和重点保护对象的防洪安全,有时要做局部牺牲。重点保护对象一般指:洪水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毁灭性灾害的地区,如重要城市、工矿企业、交通干线、文物古迹或大面积农田等。 3.2近期与远期洪水灾害直接威胁人身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历次洪水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要根据各地区或部门对防洪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财力,分轻重缓急,分阶段、有计划地逐步提高不同保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和一般地区防御常遇洪水灾害的要求。 3.3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一般耗资很大,并需占用大片土地;非工程措施可用较少投资,减轻洪灾损失,是防洪灾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规划中要研究二者的结合,重视非工程措施的安排和建设。 3.4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总量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在人均、单位土地面积水资源量偏低的流域,河流的开发与治理要考虑综合利用,兴利与除害统筹兼顾,把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山丘区一般以蓄为主,修建山谷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拦蓄洪水,消减水沙洪峰;平原区一般以泄为主,并辅以分蓄洪措施,合理安排洪水出路。如“松花江防洪规划”具体遵循以下原则:①充分发挥现有防洪工程的作用,近期以整顿、挖潜为主,争取少花钱多办事。②兴建控制性水库与堤防工程相结合,水库工程应结合兴利考虑防洪等综合利用的要求。③防洪标准选定及防洪治理措施上充分考虑近期与远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突出体现城市与主要河段防洪的重要性。又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城市防洪规划”遵循的原则如下:“为提高该区的综合抗洪能力,解除安邦河两岸的洪水威胁,确保城市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三江平原综合治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情况,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突出防洪重点,上、下游兼顾的原则,选择经济指标优越,技术切实可行的方案。达到占地少,动迁少,工程坚固,防洪效果好的目的。”

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枣庄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甘肃省冰沟丹霞景区以砂岩地貌遗迹景观为主,其中一处景观轮廓酷似巴黎卢浮宫。图1为某摄影爱好者于10月14日在同一地点间隔不久拍摄的两张“卢浮魅影”照片,该日万里无云。据此,回答1~2题。 第一张照片第二张照片 图1“卢浮魅影”景观照片 1.据先后两张照片推断: A.镜头朝正东方向 B.拍摄时段正值日落 C.拍摄时段正值日出 D.当地时间为5点左右 2.关于“卢浮魅影”地貌景观成因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固结成岩—水平挤压—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断裂抬升 C.断裂抬升—风化侵蚀—水平挤压—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风化侵蚀—水平挤压—断裂抬升 高空冷涡存在于对流层的中高层,具有气旋式涡旋,且中心附近的气温明显低于四周,其特征是在500百帕等压面高空天气图上至少有一圈闭合的等高线。形成于贝加尔湖附近的高空冷涡常经蒙古国东移,到达东北地区附近时称为东北冷涡。图2示意春末某时刻东北冷涡高空500百帕等压面的高度分布。回答3~4题。

图2春末某时刻东北冷涡高空500百帕等压面分布 3.关于该时刻图示地区高空气压状况和水平气流运动状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中心气压高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B.中心气压高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C.中心气压低气流呈逆时针辐散 D.中心气压低气流呈逆时针辐合 4.图中四地最可能出现天高云淡、蓝天在线的高颜值“冷涡蓝”天气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南部通过刻赤海峡与黑海相通,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亚速海平均盐度约9‰~11‰,而与之相邻的黑海平均盐度约12‰~22‰。图3为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图,回答5~6题。 图3亚速海位置、入海河流及洋流示意 5.与黑海相比,亚速海海水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有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简本) 目录 1 规划概述 (1) 1.1 规划概况 (1) 1.2 规划方案比选 (1) 2 规划协调性分析 (2) 2.1 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 2.2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 2.3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协调性分析 (3) 2.4 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协调性 (4) 2.5 与水利发展和流域规划协调性分析 (4) 2.6 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性分析 (6) 2.7 与“三先三后”原则的符合性分析 (6) 3 项目区域环境现状 (8) 3.1 生态环境现状 (8) 3.2 水资源现状 (8) 3.3 水环境现状 (8) 3.4 地下水环境现状 (9) 3.5 社会环境现状 (9) 4 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9) 4.1 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9) 4.2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10) 4.3 对水资源及水文情势影响 (10) 4.4 对水环境的影响 (11) 4.5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1) 5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2) 5.1 预防性措施 (12) 5.2 最小减量化措施 (14) 6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17) 1 规划概述

1.1 规划概况 规划范围包括调出区、调入区和输水线路区。引绰济辽工程调出区为绰尔河流域,涉及呼伦贝尔市的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龙江县、泰来县等。调入区为西辽河干流地区、霍林河、洮儿河,涉及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等。输水线路穿越洮儿河、霍林河、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等河流,途经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等地区。 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经过 402.20km输水渠道,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和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调水,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改善通辽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现状。 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2010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30年。 1.2 规划方案比选 本规划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绰尔河向外流域调水的最大规模为8亿 m3左右,综合考虑绰尔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文得根水库的地形条件,同 时考虑松辽流域规划确定的调水规模,拟定4.0亿m3、5.0亿m3、6.0亿m3、7.0亿m3、8.0亿m3五个方案进行比选。这五个方案通过淹没面积、移民、工 程投资等全方面比选,认为7.0亿m3从环境角度基本可接受、经济上可行。 规划输水线路分为有压重力输水线路和无压重力输水线路。其中无压重力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穿越代钦塔垃五角枫及荷叶花湿地珍禽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对环境干扰较大。因此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从环境角度推荐有压重力输水线路。从经济角度分析,文得根至突泉县无压输水线路更为经济,故本次最后从环境及经济角度的推荐方案为有压无压相结合重力输水方案。 通过调水水量环境影响分析及输水线路方案比选,本次推荐方案为: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通过有压重力和无压重力相结合输水渠道,全长402.2km,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

贺州港总体规划报告书审查意见

《贺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 贺州市环境保护局于2018年5月11日在贺州市主持召开《贺州港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技术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贺州市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交通运输局、旅游发展委、水利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粤桂经济示范区管委、临港产业区管委、八步区环保局、平桂区环保局、钟山县环保局、富川县环保局、昭平县环保局、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代表和7名特邀专家,由有关部门代表和专家组成审查小组(名单附后)。会上,贺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了规划基本情况,环评单位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汇报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与会人员经认真讨论、审议,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规划概述 ㈠原规划执行情况 《贺州港总体规划》于2010年8月取得贺州市人民政府批复(贺政函〔2010〕153号)。由于贺江断航和桂江通航条件差等因素,贺州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自2010年《贺州港总体规划》批复实施以来,贺州港已开展昭平港区马江作业区的前期工作。 ㈡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2010年已批复的贺州港总体规划的功能定位及岸线规模,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国家政策、自治区文件及贺州市发展规划对贺州港的要求,急需对其进行修编。根据《珠江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规划2025年前实施贺江扩能一期工程,建成扶隆、信都、云腾渡、合面狮等枢纽500吨级船闸(兼顾1000吨

级单船通航)。贺州港规划作业区泊位吨级需与上述航道规划和船闸建设规模相匹配,才能充分发挥水运通道的航运能力。 为更好地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珠江流域综合规划、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等相衔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满足贺州港、贺州市和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迫切需要对贺州港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㈢本次规划修编过程 2017年10月受贺州市交通运输局的委托,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的编制工作;2018年3月完成《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征求意见稿),2018年4月完成《贺州港总体规划修编》(送审稿)。 ㈣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总长279.456km,包括富江龟石水库至八步大桥江段63.4km,贺江八步大桥至贺州与广东省交界处119km,桂江平乐昭平界至昭平梧州界97.056km。 ㈤规划水平年 现状基础年为2017年,规划近期为2025年,远期为2035年。 ㈥港区划分及功能定位 贺州港按行政区划划分为富川港区、钟山港区、平桂港区、八步港区和昭平港区等5个港区。其中,富川港区、钟山港区、平桂港区为贺州市旅游业发展服务,以旅游客运为主。八步港区为八步区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服务,以散货、集装箱和件杂货运输为主。昭平港区为昭平县经济发展和临港产业服务,以集装箱、件杂货和散货运输为主。 本次规划贺州港重点发展八步港区的七分口作业区、信都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