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摘要】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代的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课常用的教学方式和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当前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很多,只有对提问进行艺术设计,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预期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和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学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接受信息转化为独立思考、解释疑难,在此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问能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乐意去思考解答出问题,同时也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进行监督和提醒;课堂提问能反馈教与学的信息,根据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状态,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同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不断调控教学程序。

1.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提问的存在的问题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堂提问是教师诊断学生学习状况,有效改进教学的基本手段。但是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低效的提问,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第一,问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准。教师提出的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使得学生无所适从,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教师

设计大量学生容易答出的问题,课堂气氛热烈,但是课堂提问目的不明确,华而不实。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第二,没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思考,直接讲出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在讨论中很少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没有足够时间思考提出的问题,便急于让学生回答。其实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堂上认真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所以在有些时候保持沉默是教师的最佳选择,这对提高学习效果具有巨大的作用。

1.1 构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数学教师对课堂上学生答问的态度之中,包含了教师的情感因素,它对学生答问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关系。教师的微笑和期待,能使学生镇定自若、信心倍增、发挥良好;反之教师的不耐烦、过分严肃、苛求与心不在焉,只会使学生忐忑不安、答非所问、心情沮丧。因此要提高提问有效性,必须创设气氛活跃、情感融洽、交流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尤其要把握好理答的态度。课堂提问要注意尊重学生,力求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的答问做出的评价要及时和积极。点评时应多鼓励少批评。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及时发现”闪光点”并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1.2 创设数学情境提出问题

数学问题总源于某种情境,离开了数学情境,数学问题的产生就失去了肥沃的土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情景通过适当

的设问,引导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方式地思考,培养学生开拓思路,形成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就会使学生能在成功的解疑中体会解疑的乐趣.数学情境不仅能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而且也能为数〖jp3〗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和依据。通过具体数学问题引起的悬念或探索活动激起学生的问题欲望,进而形成教学情境。问题情境教学的程式为,〖jp〗问题情境-假设推测-探究验证-做出结论。问题情景的创设有很多办法,如上面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讲故事,我们还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等。

1.3 选择恰当的提问语气和句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发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关系。恰当的发问句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情感认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教师无论是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探究开阔思路,归纳演绎,概括新知都应考虑问句的形式。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每一环节都涉及到提问。因此,教师要仔细斟酌提问的层次,运用各种不同的提问方法,激发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朝更利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发展。

1.4 留空反溃,延迟判断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总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时间的长短,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

答,教师有时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时还应留些许时间让学生对其回答深入思考,让学生自已纠正错误思路。

1.5 梯度问题

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教师在筹划课堂问题时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提出的问题按知识点的难易级差递升,体现一定的坡度和有序性。教师科学地按一定梯度展开设问,提出的问题要按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从低到高逐层进行,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层次的提问,要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从易到难,由简到繁,使每个学生都受到老师的关注,增强其自信心,成绩也会有不同层次的提高。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着重引导他们去猜想和类比,在质疑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一般的问题让中等生回答,让其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前提下稍有所提升;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让其掌握课本的基础知识,解决基本问题。

1.6 及时反馈评价

在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有效课堂提问的重要环节。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做好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当学生的回答正确时,应及时给予肯定,再问其他同学“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当学生的回答不完全正确,教师要肯定正确的部分,而后探问其他同学“有

没有补充或建议”;当学生的回答错误时,教师可用婉转的语言采取探问、转向或重新设问等教学处理策略,也能让回答错误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当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预设不一致时,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接纳学生的新观点,让学生的智慧火花尽情绽放。

教师只有设计出好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才能使教与学成为学生探索求知的过程,使课堂成为思维扩展的无垠芳草地,让教师有所收获,学生得其所乐。为了把提问搞好,教师应致力于长期培养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有的教师往往埋怨学生不积极回答问题,其实常常是我们教师问不得法或平时不注意培养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