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比较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增长,西部地区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的重大国家战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同时借助国家东部率先发展的倾斜政策的有力推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东西部差距日益拉大。

尽管1999年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但仍未能有效扭转东西部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上,深刻认识东西部差距的客观表现,揭示产生差距的根本原因和主要因素,捕捉新的历史机遇,寻求新背景下突破困境的途径,以创新性思维建立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已成为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先导和一次重要的战略谋划。

关键词:东部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成因,分析,解决方法
目录
第1章东西部经济发展比较2
1.1地区生产总值(GDP)(见附表1)2
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见附表2)4
1.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4
1.4东西部财政收入来源结构比较(见附表5)5
1.5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见附表6)6
1.6融资差异比较6
1.7产业结构比较6
1.8基础设施比较7
1.9人力资源比较7
1.10城市化水平比较(见附表7)8
1.11社会保障比较8
1.12技术创新比较9
第2章东西部经济差距产生的制度政策因素分析9
2.1对外开放进程及其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10
2.2制度与体制改革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11
2.3国家区域政策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13
2.4产业政策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14
2.5财税金融政策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14
2.6东西部利用外资政策比较15
第3章东西部经济差距发展趋势预测15
3.1东西部人均GDP的差异及预测(1979-2026)(见附表8)16
3.2东西部GDP的差异及预测(1978-2026)(见附表9)16
3.3结论和展望16
第4章国外缩小区域差距经验借鉴16
4.1美国16
4.2日本18
4.3英国18
4.4法国19
4.5巴西19
4.6经验总结20
4.7政策启示20
第5章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路径选择20
5.1各种发展论点20
5.2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基本路径22
第6章参考文献及附录23
6.1参考文献:23
6.2附录:24
第1章东西部经济发展比较
1.1 地区生产总值(GDP)(见附表1)
从图1-2可以看出:(1)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到整个1980年代,东西部地区的GDP差距曲线相对平缓,维持在2.11~2.39倍之间;(2)1990年代以后,
东西部地区的GDP差距迅速扩大,从1990年的2.26倍,到1999年,差距扩大为3.00倍;(3)到了2005年,东西部地区差距达到了峰值3.64倍;(4)2005年后,东西部地区GDP的差距开始显著缩小。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各区域GDP增长率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我们计算出不同时期各个区域GDP年均增长率,如表1-2。

时期全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1978-1990 14.92 15.39 15.02 14.73 13.42
1990-1999 18.97 20.68 18.15 16.94 16.52
1999-2005 15.53 17.62 12.82 13.84 11.92
2005-2007 14.30 11.37 18.12 19.16 16.67
可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1990年,尽管东部地区在国家政策资金支持和吸纳中西部地区各种资源的背景下得以率先发展,但这一时期其GDP年均增长率仅高于西部地区0.66个百分点;1990年代以后,双方的发展速度显著拉大,1990-1999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高于西部地区3.73个百分点;1999-2005年,东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高于西部地区3.78个百分点;2005-2007年,东西部地区GDP年均增长率出现了逆转,西部地区反超东部地区7.79个百分点。

1.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见附表2)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经济的绝对差距总体上呈持续扩大的态势,人均GDP 的绝对差距从1978年的204元上升到2007年19220元,扩大了93倍,东西部经济的相对差距总体上也呈上升趋势,且波动较为明显。

1978年东部人均GDP 是西部的1.78倍,到2007年上升到2.49倍。

其中1989年之前上升较为缓慢,1990年以后加速上升,2000年以后趋缓,2004年达到最高的2.63倍后开始下降,东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差距历年的变化情况,与东西部地区GDP差距表现出相同的规律,也就是说,区域GDP差距和人均GDP差距趋势基本一致,只是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略小于GDP差距(人口向东部的聚集具有缩小地区差距的意义)。

1.3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
1.3.1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异(见附表3)
1978年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比西部略高了12.42元,相对比率仅是西部的1.04倍,东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距甚微。

但改革开放后,东西部经济的非均衡发展逐步改变了这种格局:2007年东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西部5664.31元,二者的绝对差距扩大了455倍。

1978-2007年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1.45倍,而东部则增长了46.11倍。

从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相对比率看,二者从1978年的1.04扩大到1999年的1.45,再扩大到2007年的1.50,其中差距的峰值为2006年的1.56。

从逐年环比增长率分析,东部地区除1981年、1984年、1991年、1998年、2002年和2007年的环比增长率略低于西部地区外,其余各年的环比增长率都远远高于西部。

尤其在1985年、1988年和1992-1995年,东部地区的环比增长率均达到20%以上,这是西部地区无法比拟的。

即使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年环比增长率依然落后于东部地区。

直到2007年情况才有所改变,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6年增长了17.79%,而东部同比仅增长了13.52%,二者的差距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1978-2007年,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为12.7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85个百分点,比东部低1.46个百分点,也低于中部和东北的平均增速。

分阶段看,1978-1989年和1990-1999
年,西部地区的平均增速分别低于东部1.99个百分点和1.78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后,2000-2007年,西部地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仅比东部低了0.5个百分点,而2003-2007年东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差距进一步缩小到0.23个百分点,西部已接近东部12.17%的年均增长率水平,可见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1.3.2东西部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异(见附表4)
1978年东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同期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东西部的绝对差额为44.11元,而相对比率达到了1.35倍。

改革开放后,东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从东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相对比率看,二者从1978年的1.35扩大到1999年的2.17,再扩大到2007年的2.25,其中差距的峰值为2003年和2006年的2.34倍。

从逐年环比增长率分析,东部地区除1990年、1996-1998年、2004年和2007年的环比增长率略低于西部地区外,其余各年的环比增长率都远远高于西部。

分阶段看,1978-1989年和1990-1999年,西部地区的平均增速分别低于东部3.52个百分点和2.73个百分点;西部大开发后,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2000-2007年,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仅比东部低了0.01个百分点,而2003-2007年间,西部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反超东部0.16个百分点。

可见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

1.3.3东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比较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比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大得多。

1978年, 东部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1倍,而西部为2.7倍;1989年,这一数字东部是1.7倍, 西部是2.6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东西部都减少了;但到了1999年,这一数字又开始增大,东部是2.1倍,西部达到了3.2倍;至2007年,东部是2.5倍,西部是3.7倍,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接近4倍之巨。

可见,城乡统筹政策在西部地区实施更具有战略意义。

1.4 东西部财政收入来源结构比较(见附表5)
从纵向来看,东西部地区税收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在逐年下降,非税收入
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例在逐步提高。

东部地区来源于税收收入的财政收入比例比西部地区高出10-15个百分点左右,而西部地区则非税收入对财政收入的贡献比东部地区大。

1.5 固定资产投资比较(见附表6)
从1993年开始到2007年为止,东部和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各地区GDP的比重分别达到了42.49%和61.04%,都具有较大的涨幅。

而1997年具标志性,在这一年,西部地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东部地区,达到了34.65%,而东部则为34.45%。

而后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的增长速度逐渐快于东部,并最终超过东部地区将近20个百分点。

1.6 融资差异比较
2007年末,东部、西部国内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为795家、293家,东部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股票和债券筹资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见表1-15)。

东部、西部地区上市公司A股市场筹资额分别为上年的3.7倍、5.8倍,西部地区A股市场筹资额增长明显加快,比重进一步提高。

西部地区贷款增速较高,资金运用的长期化趋势明显。

西部地区由于贷款增速高于其他地区,贷款比重有所提高;东西部地区在资金运用期限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西部地区资金运用的长期化趋势较其他地区更为明显。

2007年,西部地区新增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为新增人民币短期贷款的3.1倍,而在东部该比例仅为1.3倍。

导致西部地区资金运用中长期化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依赖度较高,加之直接融资渠道有限,对中长期信贷资金的需求较大。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西部的经济增长还处在依靠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拉动的阶段,制造业和服务业远远没有发展起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很弱,一旦国家投资减少,速度还有可能下降。

西部地区在融资总量上与东部地区比较还是偏小,直接融资的渠道也有限,固定资产投资也过于依赖银行贷款,且固定资产投资偏重于采掘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等基础行业。

1.7 产业结构比较
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速度高于东部地区。

从1978到2007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在此期间下降了16.41个百分点,同期西部地区这一
比重下降了21.16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由于东部地区该指标值1978年就较小,故在2007年,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仍远高于东部地区(2007年东部地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88%,而西部地区该指标为15.97%)。

1.8 基础设施比较
西部大开发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交通、通讯、邮电、水利、教育、科研、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供给不足。

尤其是交通、邮电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供给瓶颈不仅制约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西部,成为缩小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的重要障碍。

邮电通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另一先行行业,是我国目前成长最快的高技术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结构中最活跃、最有潜力的产业。

它直接影响所在地的经济发展速度。

2007年,东部的邮电业务总量、移动年末用户、固定年末用户分别是西部的2.87倍、2.48倍和2.54倍。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余国新(2008)结合某的实证分析得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均具有显著影响。

2007年,东部的水库数、水库总库容量分别是西部的1.01倍和1.41倍。

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形成水利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是东西部差距形成的重要因素。

1.9 人力资源比较
1.9.1东西部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差异
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富集,但素质和结构却不容乐观。

全国592个贫困县中,西部就有307个。

许多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受教育程度严重低下,1998-2008年间人均受教育年限区域差异明显,东部地区最高(8.454年),其次为中部地区(7.959年),再次为西部地区(7.238年),东中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7.777年),东西部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差约1.2年。

1998-2008年间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以小学教育程度为主,占比为38.43%,且文盲半文盲占比高达14%;东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以初中教育程度为主,而文盲半文盲占比为8.2%左右。

1.9.2东西部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6岁以上人口比例差异
西部人力资本存量一直落后于东部,且总体上与东部的差距呈扩大趋势。

不仅如此,对于人力资本流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部12省市区人才流出量是流入量的两倍以上,特别是中青年骨干人才外流现象更为严重[1],这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注意。

1.10城市化水平比较(见附表7)
改革开放初期,两地区城市化水平总体水平均较低,且增长幅度大体相同。

从1984年以后到2000年,西部地区城市化率迅速增长,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统计口径和相关数据的误差造成的。

因此,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时期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有缩小的趋势,但并没有达到相近的程度,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从2000年以后统计资料对相关数据做出了调整,这一阶段的数据比较准确,可比性较高。

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都有明显递增趋势,且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西部地区,导致东西部地区城市化率的差距不断扩大。

从总体来看,30年来,东部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12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年均提高0.77个百分点。

因此,西部地区无论从上还是从城市化水平还是增长速度上均大大落后于东部地区。

考察东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00年以前,城市化率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不明显。

2000年以后,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促进了地区整体水平的发展;同时,城市化率的不均衡增长也导致了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

因而,可以认为,城市化水平是促进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的积极因素。

只有加速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增长速度,才能逐步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地区差距。

1.11 社会保障比较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在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按照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社会保险项目分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此处由于数据获得具有一定难度,故选取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作为分析对象,观察东、西部社会保险的发展与差距。

分别选取各年东、西部地区的参保人数和总人口数,做以下处理:
P h =θ
得到表示社会保险覆盖程度的指标。

其中θ表示参保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h 表示参保人数,P 表示总人口。

1.12 技术创新比较
1.1
2.1 东西部国内专利申请授权数对比
从东西部专利授权数比较看,1991-2007年17年间,除了2004年略有下降外,东西部总体上呈上升态势。

但是,东部国内专利授权数增加迅速,而西部国内专利授权数增长缓慢。

由于东西部国内专利授权数差距悬殊,因此东西部绝对差距变化趋势总体上同东部国内专利授权数变化趋势相一致,呈持续扩大态势。

阶段特征为:
——1991年至1999年,东西部“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都呈缓慢增加趋势。

这个时期东部年均239件,西部年均59件,东部是西部的4.05倍。

——1999年至2004年,东部“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呈迅速增加趋势,而西部却增长缓慢,东西部差距迅速拉大。

这个时期东部年均722件,西部年均125件,东部是西部的5.8倍。

——2005年至2007年,东部“国内三种专利申请授权数”出现激增态势,而西部仍然是缓慢增加。

这个时期东部年均1498件,西部年均225件,东部是西部的6.66倍。

第2章 东西部经济差距产生的制度政策因素分析
东西部经济差距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区位条件、自然资源禀赋、历史发展基础和文化传统等因素外,改革开放以来的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发挥了关键作用。

2.1 对外开放进程及其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
2.1.1对外开放进程
一是从1990年起先后在某浦东新区的外高桥和某港等地设立了15个保税区。

二是开放长江的某、某等6个城市和设立长江三峡经济开放区。

三是开放某等13个陆地边境城市。

四是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给予这些地方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样的优惠政策。

五是全面对外开放,经过艰难谈判,我国于2001年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我国将由以前有限X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这一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由地域的全方位开放走向产业的全方位开放。

第二,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

第三,中国的金融市场将不再与国际金融市场割裂,金融市场与世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会大幅度提高。

第四,我国的规章制度将会进一步规X化并与国际接轨,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要发生重大变化。

2.1.2对外开放进程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
对外开放集中反映了地区经济与区外、境外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从外部吸取要素及与外部进行交流的能力,也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

从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一个典型的由局部带动的制度扩散的渐进过程,在开放早期东部沿海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区域开放率先从东部地区开始而后向内陆地区波及,形成了梯度推进的开放格局。

东部地区的开放先导作用,特别是经济特区和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使该区对外贸易蓬勃发展,参与国际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加上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使东部地区经济在开放以来迅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西部地区不仅开放进程相对滞后,而且开放层次较低,造成了内陆广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带间区域经济差异拉大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众多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中地区倾斜的对外开放政策既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更是
导致20多年来区域差异拉大的重要因素,尤其是作为我国经济增长重要推动因素的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东西二元结构的形成和东西区域差异的拉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2 制度与体制改革对形成东西部差距的影响
2.2.1我国渐进式改革的战略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轨迹与中国渐近式改革战略的推进具有内在逻辑的一致性。

中国这种特殊的改革方式——渐进式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的发展差异。

可以这样说,我国区域间发展差距,尤其是东西部间的差距就是这种渐进式改革的必然结果。

中央政府对“试点单位”或制度创新切入点的选择,重点在非国有经济部门,即通过创建市场导向的非国有企业来实现经济增长。

对“试点区域”的选择则是根据不同地区走向市场经济的初始约束条件来进行的。

从地区的角度来讲,改革的初始约束条件主要包括:产权结构及中央控制程度;经济结构与经济类型;经济组织形式;区位条件;文化传统因素。

改革伊始,东部与中西部地区面临的初始约束条件是有很大差异的。

由此可见,东西部地区间初始条件的较大差异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东西部制度变迁演进的不均衡,先行制度变迁的地区往往具有加速增长的趋势,这也正是区域经济增长差异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中国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扩大,与中国渐进式改革战略的内在逻辑具有一致性。

“边际开放”、“局部试点”等初始改革的逻辑使得东部地区较早步入市场机制,率先进行改革探索的地区不仅为其它地区创造了经验,也饱获了改革的成果。

从渐进改革的长期过程看,东南沿海省份经济的优先增长,迅速推进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使得国家有更强的力量来帮助贫困地区。

2.2.2分权化的行政体制改革与我国东西部差距
中国经济转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分权式行政体制改革。

改革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一是伴随着行政管理权的下放,中央政府也给地方下放了市场管理权;二是在下放经济管理权的同时,也给了地方进行体制改革的自主权:三是在为地方政府提供潜在利润的同时,也让地方政府承担一定的改革风险。

在体制转换的大背景下,作为中国市场化改革有机组成部分的分权化过程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行政管理权的重新分割与调整,而是用一种特殊的方式
把市场的管理权下放给了地方。

这些权利具体包括财政收支管理权、投资管理权、外资外贸管理权、价格管理权和企业管理权等。

尤其财政分权的改革,中央政府财政收支管理权的下放,直接把地方政府的收支联系起来,为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但同时,也正是这种分权化的行政体制改革,加剧了我国东西部差距的持续扩大。

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差距之间似乎存在某种“马太效应”。

为了弱化这种效应,换取地方政府放弃地方保护行为,要求中央政府增大对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供有利于落后地区发展的区域政策和产业政策,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调节日益扩大的地区差距。

2.2.3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与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
一是国有企业制度改革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具有典型的渐进性特征。

虽然改革发轫于西部,但在中央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先将东部地区作为改革的试验场。

在东部地区改革成功且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再向中西部推进。

东部地区之所以能成为国有企业改革试点的首选之地有其必然性。

首先,东部是中国工业经济的发源地,也是国有企业最为集中的地方。

其次,东部地区毗邻港澳台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拥有比中西部更为优越的制度创新不可或缺的信息优势。

其三,东部地区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比中西部大,因而其对制度安排的需求更为迫切。

二是中国乡镇企业制度改革对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
乡镇企业作为一种制度创新而繁荣一时。

虽然国家在制度上给予各个地区的经济自由度是相同的,但是由于东部和中西部制度变迁的初始条件不同,同一制度供给所产生的绩效大相径庭。

东部地区农村人多地少,尤其是人口高度密集的长江三角洲,稀缺的土地根本无法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因为这一矛盾而导致这一地区社队企业拥有相当的规模。

改革开放之初,这些地区就因为社队企业发达而成为集体经济相对于中西部最为发达的地区,农民的收入主要不是来自农业而是来自社队工业。

由于企业生产设施的不可分性使得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后的社队企业面临着该不该发展和怎样发展的困境,实际上1979年中央一系列有关社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