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倒逼教学改革新思路促进学科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关键,牵动着学校教育 的全面改革。多年的课程改革实践证明,抓住了课改,就抓住了 育人工作的“牛鼻子”。只有通过进一步深化课改,扫清人才培 养的重大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真正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点
基本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 系; 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加强各学段教材上下衔接、横向配合。要优化 教材内容。各地要结合育人工作实际,开发完善地方课程教材。 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严格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国家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组织 中、高考命题,评估命题质量,保证考试的导向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建立考试命题人员资格制度,命题人员应熟悉中小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实际以及学 校招生要求,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研制人员在中、高考命题中的作用。 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将学生 体育课和艺术课学习状况纳入考试招生和评价体系中,促进学生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审 美素养。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
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 提高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数学表达和数学交流能力;发展数学应用能力
及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 培养科学精神:敢于质疑、善于思考、实事求是、
一丝不苟。
六个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 运算能力、直观想象、数据分析
课程 结构
必修

中 数
选修I
A类:部分理工

B类:经济、社会、部分理工
选修II
C类:人文、社科
D类:艺术、体育 E类:拓展课程
CAP课程 专题课程
必修课程(8学分144学时):学业水平考试(指向高中毕业 ) ➢强调基础性与时代性(模型、大数据) ➢为学生发展提供基础 ➢为学业质量检测提供内容要求 ➢为获取高中毕业提供依据 ➢函数与应用:集合、函数、基本初等函数、不等式 ➢几何与代数:向量、立体几何初步 ➢统计与概率:抽样、统计图表、估计、随机事件、古典概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 0 1 0 年一2 0 2 0 年)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课程改革进人了新阶段。教育部在 2 0 1 4 年4月发布的《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 任务的意见》,标志着新一轮课改全面启动。推进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是要找准切入点。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 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 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2001 年 以 来 的中 国 第 八次 课 程 改革 ( 陕 西 2007年进入)存在的六个突出的问题: ➢与初中数学衔接不好; ➢标准不能指导高考; ➢模块条理不清; ➢必修、选修1课程教学内容负担太重; ➢选修2内容太多、太杂,与大学教学脱节; ➢日常教学、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评价不落实。
新的课改总目标(四基、四能、三会、科学精神)
新高考倒逼教学改革新思路促进 学科发展
2014 年9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 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当高考变革之时,它所带来的远 不只是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而是一场学校在课程领 域、教育领域和教学领域的全面调整和跟进。如何顺应 改革的潮流,深刻理解高考方案代表的政策和方向,结 合学校办学实际与学生发展需求,重新建构出具有自身 发展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及育人模式,是每一所高中学 校在新高考背景下的教育“选择”。
➢方案突出扩大了“学生的考试选择权”,这是继2012 年开始的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增强“学生课程选择 权”之后的又一革新理念。
➢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省份,分别出台高考综合改 革试点方案。方案聚焦改革考试科目设置,增强高考与 学生高中学习全过程的关联度,即:全科覆盖、分类考 查、不分文理、两次机会等。
选修Ⅰ(6学分108学时):高等院校考试(专科可以不学 ) ➢强调基础性(文理不分科的高考) ➢为学生发展提供基础 ➢为高等学校入学考试提供内容要求 ➢函数与数列:数列、导数、函数的性质、优化、算法 ➢几何与代数:平面解析几何、二维线性空间、立体几何 ➢统计与概率:计数原理、伯努利模型、列联表
选修Ⅱ (6学分108学时):自主招生考试(其他可以不学 ) ➢强调选择性、发展性与时代性 ➢为学生确定人生方向提供引导 ➢为学生展示数学才能提供平台 ➢为学生发展数学兴趣提供选择 ➢为高校自主招生提供依据 ➢分为理工方向、社会方向、人文方向、艺术方向
教育部将启动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最快到2016年,新版高中课本将启用。此外, 体育、艺术将纳入考试招生政策中;未来,中考体育成绩将进行调整,分值只会增加不 会减少,高考也要把体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进行“学业水平考试”。
关键的时间节点:
2014年12月 课标开始修订。 2015年10月 完成课标初稿,调研工作。 2015年12月 着手编写教材,全面征求意见。 2016年11月 公布课标。 2017年03月 教材送审。 2017年09月 正式使用新课标和新教材。 2020年06月 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高考。
➢数学作为三门科目不变、分值不变的学科之 一,如何适应新高考的要求,是摆在所有高中 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静待陕西具体高考方案的出台。
1.提前介入新课标、新教材,为 新高考 奠定基础 2.分层走班,尊重学生选择,体现因材施 教 3.校本课程建设是学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内容标准、学业质量标准、考试命题 ➢减少必修内容、增加教师支配时间 ➢增加初高中过渡单元 态度(心理)、学习习惯、知识技能 ➢选修II内容与大学接轨 ➢标准支配考试
课标给出高考建议
➢ 逐渐由“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过渡到“以素 养立意命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