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信创作风格的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
他的一生,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期。
与徐摛徐陵父子和其父庾肩吾开创了“徐庾体”。
其文学作品原是齐、梁的正体,后来到了北方之后,作风却发生了改变。
由浮艳变到深沉,由虚夸变到深刻,由泛泛的骈语变到言必有物的美文。
像那样的深挚又美艳的作风是六朝所罕见的。
庾信汲取了齐、梁文学声律对偶等修辞技巧,并接受了北朝文学的雄浑劲健之风,从而开拓和丰富了审美意境。
关键字:庾信由南入北改变
引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分期中一般把魏晋南北朝分在了一个时期段落中,但是把这段历史细分一下在魏晋南北朝中的北朝文学却很少被人提起。
在文学史的著作中,北朝的文学所占的篇幅也不及其他时间段或地理区分的文学。
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在文学史上的分期是隋唐,在短暂的隋代以后是一个辉煌时代的到来它就是唐代。
唐代的文学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唐的首都在今天的西安也就是在淮河以北,长安成为当时世界的聚焦点,是当时中国也是世界的文化中心。
不可否认在唐代文学的中心已经慢慢北移,文学更多的受到北方不同于南方的民风、地理环境的影响。
同样也受到了前朝文人的影响,在唐之前是隋,在隋之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北朝文人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唐代的诗人。
文学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唐代文学的发展也是继承了前朝文学,并对其发展,进而形成了有自己时代特点的文学。
‘杜甫在他的《戏为六绝句》曾言:庾信文章老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1这表现了杜甫对庾信的推崇,也表明杜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庾信的影响。
‘明代的张溥认为:史评庾诗‘绮艳’,杜工部又称‘清新’‘老成’,此六字者,诗家难兼,子山备之。
’○2这说明在后世庾信的得到了很高的评价。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
庾信作为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擅长融会众家之长,吸取前代作家的创作精华,并因其特殊的人生经历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学风格。
在42岁出使西魏之前的文风是典型的齐、梁空洞只追求辞藻的华丽。
在42岁之后文风发生变化,由宫廷走向了现实,诗歌主要是抒写故国之思、国破家亡之感与孤独寂寞的羁旅漂泊之情。
因此,其后期诗歌显得思想内容丰富而深刻,感情深厚而真挚。
《拟咏怀》二十七首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后期的思想情感。
后期诗歌体现着清新刚健、苍凉悲壮的风格。
经过时间洗礼的庾信诗歌艺术技巧更加精湛成熟。
他的诗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华美与质实、内容与形式得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韵律和谐,属对精工,音乐美和形式美也有出色的显现;用典贴切,巧妙灵活,不着痕迹。
让我们从当时特别的历史时期开始,看看是什么让庾信早就了自己独特的诗歌风格。
○1《中国文学史速查手册》王鸿丽郭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M]第71页
○2《中国文学史速查手册》王鸿丽郭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M]第71页
一由南入北的造就
‘北朝文学的发展是在与南朝完全不同的背景下进行的。
北朝玄风完全消散,经济发达,儒家思想占绝对地位,佛教兴盛多是宗教的狂热而非哲理的探讨,皇室成员多质木无文,生活情趣与南朝皇室迥异。
加之北方雄浑粗狂的自然景观与杏花春雨的江南极不相同。
’○1然而这些客观的原因则会进一步影响到北方士人在观念与心态上都较为传统,在文学思想上,则是追求一种实用、崇尚真实,追求质朴的倾向。
在进一步表现在诗歌创作上则体现出真实地抒发情怀,不重修饰,不做作,体现出北方人特有的粗狂真率的风格。
庾信原本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南方,感情细腻而纤弱,诗歌艺术技巧非常精致而辞藻华丽,诗风绮靡,但内容空洞。
在42岁北上之后,北方山河的苍茫质朴、北方民风的粗狂刚直,以及北方诗歌的壮阔情思也必然会影响到他。
加上乡关之思,故国之念,羁旅之愁和身世之感。
诗他的诗歌慢慢减少了绮丽,变为清新与雄浑的统一,情思慷慨,风格苍劲,逐渐结合了南朝与北朝诗歌的优点。
‘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隋书.文学传》’○2
我们可以从庾信在以42为分水岭的两个时期的作品清晰的看出这种由南入北而造成的风格变化。
庾信出使西魏以前的作品存者不多,《奉和山池诗》是其中一首
《奉和山池》
乐宫多暇豫,望苑暂回舆。
鸣笳陵绝浪,飞盖历通渠。
桂亭花未落,桐门叶半疏。
荷风惊浴鸟,桥影聚行鱼。
日落含山气,云归带雨余。
○1《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撰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M]第364至365页
○2《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撰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M]第367页
这首诗对仗工整,写景细腻精巧,格调清新靡丽,辞藻华美。
但笔力纤弱,
但内容空洞没有具体的意义所在,流俗于南朝华丽的风格,没有摆脱“宫体诗”的影响。
在庾信入北之后的《拟咏怀》二十七首诗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
《拟咏怀》十八
寻思万户侯。
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
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
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
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
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
何时能不忧。
这首诗同样对仗工整,语言清俊,保持着喜用典故和注意对仗的特点,这是当时文风及他个人习惯使然,同时便于他在那种处境下吐露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是作者在42岁之前创作的风格使然,但在思想内容上,已经不仅仅是空洞的只追求辞藻的华丽了。
全篇,顺应天道变化,接受命运安排,方能消愁解忧,可是自己何时才能做到呢?他不能成为庄周,他无法忘怀业已沦亡的故国,午夜梦回,目前的所作所为、所有所得,就是自己所追寻、所梦想的吗?这不是简单的功名的惆怅,而是一个人对生存状态、生命价值与终极意义的扣问。
永远回不去的故国,才是忧愁永远无法消释的根源所在。
作者的变化在诗中显而易见,风格的巨大变化,正式因为诗人经历由南入北这一的巨大人生变革造成的。
二入北之后的改变
‘庾信生活于南北朝后期。
当时,我们的国家饱受三百年分裂动荡之苦,正处于新的统一的前夜。
公元554年夏42岁的庾信奉梁元帝萧绎之命,出使长安。
在此期间,梁为西魏所灭。
北朝君臣一向倾慕南方文学,庾信又久负盛名,因而他既是被强迫,又是很受器重地留在了北方,官至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北周代魏后,更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侯。
时陈朝与北周通好,流寓人士,并许归还故国,唯有庾信与王褒不得回南方。
所以,庾信一方面身居显贵,被尊为文坛宗师,受皇帝礼遇,与诸王结布衣之交,一方面又深切思念故国乡土,为自己身仕敌国而羞愧,因不
得自由而怨愤。
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有《庾子山集》。
’○1这是庾信入北之后的大致经历,这时的庾信切齿于西魏军对故国的残暴蹂躏,但自己作为一介文人也是敢怒不敢言,叹恨羁旅、忧嗟身世。
远离故土的思乡思国之情。
《拟咏怀》二十七首是这种感情的集中表现,它是庾信晚年所创作的作品。
道出他晚年悲苦的心境,他的好作品,都在这种心境之下写成的。
在其去世前两年,完成了《哀江南赋》这篇传世名作的创作。
可以把《哀江南赋》看作庾信对于自己一生的总结,庾信也把自己坎坷的一生定格在了《哀江南赋》中。
在《哀江南赋》里有一种深沉的忧思,哀怨的愁情,在涂上那种北方地域色彩的影响,于是更显出一种萧瑟情调,并有对自己人生前因后果的思考。
‘抒写真实,语言清俊,给人一种茫茫刚健的感觉。
其他他那些毫无内容只图辞藻华美的咏画屏风诗来,更显出了不同的内容与风格’。
○2
《哀江南赋》中用“不有所废,何其所昌”说各朝的相替,无非如此. 在写完梁朝最后灭亡原因的时候笔锋一转写出,“且夫天道回旋,生民预焉”,虽然好像很通脱的样子,但实际上还是表现了他那种无法把握历史固有规律的无奈。
庾信在《哀江南赋》中也表现了悠长的乡关之思,这种执著、强烈、持久的思念已经从单纯的地域上升华到了文化之思。
南北文化的冲突和差异以及北方文化相对南朝的贫瘠单调都使得庾信痛苦异常,可以说一个“哀”字奠定了整篇赋的基调。
入西魏后,庾信虽为宇文政权所重用,但他心里一直非常清楚,自己只是北方粗陋的政教学术的装饰品而已。
这样在历史的反思中又加入了文化的悲哀,作品的主题在这里就又提升了一步。
“秦中水黑,关上泥青”,表面看来似是写景,但是庾信通过那满眼的异地景色还巧妙地抒发了自己思念家乡之情,实际上也是对南朝文化的一种怀念。
在这篇赋中,有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对自己的思考,对故国的怀念。
是其在前期的作品中不曾出现的,是前期作品空洞内容所不可比拟的。
真挚的感情也是前期作品风花雪夜的流俗之情不可同日而语的。
文学创作风格的巨大变化使读者读之惊心,与前期风格迥然不同。
乡关之思,故国之念,羁旅之愁和身世之感。
○1《中国文学史速查手册》王鸿丽郭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M]第71页
○2《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刘杰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5月第1版[M]第352页
使他的诗歌慢慢减少了绮丽,变为清新与雄浑的统一,情思慷慨,风格苍劲。
在《哀江南赋》中可以看出北方文风的现世精神对庾信的影响,在这篇赋中,庾信能自然地从自己的身世之悲过渡到国家之悲,并最终走出个人感恨而客观品评历史,也与之不无关系。
与南朝文学相比,北方文学更关心现实中的社会和政治问题。
在入北的期间庾信也逐渐接收了这种文学重心的改变,正是南北综合的原因使庾信在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创作出了《哀江南赋》这篇流传千古的巨著。
“穷者欲达其言,劳者须歌其事。
陆士衡闻而拊掌。
是所甘心;张平子见而陋之,固其宜矣。
”(《哀江南赋序》)不同于萧纲“抒写情性”的主张,他看到了创作和社会生活的某种联系。
他后半生凄凉孤苦,屈辱流离,是那个乱离时代的“穷者”,也是“劳者”,他有无法抑止的创作冲动。
他要记录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抒写时代的苦难与辛酸,向历史、向社会宣布他对五十年兴亡变迁的评判。
立志未遂的人,总想表达完他所想要讲的话;做工出力的人,应该歌唱出他所做过的事。
这是作者对自己的,对自己心中故国的,对这个凌乱时代的的思考。
像这样的情调,是六朝的不幸的士人们所常执持的,为什么在六朝会造作出许多李陵、苏武的故事,以及把许多古诗都归在苏、李名下,还要伪作什么李陵答苏武之类,大约都不是没有意义的。
那些心抱难言之痛的士大夫们,以今比古,便不得不有“李陵从此去”(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的寄托的文章。
被陷在同样环境之下的士大夫们,从五胡之乱以后起,不仅是庾信等区区可指数的若干人而已。
也正是这种悲苦由南入北的人生创造出了庾信这样一批杰出的文学家,是南北朝文学的交流和冲撞造就了庾信。
结语
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经历了坎坷的一生。
创作生涯以42岁出使西魏并从此流寓北方为分界线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由南入北的经历,是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这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典型的意义。
’○1
在创作前期善用南朝文学声律、对仗等修辞技巧。
在入北之后仍然习惯性的使用这些技巧,并汲取了北朝文学的的雄浑劲健之风,更关注现实生活中社会政治、问题的文风。
开拓了一个新的文学领域,为后世文人的创作做了必要的准备。
○1《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2版第130页
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也促成了他文风的改变。
正是由南入北的经历造就了庾信,庾信也让后世知道在那个纷乱年代一个文人坎坷崎岖人生对他的改变。
郑振铎先生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的评论很好的说明了庾信文风的转变。
所做原是齐、梁的正体,然到了北地之后,作风却俱大变了。
由浮艳到深沉,有虚夸到深刻,有泛泛的骈语,变到言必有物的美文。
像那样的有深挚又美艳的作风是六朝绝深见的。
○1
○1《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第1版[M]第268页
参考文献
○1《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年第1版[M]
○2《中国文学史速查手册》王鸿丽郭喜著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10月第1版[M]
○3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刘杰夫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5月第1版[M]○4《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罗宗强陈洪主编张峰屹赵季撰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M]
○5《中国文学史》(第二卷)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第2版○6《庾信研究》吉定著曹旭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M]○7《子山集注》庾信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M]
说明:本文所有引用的庾信文体原文均引用自○7《子山集注》庾信撰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