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道德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道德观

山水先生

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近几十年海内外华人普遍关注的焦点。孔子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孔子成为当今全世界人民心中的亮点。但是,二十世纪“打倒孔家店”的五四运动和“批林批孔”的文化革命运动,极大地摧残了中国人民心中的那片圣土。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个污点。这也是近些年国民文化素质、道德水准“下降”、“滑坡”,国内“法轮功”事件屡禁不止的一个主要源点。在今日伟大的历史时代,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国民科学技术文化素质的提高,但更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国民道德素质的提高。

孔子思想的道德观主要是:仁、义、礼。

孔子在继承了仁的传统含义基础上,将仁直截了当地归结为生命、人心,从而形成了系统的仁学。他在短短的一个《论语》中,用了105个“仁”字,可见他对仁的重视。

就本质而言,孔子的仁就是人心对生命的珍惜、热爱与尊重。大致看,主要含三个层次。一是爱己,即对自我生命的珍惜与尊重,这既是人同于动物的天性,又是生命价值的自我体现。二是“孝悌”,即热爱自己的父母兄弟,热爱自己的妻子、丈夫和子女。“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三是“爱人”,即“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热爱社会、周围所有的人,也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这是仁的核心。当“藩迟问仁”时,孔子毫不迟疑地回答说:“爱人”。这种“爱人”思想可以沟通人们彼此的心灵,弥合人与人之间的裂缝,减少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利益之争,消除人们心灵中憎恶与仇恨,增强集体主义与民族凝聚力。

近几年,社会越来越发展,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冷。客观地讲,短时间难以让大家都做到“爱人”,难以改变这个现实。不可否认,现实社会中,不少人为了蝇头小利,给别人当“孙子”,视自己如走狗、大粪,甚至出卖自己的肉体或灵魂;不少人不爱妻子爱女子,不孝父母孝“长官”,甚至有人因遗产或其他利益之争视兄弟姐妹如路人、仇人。所以当前应首先提倡爱己和孝悌,这是“爱人”,的基础,这是培养爱人的必经之路,也是做人的起码伦理标准,很难想象一个连自己和父母家人都不爱、不孝的人会爱别人,除非有利可图或有求于人。

就形式而言,孔子的仁有一贯之道:“忠恕”。它贯穿于整个仁学之中。它主要包含正反两方面内容:“忠”包含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至“杀身以成仁”等一系列的道德内容,是一个由己及人,由父母及君王以至整个社会、国家的与人为善、乐于奉献的高贵品德。“恕”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即自己做不到有利于别人的“忠”时,起码要做到不有害于别人。

在如今个体贫富差距悬殊,地区差距较大,而又最求共同富裕目标的“特色”道路上,倡导孔子的“立己”、“立人”的“忠”的思想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显示意

义。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损人利己、坑蒙拐骗盛行,欺行霸市、偷盗抢劫屡见,我们更应该大力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思想,这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如果大家都能规规矩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话,民族的复兴才有希望。

孔子将“义”看作人们必不可少的道德品质。他要求“君子”先“喻于义”,即理解义的意义;再“义以为上”,以义作为行动的指南;进而“义以为质”,把义化作自己的血肉,使自己的思想发生本质的变化。孔子在“袁公问政”时回答:说:“义者,宜也”。“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与之比”。即凡事“适宜”即为“义”。他主张人们为人处世应以义为尺度,以“适宜”来衡量;不论何时何地都应做到“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就主要内容而言,义包括两方面:一是正直。孔子在“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时,回答说:“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他把正直品质作为达德之士的重要标志。孔子要求从政人员,特别是掌权者为人正直:“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正直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才会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拥护。如果从政人员不秉公办事,不“中立而不倚”,以权谋私,搞不正之风,考虑事情处理问题搀杂私心杂念,则一定群众不服,政令不通,行政效率低下,社会不安定。二是后利。孔子肯定人的本性,重视个人的物质利益,主张人们过上富裕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他也曾为自己过上富裕生活而奔忙,“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他不是片面地追求利,而是将利与义结合起来,先利而后义。主张“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当自己得到利时,要扪心自问这种利是否“适宜”是否符合“义”如果符合义,就可大胆地取。如果不符合义,就不要拿,否则就是苟得不义之财,寡廉鲜耻。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许多人对善与恶、是与非的判断标准把握不准或不正,社会歪风邪气上升,百姓拉关系,走后门,不情愿地请客送礼塞红包,靠“扶上马”、“送一程”上来的干部见利忘义、假公济私、权钱交易、贪污受贿,肆意侵吞挥霍国家和集体财产,极大地扭曲了人们的灵魂,破坏了社会风气,激化了社会矛盾,阻碍了经济发展,危及到政权稳固。为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弘扬孔子这种正直和先义后利的朴实思想,既注重个体意识,又强调群体意识,提倡崇德重义,反对见利忘义,打击歪风邪气,伸张正气,教育人们以义为武器,制裁不正当的利欲。

孔子非常重视礼,认为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是人的外在规范。孔子在“颜渊问仁”时,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他要求每个人的视、听、言、动都要以礼为准绳,“非礼勿礼、非听勿听、非言勿言、非动勿动”,甚至尖锐地指出“不学礼,无以立”。礼的内容很广泛,其核心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就其内容而言,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守法。孔子主张德治,但同时重视法治。孔子说过:“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刑即安于法。他主张以德治为主,法治为

辅。他认为,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这总称为礼,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理解的法。法、礼的目的是一致的,殊途同归。如果大家都懂礼、守法,社会即可维持安定。二是礼节。孔子认为,大家彼此尊重就是礼,爱人要通过礼表现出来。礼要传下去,还要有所节制,所以又谓礼制、礼节。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即一个人过于质朴显得粗野,过于文饰流于虚浮。在礼节的训练和陶冶下,使人文质相济、恰到好处、举止适度,优美大方,这才是“文质彬彬”的君子,才算高尚道德与才能的人。三是贵和。孔子说:“礼之以和为贵”。他指出贵和是在礼的制约下的和,如果脱离了礼,而一味追求和,那就不是“和”,而是“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出了“和”与“同”的差别:“和”以礼为准绳,有原则性;“同”从以个人私利出发,毫无原则性,是无原则的“苟同”。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的“个性”和“主体”意识获得了空前解放,导致人们对伦理和道义的轻视,使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国变得有些粗野无礼,大街上衣冠不整,口出粗言,无老无少的非礼行为随处可见,不文明或反文明的粗俗化倾向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国有单位内部党政领导班子团结有力的很少,明争暗斗、工作效率底下的居多,国内企业面对跨国大企业进入中国后的强大竞争压力,相互间既讲竞争又讲合作的不多。为了权钱名利,社会上各种明争暗斗屡见不鲜,甚至发展为结党营私,黑帮团伙。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丑恶现象也层出不穷,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知法犯法等。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孔子的礼的思想,大讲特讲伦理道德、伦常礼仪,教育人们遵纪守法,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规范,自觉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在世人面前重塑“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形象。

总之,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在历史上对维系社会和谐,促进民族凝聚力起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当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虽源于古代,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修养的准则,是个人品德的准则,是文明的标志。作为对少数人(共产党员)要求的共产主义道德理想并不排斥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新加坡、日本、韩国将儒家的哲学和孔子的伦理道德揉和在现代化文明之中,成为他们治理国家,安邦兴业的主要理论。孔子属于世界,但生在中国,长在中国,我们比任何国家对孔子思想的研究、理解都更加深刻。有理由相信,中国重视以伦理道德为主的德育,全民大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教育,中华民族的复兴将早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