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的犯罪发生原因及对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阶段的犯罪发生原因及对策在任何一个社会,犯罪的发生都是不可避免的,其根源就在于人类社会中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的各种社会矛盾。当各种社会矛盾产生并激化到不可调和的状态时,犯罪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

现代犯罪学研究证明,引起犯罪发生的原因,既不是单一的因素,又不是不分层次的多元性因素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多种犯罪因素有机组成的原因系统。

犯罪原因系统是指引起和影响犯罪产生和变化的各种社会现象的总和,主要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社会管理、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因素。

1.经济原因

在决定犯罪的复杂因素中,经济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和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我国现阶段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包括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带来了利益主体的多元化,由此导致不同的经济成分和不同利益主体在经济利益上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次,分配方式发生的变化,使社会成员的收益差距增大,分配上的差距势必形成新的社会矛盾,特别是分配差距过大和不合理分配的问题,极易造成一部分社会成员的心理不平衡,诱发各种社会问题;再次,所有制和分配方式的重大变化,决定了人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也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广泛、深刻而又剧烈的社会变革对原有的一系列社会准则造成冲击,同时还造成社会个人化的障碍,造成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

2.文化原因

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异质文化接触、碰撞就会产生文化冲突。文化冲突严重阻碍着人的正常社会化过程,会使人的社会化过程出现缺陷,这种缺陷,将导致一些社会成员出现越轨行为,甚至实施犯罪行为。当前我国改革开放正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多元文化思想的涌入与传统民族思想文化的坚持不断发生冲突和撞击,影响和动摇着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变化,使人的社会化文化目标,社会化制度,社会化方式等发生缺陷,导致人们的行为发生偏差,即违法和犯罪行为发生。

此外,亚文化和文化垃圾(黄、赌、毒等各种反社会文化元素)是重要的致罪因子。现阶段,亚文化和文化垃圾在我国青少年人群中甚嚣尘上,扭曲着青少年的心灵和人生理念,例如很多青少年对“无厘头”式文化顶礼膜拜,追求那种玩世不恭的人生生活方式,恶作剧,打群架,道德意识就在其中一点点地沦丧;又如泛滥的色情文化,往往会引起青少年的性罪错,为解除性冲动的困扰,不少青少年进行卖淫嫖娼和流氓淫乱活动。

3.人口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过剩,人口过剩会导致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条件下降,对人的社会化产生不利影响,社会化不完全,势必导致人口质量不高,素质下降,因此成为影响犯罪的因素;人口过剩,会造成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员的生活来源发生困难时,就变成引发犯罪的诱因;此外,人口流动的无序状态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使犯罪

的机遇和条件大增,并且成为侵财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

4.失业与贫困

失业与贫困与犯罪之间也存在着因果关系。失业使失业者失去正常的社会角色,极易受不良行为的感染和影响,失业使失业者的经济收入和经济来源变得不稳定,为解决生计问题,这部分人可能突破道德与法律的约束,实施犯罪。贫困的生活状况也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损害个体的个性,处于贫困状态的人在特定的外部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作用下,往往会行为异常,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5.家庭原因

残缺家庭,问题家庭,贫困家庭的家庭功能实现条件较差,矛盾较多,一般容易受不良因素影响,较易发生犯罪。我国目前这几类家庭较多,已成为社会一大问题。

6.学校教育

研究表明,犯罪率与受教育程度成反比,而当前我国的受教育程度恰恰普遍偏低。学校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如果出现缺陷,就可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导致犯罪的因素。

7.邻里环境

一般地讲,不良的邻里环境对个体犯罪有极大影响。比如邻里不良生活方式会对青少年和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邻里矛盾可能成为激发犯罪的刺激因素;邻里中有违法犯罪劣迹者,可能引诱、教唆青少年犯罪;邻里亚文化使一些青少年容易形成不良亚文化群体。

当前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犯罪率不断增高,犯罪人数急剧增长,这使得我们必须制定新的对策,建立和完善新的犯罪防控体系。简单地讲,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犯罪防控工作:

一.加强社会控制功能,抑制犯罪动机

1.宏观控制。主要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要着力克服社会弊端和缺陷,加强社会整合,弱化社会矛盾,从而淡化犯罪意念的萌生;倡导主文化,引导亚文化,遏制反文化,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抵御低级、颓废的思想文化对犯罪的诱发作用;此外,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政府官员的腐败问题,腐败对犯罪的刺激、诱发、暗示作用不容忽视。

2.微观控制。主要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中开展。家庭的结构素质对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非常重要,学校的完全教育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社区的保障和控制功能,创建健康文明的社区文化,增进邻里亲和性,帮助社区孩子建立良好友伴关系,远离亚文化群。通过这些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犯罪诱因,消除个体犯罪观的萌芽。

二.限制犯罪的机会和条件

1.控制犯罪媒介。某些类型的犯罪需借助一定的物质或能量作为媒介物才能付诸实施。如对枪支、弹药、民用爆炸物品严格管理,能防止恶性犯罪的发生,降低犯罪的破坏能量;对毒品原料的特殊管理可以防止毒品犯罪对社会危害的扩大;加强对特殊行业如典当业,

刻字业,网吧等的控制和管理,可防止这些行业成为犯罪销赃和诈骗的渠道。

2.加固犯罪目标。对犯罪分子觊觎染指的作案目标,设制障碍,增加作案的难度和风险,打消其犯罪欲念。对预备侵害的作案目标,提高物防和技防手段,可以大大防范和控制犯罪的发生。

3.强化人力防控。对犯罪的防控要重视以人为本,对易发案的敏感地段,场所,部位进行巡逻和守护,形成一个由巡警巡逻,治安联防巡逻,社区保安巡逻,重点单位、要害部门的防护值班组成的立体防控体系,充分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

4.做好被害防范。个体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能使自己被侵害的机会大大降低,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个体还要特别注意克服自身存在的犯罪易感性、受容性、互动性,以免轻易成为犯罪分子视线中的目标。

三.做好特殊控制工作,预防重新犯罪

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率比较高,这成为社会的一大问题,而且重新犯罪的破坏能量更大。因此,做好刑释人员的安置、教育、管理极为重要。对刑释人员应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安置,由司法、民政、社区、单位、街道、家庭多方力量协调配合,做好刑释人员回归社会的交接和过渡工作,以帮助刑释人员度过适应阶段的难关,有条件的,可以建立社会保障救治机制。对刑释人员的教育管理,一是依靠群众,二是依法管理,三是点面结合,四是管教结合,巩固改造成果,防止刑释人员重新犯罪,以期达到特殊控制的终极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