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诗第二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闺怨诗

吴寒劲

上节回顾

时代来源女性主体

诗歌特点

代表作先秦时期

《诗经》劳动妇女、征妇、弃妇哀而不伤,温柔敦厚《卫风·伯兮》《卫风·氓》《楚辞》美人迟暮喻文人不得志《离骚》两汉时期

汉乐府

弃妇

情感外露《孔雀东南飞》《上山采蘼芜》古诗十九首

中层妇女、游子

妇含蓄、细腻《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曹魏时期

文人群体

征妇、游子妇哀怨、委婉曹丕《燕歌行》曹植《七哀》南北朝时期文人群体

上层思妇

辞藻靡丽

庾信/何逊/江总《闺怨》

少女怨诗

宦妇怨诗

商妇怨诗

征妇怨诗

宫妇怨诗

弃妇怨诗

贫妇怨诗

目录

定义

标志溯源原因分类手法情感

六、手法(一)渲染、烘托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日射

李商隐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六、手法

(二)反衬

•更听春燕语,妾亦不如他。(袁晖《二月闺情》)

•朝憎莺百啭, 夜妒燕双栖。(白居易《闺怨词》)

•愁生兰闺日过迟, 卷帘巢燕羡双飞。(《罗邺《春闺》)

六、手法

(三)比兴

闲怨孟郊

妾恨比斑竹, 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 中已含泪痕。

春闺思张仲素

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六、手法

闺情孟浩然

一别隔炎凉,君衣忘短长。裁缝无处等,以意忖情量。畏瘦疑伤窄,防寒更厚装。半啼封裹了,知欲寄谁将。

闺怨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四)细节描写(动作、心理、神态等)

七、情感

(一)怨由和怨情

主体少女宦妇商妇征妇宫妇弃妇贫妇

怨由年华易逝、年老色衰、丈夫远行(戍边、经商、求仕、游历等)、丈夫情变、无辜被弃、幽闭闺中/宫中、生活困苦等

怨情怨恨、后悔;寂寞、惆怅;控诉、指责。思念、关切;渴望团聚/爱情/幸福/自由等

七、情感

(二)时代背景

1.初唐:富贵气息的闲愁

春闺

徐彦伯

戍客戍清波,幽闺幽思多。 暗梁闻语燕,夜烛见飞蛾。 宝匣藏脂粉,金屏缀绮罗。 裁衣卷纹素,织锦度鸣梭。 有使通西极,缄书寄北河。 年光只恐尽,征战莫蹉跎。

•沿袭南朝绮靡浮艳诗风

•没有复杂的社会问题

•征兵制度(募招上中等人家壮丁籍为府兵)

七、情感

(二)时代背景

2.盛唐:题材丰富,拓宽了诗歌的表现空间

•士人进取精神强烈

•较少关注下层劳动人民和闺中思妇→闺怨诗较少

•拓宽了思妇的范围,地点不拘于闺阁•淡淡的哀怨,没有太多现实苦难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七、情感

(二)时代背景

3.中唐:情感更为深沉,注重对现实的描写

•繁荣发展,数量最多

•关注下层人民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感情基调悲苦凄凉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李端

山店门前一妇人,哀哀夜哭向秋云。 自说夫因征战死,朝来逢著旧将军。

七、情感(二)时代背景

4.晚唐:绵密软媚与基调悲凉的两种风格

•社会现实复杂

•以李商隐、温庭筠为代表:关注个人情思、内心世界

•以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为代表:关注民生问题、反映底层女子命运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七、情感

(二)时代背景

时代背景诗歌内容情感基调

初唐上层征妇闲愁

盛唐征妇、商妇、宦妇、游子妇淡怨

中唐底层女性悲苦凄凉

晚唐个人情思/底层女性绵密软媚/悲凉

七、情感

(三)男子作闺音

1.集体无意识

•女子地位相应提高

•代言女子心声: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白居易(太行路》)•男子作闺音成为自成一体的题材

•进步性:朴素的男女平等思想

七、情感

(三)男子作闺音

2.引类譬喻、比兴寄托

•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陈涛《诗兴比笺》)•以思妇相思寓渴望报效国家朝廷

•以美人迟暮寓壮志未酬功业未就

•以空闺寂寞寓怀才不遇

•以冷落被弃寓遭遇排挤打击

•以贫女难嫁喻寒士难举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

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良媒不问蓬门女

贫女不追求时髦

贫女崇尚内在美

贫女终年辛劳

→寒士出身贫贱而举荐无人

→寒士不同流俗、独清独醒

→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

→寒士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却久屈下僚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写女子虽出身贫寒,却也想托媒人找个好归宿,但又知道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只会自取其辱。

B.颔联写了人们只知道追逐时髦的梳妆打扮,没有人喜爱高尚的风格和情调。

C.诗歌句句写贫女,也似句句在写作者自己,贫女形象与贫士形象融为一体,这是诗歌的高明之处。

D.全诗没有典故,不用比拟,语言风格凄婉柔丽,以深刻的内涵使诗作蕴含重大的社会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